中专|一代中专生逝去的“芳华”,渐渐燃烧殆尽的烟火

岁月如流 , 星燧贸迁 。 忆往昔风起云涌 , 看今朝六合时邕 , 百废俱兴 。
上个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 , 国家为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 开办了涉及工商财、农林水、医卫和师范的中专学生 。 毕业之后由国家统一安排工作 , 邮电学校毕业分配到邮电局 , 银行学校毕业分配到银行、信用社;水电学校毕业分配到水电局;外事学校毕业分配到外事局;各种机械学校、纺织学校、建材学校、化工学校 , 毕业后分配到相应的国企……成为铁饭碗 , 转为城镇户口 。

中专|一代中专生逝去的“芳华”,渐渐燃烧殆尽的烟火
文章图片
这样一个令人艳羡的词语 , 到了时代发展的今天 。 因为只有初中文凭 , 中专生求职时却被拒绝 , 甚至遭到冷眼 。 一代代中专生逝去的芳华 , 犹如昙花和烟火一般 , 人们只惊艳于它绽放的时刻 , 凋落的样子却被人遗忘 。
在那个年代 , 只有成绩优秀且必须是应届生才能够参加中专生考试 。 对于上普通高中而言 , 中专生只需要读三年就可以拿到工资 。
在那个二元社会 , 城镇户口和稳定的工作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诱惑力极大 。 所以许多优秀学子都会被父母劝去读中专 。
中专 , 在那个年代是一个如此令人艳羡和嫉妒的词 , 到了今天 , 中专生更像是形容学习不好的孩子 。 现在出门摔倒就能撞到本科大学生 , 研究生和博士也变得越来越普遍 。 因为教育制度的改革 , 中专生似乎会被别人嘲笑 。

中专|一代中专生逝去的“芳华”,渐渐燃烧殆尽的烟火
文章图片
心境落差
毕业后的中专生很多都是在基层工作 , 但是反观那些通过高考的同学 , 他们有的人去了国家部委 , 有的在省城大机关 , 有的考上了研究生 , 有的在国有大型企业……当那些曾经成绩和自己差不多的同学 , 都在步步高升时 , 他们遭受了心灵的一次巨大的冲击和重创 , 甚至会深深的怀疑自己如果当时不选中专会怎样?
在基层工作的中专生要么是老师 , 要么是一些基层干部 , 如果混得好的话 , 还有可能去县级和市级 , 但是他们的升迁空间都很小 。
还有很大一部分分配到厂矿的中专生 , 下岗失业 , 漂泊谋生 , 苦不堪言 , 很多人都感叹道:可恶的二元社会浪费了一代精英中的大部分 , 使其没入草莽 , 郁郁终生 。

中专|一代中专生逝去的“芳华”,渐渐燃烧殆尽的烟火
文章图片
社会抨击
因为时代的发展和进步 , 有一些铁路部门不需要人工收费员 。 有一个女子就哭喊到:“我在这个岗位上已经花了36年 , 现在把我辞职我又能做什么?”
有人说是时代抛弃了她 , 但是笔者觉得这又何尝不是自己抛弃了自己呢?无独有偶 , 虽然中专生因为文凭问题在求职时总是会遭到质疑 。 一些中专学生就会发牢骚 , 就是因为国家的政策才害了这么多优秀的人 , 我明明成绩这么好 , 为什么要在底层去奉献自己的一生?从而怀疑当初的选择 , 抨击整个国家的教育制度 。
但是师傅领进门 , 修行看个人 。 如果远见的话 , 就会去考虑读研 , 这完全是个人意愿 , 一年不行两年 , 两年不行三年 。 一味的抨击教育改革和社会 , 只能一生碌碌无为 。

中专|一代中专生逝去的“芳华”,渐渐燃烧殆尽的烟火
文章图片
乘风破浪
当然也有一些中专学生 ,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改变自己的命运 , 他们知道埋怨并没有用 , 与其整天动动嘴皮子 , 不如通过自己的行动去改变命运才是王道 。
一些人逃离穷乡僻壤的乡村 , 逃离只有行政命令的岗位 , 下海经商、重新读高中 , 考重点大学 。 不把委屈推诿于时代 , 而将自己投身于时代 。
如果把当时国家实行中专生的政策当做客观环境 , 很大一部分人就会说环境比奋斗更重要 , 但不乏被苹果砸到头、洗澡的人 , 可为什么只有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 阿基米德发现了浮力定律 , 因为他们比平常人想的更深 。 都说万事只欠东风 , 可欠的是奋斗这个东风 。 如果成绩不够优异 , 那也没有资格去考中专生 。

中专|一代中专生逝去的“芳华”,渐渐燃烧殆尽的烟火
文章图片
很多人都说 , 如果当时没有中专生 , 那么清华北大这两大高校的学生可能要换一批人 。 虽然太过绝对 , 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至少是有力竞争者 。
他们在学生年代如此优秀 , 学习并不是只看成绩优异 , 而是在这个过程中获取了坚韧和好学的品质 , 这个品质将伴随他们的工作和学习 , 在时代的滚滚洪流中 , 乘风破浪 , 扬帆起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