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从宋徽宗到慈禧,看800年来帝王的收藏品味

这些横跨八个世纪、四个朝代的宫廷收藏 , 欣赏绘书、画法、织品、陶瓷器、漆器、珐琅器、青铜器、玉器和图书文献之美 , 同时藉由九位统治者——包括北宋徽宗、南宋高宗、元朝忽必烈、明朝永乐、宣德二帝、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帝 , 以及清末慈禧太后——的艺术品味 , 感受十二至二十世纪初期文化艺术的精致华美和多元发展 。
“这绝对是‘帝王艺术品’里极品中的极品 。”

大观绍兴
北宋文人虽有“苏黄米蔡”四大书家 , 而皇室在宋太宗对二王书风的倡导之下 , 出现了宋徽宗的瘦金书 。
众所周知 , 宋徽宗是一位艺术造诣极高的皇帝 , 他能书善画 , 成立宫廷画院 , 编撰《宣和画谱》等 , 后世的宫廷收藏始于徽宗 。书法《怪石诗》 , 为徽宗得石时所作:

元朝|从宋徽宗到慈禧,看800年来帝王的收藏品味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北宋 宋徽宗瘦金体书作《怪石诗》册
“殊状难名各蔽亏 。高低崒屼鬪巍巍 。直疑伏兽身将动 。常恐长蛟势欲飞 。□裂几层苍桧(氵齿) 。凝岚四接老松围 。名封三品非无美 。饮羽曾令壮奋威” 。
此诗以带有独特个性的瘦金书写就 , 虽在本质上属于北宋尚意书风 , 但在书写法度上存在明显的个人特色 , 与唐代将法度隐藏于笔画线条背后的做法不同 , 宋徽宗将书写法度直接展示给观者 。一沟一壑之间表现出徽宗笔法系统和他极其想要传递与统正的思想 。
与“瘦金书”的外化不同 , 产烧于十二世纪初的北宋汝窑以其“雨过天青云破处” 温润典雅的色彩闻名于世 , 却随着宋金战火不复存在 , 难以复制 。汝窑全世界典藏不足七十件 , 纸槌瓶创意来自伊朗、埃及玻璃工艺的纸槌瓶 , 在十一世纪初左右传入中国 。为陶工加以仿制的汝窑纸槌瓶 , 主要作为摆设或赏玩之器 。

元朝|从宋徽宗到慈禧,看800年来帝王的收藏品味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北宋 汝窑青瓷奉华纸槌瓶
全高22.4 cm 口径4.4 cm 底径8.6 cm
此瓶直长颈、斜宽肩、折为上丰下敛的腹部、平底 , 底部有五枚细小支钉痕;唯该类瓶型在长颈的上方原应有一平折上扬的盘口 , 本器的口部可能因伤而平截去 , 并镶铜棱扣 。全器呈腴润的粉青釉色 。
北宋时代“道尚取乎反本 , 理何求于外饰”的审美 。
【元朝|从宋徽宗到慈禧,看800年来帝王的收藏品味】宋徽宗的审美意趣 , 标记着宋代艺术中抒情表达的风尚 , 其后广为南宋帝后们依循效法成为南宋王室独特的文化表达模式 , 南宋王朝肇基君主高宗在文化上以绍兴北宋正溯 , 倡导以艺载道 , 重视理乐教化 。
宋室南渡后 , 高宗赵构(1107-1187)积极招揽画人 , 重建宫廷画院 , 并致力于搜求散佚书画 , 致使南宋的艺文活动得以迅速振兴并续作发展 。

元朝|从宋徽宗到慈禧,看800年来帝王的收藏品味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宋高宗
本幅画高宗头戴乌纱展脚幞头 , 身着朱红袍服 。相貌温文儒雅 , 双目炯炯有神 。其皇后亦是雍容:

元朝|从宋徽宗到慈禧,看800年来帝王的收藏品味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吴皇后
在皇室倡导下 , 宫廷画家从事宫观、官署壁障、屏风等装饰图画 , 发展出更为精微而富于诗情画意的特色 。山水画的构图由北宋大观式全景山水 , 转变为边角构图 , 以表现景物的远近、疏密、开合与高低之视觉美感 。用笔既含蓄内敛又富于表现性的笔法 , 描绘物像化繁为简 , 呈现个人明显特征 , 诗、画与书法结合 , 互为对应 , 成为后世典型 。分页标题

元朝|从宋徽宗到慈禧,看800年来帝王的收藏品味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马远 山径春行
马远为宁宗朝画院待诏 , 善山水人物 , 他学李唐 , 但更加简率;树石多从巨然;人物衣褶 , 基于吴道子成兰叶描 。以马夏为代表的南宋晚期山水画 , 在空间上的“虚空”表现 , 成为了统一整个画面的视觉载体 , 是对稍纵即逝的美景有所彻悟后反思的视觉表达 。

忽必烈的汉化
忽必烈征服南宋以后 , 把宋朝皇家绘画收藏品运到大都 , 由几个汉人鉴定家进行编目 。忽必烈也曾经雇佣了一批宫廷画家 , 并给他的继承者留下了一大批元朝和以往朝代的国画收藏品 。南宋的绘画成了忽必烈个人收藏 , 后来转入他的曾孙女祥哥剌吉公主(约1283—1331年)名下 , 得到妥善保存 。胡人虽代宋而有天下 , 但其文化艺术依旧承接宋风 。
与南宋遗民画家用艺术来悲悼宋朝的灭亡不同 , 赵孟頫宋宗室后裔 , 入元后仕至翰林学士承旨 。工书善画 , 冠绝一时 。其行书直追二王 , 深得晋人风范神韵 , 为元代书坛领袖 。

元朝|从宋徽宗到慈禧,看800年来帝王的收藏品味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赵孟頫鲜于枢墨迹合册
本册内收赵孟頫书共三开 , 其一为告知鲜于枢张冶中藏有唐虞世南《枕卧帖》;其二是抄录《新唐书.裴行俭传》有关裴氏书法成就的文字 。体势清新俊逸 , 行笔圆润流畅 , 乃赵书中精好之作 。其三语气似是初至京师时作 , 与台北故宫所藏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顷的禊帖源流卷为同时先后之作 。第四开书家鲜于枢(1264-1302) , 至元间以材选为江浙行省都事 。后官太常寺典簿 。意气豪迈 。善词赋 。工行书及画 。赵孟頫对其推服之甚矣 。
鲜于枢于草书最为擅长 , 此帖论张旭、怀素、高闲草书 , 虽仅五十三字 , 而使转纵横 , 遒劲之甚 , 正不觉其少也 。
此外 , 元代的陶瓷工艺比宋代有了较大发展 , 主要是因为元代陶瓷不像宋代那样受官方特别是宫廷的严格限定 , 拥有较大自由发挥的空间 , 可以在形式和装饰上进行创新试验 。作为蒙古帝国的大汗 , 忽必烈鼓励各地艺术的交流 , 从而使得外国艺术形式和思想观念融合进了中国艺术之中 。青花瓷、白瓷以及新式的青瓷陆续出现 。

元朝|从宋徽宗到慈禧,看800年来帝王的收藏品味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元 江西景德镇镶银扣篮釉描金把杯盘

永乐宣德
明代的工艺美术享有盛誉 , 瓷器、景泰蓝、漆器等都超越了前代 。明代景德镇创造的祭红 , 永乐时的甜白脱胎、黄釉斗彩等都达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程度 。

元朝|从宋徽宗到慈禧,看800年来帝王的收藏品味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明 永乐 青花人物扁壶
扁壶又称抱月瓶 , 其型制仿自中东 , 但装饰纹却为中国式样 , 山水风景画的绘法为传统水墨形式 , 只是人物为外邦异族 。明代永乐开始 , 青花瓷器装饰摆脱了元代繁复细密手法 , 注重留白的视觉效果 , 白地青花更显其清丽风格 , 世称明代官窑“永乐人少” , 此为永乐官窑中无论釉色、绘画都极为精妙的一幅山水人物图画 。

元朝|从宋徽宗到慈禧,看800年来帝王的收藏品味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明 永乐 剔红长颈瓶
明朝的第五位皇帝明宣宗朱瞻基(1399-1435)擅长书画 , 所作山水、人物、走兽、花鸟、草虫均得造化之妙 , 而且常以书画作品赏赐近臣 。宫中画师每呈作品 , 宣宗均一一观览加以评论 , 使得明代宫廷绘画于宣宗在位期间臻至鼎盛 , 其画院堪于宋代抗衡 。分页标题

元朝|从宋徽宗到慈禧,看800年来帝王的收藏品味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明 宣宗 花下貍奴图
此图描绘两只在文石、野菊下面舔爪歇息的猫儿 。画家先填染底色 , 再钩染斑纹并画出猫毛 。太湖石先以笔勾勒轮廓 , 再以干笔皴擦石面 , 画菊则以细笔勾勒敷彩 。此幅画猫颇有追仿宣和画院画家李迪的风貌 , 具有清新优雅的气息 。

元朝|从宋徽宗到慈禧,看800年来帝王的收藏品味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明 宣德宝石红釉僧帽壶
壶口沿呈三阶渐高边 , 形似僧伽帽 , 故名 。此器胎骨匀细 , 圈足露胎 , 细腻洁白 , 间带铁质斑点 。器无款 , 底刻乾隆御制诗 , 座上亦刻有“雍邸清玩”款识 , 可见其受雍正、乾隆两位皇帝的赏爱 。宣德宝石红为世所称 , 口、足或转折棱边常见留一道“灯草边”白边 , 为红釉普见现象 。
宝石红僧帽壶 , 深受清宫帝后喜爱 , 清佚名画“胤禛妃行乐图”之四幅中 , 雍正妃傍的立柜格上即置有宝石红僧帽壶 , 与其他青铜器、汝官窑等器陈列一起 , 其珍贵可想而知 。

元朝|从宋徽宗到慈禧,看800年来帝王的收藏品味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明 成化窑 斗彩鸡缸杯
此杯为成化御用酒杯 , 外壁彩绘湖石花卉间散布二组鸡犀 , 各为雌雄二鸡分带三雏鸡 , 花卉湖石均以釉下青花图绘勾勒 , 再填红、黄、绿、褐诸色 。成鸡以实笔或虚线勾勒 , 并多重上彩染绘 。雏鸡线条则清描淡绘 , 仅填嫩黄一色 。口沿及底边分画青线三道 。内面素白无纹 。底书青花“大明成化年制”双方框六字楷款 。
2014年4月 , 刘益谦以2.8124亿港元创下拍卖纪录买下的亦是此款 。

盛世的没落
“康雍乾盛世”被视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狂欢 , 中西方的交流更为寻常 , 尤其到了乾隆时期 , 王朝的财富、学术的技艺和武功之盛超越前古 。康熙时期 , 法国耶稣会士殷弘绪将中国陶瓷制造技术带至欧洲 , 内廷焦秉贞取西洋画法 , 中西方艺术文化的交流通过艺术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

元朝|从宋徽宗到慈禧,看800年来帝王的收藏品味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清 康熙朝 冷枚 耕织图
1696年 绢本

元朝|从宋徽宗到慈禧,看800年来帝王的收藏品味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清雍正朝 杜赫德(法国 , 1674-1743年)
北京天文台 1736年 蚀刻和在纸上雕刻

元朝|从宋徽宗到慈禧,看800年来帝王的收藏品味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清雍正朝 玛瑙葵花式碗

元朝|从宋徽宗到慈禧,看800年来帝王的收藏品味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清乾隆朝 黄釉粉彩八卦如意转心套瓶
此件作品在器型上 , 同时汇集套瓶、转心和交泰的技法,在纹饰上 , 则融合雕镂与锦地纹于一器 。
整支瓶子的结构相当复杂 , 外瓶能拆解成颈和身两个部分 , 而内瓶上部与颈相连 , 下底则运用卡榫组合的方式和外瓶的内底套接 , 如此才能形成转动瓶颈即能转动内瓶的功能 。特别是瓶身中央上下交错并且实际切开的如意云纹 , 其看似分离却又彼此相连的关系 , 正是交泰瓶的精神所在 , 具有上下交通、国泰民安的含义 。分页标题

元朝|从宋徽宗到慈禧,看800年来帝王的收藏品味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清高宗御笔开泰说并仿明宣宗开泰图(轴)
现存乾隆皇帝书画作品为数不少 , 主要是临摹古画 , 多以山水、花鸟为题材 , 墨笔以写意为主 , 构图清新简要 , 不做纤细描写 。
本幅为摹仿明宣宗与郎世宁(1688-1766)同名之作 。“三阳”取其谐音写生绵羊三只 , 母羊与小羊表情动人;配景的花石 , 用笔自由写意 , 出自于乾隆朝翰林词臣画家邹一桂(1686-1772)之手 。

元朝|从宋徽宗到慈禧,看800年来帝王的收藏品味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清 郎世宁 白鹰
与乾隆《开泰图》相较 , 乾隆的作品中看出其不同于中国传统“三远法”呈现出西方透视法的雏形 。
然而 , 物极则变 , 乾隆后期国事渐多难 , 到了慈禧 , 虽国运衰落至极 , 但其藏品带着显著的女性特色 。
慈禧太后的藏品以她自立的厂牌“大雅斋”瓷器和珠宝金银饰物为主 。“大雅斋”款瓷器 , 大多是在蓝色、浅青色、藕荷色、浅紫色的地子上淡墨彩绘 , 画风细柔 , 图案精巧 。

元朝|从宋徽宗到慈禧,看800年来帝王的收藏品味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清光绪景德镇制瓷

元朝|从宋徽宗到慈禧,看800年来帝王的收藏品味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清 肉形石
似玉美石中 , 石英类的玛瑙、碧石等 , 亦因为具有特殊且多样的纹理与色彩 , 而经常施以巧雕 。“ 肉形石”为碧石类矿物 , 其纹理层层堆叠 , 艺匠据此天然特征再予以加工 。首先于表面细密钻点 , 除营造毛孔的效果外 , 还使质地较为酥松 , 易于染色 。其次便是将上层染成褐红色 , 像是肉皮浸过酱油一般 。让冷硬的石头 , 联想成为“东坡肉”一般鲜嫩多汁、入口即化的好滋味 , 是天人间默契的巧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