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人物|今天,我们用六便士换月亮
_本文原题:今天 , 我们用六便士换月亮
本文插图
还有不到两个月 , 2020年就结束了 。 这一年 , 很多人都经历了比往常更多的迷茫 , 不停地在混乱中试图找到一些得以倚靠的安全感 。 而对我们来说 , 这样的寻找多是靠阅读来完成 。 让自己掉进一个故事里 , 短暂地逃离这个疯狂又喧哗的世界 , 再出来时 , 总能获得一些意想不到的力量 。
今天是11.11 , 希望你的购物车 , 是以一本书结尾 。
策划 | Yang
编辑 |金汤
《怎样观察一棵树》
本文插图
推荐人:矮木
接到这个题目首先想写的是《生活与命运》 , 但扫了一眼家里的书 , 觉得包括《生活与命运》在内 , 都太苦大仇深了 。 2020年大家过得都很辛苦 , 估计每个人的苦啊仇啊都不在少数 , 所以决定暂时避开历史的陷阱和人类的悲欢(当然《生活与命运》是本任何时候都值得阅读的好书) , 给大家推荐一本清新与美貌兼具 , 大约能带来若干开心和新知的书 , 名字是《怎样观察一棵树》 。
作者Nancy Ross Hugo是美国一位园艺专栏作家 , 大半生都与植物相伴 。 在Nancy的笔下 , 一棵树的美 , 并不单单以四季轮转为刻度 , 也不只是形态和颜色的变迁 , 而值得我们用更细致的目光 , 去捕捉和感受大自然中那些被我们忽视的美丽和秘密 。 从芽苞到花球 , 从树皮到树干 , 每一株树木都有各自的美妙 , 秋天一片被毛虫啃噬过的悬铃木叶片很像被能工巧匠精雕细琢过的金饰 , 春天大叶水青冈叶片打开的过程「缓慢而优雅 , 有种芭蕾舞的感觉」 。 我很喜欢豆瓣网友对这本书的评价 , 「成功解释了面对一棵树会不由自主的心悸的缘由」 。
书中有段记述 , 说是树木在地球上出现后 , 已经发展了3.97亿年 , 而人类只有300万年 。 相比之下 , 人类引以为傲甚至目空一切的所谓文明和智慧 , 寿命也就更加短暂 。 想到这里 , 在11月的瑟瑟秋风中仰头观察晚秋中的一棵树 , 竟觉得浪漫得不可思议呢!
《契诃夫小说全集》
本文插图
推荐人:May
作为一个虚张声势的俄罗斯文学爱好者 , 我必须强烈安利一下我们契诃夫老师的作品 。 去年我买过一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的《契诃夫小说全集》 , 一共十本 , 漂亮的蓝色硬壳本 , 折后总价300多元 。 是一次性价比超高的消费活动 。
我开始系统地读契诃夫 , 也是在去年 , 当时写一篇关于翻译家童道明的稿子 。 童道明一生都在翻译和研究契诃夫 , 我想知道吸引他投入了一生的到底是什么 。 当时是7月 , 天热 , 我拉上窗帘 , 在开着空调的卧室里读了好几天 , 从契诃夫戏剧集、书信集到小说 , 从《三姐妹》、《带小狗的女人》到《第六病室》、《在故乡》 。
以前我总认为 , 年少时的阅读才会最深刻地塑造人 , 成年后我们的价值观与审美逐渐稳定 , 再难有心灵被照彻的瞬间 。 可是读契诃夫的那几天 , 我再次有了年少时的感受 。 契诃夫写广袤大地上沉默的人 , 幼儿和老人 , 富人和贫民 , 那些陷入爱情的男女 , 那些不被看见的人 。 他的故事往往没有那么强的戏剧性 , 但是敏感又温柔 , 能体恤人最细的感情 。 雅尔塔海边 , 男人在欢爱后吃一块西瓜 。 《海鸥》里玛莎总穿着黑衣服 , 别人问她为什么 , 她说 , 我是在为生活戴孝啊 。 这是一些读了之后就忘不掉的细节 。
所以后来我又买了这套小说全集 。 这十本书是契诃夫的一生 , 循着这个顺序 , 你会看到一位作家最清晰的写作脉络——二十出头时他写一些幽默的小品文 , 然后他开始关注人 , 他去了萨哈林岛 , 他写出更宽阔沉郁的东西 。 他的视角和思想是怎么随着时间而变化 。分页标题
读这样的大部头 , 其实也是玩游戏 。 有时候我会找出他二十五六岁时的作品 , 因为想看看他在我这个年龄时都写出了什么 , 他会为什么而苦恼 。 那是一百多年前了 , 但你一点也不会觉得遥远 。 后来我又买了纳博科夫的《俄罗斯文学讲稿》 , 对照着契诃夫的小说读 , 也是另一种文本精读 。 如果你是刚开始读契诃夫 , 我会建议你先从最后三四本开始读 。 那是他写得最纯熟的阶段 , 每一篇都好 , 几乎不会踩雷 。
今年秋天 , 窝在北京的斗室里 , 我读他的《醋栗》:「你们知道 , 只要人一辈子钓过一次鲈鱼 , 或者在秋天见过一次鸫鸟南飞 , 瞧着它们在晴朗而凉快的日子里怎样成群飞过村庄 , 那他就再也不能做一个城里人 , 他会一直到死都苦苦地盼望自由的生活 。 」真是让人心情复杂 , 又难过 , 又觉得被抚慰啊 。
《游艺黑白》
本文插图
《不给他音乐听》
本文插图
推荐人:李斐然
今年春天 , 我采访了柏林爱乐的小提琴手 , 当时他正在为不能演出发愁 , 因为交响乐团的座次都是你挨着我 , 我挨着你 , 严重违反了社交隔离距离 。 我问他 , 大家可以隔开坐吗 , 人与人之间远一点?
他一听就笑了 , 突然变成一个科学家 , 跟我摆数据:声音以每秒钟340米的速度在空气中传播 , 坐在舞台最远两端的乐手相隔30米 , 即便紧挨着坐在一起 , 音符从一头传到另一头也花掉了大约十分之一秒 , 抵达耳朵的时候已经晚了 , 万一碰上每分钟演奏120个四分音符的快板 , 每个四分音符就占去0.5秒……他的结论是 , 交响乐原本就是聚在一起的一群人 , 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实现的旋律交织 , 共鸣本就不容易 , 再把我们分开 , 人与人就更难实现共鸣了 。
后来 , 我常常想起他的话 , 一个人与另一个人 , 隔着时间 , 隔着空间 , 究竟要怎么样才能达成共鸣?有时候会灰心 , 也许人与人真是无法合拍的?毕竟 , 信念不同 , 经验不同 , 所思所想天差地别 。 但是 , 每一次听到的交响乐演奏又恰恰证明 , 我们完全有办法克服这些物理阻碍 , 沉浸在同一个旋律之中 。 它只是需要一些帮助 , 乐团需要指挥的提示 , 而我们可以阅读 , 通过听另一个人的声音 , 理解他的选择 , 实现共鸣 。
我想要推荐的声音 , 一套来自焦元溥的《游艺黑白》 , 他访问了108位钢琴家 , 对我来说是一套珍贵的音乐文献 , 每一位钢琴家都分享了最诚挚的音乐理解 , 这里面有音乐 , 也有人生;另一本书是黄永玉先生今年的新书《不给他音乐听》 , 这是25篇散文的集合 , 但也蕴藏了另一种解释 , 为什么一个人到了96岁还能快乐地继续写作 。 书里的每一行文字都是他们的人生答案 , 是它们让我们在这个日渐疏离的世界里 , 还能排排坐 , 在文字里聚在一起 , 人与人的声音交织 , 抵达共鸣 。
《白色巨塔》
本文插图
推荐人:小叉
很想说说山崎丰子 。 这位采访人员出身的日本女性作家 。
《白色巨塔》是她最为知名的作品之一 , 同名电视剧完全是日剧史的经典之经典 。 她还有很多作品都被影视化 , 《华丽一族》《不毛地带》《不沉的太阳》 , 小说《女系家族》被制作成八个版本的电视剧 。 我觉得 , 山崎小说好看点在于 , 故事厚重 , 细节丰富 , 人物饱满真实 。 她的作品是纪录片风格的小说 , 文字间流淌的不是日式小说的浪漫、哀伤 , 更多的是沉痛的、直接的、刚硬的、深刻的表达 。
她的经历挺好玩的 。 家族经营一家百年老字号的昆布店 , 她没去帮忙 , 毕业后进入《每日新闻》大阪分社 , 成为一名最普通的采访人员 , 她对社会和人性的敏锐触角多半来源于此 。 33岁那年才发表了第一部小说 , 这本处女作花费了七年 。 第二年 , 她拿下了直木奖 。 可见喜欢写作 , 多久开始都不晚 。分页标题
如果你是一个采访人员 , 或者喜欢看纪实文学类小说 , 看山崎丰子的小说一定极为畅快 。 这位关西女子最爱做的事情就是采访 , 到处采访 , 随时随地都在采访 , 每一个经过她的故事 , 都需要有对现实背景的严密调查 。 前段时间老看到有人说为什么我们写不好一个行业剧 , 看了山崎丰子的小说 , 就能知道一个好的行业题材作品如何诞生 , 背后是如山如海的研究 。 写《白色巨塔》时 , 为了一场手术 , 她把所有的专业书籍都看了 , 还要记下手术步骤、周边脏器等等 。 没有采访 , 她永远不会开始一个故事 。
也因为这样 , 她的小说与时代紧紧连结 , 每个人都会在书中人物里找到似曾相识的影子 。 如果要推荐书的话 , 《白色巨塔》可以成为你通往山崎世界的第一道门 , 会发现原来人性、欲望与权力还可以这么写 , 当然可以搭配日剧观看 。 可惜她的《大地之子》《不沉的太阳》没有引进 , 不过还有《女人的勋章》《女系家族》这些有关女性命运与地位的故事值得一看 。
本文插图
《女系家族》在国内出版后 , 看到有个网友形容 , 每次得到山崎丰子的书 , 激动得都跟肺气肿患者终于吸到氧气似的 。 山崎懂得如何写一个普通人 , 更知道如何写一个时代的命运 。 她擅长把微小的真实变成一个辽阔的故事 , 很难有人不因此上瘾 。
《我可以咬一口吗》
《你今天真好看》
《一见你就好心情》
本文插图
推荐人:汤汤
第一次读到莉兹·克里莫的漫画 , 是在去年8月 。 连续跑了半年突发新闻后 , 终于有段能安稳宅在广州的日子 。
书中是一个众多「萌物」组成的世界:恐龙 , 棕熊 , 兔子 , 企鹅 , 乌龟 , 鲸鱼……它们每个都妙语连珠 , 可以在其中看到自己与身边人的影子 。 你会发现 , 和朋友、家人那些有趣的互动 , 那些吵架斗嘴、温情相伴 , 因为玩笑的一时语塞、总慢半拍的反应 , 还有那些藏在心中的奇思妙想 , 都被作者精准地记录在笔下这个「萌物」世界中 。
那些画有时看上去也是一种对现实的讽刺 , 却并不刻薄 , 充满日常趣味——一只站在地上的小鸟问麋鹿:「我可以在你这儿待会儿不?」麋鹿说:「当然可以啦 。 」于是 , 小鸟就飞上了麋鹿像树枝一样的鹿角 , 安下了鸟巢 , 准备长住不走 。
跑突发的采访人员 , 很容易丢失生活 , 时间、情绪、注意力被一件又一件新闻事件牵动 。 但看着这些漫画时 , 我感受到一种难得的轻松 。 五羊邨的小房间里 , 我捧着手机 , 一度看到咯咯发笑 。
到了秋天 , 妈妈被查出肺癌 。 很快就要进行一场手术 , 提前2天住进了病房 。 等待手术的时间漫长、无所事事 , 我想为她买些轻松的书籍 , 分散紧张的情绪 。 而生活总有意料之外的惊喜——当我走进书店 , 正对着我的书架上 , 恰巧就是莉兹·克里莫的那一套书——《你今天真好看》《我可以咬一口吗》《一见你就好心情》 。 事实上 , 和这几本书的相遇 , 成为了我那几日为数不多感到快乐的事 。
我买下了那一套书 , 送给病床上的妈妈 。 妈妈一口气读完了 , 「笑死我了」 , 她不止一次这么说 , 还选了一则她觉得最好笑的漫画发了朋友圈——一只兔子问一个穿着健身服的棕熊:「你在做什么呢?」棕熊回答兔子:「穿着健身的衣服自拍 。 」兔子又问:「那你的手机呢?」「不小心掉奶昔里了 。 」棕熊委屈地说 。
莉兹·克里莫在其中一本的序言里写 , 「希望这本书能让你发现生活中快乐的一面 , 或至少能让你有一些小开心 。 」显然 , 她凭借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可能与生俱来的想象力 , 成功做到了这一点 , 至少在去年11月的一天 , 面临一场大手术前 , 妈妈有被她的某个灵光一现而温暖到 。分页标题
《弗洛姆作品套装》
本文插图
推荐人:西园
26岁这一年 , 有段时间生活像陷入了泥沼里 , 失去了方向感 。 日子一天天来临 , 我似乎只能对那些外界指定的任务与deadline保有热情 , 但对于那些需要自我驱动与创造的部分 , 却时常处于停滞与怀疑状态中 。 我迫切希望找到一种笃定的 , 可以称之为意义感的东西 。
偶然读到弗洛姆时 , 最击中我的是他在《爱的艺术》里的一句话:「孤寂感是每种恐惧的根源 。 」我当时意识到 , 很多时候焦虑的根源或许是害怕与他人不一样 , 害怕失去来自外界的确认——人总希望与他人保持某种程度上的同一性 , 以完成对自身的确认 。
这种同一性很多时候是靠形成某种关系达成的 , 这也是弗洛姆列举的人们尝试减缓孤独的多种方式:比如一段长久关系 , 一次短暂的纵欲狂欢 , 甚至流水线式的工作都可以算是方式的一种——在同一化的劳作里 , 获得与他人趋同的安全感 。
可致命的是 , 这些依托关系并不总是恒久和稳定的 。 你可能经历失恋、失业、纵欲后的清醒——如果一个人的主体总需要通过某种依附才能完整 , 那么他随时有可能陷入无所依从的恐惧与虚无之中 。
《爱的艺术》这本薄薄的小书里 , 「爱」并非是狭义的爱情 。 它是种更广阔的概念 。 是当一个人独立完整之后 , 对自己的爱 , 以及随之而来的 , 对他人与世界的关照 。 弗洛姆在书中提供了一些抵达自我关照的路径 。 这些路径与他一系列著作《逃避自由》、《健全的社会》一样 , 都在试图解答现代化进程中人之为人的一个共同命题:如何对抗异化 , 如何在社会化中最大限度地保全自我 。
如果说一本书能给人带来点什么的话 , 我的改变可能是 , 比以前更能与自己相处了 。 如果一个人最终必将长成一棵树 , 我希望它的形态是从容和坚定 。
《世界的苦难》
本文插图
推荐人:陈来来
抛开内容 , 《世界的苦难》这本书的重量足以让人体会到这世界的苦难之深重 , 从而实现某种意义上的共情 。 我最初需要读它是因为大学时社会学专业课的要求 , 研究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 , 所以当书寄过来 , 我掂量了一下 , 就感到心情无比沉重 。
但严肃来讲 , 这是一本可读性很高的、细致的访谈录 , 访谈的主人公是移民、失业的工人、无家可归者、街头混混、中学生、社会工作者等再普通不过的人 。 布尔迪厄通过每一个人的故事搭建起整个世界的全貌 , 所谓苦难不是叙事里常见的血淋淋的痛苦 , 而是看似轻飘飘落在每个人肩膀上却最终难以承受的辛苦 。
这和我粗浅的生活经验是吻合的 。 当时我正面对着对于未来的强烈焦虑 , 不断地反思过去的经历 , 愈发感觉自己是处在一种缓慢的失望里 , 关于未来的可能性是被不断抹去的 。 这种失望常被他人认为是不该发生的 , 因为生活里其实并没有什么重大的挫折 。 但是通过这本书我却找到了共感 , 书里每个人的路都是一条一条消失的 。
书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人是一位毕业于高等师范学校 , 在国家科研中心工作的物理学者 。 他最初由于社会的期待选择了公立机构就职 , 却在后来的日子里体会到了这一选择的苦楚:他发现真正衡量社会地位的是金钱 , 文凭的作用也应当是换取金钱 。 这样的落差感在布尔迪厄的分析中 , 其实来自于构筑社会地位体系的错位和矛盾 。 换句话说 , 错不在人的选择 , 而是人无从选择 。
任何一个正在受苦的人都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安慰 。 无论你怀揣什么样的隐情 , 都有希望在书中被给予理解 。 因为它的写作目的就在于 , “使受苦的人看到把痛苦归咎于社会 , 从而免于自责的可能性;使公众了解从群体方面被掩盖的一切形式的不幸的社会根源 , 即使这些不幸是最私密和隐而不宣的” 。分页标题
《证明》
本文插图
推荐人:彭恰
如果追溯到推理小说的源头 , 一定有人会提到柯南道尔和阿加莎·克里斯蒂 , 一个创造了福尔摩斯 , 另一个被推理爱好者们尊称为阿婆 。 但松本清张 , 可以和这两位并列的大师 , 因为从东方语境而来 , 在世界范围内知道的人并没有那么多 。 也许提到他是对东野圭吾影响最深的作家 , 更年轻的读者才会恍然大悟 。
作为社会推理派的开创者 , 松本清张在他生存的年代 , 曾经雄踞日本畅销作家冠军宝座二十多年 , 可「畅销」不见得等于「受欢迎」 。 作家杨照曾经对此有一句解读:「因为太过真实 , 日本人普遍不愿意外人透过松本的笔 , 来看日本、了解日本 。 」
在松本清张的作品里 , 罪犯是谁 , 可能一开始就给出了答案 , 那些技巧、逻辑 , 并不是最重要的 , 这是和其它推理小说最不同的地方 。 但在这样的社会和环境里 , 一个人为什么是这样的命运?是否早已注定 , 别无选择?以及过去生活中的某个节点是如何不可预知地影响了他的人生?这是松本清张要带读者去找的答案 。
那些故事的主人公 , 多半是「畸零人」 , 也就是社会边缘人 , 松本清张对挣扎于生活深渊的人异常熟悉 , 可以轻易地辨认出那些为了求生而铤而走险的人 , 这和他的经历分不开 。 他在北九州出生 , 13岁辍学 , 做过小贩、学徒、广告设计 , 后来当兵被派往朝鲜 , 等回国后 , 40岁才展露才华 , 实在不算是什么顺遂的经历 , 但恰恰是这些人生的苦 , 对边缘人敏锐的把握和理解 , 才让这些故事有更大的张力 。
这次推荐的是松本清张的短篇小说集《证明》 , 是他晚期「任性」的一次创作 , 人、家庭、社会、信仰 , 在这本书里完成了一次聚合 。
《人像》
本文插图
推荐人:吕蓓卡
去年在中华世纪坛的美国《国家地理》百年大展中 , 我看到封面这张照片 , 第一次被背后的故事打动 。 照片拍摄于1984年的阿富汗战争 , 巴基斯坦的一处难民营 , 女孩当时好像只有12岁 。 摄影师史蒂夫·麦凯瑞看到她绿色的眼睛 , 把她带到一扇绿色的大门前 , 拍下了这张照片 。 在展出现场 , 我盯着她的眼睛看了一会 , 感觉后背发毛 , 隔着三十多年 , 我依然能从她的眼睛中看到恐惧 。
一年后 , 麦凯瑞拍摄的这张照片登上了《国家地理》封面 , 照片大火 , 他开始寻找女孩的下落 。 17年后 , 麦凯瑞在阿富汗一个偏远的村落里找到了她 , 当年的女孩 , 经历过战争的颠沛流离 , 此时已经是三个女孩的母亲 。 在寻找的过程中 , 不断有人出面说照片中的人是自己 , 通过生物技术识别 , 虹膜比对 , 最终才得以确认 。 但女孩一眼就认出了麦凯瑞 , 因为那是她人生中第一次拍照 。
回来后 , 我买了麦凯瑞的这本摄影集《人像》 , 里面有200多张人物特写 。 看着这些照片里的人 , 我忍不住去想画面里的人生 , 和这个多态的世界 。 就像麦凯瑞说的那样 , 「面孔总是会透露出许多令人惊讶的故事」 。
《哈佛中国史》
本文插图
推荐人:三三
历史 , 应该是你和伴侣之间 , 最安全 , 最能把两人从日常拔出来的话题 。 它不像政治 , 解读弹性很大 , 也不像音乐、美术 , 男女敏感度不同 , 也很难分出高低达到一致 。 只有历史是一种类似物理质感的学科 , 它的史实是固定的 , 有很强的心理基底 , 跨越年龄的隔阂 , 消弭各种身份阅历带来的偏见 。
有此番长篇大论 , 装模作样的论述 , 是因为一个非常具象的生活场景 。 一次和伴侣旅游 , 两个人坐在车里7小时 , 极度考验关系的耐受力 。 当时我们打开了一个音频 , 两人迅速估摸了一下脑容量和家庭稳定之间的关系 , 点了《哈佛中国史》 。 一共是6本书 。 充盈了路上的7小时 。 回家后 , 马上购买了这一整套 。分页标题
这种书 , 它最可爱的地方是 , 从外国学者角度去写 , 没有任何说教意图 , 且能把当年学历史时 , 留下的空隙、漏洞 , 那些被忽略的稀碎的朝代 , 用一条线和一个命题穿起来 。 印象比较深的是 , 为什么商人在历代地位都很低?世族豪强是真被科举制度下的平民士大夫取代了吗?等等 , 你若感兴趣可以在书里找答案 。
《梦的化石》
本文插图
推荐人:Dobe妈妈
大部分人是通过动画电影认识今敏的 , 但成为动画导演之前今敏其实是漫画家 。 那时他生活在东京的小破出租屋 , 恐惧未来一眼可见的生活 , 害怕过朝九晚五的通勤日子 , 靠酒精过活 。
在今敏的首部动画电影《未麻的部屋》横空出世之前 , 他默默画了很多漫画 , 有些被退稿 , 有些甚至没有寄出 , 这些积压的作品 , 成为化石 , 他们被今敏后期的电影的光芒掩盖 , 直到今敏去世后 , 出版社将画稿集结成书——《梦的化石》 。
这本书收录了他从1984年到1989年间创作的漫画 , 除了和大友克洋合作的《国际恐怖公寓》 , 他的短篇都收录在此书中 。
很多日后今敏电影中的元素也在早期的漫画中显现 , 不停奔跑的少年、老人 , 科技对人类的压迫 。 如果你不是今敏粉 , 《梦》可以当作消遣 , 今敏粉则可以当作考古 , 看看大师的青涩期 。 或许还在为kpi痛苦 , 为未来发愁的你可以获得一丝丝力量 。
本文插图
??点击 二维码 , 发现更多好书
【每日人物|今天,我们用六便士换月亮】文章授权转载自人物(ID:renwumag1980)
- 文旅中国|每日戏曲·杀戏 | “砍砍杀杀”的云南传统地方戏剧
- 疫情|中山今天上演模拟新冠疫情处置应急“大练兵”
- 手相学生肖星座运势|11月16日牛·猪·羊今天最能赚钱,运气也是最好的三生肖
- 隋唐|历史上的今天——690年10月16日,武则天改“唐”为“周”
- 诸子百家,先秦时代|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各派的代表人物是谁?
- 公寓|这撞色我服了!比网红店更好拍照
- 装修|51平方小户型公寓装修,只要空间规划的好,小户型也能变宽敞
- 每日诗词|经典微小说:《二豁子》
- 时尚每日观|高颜值LV包包 经典又时尚好看的包包 必收藏
- 每日搭配指南|头大比例差该怎么穿?学会这“3个”搭配技巧,打造完美头肩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