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提质培优,职业教育要满足多样化的学习诉求

_原题为 提质培优 , 职业教育要满足多样化的学习诉求
日前 , 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 。 行动计划提出进一步明确各层次职业教育办学定位和发展重点 , 保持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大体相当 , 系统设计中职考试招生办法 , 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 。 不限制专科高职学校招收中职毕业生的比例 , 适度扩大专升本招生计划 , 为部分有意愿的高职(专科)毕业生提供继续深造的机会 。
“职业教育大改革大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 进入爬坡过坎、提质培优的历史关键期 。 ”从此次行动计划中的举措不难看出当前职业教育的这种特点 。 为了达到提质培优的目标 , 文件制定了详细的规划 , 概括来说就是整合中职 , 壮大高职 。 比如建立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合作机制 , 支持有条件的普通高中举办综合高中 , 扩大专业学位硕士、博士培养规模等 。 这些举措不仅意味着职业教育规模扩大 , 更为重要的是 , 职业教育含金量有望因此得到提升 。
颇引人瞩目的是 , 文件提出 , 鼓励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和高素质农民等群体报考高职学校 , 可免予文化素质考试 , 只参加学校组织的与报考专业相关的职业适应性测试或职业技能测试 。 这一举措能给相应学习群体带来便利 , 同时也意味着职业教育人群结构可能发生实质变化 , 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员接受职业教育 , 或许在不远的将来会成为现实 。
在大学生就业难 , 优秀技工人才匮乏的背景下 , 职业教育越来越受重视 。 过去职业教育主要是针对年轻人 , 职业教育是重视职业技能的教育 , 其对文化素质的要求相对较低 , 但并不是完全不作要求 。 这从相应的招生对象就可以看出 , 比如中职的招生对象是初中毕业生和具有与初中同等学力的人员 , 而过去高职的招生对象主要为应往届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 。 考虑到职业教育的特殊性 , 这种设置显然有其合理性 。
不过 , 职业教育的受教育群体在当下出现微妙的变化 , 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员有接受职业教育的诉求 , 他们在年轻的时候错过了学习机会 , 而眼下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 迫切需要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来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 顺应这种变化 , 国家层面为此做出了专门安排 。 此前教育部、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做好2020年高职扩招专项工作的通知》 , 其中明确 , 在对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高素质农民等群体单列计划的基础上 , 积极动员企业员工和基层农技人员等在岗群体报考 。 按照通知要求 , 各高职院校可对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高素质农民和企业在岗职工等群体单独编班 。
上述通知意味着农民工等社会人员可以进入高职学习 , 而且是以独立编班的形式 。 但问题在于 , 这些年龄相对较大的群体 , 在教育规范层面如何与现有的职业教育体系相衔接 , 是否有必要做出专门安排 。 对于这部分群体而言 , 他们可能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工作经历 , 进入到高职学习 , 有的人只是为了提高相应的工作技能 , 当然不排除部分人完全是从零开始 。 而无论何种情形 , 他们的共同点在于 , 希望尽快将所学习到的技术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 他们更关注的是学习这些对于今后有什么用 , 不要求系统学习 , 相反可能是即学即用 , 更强调实用性和有效性 。
【教育部|提质培优,职业教育要满足多样化的学习诉求】在这样的背景下 , 针对这部分群体的现实需求而制定相应的规则显然有其必要性 。 在招生制度上做出相应改革 , 对这部分群体免予文化素质考试只是第一步 。 这种细微的变化表明了一个方向 , 即今后的职业教育必然具有多层次高品质的特点 , 既能满足学习者深造的要求 , 同时也要照顾到那些非常具体非常实际的职业教育需求 , 而归根结底 , 重要的是让学习者接受真正有利于职业发展的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