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养系数与储蓄率,经济增长的相关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 我国 GDP 每年平均以 9.5%的速度增长 , 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的是 国民储蓄率的大幅提高(表 1) 。 据中国人民银行课题组(1999)的测算 , 中国 1978 年以来国民 储蓄率较发达国家储蓄率高出十多个百分点 , 储蓄倾向明显高于工业化国家的平均水平 。Kraay(2000)研究发现 1978~1995 年中国的平均国民储蓄率为 37% , 而国际平均储蓄率仅为 21% 。 Modigliani、Cao(2004)用个人拥有财富改变量作为居民储蓄的度量 , 测算了 1953~2000* 汪伟 ,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邮编 , 200433) , E-mail:wangwei2@mail.shufe.edu.cn; 通信地址 , 上海市国 权北路 80 弄 4 楼 202 室(邮编 , 200439) , 电话(021-65912206) 。 本文获得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课题“扩大 农民消费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 , N2303)资助 ,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资助 , 上海 财经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资助 。 本文的英文版本入选 2008 年中国经济学年会 。 本文在CCER“第五届 经济发展研讨会”上报告过 , 作者感谢与会人员的有益评论 , 作者衷心感谢田国强、艾春荣、文一、胡永 刚、陈利平、夏纪军、罗大庆、郑斌勇、余淼杰、张晓岚、李猛等的有益评论与建议 , 当然文责自负 。2 年中国的居民储蓄率 , 他们回顾战后中国居民储蓄的历史发现了一个令人吃惊的事实:从上 世纪 50 年代到 70 年代中期 , “节俭”的中国人并不那么节俭 , 因为平均的居民储蓄率低于 5%;但到了 70 年代中期以后 , 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加速推进 , 储蓄率却稳步上升 , 尽管中 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虽然仍远低于工业化国家 , 然而他们估计的 1994 年中国居民储蓄率接近 34% , 与日本上世纪 60 年代的情况相似 。 Louis Kuijs(2005,2006 , 世界银行工作论文)用资 金流量方法测算了中国 1990~2004 的国民投资和储蓄率 , 发现中国的国民储蓄率一直维持 在 40%上下 , 1994 年和 2004 年国民储蓄率更是高达 42.7%和 43.5% 。 本文根据最新公布的 统计年鉴推算发现 2005 年和 2006 年的国民总储蓄率分别攀升至 48.1%和 50.1% 。中国异乎寻常的高储蓄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 , 其解释的角度也不尽相同 。 大量文 献中经常提到的解释因素包括:公众对未来收入和支出不确定性的“预防性储蓄”动机、社 会保障体制的不完善、行为习惯、流动性约束和贫富差距拉大等 。 这些因素固然重要 , 但它 们几乎都可以通过政府政策来缓解或消除掉 。 另外还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却少有人提及 ,那就是高经济增长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 。表 1 中国人均收入增长率、抚养系数与储蓄率变化 时间段 1960~1970 1970~1980 1980~1990 1990~2000 1960~2000 1989~2006 人均 GDP 增长率 2.7% 6.3% 9.4% 10.1% 7.8% 9.6% 抚养系数 79.2% 75.3% 56.9% 53.3% 65.0% 45.8% 国民储蓄率 26.8% 32.8% 34.9% 40.6% 33.9% 42.4%资料来源:World Bank, World Bank Online Database, 2006以及中国统计年鉴并经作者测算 。本文从经济增长与人口结构变化的角度来分析中国目前的高储蓄现象 。 从上世纪 70 年 代末开始 ,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 而几乎与此同时 , 中国还实行了“一个孩子”的严格计 划生育政策 , 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 而计划生育政策推动了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 迅速转型 。 从表 1 我们可以看到 , 经济中的抚养系数①的下降与储蓄率的上升似乎是同步的 。因此 , 中国高增长、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是否与高储蓄有关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具有重大 现实意义的问题 。 从理论上来说 , 中国的人口转型为评估生育率的外生变化对储蓄率的冲击 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自然试验 , 也是从另一个侧面检验生命周期理论(Modigliani,1954) , 并为 我们观察中国居民的储蓄行为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 从长期来看 , 中国要实现由固定资产投资 与出口驱动向消费驱动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可持续的增长 , 就必须考虑对经济增长 和储蓄具有长期影响的人口政策 。 另外 , 就业、养老系统的设计、医疗保险、教育等都不可 避免的与人口的年龄结构相关 。 因此 , 研究中国人口结构变化、经济增长对国民储蓄的影响 对于今后制定长期的人口和经济政策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 (经济增长、人口结构变化与中国高储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