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信息中心|未来银行之路:交行行长刘珺谈“金融科技”的重塑力


CFIC导读
◆9月23日 , 交通银行行长刘珺在2020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云端峰会上作了题为《科技之于金融 , 不仅是赋能 , 更是重塑》的演讲 。
9月23日 , 交通银行行长刘珺在2020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云端峰会上作了题为《科技之于金融 , 不仅是赋能 , 更是重塑》的演讲 。
刘行长的演讲干货满满 , 小编再为大家划个重点 。
什么是“金融科技”?
论及金融科技 , 常规思路是科技嫁接于金融之上 , 金融为主 , 科技为辅 , 但是这次真的不一样 。 金融与科技的关系不一样 , 不仅是范式变化(paradigm shift)和结构变化、不仅是划时代变化(epoch-making) , 而且是一种新范式(a new paradigm)、一个新时代(a new era) 。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内核是智慧生产 , 是一切皆互联 , 而与之对应的金融更是网络化、数据化、移动化、智能化的科技先行者 。 金融与科技已无分野 , 二者“你中有我 , 我中有你” , “且行且一体化” , 共同应对时代变化并给出一致的答案:那就是金融科技 。
如何定义金融科技的变与不变?
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是加速度的 , 对金融的作用尤其明显 。 至少两条脉络能够观察到金融科技的渐进质变过程 , 首先是科技与金融的融合使得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方式和交付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 , 并且效率和功能的提升是革命性的;其次是互联网科技的去中心化和去中介化不断冲击并重塑金融的中介职能与定位 , 甚至重构金融体系的基础设施 。 今时之金融已非往昔之金融 , 无论内因还是外因 , 无论质还是量 。
科技至上的论断有道理吗?
在金融科技领域 , 智能投顾、量化投资、大数据和云储存、云计算等科技创新日新月异 , 金融的科技含量非线性增长 , 已然模糊了金融与科技的分界线 。 金融科技一定意义上应该是科技金融了 , 科技似乎包办一切了 。 但其实 , 科技的瑕疵和技术的缺陷始终存在 , 不仅很多 , 而且多为新问题 , 如网络安全、信息泄露、网络病毒、数据质量、信息降噪等 , 还不包括未知的不可预见的风险 。 科技至上主义不可取 。 科技取金融而代之并非符合逻辑的选项 , 二者的有机融合才是大方向 。
人定胜“机”的信念能否消除恐惧与焦虑?
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之快已突破人的一切大胆假设 , 如AlphaGo的出现就显示了机器迭代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 虑及此 , 金融科技对既有金融体系的冲击必然更大 , 金融服务的移动化、自动化甚至智能化 , 货币的数字化 , 投资的智能化 , 融资的“比特币化”等 , 既重塑金融的基础架构和逻辑框架 , 而且重新定义金融的生产方式和交付方式 , 进而使金融与经济的交汇、与社会的互动以及与人的关系发生显著变化 , 其中人与机器如何相处并实现双赢是避不开的命题 , 人的至高地位和人对机器的有效驾驭切不可想当然 。
科技之于金融 , 将不仅是赋能 , 更是重塑 。
重塑经营模式
首先 , 金融科技驱动下的经营模式将具有平台化、非网点、轻资产和重数据等特征 , 能够带来更高的金融效率、更低的金融风险 。 这要求银行由传统的封闭式内生过程转换为更开放、主动的市场化过程 , 通过更加专业高效的运作机制和对客户、市场更深更细的了解 , 以极致客户体验为中心 , 以线上线下融合为设计原则 , 重塑传统金融机构的业务链路 , 实现业务流程数据化、线上化 。
其次 , 随着线上场景的完善和外部环境的整体数字化转型 , 将会在各行业中不断孕育出新的细分领域 , 促使银行在更多领域上参与并竞争 , 提供的服务也需从通用类金融服务转变为更为专业的垂直化、个性化金融服务 。 这要求银行打通内部各业务板块 , 将原本独立的线上场景不断融合 , 形成一个个垂直化的专业平台 , 在更大范围里推进线上场景平台化的发展 , 提高竞争力 。 伴随着更加开放化和市场化竞争 , 这些垂直领域的专业平台也势将进一步的融合和壮大 , 并逐渐形成一个开放多元的金融生态 , 吸引第三方加入或者融入第三方 , 使银行金融服务的触角和能力以数据为载体 , 以科技手段为支撑 , 以“润物细无声”的姿态完成生态重塑 。分页标题
同时 , 传统金融的集中式也势必将走向分布式 , 传统的系统观念也将逐步转向更加开放的架构观念 , 搭建银行企业级架构 , 构建灵活配置的产品和服务体系 , 通过具有更高透明度、更强包容性的协议 , 将信任风险最小化 , 市场参与度最大化 , 从而以类似乐高积木的方式形成多元化应用并存共生的生态体系 。
重塑价值曲线
传统企业的价值曲线以“资产负债表”为载体 , 数字化转型则更加强调数据这一新的生产要素对新经济的发展所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 , 也对银行推动数据资产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 银行不仅要管理传统意义上的资产负债表 , 更要建立并有效管理“数据资产负债表” , 让数据的来源和运用同样构成新经济资产负债表的驱动因素 。 当前 , 数据采集、存储、处理的资源成本和人工成本快速增长 , 银行必须利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 , 做好数据资产的梳理整合 , 丰富和发展内外部各种数据源 , 做好数据的经营 , 才能让数据负债转化为价值资产 。 银行更要加强数据全流程、深层次的分析应用 , 让数据贯穿于业务经营的方方面面 。 要以数据为支点撬动原有业务流程、运营模式和管理方式的转变 , 真正实现客户服务“千人千面、极致体验” , 内部运营“高效集约、灵活便捷” , 经营管理“精准定位、精细操作” , 助力银行突破发展瓶颈 , 挖掘出资产负债表中新的可持续、差异化发展优势 , 并以此建立适应新经济发展业态的价值模型 , 开启新的价值增长曲线 。
【中国金融信息中心|未来银行之路:交行行长刘珺谈“金融科技”的重塑力】 重塑技术架构
银行的技术架构始终应随经营模式、展业方式的变化而变 , 在底层 , 将通过盘点整合客户、业务、渠道、产品等原有的结构化数据、结合客户手机银行浏览日志等非结构化数据 , 以及政府等机构合作获取的外部高价值数据 , 形成海量的数据湖 , 并通过标准化、可扩展的数据治理整合 , 盘活数据资产 , 形成企业级数据模型 。 在中层 , 将依托高性能分布式云计算平台的能力 , 形成具备大批量高吞吐计算能力以及高速实时计算能力的计算平台 , 既能支撑数据统计、业务与监管报表等传统批量应用和客户360度视图等新兴数据应用 , 又能为业务提供实时营销、个性化推荐、风控防欺诈等灵活定制的实时决策能力 , 实现数据价值 。 在上层 , 将面向业务整合、战略定位统筹企业级架构 , 以模块化、组件化的方式推进各种产品和服务需求的敏捷迭代 , 助力智能化、场景化、线上化的业务应用能够随时随地响应外部的金融需求 。
值得一提的是 , 雾端计算和边缘计算正在逐步成为银行数据体系发展的又一个热点 。 通过将数据的存储和计算部署在雾端和边缘端 , 有助于减缓云端的压力 , 为用户提供更为快速及时的响应 , 降低数据传输、数据集中存储、数据集中计算和数据回传等环节中的服务器、带宽等诸多成本 , 实现储存力和算力的分布和使用投入产出最优化 。 同时 , 在雾端、边缘端直接汇集和处理敏感数据 , 如身份信息、银行账户、社交信息、地理位置信息、交易信息、上网记录等等 , 取代原先上传至各类服务提供商的数据中心处理做法 , 可更好地满足国家网络安全以及用户个人隐私的要求 。
在数字经济时代 , 在“一切皆互联”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 , 金融与科技一定会融合并进 , 数字之于金融是血液;数字化之于金融 , 是基因;科技之于金融 , 不是简单的赋能或催化 , 而是重塑和哺育 。
本文来源:交通银行、办公室(企化部)、金科部
编辑:张亚军、唐汤健
国有大行迎来“70后” 行长!中投公司副总经理刘珺将任交行行长
5月21日 , 有消息称中投公司副总经理、首席风险官刘珺将接任交通银行行长一职 。 对此 , 权威人士向采访人员予以确认 。分页标题
采访人员注意到 , 近一年以来 , 银行行长变动频繁 , 国有大行、城商行、农商行、民营银行均有涉及 。
六大行中最年轻行长
中投公司官网显示 , 刘珺于1972年出生 , 曾历任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行长、光大永明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副总经理 , 中国光大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 中国光大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 中国光大国际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副主席 , 中国光大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副主席及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

中国金融信息中心|未来银行之路:交行行长刘珺谈“金融科技”的重塑力
本文插图
刘珺
2016年10月 , 刘珺加入中投公司 , 任副总经理兼首席风险官 。 如今 , 刘珺再从中投公司转战交行 , 若其任职资格获得批准 , 刘珺将成为现国有六大行中最年轻的行长 。
此前 , 交通银行行长一职由交行董事长任德奇代为履行 。 公开资料显示 , 2019年12月 , 交通银行选举任德奇为董事长 , 同时任德奇辞去行长职务 。 交行表示 , 在董事会聘任的新行长任职资格获银保监会核准之日前 , 任德奇将代为履行行长职责 。
从简历不难看出 , 刘珺是一位“银行老人” , 具有丰富的银行工作经历 。
对于近期大热的财富管理话题 , 刘珺于2017年5月曾发表主题演讲称 , 当前的理财市场存在基础产品匮乏、衍生品不足导致理财产品的流动性不强、理财产品弱化保值目的等问题 。 与此同时 , 被动投资已经逐渐变成市场投资的主流 , 仅靠择时、选股票战胜指数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质疑 , 被动投资成了越来越稳健的低成本的投资 。 未来 , 理财市场可能是智能投顾的舞台 。
值得一提的是 , 近年来 , 交行和中投公司之间人员流动频繁 , 如中投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彭纯曾历任交通银行行长、董事长;中投公司副总经理沈如军曾任交通银行执行董事、副行长 。
近一年已有多家银行行长变动
近一年以来 , 银行高管层变动频繁 , 已有多家银行行长职务发生变动 , 涉及国有大行、城商行、农商行、民营银行 。
2019年5月(任职时间以银保监会任职资格批复为准 , 下同) , 刘桂平出任建设银行行长 , 此前其担任重庆市政府副市长 。
2019年11月 , 张青松担任农业银行行长 , 此前担任进出口银行行长 。
2019年12月 , 原江苏省副省长王江加入中国银行 , 正式就任行长 。
2020年2月 , 郭新双成为邮储银行新任行长 , 曾担任国家开发银行党委组织部副部长 。
4月23日 , 小米金融宣布 , 新网银行原行长赵卫星将担任小米金融副总裁 。 随后 , 新网银行股东大会决定其党委书记江海将兼任行长。
5月11日晚 , 张家港农商行公告 , 其董事、行长杨满平因工作调动辞去董事、行长等职务 。
5月12日 , 甘肃省人民政府网站发文宣布 , 兰州银行董事、行长张俊良赴任甘肃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
5月15日晚 , 成都银行公告称 , 因工作调整 , 董事长、行长一并任职的王晖辞去行长职务 , 工行四川分行副行长王涛将出任成都银行行长 。
作者:黄一灵
本文来源:中国证券报
微信编辑:李雨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