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博士任职街道办”在经济学意义上的合理性
高学历人才批量进入政府机构 , 把基本规律捋一捋 , 还是很好理解的 。首先是学术圈基本规律——严重供大于求、高淘汰率、拼天赋和运气、门槛快速提升 , 大部分博士的出路只能是脱圈 , 无论被动还是主动 。就不说出路狭窄的基础学科 , 以相对好就业的经济学为例——美国每年生产300+的华人经济学博士(还不包括会计等相关学科) , 这是供给端 。需求端呢——每一所国内好大学 , 每年能提供不到一只手的经济学教职 , 像清北每年就两三个坑 。而且 , 这些工作岗位基本是“临时工” , 需要经过五六年的自我证明 , 面临1/3到一半、甚至更高的淘汰率 , 才有可能转为永久教职——产出不达标的自谋出路 。对经济学博士还好 , 圈外的路子也不少 , 但对一些基础学科就很痛苦了 。以及 , 现在后浪们的实力越来越强 , 对许多30多岁的年轻高校老师而言 , 他们的压力来自于——自己的努力速度不一定赶得上高校教职门槛的上升速度 , 以及转正门槛的上升速度 。以这位哈佛博士为例 , 新闻出来当天 , 水木的“青年教师”版就讨论得差不多了——在南大的五年里 , 其学术产出有限 , 只能脱圈 。 而能成为深圳南山区的处级(or副处?) , 算是很棒的出路 。一位师兄是美国顶级大学博士 , 目前在top2教书 , 正在为转正奋斗中 。 按他的评价 , 对于大部分名校博士而言——“遇到有地方政府能重视文凭给个饭碗 , 其实很不错了” 。如今清北每年合计生产3000名博士 , 很快会达到4000甚至更多 , 学术路线哪有那么多坑 。我自己也正在带一名本科和博士都是top2基础学科的实习生 , 他的本博成绩都很优秀 , 也有顶级论文产出 , 基本算是我国本土培养出来的最优秀的博士 。上周和他吃饭时聊了聊出路 , 基本就几条:1、学术路线:知名高校想都不要想 , 顶多去本行业的研究所上班 , 一年一二十万2、选调到地方政府3、转行互联网当程序员4、转行基金行研等 , 到金融圈5、去培训机构当老师其中3、4、5从经济利益上都比1要好很多 , 而他也不想当公务员 。最后 , 还是我国统一大市场的基本规律——虽然人均GDP只有1万美元 , 但会存在一些能调控巨量资源的工作岗位 , 其收益很高 。比如信息业巨头、优质的金融机构、以及掌控最主要生产资料的政府 。特别是第三条路 , 由于我国政府手中掌握的土地、税收、信贷等等资源极其丰富 , 很多岗位掌握的生产资料要多于特大型企业的核心岗位 , 其本质上是“PRC集团”在招管培生 。基层政府确实也缺高学历、见过世面的人 , 很多资源被有意无意的错配 , 不能再让这些生产资料让土老帽来管着 。于是要么靠“高职位、高潜力”的职业发展路径来吸引名校学生 , 要么像部分发达地区一样直接现金化货币化(以大部分基础学科博士走本专业极难企及的收入) 。
- 一家有5个博士1个硕士,蔡笑晚是如何当父亲的?
- 哈佛博士|哈佛博士任街道副主任,“屈才”还是就业新趋势?
-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中科大学术委员会回应“情侣送礼研究”博士论文:不评价好坏
- 论文|中科大学术委员会回应“情侣送礼研究”博士论文:不评价好坏
- 博士|无日语基础拿下日本北海道大学博士录取,他是怎么做到的
- 中年|长城宽带还有人用吗?母公司鹏博士宽带收入大幅下滑
- 博士|985天坑专业,生物博士的转行路,最终上岸当了一名体育教师
- 潮叔|潮叔读报|千名博士生被清退,高校真是“挥泪斩马谡”?
- 哈佛博士后任职街道办,官场最正确的选择
- 安倍晋三|日媒:安倍晋三将在任命新首相前继续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