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涵德心理教练服务中心|当一个人深陷于“受害者模式”的思维


_本文原题:当一个人深陷于“受害者模式”的思维

甘肃涵德心理教练服务中心|当一个人深陷于“受害者模式”的思维
本文插图
『当一个人深陷于“受害者模式”的思维 , 或是将此人格面具穿戴太久 , 她就很难有自力救济的可能 。 若要摆脱掉受害人生模式的制约 , 首先要看见自己是否处在受害者模式的圈套 。 』
有的人天天抱怨自己升不了职 , 怀才不遇 ,
有的人天天抱怨自己找不到对象 , 天天缺爱 ,
生活中 , 很多人之所以悲惨 ,
是因为悲惨是他们自己的选择
让自己每天活在吃苦受虐的模式里 ,
这是因为他们具备一种思维模式: 受害者模式 。
严重处于受害者模式的人
可能会经常飘着这些话语:
唉 , 这就是我的命 , 有什么办法呢! !
我就是注定要受苦的 ,
没人喜欢我 , 我就是注定要被欺负的 。
说实话 , 这些人的面部表情都具有一些相同的调调:
同时具备控诉性、无奈性、悲苦性......
受害者会贪恋人们因为可怜而送给他们的
关注、施舍、小恩小惠和同情心 ,
而很难再通过正常的途径去获得
因为自己的能力而带来的人们敬重 。
受害者模式最核心特点是:
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事情和任何人面前 ,
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当成一个受害者 。
我们先看这样一段对话:
一位妻子问到:
为什么我老公就是不愿意承认他错了呢?
问:为什么老公认错对你这么重要?
妻子:因为他认错 , 才可以证明他伤害了我 。
问:为什么要证明他伤害了你?
妻子:因为他承认伤害了我 ,
良心才会受到谴责 , 才能加倍对我好啊!
问:那如果他一直都不认错 , 你会怎么办?
妻子:如果他不认错 , 有一天我会跟他离婚的 ,
让他后悔莫及 。
这位妻子的想法 , 其实是大多数
有受害者思维的女性真实写照 。
她觉得只有证明对方错了 , 才能换回自己的尊严 ,
关系才能扭转到另外一个好的局面 。
如果无法证明对方是错的 , 自己在关系里又无比痛苦 ,
她会选择极端的方式伤害自己或者切断关系 。
对于有受害者思维的人来说 ,
如果关系中遇到不满意 , 他们只有两个选择:
一种选择是持续让自己待在受害不快乐的情境里
另一种是更绝断地放弃所拥有的关系 。
而无论哪一个选择 , 都是在伤害自己 。
关系中不如意是常有之事 ,
而受害者模式除了伤害自己 ,
不具备任何面对矛盾冲突或者改善关系的能力 ,
所以无论进入任何关系 , 最痛苦的人都是自己 。
受害者模式看上去很蠢很自虐 ,
那为什么有些人还跟成瘾一样 ,
非要逼迫自己过上这样的生活呢?
为什么人甘愿处于受害者模式?

甘肃涵德心理教练服务中心|当一个人深陷于“受害者模式”的思维
本文插图
? 受害者暗藏的思维阴影:
1 “我是无辜的”
如果一个人让自己处于受害者的模式里 ,
就完全不需要为自己的成长和命运负责了 。
在受害者模式的种种归因里 ,
一切的问题都是别人导致的 , 与自己无关 。
“我是无辜的 , 都是他不好”、“
外在一切对我是不公的”
是这类人内心最真实的写照 。
当一个人执着于外界或别人的错误时 ,
其实他在幻想外界或别人改正 ,
为他的命运不如意负责 ,
而不是自己为自己负责 。
受害者模式最大的好处
就是让自己可以躲避在这个模式的背后 ,
心安理得地不成长、不进步、不负责 。分页标题
躲避在受害者模式的背后 ,
一个人就无需直面自我、挑战自我了 。
受害者模式的人使用的防御机制
跟“否认”很相似 , 就是否认自己要为很多事情负责 。
通过这种防御 , 人借以维持受害可怜角色
我是个受害者 , 而且我永远没有错 。
“我没有错”是种心理上强大的优越感 ,
有了这种全天下都欠我的优越感 ,
就更难脱下这个角色戏服 。

甘肃涵德心理教练服务中心|当一个人深陷于“受害者模式”的思维
本文插图
2 获得无条件的关注
处于受害者模式的人容易获得别人的同情 , 关注、安慰 ,
甚至遇到愿意无条件帮助自己的人 ,
以至于“喜欢当弱者 , 换取可怜”
不知不觉就成了一些人获取关注和爱的途径 。
当一个人深陷于“受害者模式”的思维里时 ,
或是将此人格面具穿戴太久
他就很难有自力救济的可能 , 因为——
当一个人处于受害者模式里的时候 , 他就自动
把自己放在了一个无力、无助、被动、只能忍受的角色里 ,
而看不到自己有力、扭转命运乾坤的一面 。
一个人持续地认为自己虚弱 , 就会陷入无力 ,
或是持续地认为都是别人有问题 , 自己是受害的一方 ,
【甘肃涵德心理教练服务中心|当一个人深陷于“受害者模式”的思维】就看不到自己可以行动的动力 。
一个自认没有动力的人受害者 ,
你指望他如何走出目前的困境?
受害者的性格最早养成的培养皿就是 原生家庭 ,
我们知道原生家庭会给一个人带来或多或少的影响 ,
有些时候这些影响可能是负面的 。
但心理疗愈提到原生家庭 ,
只是为了让受害者知道很多问题的根源 ,
即使原生家庭由于父母的局限和不当管教 ,
了解这些 , 是为了突破这些局限 ,
避免重复这些不良反应模式 ,
不是为了从此以“原生家庭的受害者”自居 ,
再也不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 自怨自艾 , 一蹶不振 。
当我们应对成人生活的难题 , 逃避或者找代罪羔羊 ,
都不过是不想长大、还幻想完美父母
会为我们的人生负责的表现 。
若你要摆脱掉受害人生模式的制约
首先要看见自己是否处在受害者模式的圈套 。
说明:挑选优质文章及视频 , 与大家共同学习 。 重在分享 , 尊重原创 。
2. 所有转载均标明原始出处与原作者 , 如尽力核查未能发现原始出处和原作者 , 则默认“来自网络” 。 若有疏漏欢迎原作者及时联络署名或删除 。
3. 若涉及版权问题 , 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
原创征集
【回家驿站】公众平台是心理教练践行“教练式生活方式”的心灵园地 , 本着与爱同行、旨在优质文章的分享与传播 。 感谢关注与支持的所有伙伴 , 您带着觉知阅读每一篇文章 , 就是对平台健康发展的最好帮助 。 现征集生活中的原创作品 , 欢迎各位心理教练踊跃投稿 , 分享您和您身边发生的生命成长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