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汪曾祺:沈从文的寂寞 | 大家


_本文原题:汪曾祺:沈从文的寂寞 | 大家

当代|汪曾祺:沈从文的寂寞 | 大家
本文插图
沈从文的寂寞
——浅谈他的散文
文| 汪曾祺
四十年前 , 我和沈先生到一个图书馆去 , 站在一架一架的图书面前 , 沈先生说:“看到有那么多人写了那么多书 , 我真是什么也不想写了!”古往今来 , 那么多人写了那么多书 , 书的命运 , 盈虚消长 , 起落兴衰 , 有多少道理可说呢 。
文如其人 。 沈先生用手中一支笔写了一生 , 也用这支笔写了他自己 。 他本人就像一个作品 , 一篇他自己所写的作品那样的作品 。
我觉得沈先生是一个热情的爱国主义者 , 一个不老的抒情诗人 , 一个顽强的不知疲倦的语言文字的工艺大师 。
这真是一个少见的热爱家乡 , 热爱土地的人 。 他经常来往的是家乡人 , 说的是家乡话 , 谈的是家乡的人和事 。 他不止一次和我谈起棉花坡的渡船;谈起枫树坳 , 秋天 , 满城飘舞着枫叶 。 八一年他回凤凰一次 , 带着他的夫人和友人看了他的小说里所写过的景物 , 都看到了 , 水车和石碾子也终于看到了 , 没有看到的只是那个大型榨油坊 。 七十九岁的老人 , 说起这些 , 还像一个孩子 。 他记得的那样多 , 知道的那样多 , 想过的那样多 , 写了的那样多 , 这真是少有的事 。 他自己说他最满意的小说是写一条延长千里的沅水边上的人和事的 。 选集中的散文更全部是写湘西的 。 这在中国的作家里不多 , 在外国的作家里也不多 。 这些作品都是有所为而作的 。
沈先生非常善于写风景 。 他写风景是有目的的 。 正如他自己所说:
一首诗或者仅仅二十八个字 , 一幅画大小不过一方尺 , 留给后人的印象 , 却永远是清新壮丽 , 增加人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张八寨二十分钟》)

当代|汪曾祺:沈从文的寂寞 | 大家
本文插图
风景不殊 , 时间流动 。 沈先生常在水边 , 逝者如斯 , 他经常提到的一个名词是“历史” 。 他想的是这块土地 , 这个民族的过去和未来 。
读沈先生的作品常令人想起鲁迅的作品 , 想起《故乡》《社戏》(沈先生最初拿笔 , 就是受了鲁迅以农村回忆的题材的小说的影响 , 思想上也必然受其影响) 。 他们所写的都是一个贫穷而衰弱的农村 。 地方是很美的 , 人民勤劳而朴素 , 他们的心灵也是那样高尚美好 , 然而却在一种无望的情况中辛苦麻木地生活着 。
沈从文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 。 个人得失事小 , 国家前途事大 。 他曾经明确提出:“民族兴衰 , 事在人为 。 ”就在那样黑暗腐朽(用他的说法是“腐烂”)的时候 , 他也没有丧失信心 。 他总是想激发青年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 “在事业上有以自现 , 在学术上有以自立 。 ”他最反对愤世嫉俗 , 玩世不恭 。 在昆明 , 他就跟我说过:“千万不要冷嘲 。 ”一九四六年 , 我到上海 , 失业 , 曾想过要自杀 , 他写了一封长信把我大骂了一通 , 说我没出息 , 信中又提到“千万不要冷嘲 。 ”他在《<长河>题记》中说:

当代|汪曾祺:沈从文的寂寞 | 大家
本文插图
“横在我们面前的许多事都使人痛苦 , 可是却不用悲观 。 社会还正在变化中 , 骤然而来的风风雨雨 , 说不定把许多人的高尚理想 , 卷扫摧残 , 弄得无踪无迹 。 然而一个人对于人类前途的热忱 , 和工作的虔敬态度 , 是应当永远存在 , 且必然能给后来者以极大鼓励的!”
他把希望寄托在几个明慧温柔 , 天真纯粹的小儿女身上 。 寄托在翠翠身上 , 寄托在《长河》里的三姊妹身上 , 也寄托在“一个多情水手与一个多情妇人”身上 。分页标题
提起《边城》和沈先生的许多其它作品 , 人们往往愿意和“牧歌”这个词联在一起 。 这有一半是误解 。 沈先生的文章有一点牧歌的调子 。 所写的多涉及自然美和爱情 , 这也有点近似牧歌 。 但就本质来说 , 和中世纪的田园诗不是一回事 , 不是那样恬静无为 。
沈先生的重造民族品德的思想 , 不知道为什么 , 多年来不被理解 。 “ 我作品能够在市场上流行 , 实际上近于买椟还珠 , 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 , 照例那作品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略了 , 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 , 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 。 ”“寄意寒星荃不察” , 沈先生不能不感到寂寞 。 他的散文里一再提到屈原 , 不是偶然的 。

当代|汪曾祺:沈从文的寂寞 | 大家
本文插图
寂寞不是坏事 。 从某个意义上 , 可以说寂寞造就了沈从文 。 寂寞有助于深思 , 有助于想象 。 “我有我自己的生活与思想 , 可以说是皆从孤独中得来的 。 我的教育 , 也是从孤独中得来的 。 ”他的四十本小说 , 是在寂寞中完成的 。 他所希望的读者 , 也是“在多种事业里低头努力 , 很寂寞的从事于民族复兴大业的人 。 ”(《<长河>题记》)安于寂寞是一种美德 。 寂寞的人是充实的 。
寂寞是一种境界 , 一种很美的境界 。 沈先生笔下的湘西 , 总是那么安安静静的 。 边城是这样 , 长河是这样 , 鸭案围、杨家岨也是这样 。 静中有动 , 静中有人 。 沈先生擅长用一些颜色、一些声音来描绘这种安静的诗境 。 在这方面 , 他在近代散文作家中可称圣手 。 黑夜占领了全个河面时 , 还可以看到木筏上的火光 , 吊脚楼窗口的灯光 , 以及上岸下船在河岸大石间飘忽动人的火炬红光 。 这时节岸上船上都有人说话 , 吊脚楼上且有妇人在黯淡灯光下唱小曲的声音 , 每次唱完一支小曲时 , 就有人笑嚷 。 什么人家吊脚楼下有匹小羊叫 , 固执而且柔和的声音 , 使人听来觉得忧郁 。
“空山不见人 , 但闻人语响” , “竹喧归浣女 , 莲动下渔舟” , 静中有动 , 以动为静 , 这是中国文学的一个长久的传统 。 但是这种境界只有一个摆脱浮世的营扰 , 习惯于寂寞的人方能于静观中得之 。 齐白石题画云:“白石老人心闲气静时一挥” , 寂寞安静 , 是艺术创作所必需的气质 。 一个热中于利禄 , 心气浮躁的人 , 是不能接近自然 , 也不能接近生活的 。
沈先生“习静”的方法是写字 。 在昆明 , 有一阵 , 他常常用毛笔在竹纸书写的两句诗是“绿树连村暗 , 黄花入梦稀” 。 我就是从他常常书写的这两句诗(当然不止这两句)里解悟到应该怎样用少量文字描写一种安静而活泼 , 充满生气的“人境”的 。
《从文自传》是一本奇特的书 。 这本书可以从各种角度去看 。 你可以看到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湘西一隅的怕人生活 , 了解一点中国历史;可以看到一个人“生活陷于完全绝望中 , 还能充满勇气与信心始终坚持工作 , 他的动力来源何在” , 从而增加一点自己对生活的勇气与信心 。 沈先生自己说这是一本“顽童自传” 。
沈先生的语言文字功力 , 是举世公认的 。 所以有这样的功力 , 一方面是由于读书多 。 “由《楚辞》《史记》、曹植诗到‘桂枝儿’曲 , 什么我都欢喜看看” 。 我个人觉得 , 沈先生的语言受魏晋人文章影响较大 。 另外一方面 , 是从生活学 。 沈先生说:“本人学习用笔还不到十年 , 手中一支笔 , 也只能说正逐渐在成熟中 , 慢慢脱去矜持、浮夸、生硬、做作 , 日益接近自然 。 ”(《从文自传·附记》)沈先生写作 , 共三十年 。 头一个十年 , 是试验阶段 , 学习使用文字阶段 。 当中十年 , 是成熟期 。 这些散文正是成熟期所写 。 成熟的标志 , 是脱去“矜持、浮夸、生硬、做作” 。
沈先生说他的作品是一些“习作” , 他要试验用各种不同方法来组织铺陈 。 这几十篇散文所用的叙事方法就没有一篇是雷同的! 分页标题
“一切作品都需要个性 , 都必需浸透作者人格和感情 , 想达到这个目的 , 写作时要独断 , 彻底的独断!(文学在这时代虽不免被当作商品之一种 , 便是商品 , 也有精粗 , 且即在同一物品上 , 制作者还可匠心独运 , 不落窠臼 , 社会上流行的风格 , 流行的款式 , 尽可置之不问 。 )(《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这在今天 , 对许多青年作家 , 也不失为一种忠告 。 一个作家 , 要有自己的风格 , 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 必需耐得住寂寞 , 不要赶时髦 , 不要追求“票房价值” 。
节选自 《读书》1984年第8期
【当代|汪曾祺:沈从文的寂寞 | 大家】本期微信编辑:于文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