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吴蜀既然结盟为什么不东西夹击魏国

_原题是:吴蜀既然结盟为什么不东西夹击魏国
吴蜀既然结盟为什么不东西夹击魏国
吴蜀夷陵之战 , 刘备全军覆没 , 几乎是只身逃归蜀地 。但获胜的东吴大都督陆逊并没有借机全力进军 , 一举将刘备消灭 , 而孙权在战役结束后不久 , 反而主动派遣使者向刘备求和 , 两家从此结下同盟 。刘备死后 , 刘禅继位 , 两国重申这种友好的同盟关系 , 从此使者相互往来不断 , 直到蜀国亡国 。由于实际执政的是诸葛亮 , 而诸葛亮一直是主张联合吴国的 , 后来诸葛亮的继任者基本上都是继承了诸葛亮的大政方针 , 所以这吴蜀联盟基本上是稳固的 。但是 , 基本稳固的吴蜀联盟却有一个怪现象 , 两家都把魏国作为敌国 , 也经常发生一些较大的战役 , 却从来没有形成联合作战 , 从东西两个方向联合夹击魏国 。即便是偶尔有过这种想法 , 也没有形成协调一致的共同行动 , 这究竟是怎样一回事呢?

孙权|吴蜀既然结盟为什么不东西夹击魏国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诸葛亮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分析起来 , 大概有这样一些原因:
【孙权|吴蜀既然结盟为什么不东西夹击魏国】吴蜀联盟只是生存的需要 , 不是利益的需求
夷陵之战失败后 , 刘备逃往白帝城 。东吴的大将徐盛、潘璋等人都上表孙权 , 说必定能擒住刘备 。单纯从两国的角度 , 刘备远征军全军覆没 , 白帝城接应部队了了 , 东吴军乘胜追击 , 取胜直至擒获刘备并不是一件绝对做不到的事 。但陆逊和朱然等人却看到 , 曹丕正在集合大军 , 名义上是帮助东吴讨伐刘备 , 实际上是包藏祸心 , 趁机抄了东吴的后路 , 先灭了吴国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 , 孙权下令撤军 。魏国也果然在不久后 , 兵分三路讨伐吴国 。
就生存上来说 , 两家都要将目标对准魏国 , 因为原来的汉朝皇帝在中原 , 他们要恢复正统 , 这是政治上的需要 。从力量对比上来说 , 吴蜀两国相加可以和魏国大致相当 , 如果两国不能联合 , 只要有摩擦 , 很有可能会被魏国各个击破 , 从而灭亡 。但就利益上来说 , 一方的真正做大 , 反而会打破某种平衡 , 损坏另一方的利益 。这就是他们必须联合 , 又不能协调一致的根本原因所在 。
太和三年(汉建兴七年 , 公元229年) , 孙权称帝 , 派出使者通报蜀汉国 。蜀汉国的大臣们认为孙权这是“叛逆” , 再和他们结交下去没有什么好处 , 还名义不顺 , 应该绝交 。诸葛亮认为 , 只要孙权与我们和睦 , 我军北伐 , 没有东顾之忧 , 这对于我们的利益也是够深远的了 , 因为魏国黄河以南的军队就不能全部西进 。因此应该表明立场 , 即便是孙权僭越叛逆 , 也应该表示祝贺 。所以 , 蜀汉国派出了使者 , 再次和东吴结盟 , 还约定平分天下 , 豫、青、徐、幽四州归属东吴 , 兖、冀、并、凉四州归属蜀汉 。想想这叫什么事?还没有作战部署 , 倒有了分赃计划!因此 , 他们的利益只有一项 , 就是诸葛亮所说的 , 魏国不能全力对付一国 , 说到底 , 就是联合能够共存 , 对立就不能生存 。
有人或许要说 , 诸葛亮、姜维的北伐 , 东吴在淮南、合肥一带的军事行动 , 难道不是利益所在吗?没错 。但他们只是为了各自的利益 , 没有共同的利益 , 因而也不会有协调一致的共同行动 。
战略上难以协调 , 具体行动上协调很难
既然不是利益上的需求 , 他们就不能在朝廷上形成两国共同一致的决策 , 这就是战略上的不一致 , 也就是两家相互不打仗可以 , 共同去打仗不可以 。在具体行动上 , 由于受到生产力水平的限制 , 要想协调起来也很困难 。诸葛亮和姜维时期 , 两人在某次战役前都有过和魏国联合进攻的想法 , 但由于交通通讯的不发达和魏国的正确应对 , 共同行动都被扼杀 。建兴十二年(234年)二月 , 诸葛亮率领十万大军从斜谷出兵 , 同时派出使者相约吴国同时大举进攻 。孙权写回信响应诸葛亮 , 同时派出了三路大军 , 分别从东线进攻广陵 , 西线进攻襄阳 , 自己则亲率主力直指合肥 。但孙权在五月份进军 , 七月份被魏明帝亲征打败逃走 , 直到八月份诸葛亮在西北一直和司马懿在五丈原对峙 , 根本就没有大的交战 , 直到在军中逝世 。分页标题
嘉平五年(253年)四、五月间 , 姜维接替大将军职务后 , 蜀汉国在西部进攻狄道 , 东吴国的诸葛恪进攻淮南 。但是 , 姜维在西部却因为没有粮食而撤兵 , 可见这次军事行动是多么的仓促;而东线的诸葛恪带着二十万大军 , 一会儿进攻淮南 , 一会儿又进攻合肥新城 , 也可以看出 , 出征前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作战部署 。在魏国的正确应对下 , 两国的作战都是声势浩大 , 结果却是得不偿失 。再看看东西那么长的距离 , 就是约定了共同进攻 , 也难以在实施过程中步调一致 。
魏国的正确应对以及离间
从战略上来说 , 魏国在西部总体上是处于守势 , 东部是有攻有守 , 应该说这是因为战场上的不同条件和敌人的不同战略做出的正确决策 。西部战场条件艰难 , 难以一次取得决定性胜利;而诸葛亮的战略是“平取陇右” , 也就是寻机歼敌 , 只要是守 , 留给蜀国的机会就不会太多 。东部倒是战场广阔 , 利于大规模展开 , 但东吴强项在于水军 , 魏国强项在于步骑兵 , 而孙权的军事能力又不是上乘 , 所以 , 两家都没有大的战略行动 , 尽管有的战役规模不算小 。魏国在这方面应对的也比较成功 , 你进攻 , 我一心防守;我发起的进攻 , 也不是倾巢而出 。
具体战例上 , 诸葛亮约定孙权共同出兵 , 孙权同意 。结果孙权的回信被魏国的边防巡逻兵截获 , 魏国的中书令刘放把信的内容给改了 , 变成孙权想通过魏国的征东将军满宠联络自己投降魏国事宜 。诸葛亮虽然不会相信 , 但他把信寄给东吴的大将 , 这样孙权就不得不给诸葛亮解释 , 两家的共同行动也就无从谈起 。
嘉平五年的战事 , 魏国有个叫虞松的对大将军司马师说 , 姜维进军 , 必须从我境内获取粮食才能支撑下去 , 这是认为我们的注意力都在东方 , 所以才会径直深入;诸葛恪转而进攻新城 , 是想吸引我军主力决战 。因此建议司马师 , 西部集中关中部队 , 迅速出击 , 打姜维一个措手不及 , 姜维没有粮食 , 必然撤兵;东方部队坚守不动 , 放弃一个小小的新城 , 只要他们军队疲劳无功 , 一定会自行撤走 。魏国人应对正确 , 事情果然如愿 。
三国从刘备夺取西川开始 , 鼎立之势形成 , 他们的目标都是成为全国大一统的主人 , 因而战事不断 , 但三个政权却共存了五十年 , 究竟是因为什么呢?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 , 但三个国家都能够正确应对 , 前期并没有大的战略失误 , 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