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好侄媳芦海霞:悉心照料伯父十几年如一日


好侄媳芦海霞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 ,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
人们常听说有很多好婆婆、好媳妇 ,
但是孝敬大伯的好侄媳却很少听说 。
今天呢
小编就带大家一起走近
看看她的感人故事
↓↓↓

青年|好侄媳芦海霞:悉心照料伯父十几年如一日
本文插图
韩店街道韩店村有个低保户老人叫李付松 ,
今年96岁 , 一辈子孑然一身 ,
之前独自生活在村里的旧院 。
虽是一个人 ,
但他却有个叫芦海霞的好侄媳妇 ,
多年来一直陪伴身侧照顾老人的饮食起居 。
好侄媳芦海霞

青年|好侄媳芦海霞:悉心照料伯父十几年如一日
本文插图
今年96岁的李付松是韩店街道韩店村人 , 70岁时左眼不幸失明 。 一辈子孑然一身的他之前一直生活在村里的旧院 , 靠存自行车、打零工维持生计 。 2002年的一天 , 李付松突发脑梗住院治疗 , 就在那时侄媳妇芦海霞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大伯生活起居的职责 。

青年|好侄媳芦海霞:悉心照料伯父十几年如一日
本文插图
擦脸洗脚、端茶喂饭、清理大小便、翻身换被褥……芦海霞精心伺候着大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 从不厌烦 。 大伯身体康复后 , 芦海霞与丈夫李俊卫商量 , 想把大伯接回自己家 , 和家人一起生活 。 但是李付松坚决不愿意离开自己生活居住多年的老房子 , 无奈芦海霞只能家里、大伯家两头跑来照顾李付松 。 “蒸上馒头趁热赶紧送过去、家里包了饺子先给大伯端一碗、天气晴好时过去给大伯晒晒被褥、洗洗衣服……其实也就是做了这些事情 。 ”说起这些年对大伯的照顾 , 芦海霞总觉得没啥可说的 , 但这样贴心的照顾 , 算下来也有十几年了 。

青年|好侄媳芦海霞:悉心照料伯父十几年如一日
本文插图
2016年 , 李付松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 “因为老人家年事高 , 并且居住的房子年久失修 , 存在安全隐患 。 就在我们想着如何让老人有个安稳的居住环境 , 也有人能照顾时 , 韩店村大队干部告诉我们 , 之前李付松的侄媳妇一直照顾他 , 我们当时也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找到了芦海霞 , 想让芦海霞接他回家住 , 没想到芦海霞竟然没有回绝 , 一口答应了 。 ”区委办驻韩店村工作队长李元斌说 , “上了年纪的人一般不愿意离开自己的老房子 , 于是我们工作队、韩店村委干部加上芦海霞本人 , 大家一起轮番给李付松老人做工作 , 这才答应搬到芦海霞家去生活 。 ”

青年|好侄媳芦海霞:悉心照料伯父十几年如一日
本文插图
俗话说“老小孩、小小孩” 。 年老的李付松老人经常会耍一些小脾气 , 偶尔也会像小孩子一样不喜欢吃饭 , 这时的芦海霞就拿出照看小孩的方法哄他 , “吃完饭 , 我开上三轮带你看戏去!”事实上 , 只要韩店村或者临近村有唱戏的 , 芦海霞都会开上三轮车载着大伯去看戏 , 每次看戏时还不忘记给大伯买碗最爱喝的丸子汤 。

青年|好侄媳芦海霞:悉心照料伯父十几年如一日
本文插图
大伯牙口不大好 , 芦海霞就给他做些可口清淡的饭菜 , 大伯不爱吃米饭 , 她就换着花样地做面食 。 大伯居住的屋子被收拾得也是井井有条 , 在芦海霞精心的照顾、关心下 , 李付松的被褥整天干干净净的 , 从头到脚的衣服里外也都是干净、整洁的 , 每当亲戚邻里来看望李付松时 , 他都会激动地向他们诉说 , 他现在过得比以前好 , 这都是侄媳妇的功劳啊 。
“我们工作队有一次家访来到芦海霞家里 , 正巧碰见芦海霞在茶几上放着一盆水 , 拿着毛巾给李付松洗脸呢 , 就像照顾自己的孩子那么细心……”李元斌说道 。分页标题
据悉 , 芦海霞的大爱 , 源自于母亲的言传身教 。 芦海霞的母亲是东和乡东和村人 , 当年母亲照顾爷爷奶奶的事迹在方圆几里都是有名的 。 受母亲的影响 , 芦海霞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大伯的职责 。

青年|好侄媳芦海霞:悉心照料伯父十几年如一日
本文插图

青年|好侄媳芦海霞:悉心照料伯父十几年如一日
本文插图
大爱有传承 , 芦海霞继承了母亲的大爱 , 而她的女儿也延续了母亲的孝道 。 芦海霞的女儿现在太原某大学就读 , 寒暑假在家时 , 每天也会帮着芦海霞照顾老人 , 端饭、洗衣、陪老人出去散步 , 一家人其乐融融 。 2019年 , 韩店街道授予芦海霞“孝在农家”最美家庭荣誉称号 。
采访手记:
芦海霞没有泣天感地的事迹 , 没有感人肺腑的表白 , 她只是埋头做着她认为该做的事 , 把“孝”字深深地刻写在自己的人生字典里 , 抒写着“孝”的朴实与无华 。
【青年|好侄媳芦海霞:悉心照料伯父十几年如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