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Yourself|打工人的困局:“我对生活缺乏热情,每天醒来都没什么期待。”


_本文原题:打工人的困局:“我对生活缺乏热情 , 每天醒来都没什么期待 。 ”
KY作者 / Jojo
编辑 / KY主创们
“敢上九天揽月 , 敢下五洋捉鳖 , 但却不敢迟到 , 因为迟到要扣钱 。 ”
“没进电子厂之前我有梦 , 关于文学 , 关于爱情 , 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 。 而今我在厂里上着班 , 零件和零件碰到一起 , 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 早安 , 打工人 。 ”
“今天不止是心 , 天气也好冷啊 。 早安 , 被生物钟叫醒的苦命打工人 。 ”
【KnowYourself|打工人的困局:“我对生活缺乏热情,每天醒来都没什么期待。”】自从“打工人”梗火了以后 , 各种有趣的打工语录也一个个冒了出来 。 而在这些令人会心一笑的段子背后 , 则是无数打工人们内心真实的纠结和痛苦 。
定时做该做的事、见该见的人、说该说的话……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 , 我们努力扮演好每一个角色 , 却好像越来越难以找到自己对生活的热情与期待 。 即使过着大多数人都觉得不错的生活 , 我们的身边却总是萦绕着一股莫名的痛苦和空虚感——觉得一切都没什么意思 , 也不知道自己生活的意义到底在哪里 。
事实上 , 这种空虚感的本质 , 是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 。 而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 , 在于ta们没有学会“真实地存在” 。
最近我读到了一篇研究 , 刚好回答了这个问题 。 它讲的就是“真实地存在”对人的重要性(Authenticity in thought, experience, behavior,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
今天我们就借着这篇文章 , 来和大家聊聊什么是“真实”地存在 , 以及我们为什么需要以一种“真实”的方式“存在”在这个人世间 。

KnowYourself|打工人的困局:“我对生活缺乏热情,每天醒来都没什么期待。”
本文插图
什么叫“不够真实地存在”?
我们生而为人 , 就作为“我”存在着 , 但每个人存在的状态却是不同的 。 当我们说一个人“以一种不够真实的方式存在着” , 指的是:
很多时候 ,ta无法真正察觉自己的的感受、情绪、情感到底是什么 , 也不能理解自己真正的需要和欲望是什么 , 无法为生活找到目标和意义感 。
因为ta并不准确地了解自己的需求、欲望 , 因此无法基于自我觉察 , 做出清醒而坚定的行为选择 。 ta是以一种“回应外部世界”的方式开展生活 , 选择那些外部世界认为是好的行为 。
而因为不同环境的标准不一样 , ta们往往为了回应不同要求而呈现出完全不一样的“自己” 。 也是因此 ,在日常生活中 , ta可能做出一些前后矛盾、自己也难以理解和解释的行为和选择 , 并经常感觉自己像变色龙一样 , 有很多副令自己都感到困惑的面孔 。 甚至在紧密的关系中 , 也找不到真实自我的状态 。
Ta可能时而过度自信、时而又过度自卑 。 在听到那些非抬举的、甚至有些负面的评价时 , ta通常很难接受 。 这些情况下 , ta可能一面很想反击对方 , 一面又难免怀疑自己 , 陷入一种无所适从、又难以摆脱的情绪 。
这种状态 , 被研究者认为是“不真实地存在”的状态 。 它会给人们带来很多负面感受 。 比如: ta们可能常常被一种浑浑噩噩的状态缠绕着 , 严重情况下 , ta们甚至可能觉得自己像个“活死人” , 感到无穷无尽的空虚 。
那么问题来了 , 我们既没有说谎作假、又没有故意在扮演 , 为什么说这是“不够真实地存在着呢”?

KnowYourself|打工人的困局:“我对生活缺乏热情,每天醒来都没什么期待。”
本文插图
什么是“真实地存在”?
在研究中 , Michael H. Kernis和 Brian M. Goldman为“真实地存在”给出了如下定义:在日常的生活运作中 , 可以顺畅地基于自己的真实的核心自我展开运行 。分页标题
一个人的感受、想法和行为 , 反应出这个人“真实/核心自我”的程度越高 , 我们认为ta真实存在的程度也越高 。
但这种真实存在的状态 , 在商业社会中 , 并不被鼓励 。 人们被鼓励“管理”自我的呈现 , 在短期内可能带来比真实袒露更高的回报 。 可实际上 ,心理学家认为 , 长期来看 , 真实地存在对我们的福祉更为有利 。
那么 , “真实地存在” , 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呢?
在这篇文章中 , Kernis和Goldman也向读者解释了 , “真实地存在”在4个不同的层面上 , 各有其意涵:
1. 自我觉察和自我了解(Self-awareness and understanding)
自我觉察和了解 , 指的是 一个人拥有多少关于自我的知识、或者是指有多强的动机去提升关于自我的知识 。 关于自我的知识又包括动机、感受、欲望、对自身的认知(例如自身的偏好和厌恶、优点和缺点、目标和志向、性格特征和情绪状态等等) 。
研究者指出 ,其实每个人的自我都是复杂的 。 比如说 , 一个大多数时候内向的人 , 也会有ta外向的一面;大多数时候感性的人 , 也会有理性的一面 。 当这种复杂性没有被自己理解的时候 , 我们会出现困惑 。
而通过自我觉察 , 我们能够形成对自己的连贯的、多面的认知和身份感 。 这样做的好处是 , 当面对不同情境的时候 , 我们能够自信、自如地调用自身的不同方面 , 来应对 。
2. 处理和与评估自己相关的信息(the processing of self-relevant evaluative information)
真实地存在的第二个层面 , 是指不带偏见地 , 处理各种关于自我的“评价性信息” 。 它指的是 ,一个人能够客观认识自己 , 无论是积极面还是消极面 。 不因为情绪扭曲对自我的认知(过于夸大自我的优势、回避否定性的信息等) 。
研究表明 , 当一个人缺乏安全感和自信的时候 , 更容易回避关于自身的负面信息 , 想听到对自身吹捧的信息 。 而在自信的情况下 , 则会更好地处理和负面相关的信息 。
和自我觉察不同 , 这个层面更多指的是一个人如何处理“新获得”的关于自我的知识 。 研究者反复指出 , 尽管回避他人对自我的负面评价 , 更多听取吹捧性的意见 , 能够在短期内帮我们回避一些痛苦 , 但从长期来看 , 这会导致我们对自我的认知并不准确 。 从而做出错误的人生选择 , 或者浪费精力和努力 。
3. 行为(behavior)
当人们的行为 , 与自身价值、偏好、需求相符时 , ta们在这一层面上是“真实”的 。
换句话说 , ta们采取行动既不是为了讨好别人 , 也不是为了获取奖励/逃避惩罚 , 而 能感到自发地想要去做——这就是行为层面的“真实地存在” 。
当然 , 现实中会有很多阻碍 , 行为很多时候身不由己 。 作者特别指出 , 只要在觉察的层面 , 一个人是真实地存在着 , ta能够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当下不真实的行为是一种策略 , 就不算违背了真实性 。
4. 关系状态(relationship functioning)
在这一层面上“真实地存在”的人 , 认为在亲近关系中保持开放和透明非常重要 。 Ta们想要让对方看到“真实”的自己 , 同时 , 也想要看到“真实”的对方 。
为了实现这种彼此坦诚、信任的状态 , ta们更不惧在这些关系中展露弱点 。 而在面对冲突时 , ta们也更可能选择表达真实看法 , 而不是敷衍对方以避免冲突 。
研究发现 , 这种能够允许双方真实存在的关系 , 至关重要 , 影响人们长期的心理状态和幸福感 。
*看到这里 , 可能很多人会想 , 这些看起来都太理想化了 。 如果工作和生活就是需要我“戴上面具”怎么办?难道只能在“真实存在”和“现实生活”里选一边吗?
在研究中 , Kernis和Goldman也讨论了这一问题 。
他们认为 , 在不得不选择违背真实自我的情境中 , 能否意识到自身的想法和行为之间存在冲突 , 是极为重要的 。 意识到这个冲突的人 , 在虚假行动时 , 也能够睁开一只眼睛看到自己真实的想法和需求 。分页标题
也就是说 ,虽然ta们在行为和关系层面做出了策略性妥协 , 在另外两个层次却仍旧是“真实”的 。
从这个角度看 ,“真实存在”是具有灵活性的 , 它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强迫自己一直用最纯粹的样子去面对世界 。 而是我们感到自己拥有能够表达真实的自由 , 并可以根据当下环境而自主地选择是否真实地行动 。

KnowYourself|打工人的困局:“我对生活缺乏热情,每天醒来都没什么期待。”
本文插图
03.
为什么要“真实地存在”?
研究者用大量实验结果说明: 真实地存在 , 能带来更健康的心理机能和更高的主观幸福感 。
其中 , 他们还着重提到了 “人格功能灵活性”的概念 。 这意味着 ,当一个人通过真实地存在 , 对自己形成了清晰准确、复杂多面的认识 , 就会获得一种处理多种情境的自信——能够灵活自如地调用自己的不同方面来做出应对 。
此外 ,真实地存在 , 让我们能够对自我形成客观稳定的认知 , 从而在现实生活中做出真正适合自己的选择——而不是在错误的方向和人身上浪费努力和时间 。
此外 , 热衷于亲密关系真实性的人希望他们的密友能够深入了解他们 , 而且他们非常重视在亲密关系中的真诚不虚伪 。 这种真实的人际关系是幸福感的有力预言指标 。
研究者还特别指出:
“真实性并非没有潜在成本 。 准确的自我觉察可能是令人痛苦的; 与真实自我相一致的行为可能会被他人讨厌; 将自己敞开给一个亲密的人可能会带来失望、嘲笑或背叛 。
这些和其他会与真实性相关的负面后果可能会破坏人们的快乐或主观幸福感 。 换句话说 , 真实性并不总是令人愉悦的 。
然而 , 重要的是 , 真实地存在对个人幸福感的好处通常足以抵消这些 。 当人们真实地存在和开展生活时 , 人们思考、感受和行动的方式 , 都会促进人们满足自身需求 , 并且清晰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 ”

KnowYourself|打工人的困局:“我对生活缺乏热情,每天醒来都没什么期待。”
本文插图
04.
你可以为“真实地存在”
做出怎样的努力?
Kernis和Goldman也给出了他们的建议——正念(mindfulness) , 这是指一种对个人当下体验、放松而无评判的觉察状态(a state of relaxed, nonevaluative awareness of one’s immediate experience) 。
正念是一种头脑锻炼 。 通过这种锻炼 , 我们能够学习放下对事物、对自己的固有看法 , 学会“不带评价地看见” 。 因为这样 , 我们才能够开始看到从前有意回避的、自己的某些方面;开始愿意听一些过去不愿意听的评价 , 继而 , 才有可能处理和从中获得自我的成长 。
它是我们了解自己的第一步 。 一开始 , 你可能并不习惯 , 此时 , 你可以先试着从“第三人”的角度、全方位地观察自己 。
要注意的是 , 此时 , 你只是在观察 , 而无需去思考观察到的是好是坏、造成它的原因是什么、或它会带来什么后果 。
当你将这些感受原原本本地挖掘出来 , 你已经是在释放真实的自我、并开始真实地面对自己了 。
提升正念需要付出长期的努力 , 我们也给大家提供了一些练习正念的方法( 点击查看??生活不规律、压力胖、暴躁、容易上头 , 都是因为你缺乏了这种心理技术—— ) 。
必须指出的是 , “真实地存在”并不是件能够一蹴而就的事——我们要为了觉察自身而有意识地做出努力;要忍耐面对自身缺陷时剧烈的不安全感;要在一些时候与现实对抗、坚持自己核心自我想要选择的行为;要在关系中坚持突破重重脆弱感、突破对方的防御 , 走向两个人真实的内核 。
它的确很难 。 然而 , 当我们这样做 , 我们能够真正体验到“我”的存在 , 并以自身本来的样貌去思考、去感受、去行动 。 也只有在这些时候 , 我们才能从根本上获得一种满足感——生而为人 , 我们都有感受到“自我”真实的、活生生地存在的需求 。分页标题
我们求而不得的生活意义感 , 首先是通过这样真实地投入生活开始的 。 只有当你“真实地存在”的时候 , 你和生活才建立了足够深入和真诚的链接 。 生活会用它独特的方式给予你回报 。
愿我们不会将一生都花费在漂浮奔波上 , 而是怀着对生活的喜悦和热情 , 全情投入到生活中 。
加油 , 打工人们~
点点「在看」 , 看见真实的自己 。

KnowYourself|打工人的困局:“我对生活缺乏热情,每天醒来都没什么期待。”
本文插图
客观地认识自己是获得“真实地存在”的第一步 。 这需要我们灵活地处理外界的评价 , 和内心对自己的否定 , 与自我达成和解 。
为此 , KY研发团队为你准备了「与自我和解」每日练习 , 内含数十个实用有趣的心理学小练习(免费的!!!) 。 如果你:

  • 经常自我批评 , 总是想“我怎么如此差劲”;
  • 过于在意外界的评价 , 常因他人的否定感到失落无措;
  • 很难打心底里认同自己 , 总觉得别人做的比自己更好;
这款「与自我和解」就是为你量身打造的解决之路!只需每天15分钟的练习 , 你就能更好地处理来自外界和内心的批评 , 充分地悦纳自我 , 以更真实的状态存在 。
内测数据显示 , 坚持完成练习的小伙伴 , 身心状态都有了显著的提升喔~快来试试吧!
**更多有关「每日练习」的介绍 , 可以

KnowYourself|打工人的困局:“我对生活缺乏热情,每天醒来都没什么期待。”
本文插图
Reference:
Kernis, M. H., & Goldman, B. M. (2004). From Thought and Experience to Behavior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 Multicomponent Conceptualization of Authenticity. On Building, Defending, and Regulating the Self, 31–52.
搜索文章/心理测试/招聘/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