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后,你已变老,父母在等你养老


30年后,你已变老,父母在等你养老
当你出门坐公交车或旅行的时候 , 有没有注意到老年人越来越多了?有人预测 , 到2050年 , 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亿 , 几乎占全球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 。 那时候 , 90后00后们差不多五十多岁 , 必将挑起养老的重担 。这事看似很遥远 , 却是成年人世界里的现实问题 。在今天的书单观察栏目 , 书单君邀请90后作者Tsukasa为大家带来3个真实故事 , 它们多多少少代表了我们即将面对的养老现实 。“最美不过夕阳红”可能是一种幸运而非必然 , 在岁月面前 , 我们还要面临一场严峻的考验 。——书单君
30年后,你已变老,父母在等你养老
人生最难熬的 , 到头来还是孤独“我想去养老院 。 ”这是今年已经75岁的老黄终于鼓起勇气对他儿子说的话 。 而这个要求让全家人都不可思议 , 甚至感到心凉 。自从去年母亲去世后 , 儿子就执意把老黄从老家接到自己在市区的家里一起住 , 方便照顾 , 以示孝心 。 从老家临走前 , 老黄甚至还得意地跟老街坊们夸奖儿子孝顺 。老黄本以为和儿孙住在一起可以共享天伦之乐 , 但同处一个屋檐下才短短一年 , 两代人的矛盾就已剧烈升温 , 代沟像一道纵深不见底的峡谷 , 正在吞噬着彼此的耐心 。在儿子和媳妇眼里 ,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 , 从前性情温和的父亲变成了一个冥顽不灵、喜怒无常的糟老头 。
30年后,你已变老,父母在等你养老
平时两口子下班 , 尽量推掉应酬 , 不敢耽搁就急忙赶回来做晚饭 , 而端上桌的饭菜稍咸稍淡 , 老黄都会没来由地动怒 , 甚至摔筷子推桌而去;晚上临睡前 , 劝他睡觉时记得关上电视 , 老黄也会突然大动肝火 , 责备儿子是嫌弃他用家里的电 。 诸如此类的事情 , 经常发生 。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触及老黄精神的地雷 , 做事开始小心翼翼 。 媳妇经常向老公抱怨 , 但儿子面对工作的压力和回家后父亲奇怪的脾气 , 心里的委屈根本无处排解 。“老婆 , 忍一忍 , 我爸他年纪大了 , 别和他计较了 。 ”“怎么忍啊 , 我都忍了多少次 。 ”……这样的对话 , 成了夫妻之间常有的交谈 , 也增加了小两口间的龃龉 。其实在老家的时候 , 老黄一直都为人热心肠 , 喜欢交朋友 , 性格也很温和 。 街坊四邻对他赞誉有加 , 谁家有了矛盾 , 也常常找老黄出面调和 。可自从住进儿子家 , 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没来由地发脾气:“好像心里有一团火 , 憋着一口气 , 不知道跟谁讲 。 ”
30年后,你已变老,父母在等你养老
其实 , 他刚被接过来时 , 因为闲不住 , 常常想帮忙碌的儿子和儿媳妇打扫屋子 , 下楼买买菜 , 回来再烧烧晚饭 。 可是儿子家住8楼 , 没有电梯 , 上下楼很不方便 , 而且又患有严重的风湿 , 经常腿疼 。 几个月前 , 他从楼梯上摔下来扭伤了脚 , 儿子就再也不允许他一个人独自上下楼 。还有一次 , 他烧热水时不小心烫到了自己 , 虽然不是很严重 , 换来的却是儿子的一顿教训 。爸 , 我不是让你好好休息吗??爸 , 我们不在家你万一摔了怎么办??爸 , 我都这么忙了你就少让我操点心吧!!……于是老黄再也不做这些事情了 。为了方便他吃饭 , 每天中午 , 儿子准时叫外卖上门送午饭 。 面对一桌子丰盛的饭菜 , 老黄却食不知味 。白天 , 他只能一个人呆在这一百来平的屋子里 , 除了看电视 , 似乎找不到其他任何事情做 。 可他的老花眼很严重 , 所以大部分时间 , 他或是坐在电视前发呆 , 或是躺在床上闭目养神 。有时候站在阳台上 , 看着楼下熙熙攘攘的街道和行人 , 小区里锻炼身体的老人们个个精神矍铄 , 老黄心里只有焦躁 。
30年后,你已变老,父母在等你养老
儿子工作忙 , 晚上常常需要应酬不能按时回来 。 吃完饭后 , 儿媳妇进屋辅导孙子功课 , 不能被打扰 。 老黄只能和白天一样百无聊赖地坐在客厅里 , 电视声音里说什么也听不太清楚 , 就自顾自地发呆着 。好不容易把儿子盼回来 , 也只得到不咸不淡地一句:“爸 , 你吃过了吧?”不等他应答 , 儿子就要么继续对着手机处理工作 , 抑或累得洗洗倒头就睡 。就这样 , 老黄和儿子儿媳妇 , 就像生活在一个屋顶下的两条平行线 , 看似距离很近 , 却永远没有交集 。“心慌 。 ”偌大的城市里 , 老朋友也不在身边 , 连个串门的人也没有 。 老黄常常觉得憋闷 , 空气像凝固了一样 , 他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 , 没有人可以跟他哪怕面对面地坐下 , 认真地聊几分钟 , 在这样压抑的心态中 , 他的脾气变得暴躁 , 不受控制 。儿子一家也没意识到自己哪里做得不对 , 只能小心翼翼地应对着 , 心力交瘁 。 甚至觉得自己的孝心被父亲不领情地忽视掉 , 而提出去养老院这样的要求 , 又太让人寒心 。这也不是他们想象中的“天伦之乐” 。分页标题
30年后,你已变老,父母在等你养老
像老黄一样 , 很多老人一直处在“隐形孤独”中 。 虽然生活在一起 , 但子女工作忙碌无暇陪伴 , 种种“照顾”可能有时候也只是一厢情愿 。老伴老友的离去 , 肌体衰老的痛苦 , 退休后无所事事的落差 , 缺乏爱好的苦闷 , 与子女亲人的代沟……种种感觉不断加重着他们的孤独感 , 让他们变得越来越孤僻 , 抗拒着周遭的一切 。子女以为老人在身边就是最好的照顾 , 但对于老人来说 , 心灵的陪伴和关爱也许才是最重要的 。有时候真该扪心自问 , 我们真的给予老人足够的“关心”了吗?
30年后,你已变老,父母在等你养老
如果父母卧病在床 , 你能服侍他们多久?中国式养老 , 有两种做法最为典型 。一种像老黄家一样 , 子女按照着自己方式对待着老人 , 对老人的生活习惯和需求却鲜少过问 。另一种 , 则是子女倾其一切 , 做出极大自我牺牲 , 全心全意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同样 , 这也未必是好的模式 。孙阿姨是我们家的老邻居 。 春节回家的时候 , 我在楼下碰到她 , 差点没认出来 。印象中的孙阿姨总是挺直腰板 , 笑声朗朗 , 走路大步流星 , 可眼前的她显得特别苍老 , 头发花白 , 脸上尽是疲惫 。回家跟妈妈提起 , 我才知道 , 孙阿姨整日在忙着照顾瘫痪在床的老父亲 , 退休还不到5年的她 , 被日复一日的操劳损耗着 。
30年后,你已变老,父母在等你养老
五年前 , 孙阿姨的父亲由于中风瘫痪在床 , 失去了行动和生活自理能力 , 身边几乎离不开人 。 而她的两个兄弟还没退休 , 除了提供一些经济上的援助外 , 似乎没有多余的时间留给父亲 , 因此这责任就落到了刚退休的孙阿姨身上 。这一照顾 , 就是整整五年 。每天早上 , 天刚蒙蒙亮 , 孙阿姨就要起床 , 先为父亲换掉前一夜尿湿的裤子 , 再一头扎进厨房 , 开始一整天的忙碌 。老人中风后吃饭得靠人一口一口地喂 , 往往是吃一半漏一半 , 好不容易吃完饭 , 孙阿姨还要里里外外地给父亲洗漱 , 换好干净衣服 , 再打扫卫生 。 忙完这一切 , 她才有时间坐下来匆匆吃口东西 , 而锅里的饭都已经冷透了 。 稍休息一下 , 就要去市场买菜 。赶回来已经快中午 , 做饭、伺候父亲吃饭 , 只是忙忙碌碌的半天 , 就已经累得腰疼得都直不起来 。除了一日三餐 , 每隔两小时 , 她还要帮着父亲翻身 , 按摩 。 一旦大小便 , 就要马上换尿不湿 。 而且不知道是因为出于愧疚还是自责 , 得病后的父亲一改从前温和的性格 , 经常莫名其妙地发脾气刁难她 , 让伺候在床榻的孙阿姨更感到有苦难言 。她宛如父亲病床前的一只囚鸟 , 整个屋子变成了她的笼子 。
30年后,你已变老,父母在等你养老

30年后,你已变老,父母在等你养老
本来在她的规划下 , 如果父亲不得病的话 , 在工作岗位上劳累了半生 , 自己退休后终于能好好享享清福 , 和小区邻居跳跳广场舞 , 和老同事们一起聚餐出游 。她还对已经在上海定居的儿子说: “妈退休了, 以后时间多了 , 要多去全国各地走走 。 ”甚至还想着等儿子结婚生子 , 就去帮忙带孙子 , 共享天伦之乐 。可是五年过去了 , 孙阿姨除了第一年抽空去了趟上海匆忙看了看儿子外 , 后来的无数个日夜里 , 她甚至连市区都没有踏出去过 。家——医院——菜市场 , 成了她这几年的三点一线 。 广场上再也没有了她的身影 , 同事们的聚餐中也没有了她的位置 。她彻底失去了自己的时间 。 而且这几年身体状态也每况愈下 , 每次在小区里遇见 , 孙阿姨都忍不住跟妈妈抱怨 , 自己的血压一再飙升 , 已经靠降压药维持 , 而且腰也不太好 , 稍微站久了就疼得直不起来 。儿子心疼她的身体 , 数次提议找个保姆 。 但孙阿姨除了心疼钱 , 更不放心让外人来伺候亲爹:“老爹把我们几个子女养大不容易 , 现在他病成这个样子 , 我哪能撒手不管 。 ”以至于连儿子都不得不几乎每个假期不远万里从上海回来帮她分担照顾姥爷的重任 。 只有那个短暂的时候 , 孙阿姨才觉得能喘口气 。有时候 , 看着病床上的父亲 , 看着两头跑的儿子 , 她心里既纠结又觉得疲惫又凄楚 , “说实话 , 看这个病情 , 也就这几年了 。 ”孙阿姨一提起家里事就变得唉声叹气 。但她口中的“这几年”还要多久根本是个未知数 。 等到那时 , 想必儿子也成家了 , 如果再有了孙子 , 她的身体状况估计也没办法继续照顾下一代了 , 更别说退休时期望自由的晚年生活 , 更是遥遥无期 。
30年后,你已变老,父母在等你养老
我在网上看到 , 截至2018年 , 中国失能老人已达5000万 , 而这些老人大多数需要依靠家人照顾 。传统的“养儿防老”、“百善孝为先”的观念根深蒂固 , 让无数个有着失能老人的家庭陷进了疲惫的泥潭 。赡养父母固然是义务 , 但是像孙阿姨这样上有老下有小 , 夹在中间 , 自己的生活其实真的没什么自我 , 也没什么幸福感 , 大多是一地鸡毛 。在本该享福的年纪里不得休息 , 真不知哪一天 , 自己先被压垮了 。分页标题
30年后,你已变老,父母在等你养老
让爸妈去养老院度过余生 , 真的忍心吗?作为90后 , 父母都还在盛年 , 赡养老人的问题看似离我们很远 。 但不可否认的是 , 父母年纪越来越大 , 自己在外漂泊打拼 , 陪在他们身边的时间也越来越少 。每次假期回家 , 父母的关切都无比珍贵 。 离家时心里有太多依依不舍 , 也无数次暗自发誓 , 要努力赚钱 , 以后好好报答父母 , 让他们不用再为自己担心操劳 。但看到和听到那么多关于赡养老人的新闻 , 我也不免开始思考 , 将来该怎么照顾年迈的父母 , 该如何和他们相处 。
30年后,你已变老,父母在等你养老
去年 , 八十多岁的外公得了肺病 , 妈妈隔三岔五就往老家跑 , 尽管我阿姨(我妈的亲妹妹)一直在外公身边照顾 , 妈妈却仍然放心不下 。 为了兼顾工作和老人 , 她经常周末要跑个来回 。我很心疼她 , 但是自己远在北京也帮不上什么忙 。“你只要管好自己就好了 , 爸爸妈妈永远是你的后备军 。 ”这是她经常对我说的话 。“等爸老了 , 就带着你妈到敬老院去了 , 你这丫头 , 找个外地男朋友 , 哪有空管我们 。 ”我爸经常和我这样开玩笑 。可是我知道 , 这是未来我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 我不像母亲一样 , 遇事有兄弟姐妹可以分担、商量 , 作为独生子女 , 爸妈的养老问题都得靠我 。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 。 不如说 , 钱反而是次要问题 。 我爸妈都有正规单位的医保和养老保险 , 同时也给自己配置了商业医疗保险双重保障 , 目光已经比许多同龄人看得长远 。但是 , 我明白 , 他们未来更多需要的是我的时间 。 起初可能是陪伴的时间 , 随后便是照顾的时间 。他们早早预见了我未来必然会面临的矛盾 , 所以才开着玩笑说 , 未来去养老院 。
30年后,你已变老,父母在等你养老

30年后,你已变老,父母在等你养老
我记得有篇文章里说 , 中国的养老院分公立和私立两种 , 公立养老院数量极少 , 许多老人甚至要排队数年才有资格住进去 。 而私立养老院的护理水平参差不齐 , 收费混乱 , 老人被虐待的新闻层出不穷 。有研究报告说 , 我国老年人口养老床位为19.09张/千人 , 全国养老床位总数只占老年人口的1.8% , 低于发达国家5%~7%的比例 , 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2%~3%的水平 , 可见养老院的普及率之低 。然而 , 除了这些外部条件的不完备 , 对我自己来说 , 真能够潇洒地把父母送去养老院么?毕竟在我们中国人传统的观念里 , 赡养父母天经地义 , 被送去养老院似乎意味着子女的抛弃 , 成了家庭的累赘 。 不知道我的父母轻松地说出玩笑话时 , 心里是不是也会有同样的想法 。而我们这代年轻人 , 除了拼命努力工作 , 把他们接到身边以外 , 似乎没有更好的办法 。 但究竟能挤出时间来从心灵和精神上给予他们慰藉么 , 说实话 , 我心里也没有底 。现如今 , 以及未来 , 我们绝大部分年轻人都要面临两个甚至四个老人要照顾的421家庭结构 。 而许多人的工作还没有完全定性 , 不知道最后究竟会扎根在哪里 。种种矛盾纠缠 , 真不知道究竟该怎么办才好 。✎✎✎知乎上有个很热的问题:“是不是人老了以后 , 子女都会不要老人?”下面的答案中 , 几乎绝大部分人 , 无论是70后 , 80后还是90后 , 都有同样的顾虑:到了该和父母长辈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 , 却不得不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 , 完全地牺牲自我生活 , 将自己和老人紧紧地捆绑在一起 。同时 , 也一定有很多父母 , 早早就做好了“去敬老院”之类的养老打算 。不得不说 , 很多父母的大半生 , 都不曾为自己考虑太多 , 子女、老人的优先级永远排在前面 , 直到安享晚年的年纪 , 仍然不想给孩子添“负担” 。想想就让人心疼 。台湾某杂志曾举办“最想对父亲说的一句话”征文活动 , 其中的一个获奖作品是:你的前半生我无法参与 , 你的后半生我奉陪到底 。父母养老确实有种种现实问题 , 需要家庭和社会一起努力解决 , 但我们为人子女 , 始终应该有的 , 是这份奉陪到底的决心 。同时 , 生而为人 , 我们都有老去的那一天 。 学会在人生的最后一站和迟暮的岁月相处 , 是每个人无法逃避的一门必修课 。这份面对年老的勇气 , 也只能在对父母的陪伴照顾中 , 慢慢获得 。尽心尽力 , 才能无憾无悔 。
30年后,你已变老,父母在等你养老
撰文 | Tsukasa 编辑 | 疆留图源 | 《步履不停》、《东京家族》来源;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