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思维基本规律的另一种表述

关于思维基本规律的另一种表述(本文收录在《纪念金岳霖先生诞辰125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2020年10月17-18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有的国外的逻辑学教科书没有思维基本规律(三律)的内容[1] , 数理逻辑教科书也没有[2] 。 国内通行的逻辑学教科书通常都讲三律[3,4] , 一般以如下方式讲这三律:同一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中,每一思想与自身具有同一性 。 可用公式表示为:“A是A” , 它表示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词项、每一命题都必须是确定的,都必须与自身保持同一 。 矛盾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中 , 两个互为反对或矛盾的思想不能同真 , 必有一假 , 可以用公式表示为:“A不是非A” , 或者“并非A并且非A” 。 排中律的内容是:在同一思维中 , 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不能都假 , 必有一真 , 可以用公式表示为:“A或者非A” 。但是 , 除了同一律是讨论同一个思想可用同一个命题符号外 , 矛盾律和排中律都涉及两个具有相互关系的命题 , 却没有使用两个命题符号 , 即没有反映出矛盾律和排中律的前提 。 有的教科书没有使用完整的公式 , 或者完全不用公式而只用自然语言陈述 , 没有体现出逻辑学的形式特征 。 本文采用形式语言证明并表述思维基本规律 , 同时也用自然语言表述 。一、同一律同一律只针对一个命题 , 用p表示 。 公式“p→p”表示了同一律 。 根据实质蕴涵律[1] , 它等价于“¬p∨p” , 可这个公式被一般教科书用于排中律的表述;再应用德摩根律 , “¬(p∧¬p)” , 这是一般教科书的矛盾律表示 。 在形式上等价的三个公式分别用于陈述三个不同的思维基本规律 , 容易造成混淆 。 建议这三个公式都表达同一律 。 二、矛盾律矛盾律涉及两个命题 , 分别用命题符号p和q表示 。 矛盾律的前提是两个命题p和q互为反对或矛盾关系 。 分两种情况讨论:(1)若两个命题p和q互为反对关系 , 则p和q不能同真 , 即 ,(p→¬q)→ ¬(p∧q)证明:① p→¬qACP② ¬p∨¬q① Impl③ ¬(p∧q)② DM④(p→¬q)→¬(p∧q)CP (2)若两个命题p和q互为矛盾关系 , 则p和q 不能同真 , 即 ,(p↔¬q)→¬(p∧q)证明:①(p↔¬q)ACP②(p→¬q)∧(p←¬q)① Equiv ③ p→¬q② Simp④ ¬p∨¬q③ Impl⑤ ¬(p∧q)④ DM⑥(p↔¬q)→¬(p∧q)CP综合上述两种情况 , 矛盾律表述为:若两个命题互为反对或矛盾关系 , 则它们不能同真 。 三、排中律同样 , 排中律也涉及两个命题p和q 。 若两个命题p和q互为矛盾关系 , 则p和q不能同假 , 即 , (p↔¬q)→¬(¬p∧¬q)证明如下:①(p↔¬q)ACP②(p→¬q)∧(p←¬q)① Equiv ③(p←¬q)② Simp④(p∨q)③ Impl⑤ ¬(¬p∧¬q)④ DM⑥(p↔¬q)→¬(¬p∧¬q)CP排中律表述为:若两个命题互为矛盾关系 , 则它们不能同假 。 排中律的这个表述并不是说两个互为矛盾关系的命题可以同真 。 不能同真的结论已经在矛盾律中表述 。实际上 , 如果掌握了蕴涵律、德摩根律等规律 , 那么没有必要特别强调“三律” , 也不应称为基本规律 。 普通逻辑学教科书特别强调“三律”是由于教科书不讲蕴涵律、德摩根律等规律 。 参考文献:[1] Patrick J. Hurley. A Concise Introduction to Logic(ninth edition). Wadsworth, Inc. Thomson Learning TM , 2006.[2] 石纯一,王家廞. 数理逻辑与集合论(第二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北京, 2000.[3] 金岳霖 主编. 形式逻辑. 人民出版社, 北京, 1979.[4]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逻辑学教研室编. 形式逻辑(第五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海,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