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大方


首页 > 人文>人间世相 >

易凡|新闻周刊丨专访“黑脸医生”易凡:走出重症之“暗”



按关键词阅读:

易凡|新闻周刊丨专访“黑脸医生”易凡:走出重症之“暗”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易凡是武汉市中心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的医生 , 在武汉市的1月疫情当中感染了新冠病毒 。病情比较重 , 在网上传播开 , 受到大家关注 。
最近易凡表示 , 目前“恢复情况比较好” 。
眼前这副略显白皙的面孔 , 已经很难让人再把他与之前备受关注的“黑脸医生”联系到一起 。经过几个月的休养康复 , 易凡身上积累的药物副作用已经慢慢消退 。
易凡|新闻周刊丨专访“黑脸医生”易凡:走出重症之“暗”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本周一(10月26日) , 听说率领团队几度将他从鬼门关救回来的王辰院士重访武汉 , 易凡立刻动身 , 赶去见上一面 。
易凡|新闻周刊丨专访“黑脸医生”易凡:走出重症之“暗”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易凡:我们当时病情比较重 , 很多决定 , 比较重要的决定都是他来定 。冒着风险 , 所以他对我来说是恩人 , 所以他来了我肯定想去见他 , 表示一下我的感谢 , 我也想让他看一下 , 当时趟在床上病的这么重的一个病人 , 现在的恢复情况 。
时间回拨到1月初 , 彼时 , 新冠肺炎已经开始在武汉“无声”扩散 。医院正常的诊疗和手术仍没有停止 。作为武汉市中心医院的心血管专家 , 易凡每天都在医院里进进出出 , 一台手术一做就是几个小时 。
易凡|新闻周刊丨专访“黑脸医生”易凡:走出重症之“暗”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易凡:经常要去急诊科会诊 , 因为经常有各种心血管急症的病人 , 其实去的时候都戴了口罩 , 但是没有防护服啊 , 没有那种什么三级防护那么严 , 所以有可能就中招了 。1月22日左右 , 那天我们有台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 , 做了一半做不下来了 , 整个人腿站不住 , 那时候就让我们同事给我顶着 , 我就去查血 , 还做了一个肺部CT , 血里边淋巴细胞就是0 , 然后肺上就是比较典型的一种病毒性肺炎的表现 。
易凡|新闻周刊丨专访“黑脸医生”易凡:走出重症之“暗”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易凡的病情恶化得很迅速 , 不到一周 , 就出现了严重的呼吸窘迫 。就算上个卫生间 , 几步路 , 都会让氧含量降低到危及生命的地步 。他很快就被插管 , 上了呼吸机 , 紧接着是透析机、人工肺 。新冠病毒攻击下 , 43岁的他 , 各个脏器节节败退 。镇静剂让他陷入沉睡 , 夺回这条命要闯哪些关 , 他无从知晓 , 生命的主动权不再由自己掌握 。
易凡|新闻周刊丨专访“黑脸医生”易凡:走出重症之“暗”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主任 詹庆元:我记得是3月2日我去看 , (病情)真的是太重了 , 但我觉得他又不是说没有一点希望那种病人 , 所以我当时就跟他们的科主任谈 , 我说这个病人我觉得可能有一些问题 , 我们能给他想出一些办法 , 解决掉 , 有可能活 。
詹庆元是中日友好医院援鄂医疗队队长 , 他的建议很快就得到王辰院士的支持 。第二天 , 3月3日 , 易凡医生就带着呼吸机、ECMO、血透机 , 被转入中日友好医院所在的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 。全国最顶尖的呼吸与危重症学科专家与护理团队 , 是他最后的希望 。
易凡|新闻周刊丨专访“黑脸医生”易凡:走出重症之“暗” 分页标题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主任 詹庆元:来了以后我们做的第一件事除了给他们做CT以外 , 第二个事就是两个病人都气管切开 , 我们想让他醒过来 , 因为这人一旦醒过来以后 , 他所有的生理的防御功能都可以调集起 , 比如说他肺里有痰他自己能咳 , 你不用吸 , 他也能出来 , 这感染就很容易控制 。但是给他切开 , 有个特别大的风险 , 因为他用人工肺ECMO , 我们给他用的抗凝剂 , 他的血是不容易凝的 , 就容易出现什么大出血 , 他气管切开之后这个地方就不停渗血 , 不停渗血 。兵来将挡 , 水来土淹 , 输血 , 输血 , 输血 , 这个打仗就是这样的 。
易凡|新闻周刊丨专访“黑脸医生”易凡:走出重症之“暗”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治疗方案很快奏效 , 易凡肺部的炎症开始吸收 。3月7日 , 转院第四天 , 已经住院四周多的他终于苏醒 , 说出了近一个多月第一句清晰的表达 。
易凡|新闻周刊丨专访“黑脸医生”易凡:走出重症之“暗”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易凡:当时我的肺部感染比较重 , 各种 , 我们在ICU很长 , ICU可以见到的细菌 , 几乎在肺里面都培养出来了 , 所以在我看到我的输液单的时候 , 我自己吓了一跳 , 几乎所有的顶级抗生素都用上去了 , 他们抗感染治疗 , 还有他们的感染的护理和预防都很到位 , 一点点感染的苗头 , 他们就把它压下来 , 所以后面的肺部感染比较快的 , 就控制住了 。
易凡|新闻周刊丨专访“黑脸医生”易凡:走出重症之“暗”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易凡或许并不知道 , 在重症病房 , 一共有27名护士 , 4小时一班 , 分9组轮流看护 。很快 , 他的肺部CT显示好转 。经过评估 , 3月15日 , ECMO准备拆机 , 也是这一天 , 他隔着口罩 , 第一次看到守护自己的王辰院士 。
易凡|新闻周刊丨专访“黑脸医生”易凡:走出重症之“暗”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4月5日 , 易凡转入普通病房 , 开始康复训练 。长期卧床让他的肌肉萎缩 , 无法站立 , 甚至连一块海绵都捏不动 。他不得不重新开始学习行走 。5月6日 , 经过一个月的努力 , 他终于可以出院回家了!
易凡|新闻周刊丨专访“黑脸医生”易凡:走出重症之“暗”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易凡:就像小鸟放飞了一样 , 那天真的是 。就像坐在车里面 , 我把车窗都开着的 , 虽然有点冷 , 但是风往里面吹进来 , 从来没有感觉到那种风 , 轻风浮面 , 很自由的感觉 , 又重新呼吸到一口新鲜空气 , 是很幸福的 。现在可以下楼 , 可以陪着孩子走一走 , 然后可以送她去上学 , 接她上学 , 这就是最幸福的 。
易凡|新闻周刊丨专访“黑脸医生”易凡:走出重症之“暗”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易凡:每天基本上主要是肢体训练 , 肌力的力量恢复 , 每天大概两个小时左右 , 在家里面有时候会做一些操然后有时候去打打球 , 游游泳 , 比刚出院的时候已经好多了 , 目前起码我可以走 , 出去走一个多小时不累 。可以游个半小时的泳 , 甚至在健身房里去撸下铁也还可以 , 刚出院的时候走路都是飘的 。
易凡|新闻周刊丨专访“黑脸医生”易凡:走出重症之“暗” 分页标题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易凡有一双大手 , 很多医生说 , 这是双手天生就适合做手术的手 。目前 , 这双手 , 右手已经恢复如常 , 只不过左手力气还有些差 , 重新拿起手术刀 , 或许还需要一段时日 。眼下 , 与家人的这段宁静 , 是他劫后余生 , 最珍惜的时光 。
易凡|新闻周刊丨专访“黑脸医生”易凡:走出重症之“暗”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易凡|新闻周刊丨专访“黑脸医生”易凡:走出重症之“暗”】白岩松:易凡医生的脸又变得白起来了 , 说明恢复得还不错 , 但无论是易凡医生还是对所有参加到抗疫之中的医护人员来说 , 要恢复的不仅仅是身体 , 更多人要恢复的是心理 。这个过程不会很短就结束 , 不仅需要自己给自己开心理健康的药方 , 还需要周围的环境有这种意识 , 并能提供有效地帮助 , 甚至干预和治疗 , 祝所有的医护人员身体和精神都健康 , 因为我们需要你们 。
监制 | 徐新
视频制作 | 姚道磊
编辑 | 马诣宸
(编辑 王一冰)


    来源:(央视网)

    【】网址:/a/2020/1101/1604211051.html

    标题:易凡|新闻周刊丨专访“黑脸医生”易凡:走出重症之“暗”


    上一篇:西藏|“西藏粮仓”日喀则秋色宜人

    下一篇:得主|你有一封来自最强大脑集合的邀请函,请“后浪”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