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专访《沉默的真相》编剧刘国庆:在“粘稠的糖浆”里探索「侠性」丨「悬疑 · 生长」


这是鲜喵的第 1481篇吐血原创
喵族码字员:徐小怪
编者按
2020年 , 无疑是悬疑剧的“大年” 。
以《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开启的悬疑世界 , 一改以往国产电视剧复杂冗长的特点 , 一举打破惯有模式 , 为精品网剧打开了新局面 。 悬疑剧向阳生长 , 未来可期 。
当然 , 剧情紧凑、逻辑自洽 , 还仅仅是悬疑剧的“1.0时代” 。 经过一个季度密集型的排播 , 悬疑剧也显露出风格杂糅、定位不准、流于表层、缺乏深思、营销单一等问题 。 国产悬疑剧如何更上一层楼 , 不仅是剧集市场需要考虑的问题 , 也是创作团队以及各个影视平台应该考虑的问题 。 为此 , 烹小鲜(pengxx01)推出深鲜企划「悬疑 · 生长」 , 探寻悬疑剧的生长脉络和痛点 。 本篇为《沉默的真相》编剧刘国庆专访 。
90年代 , 岁末 , 济南 , 某县城 , 新华书店 , 一位小学生从高高的书架中扒出了《基督山伯爵》 。 厚厚的册页沉甸甸的 , 他爱不释手 , 花掉兜里仅有的20元钱 , 带书回了家 。
彼时 , 这位小学生还无法鉴别文字内容的好坏 , 只是觉得厚一点儿的书耐读 , “性价比”更高 。 他自知家庭条件有限 , 难以因买书频繁向父母开口 。
冬日的时光寒冷又惬意 , 他喜欢窝在被子里看书 , 小小的空间为其构建了广大的精神世界 。 逐渐地 , 小学生越来越喜爱阅读 , 不仅是阅读书本 , 还有周围的生活 , 以及其他人分享的故事 。
随着长大 , 这个习惯占据了小学生今后的大多数时光 , 伴随其发表文章 , 留学海外 , 安家立业 , 成为编剧 , 从故事的阅读者转为创作者 。
2017年下半年 , 他在南加大的同学陈奕甫(《沉默的真相》导演)递来一本小说《长夜难明》 , 让他进入到一个新的悬疑世界 , 也开启了一部年度佳作的剧本之路 。

电视剧|专访《沉默的真相》编剧刘国庆:在“粘稠的糖浆”里探索「侠性」丨「悬疑 · 生长」
本文插图
编剧刘国庆与导演陈奕甫
这部作品就是《沉默的真相》 , 当初的小学生就是剧集的编剧刘国庆 。
据刘国庆所言 , 《长夜难明》的改编难度巨大 , 压力如牛负重 , 甚至在创作中一度情绪抑郁 。
不过 ,正如剧中人拨云睹日 , 凭借多年积累的阅读习惯 , 对生活的深入观察以及身边伙伴的热忱鼓励 , 刘国庆最终寻得“真相” 。

电视剧|专访《沉默的真相》编剧刘国庆:在“粘稠的糖浆”里探索「侠性」丨「悬疑 · 生长」
本文插图
剧组“沉真F4”杀青照-从左至右:导演陈奕甫 执行导演曹刚 摄影指导王均铭 编剧刘国庆

电视剧|专访《沉默的真相》编剧刘国庆:在“粘稠的糖浆”里探索「侠性」丨「悬疑 · 生长」
本文插图
“写小说就像在大海里游泳自由自在 , 写剧本就像在浓稠的糖浆里翻滚 。 剧作阶段受到限制 , 我们要提炼及保留小说最本真、最闪光的内核 , 同时进行二度创作 。 ”
刘国庆表示 ,将小说《长夜难明》变为网剧《沉默的真相》有两大难点:其一是围绕内核 , 在人物和情节线上进行丰富 , 逻辑上进行严密的推理 。 由于原小说的内容不足以支撑12集的命题篇幅 , 编剧要做有效填充 , 增加剧情的饱满度;其二是把握叙事的线索和节奏 , 层层递进 , 吸引观众的眼球 , 提升剧集的可看性 。
而无论从哪个维度看 , 改编量都很庞大 。 为此 , 刘国庆在正式投入编剧工作前 , 做了最充足的准备 。

电视剧|专访《沉默的真相》编剧刘国庆:在“粘稠的糖浆”里探索「侠性」丨「悬疑 · 生长」
本文插图
他先是在第一时间通读了紫金陈的全部作品 , 深入体会作者想表达的关键精神 , 接着特意拉片《绝命毒师》等剧集 , 仔细为每一场戏做备注 , 比如长度多少 , 戏剧冲突点是什么 。 随后 , 刘国庆发现 , 美剧的节奏大约是一场戏30秒到1.5分钟 , 韩剧是3.5分钟左右 , 而传统的国产剧可能是5分钟 。
这时候 , 一个念头飞进了他的脑中:能否用一个快节奏多线叙事的方式去讲这个故事?
刘国庆马上与陈奕甫展开讨论 , 并得出结果:“ 我和 奕甫导演都认为 , 国产剧应该要比日韩欧美的剧做得好看 ,而我们是有能力和实力去做的 , 所以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 。 ”
由此 ,刘国庆梳理出一个“编辫子”式的三线叙事结构 。
考虑小说的内容多聚焦于江阳(白宇饰)和侯贵平(陆思宇饰)的时间线 , 进行时态的着墨不多 。 刘国庆和陈奕甫首先从影视输出的角度出发 , 试图延展该时态的故事 , 同时亦想用一个“钩子”联结三条线索 。

电视剧|专访《沉默的真相》编剧刘国庆:在“粘稠的糖浆”里探索「侠性」丨「悬疑 · 生长」
本文插图
经过反复思考 , 他们认为江阳线的警察“朱伟”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 。 于是将朱伟的剧情延续 , 设计他用“九宫格照片”向警局传递当年的线索 , 以此增进戏剧张力 。
与之对应的 , 刘国庆也为警局的关键严良(廖凡饰)做了大量的构建 , 一改角色在小说中“工具人”的作用 , 以他为中心 , 辅以刘明洋的支线 , 进一步丰富了进行时态的线索 。分页标题
而在这个基调奠定之后 , 接下来又创作出全新角色张晓倩 , 让她在三线分别以受害者、证人和媒体的身份 , 一方面串联剧情 , 提高立意 , 提升情感浓度 , 另一方面增加女性角色的比重 。

电视剧|专访《沉默的真相》编剧刘国庆:在“粘稠的糖浆”里探索「侠性」丨「悬疑 · 生长」
本文插图
当内容确定 ,三条线又该如何清晰流畅地并行展开呢? 刘国庆和陈奕甫想到了电影中常用的“相似性剪辑法” , 利用类似或相同的动作、空间作为转场 。

电视剧|专访《沉默的真相》编剧刘国庆:在“粘稠的糖浆”里探索「侠性」丨「悬疑 · 生长」
本文插图
“《长夜难明》是我第一次看紫金陈老师的作品 , 震撼非凡 。 关于它的影视化改编 , 我和 奕甫导演有过一次长谈 , 我们认为任何作品都要找到美学上的根基 , 后来讨论到《史记·游侠列传》 , 感觉小说的很多人物都有一种侠的特性 。 所谓侠者 , 就是言必信行必果 , 已诺必诚 , 不爱其躯 , 正好符合这些人的特质 。 ”
刘国庆透露 , 之所以丰富严良的线索 ,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 , 即他与朱伟、江阳、陈明章 , 张超、包括刘明洋一样 , 都是司法精神的理想化身 。 几个角色各自以人民检察官、人民警察、法医、律师的身份阐述了“除暴安良 , 伸张正义”的意义 , 也就是所谓的“侠性” 。
这种 普通人身上的“侠性” , 恰是《沉默的真相》的核 。
“他们都是一定要还侯贵平一个真相 , 而侯贵平就像是一根擦亮的火柴 , 他的光亮和温暖吸引了其他的火柴团聚过来 , 彼此就形成了一束耀眼的光芒 。 ”

电视剧|专访《沉默的真相》编剧刘国庆:在“粘稠的糖浆”里探索「侠性」丨「悬疑 · 生长」
本文插图
而为了如实呈现角色的职业 , 对于剧中庭审、尸检、枪战、量刑等突显专业性的戏 , 刘国庆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 , 查阅了无数资料 , 学习到很多知识 , 例如 , 机械性窒息和落水溺毙之间区别 。
与此同时 , 该剧执行制片人吴昊的父亲是一位资深的人民警察 , 他以高级顾问的身份为拍摄做了很多悉心指导 。 此外 , 他们在写完调研之后 , 最高检的领导们也会过目 , 并给予一些专业的指导性意见 。
当然 , 在一些专业戏之外 , 剧中的个别情节也有刘国庆对生活的“植入” 。毕竟 , 影视作品都是创作者的镜子 。
“《沉默的真相》是社会派推理 , 不是本格推理 。 社会派推理的特点是用一个悬疑的壳子去包装现实主义的本质 。 如果这个本质把握得不准确 , 整部作品就会崩塌掉 , 我非常喜欢在生活中找原形 , 然后用在剧作当中 。 ”
刘国庆表示 , 剧中江阳的妻子郭红霞为一名工厂女工 , 角色原型正是自己的母亲 。 “警花”任玥婷父亲的感人事迹 , 则是其亲耳听到的真实故事 。
【电视剧|专访《沉默的真相》编剧刘国庆:在“粘稠的糖浆”里探索「侠性」丨「悬疑 · 生长」】

电视剧|专访《沉默的真相》编剧刘国庆:在“粘稠的糖浆”里探索「侠性」丨「悬疑 · 生长」
本文插图
就这样 , 在写出故事大纲后 , 刘国庆通过逻辑缜密的思考 , 以10天一集的速度写出了首稿剧本 , 并于2018年底与陈奕甫见面探讨 , 对剧情进行优化完善 , 细化至每一场戏的场景、每个人物的转变和每个节点的戏剧冲突 。最终前前后后差不多改过10稿 , 终版的剧本才得以完成 。
在这个过程里 , 刘国庆要 不断进入到每个角色的世界 , 探索他们的动机和行为 , “小说是有力量的 , 但是要摸到那股力量 , 自己就必须和角色一样 , 进入到黑暗中去寻找光明 。 ”
另外之于角色 , 刘国庆也有了强烈的个人情感 。 他最喜欢的角色是陈明章 , 称其是一个介于“出世”和“入世”的人物;最心疼的自然是江阳 , 眼看着他从意气风发到生命枯竭;最意难平的是刘明洋 , 这个角色代表着太多现实中为民牺牲的公职人员 。

电视剧|专访《沉默的真相》编剧刘国庆:在“粘稠的糖浆”里探索「侠性」丨「悬疑 · 生长」
本文插图
刘国庆和陈奕甫一样 , 看了小说后 , 即对剧版的创作表示出强烈的主动性 , 坚定执着的态度与剧中人如出一辙 。 而这份主动性驱动着他高质量的完成了编剧工作 , 为后续的拍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从这个角度看 , 倘若创作者的性格内核和剧集的主角高度匹配 , 那么这部剧很可能成为爆款 。
毫无疑问 , 《沉默的真相》是一部优秀的IP改编作品 。 编剧刘国庆择IP之魂 , 以专业的方式加工打磨 , 使得文字以影视的形式完美输出 , 弥补了原作无法用视听感受的情绪 。 既提升了原 IP的价值 , 也为自身履历增添了色彩 。
同时 , 刘国庆的成长经历亦对“后浪”编剧具有启示:若想捍卫“一剧之本” , 先要夯实基础 , 做一个广纳吸收的阅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