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牛风投:合肥,一笔投资大赚千亿( 二 )


凭借着连续几次豪赌 , 合肥完成了华丽逆袭 。 在2020年公布的新一线城市榜单中 , 合肥首次入围 。 不仅如此 , 其GDP总量也以9409亿元排名到了全国第21位 。 相比之下 , 20年前这个数字还只是325亿元 。
20年时间GDP增长了30倍 , 这样的增速放眼国内 , 恐怕除了深圳之外再无敌手 。 合肥究竟是怎样一步步逆袭的?
追溯起来 , 合肥第一次豪赌是对京东方的投资 。 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 , 就在这一年 , 为了引进京东方 , 合肥拿出了绝对的诚意 。 一名合肥政府官员曾透露 , “为了项目能上马 , 当时合肥市承诺拿出一年财政收入的80%来投资 。 ”有媒体报道称 , 为了京东方 , 合肥甚至把地铁项目都暂停了 。 合肥市政府从来没有为一个企业出过这么多钱 , 当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质疑 , 万一项目失败了怎么办?
最终 , 合肥赌赢了 。 合肥京东方6代线的投产结束了我国大尺寸液晶面板全部依赖进口的局面 , 此后京东方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全球最高世代线的10.5代线也先后在合肥建成投产 , 一大批显示领域的企业接踵而至 , 到2017年底 , 京东方在合肥的投资已超1000亿 。 有业内人士估算 , 合肥市政府平台所持有的京东方股票 , 巅峰时期的浮盈就有上百亿 。
紧接着 , 合肥又Allin了芯片 。 2017年 , 全球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95%的市场被韩国三星、韩国海力士、美国美光三家公司垄断 , 中国内地的自主生产能力几乎为零 。 这是一个更加烧钱的行业 , 当时兆易创新一度怀疑合肥的决心 , 毕竟这是一个仅启动资金就要100亿的大项目 。 合肥政府用京东方的故事打动了兆易创新 , 双方成立合资公司合肥长鑫 , 专攻DRAM芯片研发生产 , 其中 , 合肥市出资75% , 兆易出资25% 。
要钱给钱 , 要地给地 , 要人有中科大 , 实在不够还可以出去挖 , 很多风投机构都难以给予的投后服务 , 合肥通通支持 。 在合肥市政府的帮助下 , 合肥长鑫搭建了价值百亿的生产线 , 还共同出资购买了关键专利 。 两年后的2019年9月 , 合肥长鑫宣布8Gb颗粒的国产DDR4内存量产成功 , 实现了0到1的突破 , 打破了多年来国外垄断的局面 。
如今 , 合肥长鑫在国内内存芯片的行业地位首屈一指 , 最近还获得了156亿新一轮融资 ,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湖北小米长江产业基金纷纷下注 。 合肥长鑫未来一旦上市 , 合肥无疑将会是最大赢家 。
当然 , 合肥最知名的一笔投资 , 无疑是蔚来 。 2020年初 , 蔚来因为现金流短缺正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机之中 。 蔚来四处寻找资金 , 在北京亦庄、浙江湖州等地方政府接触下没有后续 , 与北汽、广汽、上汽集团等传统汽车公司的“传闻”也没有下文 。 最终 , 是合肥政府出手相助 , 与蔚来签订了一笔70亿元的股权融资 。 交易完成后 , 合肥方面合计持有蔚来中国24.1%的股份 , 蔚来持有蔚来中国75.9%的股份 。
这在当时是一笔极具争议的投资 , 但谁也没有想到 , 却成了蔚来命运的转折点 。 此后蔚来的销量和股价双双暴涨 , 股价从2020年4月30日的2.63美元最高涨到66.99美元 , 并超越宝马和奔驰 , 成为全球第四大车企 。 按蔚来中国约占蔚来的85%股份计算 , 合肥方面的这笔投资盈利超过1000亿人民币 。
从此 , 合肥“最牛风投”的名号更加坐实 。 不仅如此 , 合肥已相继实施了江淮大众、江淮蔚来、长安汽车二期等50多个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项目 , 总投资超500亿元 , 并集聚蔚来、江淮、国轩高科、华霆动力、巨一电机等上下游企业120余家 , 形成了涵盖整车、关键零部件、应用、配套的完整产业链 , 俨然成了国内新能源汽车界的扛把子城市 。
当城市做起风投:背后是一场激烈的招商竞赛
合肥 , 用一场场豪赌 , 闯出一条与众不同的路 。 眼下 , 越来越多的城市也在赶来的路上 。
比如贵州大手笔布局大数据 , 实现从西部山城到“中国数谷”的转身;杭州以互联网思维打造“电子商务之都”;西安打造全球硬科技之都;成都倡导“流量经济”引领城市发展;深圳打造国际创新之都 , 青岛打造海洋科研高地……各个城市都在展示自己的名片 。
“在创投圈只要做的时间足够长 , 大家都有一个很明显的感受 , 就是政府在创投这个行业的参与度越来越深 。 如果说以前只是旁观的话 , 现在已至少是创投圈一个重要的力量 。 ”凯旋创投管理合伙人陶冶坦言 。
地方政府变身VC投资人背后 , 是各地招商竞赛愈发激烈 。 为吸引企业落地 , 地方政府通过地方融资平台、产业引导基金等方式入股企业 , 达到“以基金撬动资本 , 以资本引入产业”的目的 , 这原本并不稀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