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spr|Nature:总结过去的一年里,CRISPR在临床中的突破性进展


crispr|Nature:总结过去的一年里,CRISPR在临床中的突破性进展
文章图片
在过去的2020年里 , CRISPR风头一时无两 , EmmanuelleCharpentier和JenniferDoudna因CRISPR基因编辑荣获诺贝尔化学奖 。 此外 , 在这一年里 , CRISPR基因编辑取得了长足进步 , 从开发更有效的基因编辑工具 , 到治疗癌症和遗传疾病 , CRISPR开始从一个基础研究工具成功迈入临床应用 。
临床试验
CRISPRTherapeutics(由EmmanuelleCharpentier等人创立)和BeamTherapeutics(由刘如谦等人创立)等CRISPR领域初创公司都将注意力放到了了血红蛋白病上 , 例如β-地中海贫血和镰状细胞病 。 这两种疾病都是由编码血红蛋白的基因的单碱基突变引起的 , 并可能导致危及生命的疾病 。

crispr|Nature:总结过去的一年里,CRISPR在临床中的突破性进展
文章图片
不过 , 这些公司并未使用CRISPR技术修复或替换这些突变基因 , 而是采用了“曲线救国”的方式 , BCL11A是一种转录因子 , 可抑制红系细胞中的γ-珠蛋白和胎儿血红蛋白表达 , 通过CRISPR技术抑制BCL11A , 就能重新激活γ-珠蛋白表达 , 从而治疗地中海贫血症和镰刀状细胞贫血症 。

crispr|Nature:总结过去的一年里,CRISPR在临床中的突破性进展
文章图片
2020年11月 , CRISPRTherapeutics宣布了其名为CTX001的疗法取得了早期成功 , 该疗法通过电穿孔将CRISPR-Cas9递送至造血干细胞 。 用白消安对患者自身的造血干细胞进行化学清除后 , 将被CRISPR-Cas9编辑后的造血干细胞输注回患者体内 。 四名接受治疗的β-地中海贫血或镰状细胞病患者不再依靠输血治疗 。
该临床试验结果于2020年12月5日在《新英格兰医学期刊》发表 , 详情:CRISPR基因编辑人类临床试验 , 治愈两种遗传性贫血症
这项临床试验的成功 , 是CRISPR基因编辑的一个巨大胜利 , 2012年 , EmmanuelleCharpentier和JenniferDoudna搞清楚了CRISPR-Cas9生化原理 , 而在2020年 , 已经用于治疗人类遗传病 , 这标志着使用CRISPR治疗疾病不再是一个理论上的想法 , 而几乎是一个肯定的治疗方法 。
最近 , EditasMedicine(由张锋等人创立)正在进行另一项CRISPR临床试验 , 通过将CRISPR基因编辑系统直接递送到眼睛 , 以删除引起遗传性失明的基因突变 , 治疗先天性黑蒙症10型 。 详情:张锋的一小步 , CRISPR的一大步:全球首个在体CRISPR基因编辑完成患者给药

crispr|Nature:总结过去的一年里,CRISPR在临床中的突破性进展
文章图片
单碱基编辑
单碱基编辑(BaseEditing) , 是一种基于CRISPR的变体 , 由哈佛大学化学家刘如谦(DavidLiu)等人开发 。

crispr|Nature:总结过去的一年里,CRISPR在临床中的突破性进展
文章图片
2016年4月20日 , 刘如谦等人在Nature发表论文 , 首次可以通过可靠、可预测的方法 , 实现对改变活细胞基因组中的单个碱基进行修改 。
2017年10月25日 , 刘如谦等人进一步升级 , 开发出了单碱基编辑器(BaseEditor) , 将Cas9和APOBEC(胞嘧啶脱氨酶)整合 , 能够在不造成DNA双链断裂的情况下 , 将A-T碱基对转换为G-C碱基对 , 实现对基因组点突变的定点矫正修复 。
紧接着 , 刘如谦等人创立了BeamTherapeutics , 致力于将单碱基编辑技术带向临床应用 。
2020年7月8日 , 刘如谦团队在Nature杂志发表研究论文 , 发现并命名了一种细菌毒素——DddA , 它可以催化双链DNA(dsDNA)中胞苷的脱氨 , 将胞嘧啶(C)转化为尿嘧啶(U) 。 将DddA分裂半体与转录激活子样效应子阵列蛋白(TALE)和尿嘧啶糖基化酶抑制剂融合 , 产生无RNA的DddA衍生的胞嘧啶碱基编辑器(DdCBE) , 可催化人线粒体DNA(mtDNA)中CG到TA的转化 , 且具有很高的靶向特异性和编辑准确性 。 这一不依赖CRISPR的碱基编辑器——DdCBE , 能够实现对线粒体基因组(mtDNA)的精准编辑 , 这为研究线粒体遗传病和治疗线粒体遗传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工具 。 详情:刘如谦团队首次实现线粒体精准基因编辑 , 无需CRISPR系统
2020年6月3日 , 刘如谦等在ScienceTranslationalMedicine杂志发表封面论文 , 通过双AAV载体递送单碱基编辑器 , 成功恢复Tmc1基因隐性突变导致的完全耳聋小鼠的听力 。 这是人类首次通过基因编辑技术解决隐性遗传突变导致的遗传疾病 。 详情:人类首次通过基因编辑攻克隐性遗传病
2020年6月1日 , NatureBiotechnology杂志同期发表了来自华东师范大学李大力等团队的四篇研究论文 , 这些研究表明 , 单碱基编辑器可以实现同时编辑多个位点 , 这意味着 , 单碱基编辑系统有很大的潜力改造工程T细胞 , 用于癌症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