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文章图片
今年是广东省深圳、珠海、汕头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 。 9月24日 , 中共广东省委副书记、广东省人民政府省长马兴瑞 , 中共深圳市委副书记、深圳市人民政府市长陈如桂 , 中共珠海市委副书记、珠海市人民政府市长姚奕生 , 中共汕头市委副书记、汕头市人民政府市长郑剑戈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广东省经济特区发展成就 , 并答采访人员问 。
在此次发布会上 , 省长、市长们除了晒特区40年“成绩单”外 , 对外界关注的问题也逐一给予了回应 。 例如 , 经济特区在“双循环”中担当怎样的角色;面对经济下行压力 , 特区对粤港澳大湾区起到怎样的作用等等 。 其中 , “双循环”和“卡脖子”问题被多次提及 , 成为了本次发布会关键词 。 此外 , 深圳的创新旗帜、珠海的生态环境金字招牌和汕头的“侨牌”同样是媒体关注的焦点 。
特区40年成绩单:
“允许改革失败 , 不允许不改革”
回顾过去40年广东省经济特区的改革历程 , 马兴瑞列举了一连串数字:40年来 , 广东从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农业省发展成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 , 经济总量率先突破10万亿元 , 是财政收入首个超万亿元的省份 , 外贸进出口总额达7.14万亿元、约占全国1/4 , 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跃居全国首位 , 规上工业企业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双双超过5万家 , 进入世界500强企业达14家 。
“允许改革失败 , 不允许不改革” , 马兴瑞这样解释这份成绩单背后的逻辑 。 在这种理念带领下 , 广东率先推进价格闯关、土地拍卖、工程招标、证券市场等领域改革 , 探索出1000多项开全国先河的改革举措 。 例如 , 敲响新中国土地拍卖第一槌、诞生第一份劳动合同等等 , 率先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此外 , 广东还先行一步、主动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 成立全国第一个出口加工区、第一家外资银行 , 统筹运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 特区累计引进外资1500亿美元、占全省1/3 , 世界500强企业约有300家在特区投资 。
同时 , 在全国开先河重奖科技人员 , 催生出华为、腾讯、格力等世界级创新企业 , 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4.9%左右 , 在全球率先实现5G独立组网全覆盖 ,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为全国的一面旗帜 。
除了经济发展 , 广东经济特区还着力打造优质均等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 。 “深圳市最低工资标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智慧城市发展水平均居全国领先水平 , 成为我国超大城市治理的样本 。 ”马兴瑞说 。
“双循环”“卡脖子”成关键词 , 特区可起担当作用
南都采访人员注意到 , 关于广东经济特区下一步发展、如何在“双循环”中发挥作用和集中力量解决“卡脖子”问题被重点提及 。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 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地运行 , 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 , 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地联通起来 , 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 ”马兴瑞强调 , 经济特区在双循环大背景下作用更加重要 , 广东有信心在双循环过程中起到推动和担当作用 。
据介绍 , 广东是经济、人口、科技和开放大省 , 西连海南自由贸易港 , 东接海峡西岸经济区 , 北通广大内需腹地 , 西边连接陆海新通道 , 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 。 此外 , 广东已经形成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完备的产业体系和广阔的消费市场 , 拥有1.15亿常住人口 , 1300多万市场主体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国的1/10 。 “所以广东应该有条件、有能力实现总书记作出的双循环决策部署 。 ”他说 。
面对近期社会对“卡脖子”问题的热议 , 马兴瑞强调 , 下一步将“集中力量解决‘卡脖子’问题 , 狠抓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 , 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 充分发挥特区创新资源优势 。分页标题#e#
深圳被誉为“中国硅谷” , 其高新技术产业一直是全国的一面旗帜 。 深圳市市长陈如桂表示 , 将积极参与广深港澳科技走廊建设 , 一手抓好人才引进和高精尖技术的突破 , 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 特别是“从0到1”的研发投入 , 突破一些“卡脖子”问题 。
关于许多人关心的疫情对广东造成经济压力问题 , 马兴瑞表示 , 从上半年形势看 , 广东经济恢复态势稳定且良好 , 但仍面临不稳定因素 , 还有一定压力 。
“相比港澳 , 广东率先把疫情控制住了 , 经济恢复得快一些 。 ”在马兴瑞看来 , 粤港澳三地经济结构有一定互补性 , “广东的改革开放 , 港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 同时这40年广东的发展 , 特别是特区建设 , 也带动了香港、澳门的发展 。 ”
珠海擦亮“绿水青山”金字招牌 , 汕头打“侨”牌
南都采访人员注意到 , 针对深圳、珠海、汕头不同特区的特点和优势 , 三位市长也分别回应了特区不同的发展路径 。
和将高新技术产业做成全国一面旗帜的深圳不同 , 珠海经济特区建立初期就确定了生态立市、环境优先的发展战略 。
“珠海城市建筑高低错落、疏密有致 , 空间格局让人感觉不压抑 , 反正来了就觉得好 , 蓝天白云 , 水清岸绿 , 鸟语花香 。 ”珠海市市长姚奕生介绍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珠海的金字招牌 , 要代代相传 , 而且要做得越来越好 。
姚奕生强调 , 接下来将继续坚守好的传统、好的理念 , 用最严的制度来保护环境 。 此外 , 还要补齐一批交通短板 , 拉开城市框架 , 优化空间布局 。 不断完善城市功能 , 提升城市品质 。
【全国|广东有信心在双循环中起推动担当作用】汕头一向以“侨优势”著称 。 在回答南都采访人员关于“如何继续打好侨资侨力这个‘侨’牌 , 加快特区发展?”的提问时 , 汕头市市长郑剑戈表示 , 汕头特区是因侨而立 , 开放而兴 。 汕头将打造开放大平台 , 营造“安商”好环境 , 传播“同心”潮文化 , 更好地发挥侨优势 , 推动特区改革开放再出发 。
南都采访人员注意到 , 不久前 , 广东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提出要打造“一核一带一区”的区域发展格局 , 统筹发挥这些特区的优势 。 如何更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马兴瑞表示 , 首先要解决区域之间的互联互通 ,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 此外 , 要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 特别是在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上下功夫 。
马兴瑞强调 , 保障均等化公共服务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 。 “不可能每个区域经济体量、科技发展都是完全均衡的 , 但是在公共服务方面 , 比如医疗、教育、就业等方面 , 应该尽最大努力实现均等化 , 这就要靠制度的优势 , 靠加大财政资金转移支付来解决 。 ”
采写:南都采访人员 潘珊菊
实习生 王凡 发自北京
来源:(南方都市报)
【】网址:/a/2020/0925/kd535176.html
标题:全国|广东有信心在双循环中起推动担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