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三道红线”之下的房地产风险


房地产|“三道红线”之下的房地产风险
图片
我们每天都要处理大量信息 , 有些信息属于市场的噪音 , 有些却必须要认真研究 。
“三道红线”到今天有1个多月了 , 这期间陆陆续续发生了一些事情 。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这几日的恒大风波 。 就1300亿战投这个 , 我之前也私下表达了不太担忧的看法 , 今日有了转机 。
但我更担心的是“三道红线” , 如果说战投是个紧要事 , 那三道杠可是长期横亘在恒大脑袋上的滚木 。 吃瓜归吃瓜 , 但这是非常严重的 。 我打个比方 , 恒大现在的状态 , 就好比是打王者荣耀时 , 你跑到防御塔后面吃了个血包 , 回了一丝血 , 但是回血没回城 , 你依然非常危险 。
第三件事 , 是今天媒体爆出的房贷收缩——监管层要求控制房贷规模 , 大行新增涉房贷款占比降至30%以下 。
再叠加之前严查经营贷违规流入房地产 。 大致可以画出明确的一条线:疫情之后 , 关于房地产的金融政策 , 在快速而剧烈的收缩 。
具体来说 , 可以有三点判断 。
1、说明了监管层不想金融资源过度流入房地产 , 挤压其它行业的生存空间 。 进而展示了 , 决策层对“房住不炒”的捍卫态度并没有改变 。 这一点 , 我们一再的重申了多次 。 在很多观点讲放水的时候 , 我也没有改变过“房住不炒”的判断 。
2、说明了中国房地产企业的集体风险比想象的大 。 三道红线以来 , 媒体陆续发布、总结的房地产企业负债 , 以最重要的净负债率来看 , 恒大、融创、绿地都超过150% , 15家以上货币短债比不到1 , 恒大有息负债超过8000亿 。

房地产|“三道红线”之下的房地产风险
图片
我个人之前一直有一个看法:中国房地产的泡沫风险 , 供给端要超过需求端 。 因为从住户部门的杠杆率看 , 我们距离美国次贷危机还很远 , 但是供给端看 , 房企的负债规模、负债率实在太令人恐惧了 。 净负债极高的房企巨头 , 随便哪一个出问题 , 都可能是“中国的雷曼” 。 房企高负债的形成有长期、深远的发展过程 , 但是今天的监管 , 是非常有必要的 。
3、监管层对“收贷”的举措力度 , 近年罕见 。 在我印象中 , 自2003年以来 , 从来没有过比“三道红线”更猛烈的约束政策 。 可能上一个比它更猛的政策是1992-1993年的中国房地产“断贷” , 那一次在全国各地造成了大面积的烂尾楼 , 海南、惠州 , 有些烂尾楼现在还没有处理完 。 相形之下 , 这一次不是“断贷”是“收贷” , 而且分为“345”管控 , 更加科学 , 不像原来那么粗暴了 。 但是 , 一下子推行下来 , 很多房企一定是会非常难熬的 。
郁亮最近公开说 , “三道红线”是游戏规则的重大改变 , 堪比2002年的土地招拍挂改革 , 所有的企业一夜之间“再次来到了同一起跑线” 。 这个说法 , 只要你对房地产有所了解 , 去认真研究过三道红线 , 是不会不认同的 。
由此 , 对我们普通的买房人来讲 , 需要搞清楚这个风险将会怎样传导到房地产市场 , 并调整我们自身的行为 。
从供给端角度 , 我们要明白 , 在中国 , 房地产金融政策对房企的冲击是致命的 。
用金融政策来调节房地产 , 一般是两个做法 , 一个是总量政策(筒子政策) , 一个是利率政策 。 但是相比与后者 , 前者更威猛 , 更立竿见影 。 原因在于 , 中国的房地产企业高度依赖间接融资——就是向银行贷款 , 而不是股市债市直接融资 。 所以 , 房地产出问题 , 冲击到的首先就是银行系统 。 如果要调整它 , 也是首先控制银行贷款 , 你贷不到款或者贷不到那么多钱 , 企业的发展速度就会降下来 , 风险也会下来 。 如果这时候再来个加息 , 那就更致命 。
间接贷款 , 这一点 , 我们和当年的日本是一样的 。 日本后来的房地产倒了 , 直接原因就是因为采取了太过严厉的筒子管制和持续加息 , 两头一起上 , 搞坏了 。 分页标题
“三道红线”的政策目前还不太清楚什么时候全面推行 , 但对于房企而言 , 那已经不重要了 , 因为是早晚的事儿 。 所以 , 我们相信 , 从9月开始 , 所有的房企都开始调整企业策略了 , 这个策略的唯一目标就是快速降负债 。 按照要求 , 三条线全踩 , 以后不能再增加新债 。 在目前房企的发展模式下 , 这意味着控死了房企的增速 。
在那些不怎么踏线的企业里 , 我真正觉得厉害的 , 只有两家:万科、龙湖 。 他们比别人厉害 , 并非是厉害在负债率控制得比别人好 , 而是厉害在这两家公司是非常恪守纪律的 。 如果你的负债率低1年没什么了不起 , 这两家难在一直都非常稳健 。
从企业的角度 , 我们相信 , 接下来一定会出现非常明显的洗牌 。 夸张一点讲 , 之前凭借“三高”模式怎么起来的 , 可能现在都要怎么掉下去 。 如万科所言 , 三道红线 , 的确结束了“金融红利”时代 。 未来是个什么时代 , 我们还不知道 , 我希望是一个“三好时代”——“好品质、好服务、好信用” 。 但这个过渡期 , 一定会持续很多年 , 不可能说改就改的 。
短期看 , 上市房企一定会使用很多办法来降负债 , 最主要的途径也许是下面一些:
1、积极销售 , 提高回款率 。 那种捂盘恐怕是不划算了 , 卖房子收销售款 , 这是最根本、最快的还债途径 , 在比较好的城市 , 房子一点也不难卖 。 我跟朋友开玩笑说 , 现在开发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在意回款率 , 回款就是爷 。
2、降低开发速度 , 减少拿地 。 三道红线之下 , 房企是很难再囤地了 。 库存的土地会降低开发速度以减少投资成本 , 并且会减少拿地 。 比如恒大不是减少拿地 , 而是要每年净减少上千万平米的土地储备(我认为他们这个力度还会增强) 。 这个情况下 , 土地市场很有机会淡下来 , 土地的拼抢会减弱 , 地价增幅会显著减缓 , 对于房企必须要承受的昂贵的土地成本来说 , 是个好事 。
3、出售资产 。 出售资产是又一条快速回笼资金、降低负债的途径之一 , 三道红线之前 , 恒大就已经开始出售大量的商业资产了 。 今天得到一些消息 , 又有一家大型房企准备大规模出售资产 。 这给稳健型的房企提供了机会 。
其它还有 , 比如说 , 增加股权融资 , 引入更多的合作伙伴 , 平摊风险等等 。 总之 , 这一关要熬过去 , 落到不同的企业身上 , 会有不同的效果 。
从需求端角度 , “三道红线”会经由供给端的影响 , 怎么传导到普通的房地产市场?
肯定不是那么简单的说:三道红线冲击开发商 , 要大降价了 。 不会是那么线性的传导 , 如果开发商负债太多 , 实在爬不起来 , 降价也没有什么用 , 你也不敢买 。
在不同能级的城市、针对不同的项目 , 开发商显然会做出不同的销售策略 。 比如说同样是一家深陷高负债的开发商 , 在深圳、杭州这种限价抢房的市场 , 它也极有可能不会降价 , 开盘能卖完为什么要降价呢?而在一些较差的城市 , 可能它降价你也不会去 。 所以说 , 对于这个 , 先不要抱有太多“捡便宜货”的期望 。
真正逼迫开发商在好的城市也展开降价的市场 , 一定是出现在监管层针对个人住房贷款也展开“收贷”乃至加息的状态下 。 之前有同学问我 , 现在买了房 , 未来需要防止什么样的风险 , 就是这个风险 。
和上面说的一样 , 三道红线以及开发贷款的收紧 , 可以说完全锁死了房企的高杠杆能力 , 而个人住房贷款的收紧 , 也是一样的效果 。 当它放松贷款的时候(比如疫情期间) , 等于是放大了需求(原来因不能贷款而被迫放弃购房的人群可以入场) , 而降低了利率又刺激了买家的借贷欲望 。 大量的需求入市 , 就会推高房地产价格 , 可以很夸张(比如今年以来的深圳楼市) 。
但是反过来 , 当初你是怎么享受到放松的好处的 , 也要承受它是怎么“抽贷”的坏处 。 现在看 , 这个情况还没有发生——大规模的个人住房贷款限制政策没有出现 , 利率也没有任何迹象上升 。 分页标题
但观察监管层对房地产企业的雷霆动作 , 我认为 , 有必要再次重申我们一直以来的纪律:远离高杠杆 。 这是我自开号以来任何时候都非常郑重的提醒 , 也是买房纪律里最重要的一条 。 不会因为市场好我们就高杠杆 , 这样我们也不会怕市场差 。 这一点 , 是我从万科、龙湖这些非常优秀的企业经营策略里长期摸索借鉴来的 。
此时此刻 , 我认为 , 个人也是时候认真考虑一下自己的安全边际了 。 房地产企业的玩法显然要大变天 , 普通买房人买房的思路 , 同样要改变 。 那种还是老想着玩高杠杆、快进快出博取暴利的想法 , 很有可能会死得很惨(最近一位以玩高杠杆著称的房地产大V被全网封杀 , 我相信是在传递一些信息 , 在此也提醒后台的小伙伴们) 。
 
(责任编辑:常丹丹 HO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