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财经商学院|主持人马东:你不把我当回事,没关系不把自己看得太重才能把自己的事看得更重不把自己看得太重才能达到把事做好的状态不把自己看得太重才能全身心地去做事


_本文原题:主持人马东:你不把我当回事 , 没关系
【亚洲财经商学院|主持人马东:你不把我当回事,没关系不把自己看得太重才能把自己的事看得更重不把自己看得太重才能达到把事做好的状态不把自己看得太重才能全身心地去做事】

亚洲财经商学院|主持人马东:你不把我当回事,没关系不把自己看得太重才能把自己的事看得更重不把自己看得太重才能达到把事做好的状态不把自己看得太重才能全身心地去做事
本文插图
很多人都觉得要成事 , 首先必须具备足够的财力、人脉、资源、能力以及坚持、格局、忍耐等等 。
但 , 我想说的是:这些都对 , 却也不对!
因为以上这些成事要素的前提是 , 你把自己看成了做成某件事的主导因素 。 说白了 , 你太看重自己了 。
这世界上特别看重自己的人太多了 , 可事实上做成一件事的第一前提应该是 , 不把自己当回事 。

亚洲财经商学院|主持人马东:你不把我当回事,没关系不把自己看得太重才能把自己的事看得更重不把自己看得太重才能达到把事做好的状态不把自己看得太重才能全身心地去做事
本文插图
如果这件事不得不做 , 那即使你不去做也会有别人去做 , 只是你恰巧在机缘巧合之下参与到这件事当中 。
更确切地说 , 你不必把自己看的太重 , 因为你只是做成这件事的工具之一!
所以说要做成一件事 , 压根不需要你把自己看的太重 , 真正需要的是你把自己的“工具属性”修炼到极致 。 而那些财富、名誉、地位等等 , 不过是“工具属性”的副产品 。
不把自己看得太重 才能把自己的事看得更重 经常上网的朋友可能知道有档节目叫《十三邀》 , 主持人是马东 。 我记得有一期节目中嘉宾蔡康永聊起马东这个人 , 他回忆起接到邀约的时候说:
我其实不知道马东当初为什么找我 , 他找我的时候 , 我其实就在想 , 一个在中央电视台做到主管的人选择转战网络平台 , 应该是个雄才大略的人吧?
可见到本人的时候 , 却发现他并没有那么把自己当回事 。 娱乐圈是一个每个人都以自我为中心的圈子 , 可在这种环境中 , 马东却有一种 , 你没把我当回事没有关系 , 你没把我会的东西都知道而佩服我 , 这也没关系 。 这一点 , 是我觉得很奇妙也很有意思的事情 。
从这段话中不难看出 , 马东就是一个典型的不把自己看得很重 , 却把自己要做的事看得很重的人 。
所以在整档节目中 , 我们很难看到马东以自我为中心的言行 , 他总是表现得很纯粹和真诚 。

亚洲财经商学院|主持人马东:你不把我当回事,没关系不把自己看得太重才能把自己的事看得更重不把自己看得太重才能达到把事做好的状态不把自己看得太重才能全身心地去做事
本文插图
有一期嘉宾许知远问马东:“你喜欢这个新时代吗?”
马东的回答是三个“我喜欢” 。
许知远追问:“一点抵触情绪都没有吗?”
马东的回答是三个“没有” 。
为什么马东对这个时代一点抵触情绪都没有?我想正是因为他从未把自己的三观强加到别人身上 , 更没有把自己的成败得失看作是时代的错社会的错 , 而是以一种开放坦然的心态接纳别人融入社会 。
所以说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 不把自己看得太重 , 才能把看重的事做好 。
就像马东这个人 , 从传统媒体转战网络平台 , 他并没有把自己看得多么不可替代 , 而是一种全新的状态面对日新月异的新时代 。
一个不把自己看得很重的人 , 才是一个真正活明白的人 , 不虚张声势也不浪费精力 , 但往往是这样的人最能成事 。
不把自己看得太重 才能达到把事做好的状态 能成事的人应该是一种什么状态呢?
我认为能成事的人总是处于一种把事做好的状态 , 简单来讲 , 你可以去观察周围那些有所成就的人 , 如果他们要做一件事就会立刻去做 , 而不是像很多人那样前思后想踌躇不前 。
那么 , 究竟什么才是“把事做好”的状态呢?
我觉得处于“把事做好”状态中的人 , 大脑会变得非常敏锐敏感 , 可以迅速调动所有能力去做要做的事 ,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总能极大限度的激发潜能 , 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专注 。分页标题

亚洲财经商学院|主持人马东:你不把我当回事,没关系不把自己看得太重才能把自己的事看得更重不把自己看得太重才能达到把事做好的状态不把自己看得太重才能全身心地去做事
本文插图
国家博物馆讲解员河森堡曾谈起他的工作体会:
如果一周之内每天都讲 , 连续讲两周 , 那嘴皮子就特别利索 , 第一句话刚说出口 , 第三句话在脑子里就已经准备好了 , 而且总能在记忆里搜到措辞最贴切的词汇 , 表达得既流畅又精准 。
但如果两个星期不做这种高强度的讲解 , 就会很明显地感到自己的表达能力迟钝了 , 说话语无伦次 , 有的词汇在嘴边绕 , 但就是想不起来 , 有时候比划半天手势愣是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 急得不行 。
其实前面那种“特别利索”的状态就是“把事做好”的状态 , 在这种状态中他变得特别机敏 , 几乎可以调动全部感官来支持讲解 。
进一步讲 , 当河森堡连续两周奋战一线的时候 , 所谓“把事做好”的状态就是一种“无我”的状态 。
这里的“无我”自然不是佛家所讲的超然物外 , 而是一种心无杂念井然有序的状态 。 此时所有的思维都聚焦在手头的事 , 该做什么 , 怎么去做 , 都变得了然于心 , 仿佛这事就该这么做 , 它就该这么发展一样 。
而此时“我”已经没那么重要了 , 心里眼里只有事没有我 , 但一切却变得顺其自然徐徐而行 。

亚洲财经商学院|主持人马东:你不把我当回事,没关系不把自己看得太重才能把自己的事看得更重不把自己看得太重才能达到把事做好的状态不把自己看得太重才能全身心地去做事
本文插图
其实 , 如果你仔细观察各行各业中最有成就的那批人 , 就会发现他们的状态就是一种“无我”的状态 。
因此我总是觉得 , 做事其实就是修行 , 什么时候修到一种不看重自我而心无杂念 , 全身心投入要做的事中的状态 , 你也就成了!
不把自己看得太重 才能全身心地去做事 当我们进入“无我”的状态 , 也就进入一种全身心投入当下 , 把自身置之度外的心境中 。 而这正是心理学中所讲的“心流”:在心流体验中 , 我们可以掌控自我的意识 , 重塑内心的秩序 , 进入忘我的境界 , 收获幸福感和成就感 。
可现实中绝大多数人做不到“无我”的状态 , 不是在工作的时候想着放假 , 就是在放假的时候想着工作 , 要么就是金钱、地位、关系、感情、家庭等等东西充斥大脑 。
但实际上这种混乱的思想状态于成事根本没有多大用处 , 真正应该思考的是当下 , 也只有当下才能被我们把握住 。

亚洲财经商学院|主持人马东:你不把我当回事,没关系不把自己看得太重才能把自己的事看得更重不把自己看得太重才能达到把事做好的状态不把自己看得太重才能全身心地去做事
本文插图
想想你自己的经历 , 是不是经常会说:如果我以前怎样就好了 , 如果未来我能如何就行了 。 但唯独没有正眼看过当下 , 也从没进入过“无我”的做事状态 。
但当下都没有做好 , 还谈何未来?还说什么过去呢?完全没有意义!
实际上无论是对未来的憧憬还是对过去的悔恨 , 最终都要把目光聚焦到当下 。
过于纠结过去与未来是一种没有意义的执着 , 空想不能成事 , 真正应该去做的是把现在能做到能做好的事 , 一步一步专注地做好 。 而那些自我的功利性以及外界我们无法控制的事情 , 则放任自流随他去吧 。
而且你会发现 , 当你放弃执念 , 全身心地投入当下 , 那些难得一遇的灵感和思绪反而会自然地从内心流淌出来 , 变成你把事情做好的利器 。
最后 , 请容我再啰嗦两句 , 如果你想成事 , 或者无论做什么事 , 都别把自己看得太重 。 放下内心的执念 , 全身心地专注于当下 , 当你把自己看得很轻把事看得很重时 , 事也就成了 。

亚洲财经商学院|主持人马东:你不把我当回事,没关系不把自己看得太重才能把自己的事看得更重不把自己看得太重才能达到把事做好的状态不把自己看得太重才能全身心地去做事
本文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