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土家村寨枫香河:木楼重生 追回落后的三十年
曹之和 , 87岁 。 脸色黝黑 , 胡子雪白 , 对襟蓝衫 , 蓝色帽子 。 坐在自家黑红色木楼前 , 沉默与和蔼地望着路上来来往往的人 , 和过去的每一天一样 。
二十岁前 , 他建了自家的木楼 , 在这栋木楼里 , 他过了一生 , 拉扯大了7个子女 。 前几年 , 寨子里一棵萎靡多年的老树突然迎来“新生” , 抽枝发芽 , 老人为此很开心 , 常会向人念叨 。 但他从没想过 , 耄耋之年 , 这栋已破旧不堪的老楼 , 也会“新生” 。
一群年轻人来到湖北土家族自然村枫香河 , 从里到外 , 彻底改造了一遍 , 老旧吊脚楼变成了既古典又现代的“新民居” 。 房子变了 , 寨子里人们的心 , 也就变了 。
图片
2020年8月3日 , 树林掩映中的枫香河 。 自民居改造以来 , 村民老旧的吊脚楼大部分改换容颜 , 成了“山间别墅” 。 新京报采访人员 王颖 摄
48个火塘
一个火塘就是一户人家
曹之和是寨子里年纪最大的老人 , 往上三代 , 都生长于枫香河 。 曹之和还记得他小时候的寨子 , 一个封闭的、三排民居的寨子 , 有48个火塘 , 每个火塘就是一户人家 。 寨子只有一条东西的街道 , 两头有“槽门” , 只有走槽门可以进出寨子 。
图片
曹之和是村里年纪最长的老人 , 每天坐在自家改造后的木楼前 , 有时候会给孩子们讲寨子过去的故事 。 新京报采访人员 王颖 摄
太阳不大的时候 , 曹之和也会在寨子里转转 , 给晚辈们和外来人讲当年的故事 。 从原来东槽门的位置 , 走到西槽门 , 一路走一路讲 , 槽门早就没了 , 但记忆还在 。
原来的东槽门外 , 一棵古桑树和一棵古梓树相对而立 , 每棵都有数百年的历史 , 还有一棵古茶树倚在悬崖边上 。
曹之和13岁的时候 , 寨子被土匪烧成了平地 , 桑梓也被火烤焦 , 桑树再也没活过来 , 梓树数十年一直维持着半死不活的状态 , 近几年居然缓了过来 , 重新郁郁葱葱 。
曹之和的父母也死于土匪之手 , 几年后 , 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 , 还是少年的他在原址重建了自己的房子 , “那时候没有车 , 全靠人力 , 去很远的山里砍木头 , 沿着山路拉回来 , 锯成木板 , 一点点把房子重盖起来了” 。
枫香河的老房子 , 都是传统的土家族吊脚楼 , 脚下是空的 , 用来养猪、养鸡等 , 上面住人 , 再往上 , 一般还有一个阁楼 , 不能住人 , 但可以放粮食、农具等 。
图片
村民邓世选家 , 一侧的屋檐下垒着买好的灰瓦 , 他准备下半年把厨房改造了 。 新京报采访人员 王颖 摄
盖房子用的木材 , 都是山里的杉木 , 村民们祖祖辈辈种杉树 , 杉树木质细腻、结实 , 处理之后 , 可数百年不坏 , 但容易失火 。
80岁的谭显文家 , 就曾因为意外失火而烧毁 。 在谭显文家 , 他指着旁边的一块空地对新京报采访人员说 , 1981年 , 房子意外失火 , 他们一家人 , “就剩身上穿的衣服” 。 一穷二白的他 , 在政府和亲朋的帮助下 , 重盖了房子 , “没吃的 , 政府救助了一部分 , 村民们支援了一部分 , 30个人帮我盖房子 , 盖了整整3个月 , 一共2700个工 , 没人要工钱 , 甚至连肉都没有 , 每天就吃玉米、土豆饭” 。
木楼重生
用改变房子撬动生活
在亲手建起来的木楼中 , 曹之和抚养了7个儿女 , 看着他们成家、盖房子、如今 , 已是四世同堂 。
没想到的是 , 在他耄耋之年 , 房子还会迎来一次天翻地覆的变化 。
2017年 , 通过东西部协作计划 , 实施“枫香河益贫乡村计划” , 同时由中国农业大学李小云老师团队提供技术支持 , 帮助村民改造民居 。 每一家民居改造完成 , 可以得到6万元的无偿补助 。 分页标题
那一年 , 一群年轻人来到了这里 。 团队刚来的时候 , 没有硬化路 , 只有一条土路 , 寨子里人畜混居 , 到处都是粪便 , 一下雨就没法儿下脚 。 村民们的木楼都很矮 , 屋里阴暗潮湿 , 一股霉味儿 , “感觉比山外至少落后30年” 。
是什么造成了贫困?做扶贫工作多年的李小云总结出一个答案 , “传统与现代的长时间脱节 , 是造成这些深度贫困村结构性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 。
如何才能让村民们传统的生活与现代对接呢?李小云觉得 , 房子是一个契机 , 对村民来说 , 他们一辈子的生活 , 都和房子连接在一起 , 房子是最容易撬动他们传统生活的支点 。
枫香河的房子都是木制吊脚楼 , 极具民族特色 , 但同时也非常不便于生活 , 而且卫生条件极差 。 他觉得 , 可以通过改造的方式 , 以房子为载体 , 输入现代生活方式 , 输入现代价值 。
图片
闲不住的曹之和老人在自家的吊脚楼前 , 他正在检查晾晒的豆角有没有干透 。 新京报采访人员 王颖 摄
曹之和的房子是第一批参加改造计划的 , 工人们把原来陈旧的木板墙重新打磨、上漆 , 补上空缺 , 把猪圈、鸡圈迁到野外 , 在木楼中建了现代化的卫浴、厨房设施 , 此外 , 还升高了阁楼 , 变成正规的二楼 , 在二楼嵌入了现代化的客房 。
这些客房可以接待游客 , 既能让村民和“城里人”产生联系 , 也是一项可以长久经营的产业 。
游客进家
让生活重新有了希望
枫香河四周都是大山 , 唯独东边有一个缺口 , 每天的第一缕晨曦 , 都从这里照进寨子 。 寨子的最东边是谢良华家 , 他家正对着缺口 , 站在改造后的二楼露台上 , 可以第一个看到朝阳 。
图片
两个放暑假的孩子在村里的木楼上自拍 。 新京报采访人员 王颖 摄
吃过早饭 , 客人出门了 , 谢良华打扫了客房 , 换上干净的床上用品 , 把床单叠成一朵花 , 放在大床的中间 。
做完这些 , 他又骑着摩托车下山 , 去镇上买点儿食材 。 他的母亲坐在厨房门口 , 静静地看他远去 。
谢良华的母亲是低保人员 , 几年前得了脑梗 , 除了吃饭和睡觉 , 白天大部分时间都坐在这里 , 几乎不说话 。
图片
白天的时候 , 谢良华的母亲大部分时间都坐在自家厨房外的台阶上 , 几年前 , 她得了脑梗 , 交流不便 , 很少说话 。 新京报采访人员 王颖 摄
谢良华读书不多 , 年少时就出外学徒 , 学了一门厨师的手艺 , 结过婚 , 又离婚了 , 多年一直在山外打工 。
几年前 , 谢良华的爷爷、父母相继染病 , 他不得不回家照顾病人 。
谢良华的房子是父母留下的 , 和其他房子一样 , 低矮、陈旧、阴暗、潮湿 , 人住的房子和猪圈在一起 , 卫生堪忧 , 这或许也是村里人以前多病的原因之一 。
回家之后的谢良华 , 面对破旧的房子和房子里3位病重的老人 , 他一度绝望 , “有时候我甚至会想 , 要是3个老人再活20年 , 那时候我50多岁了 , 我还能干什么”?
2019年 , 爷爷和父亲去世 , 只剩下脑梗的母亲 , 但谢良华依旧出不了门 。 而且 , 为几位老人看病 , 几乎掏空了家里的积蓄 , “那是我最难的时候 , 完全看不到未来” 。
当时 , 村干部劝他改造自家的房子 , 而且他有手艺 , 改造之后 , 还可以在家里为游客做饭 , “如果房子太破 , 有谁愿意在家里吃饭呢”?
谢良华找亲戚朋友借了钱 , 再加上助贫项目的补助 , 把自家房子改造了 , 猪圈拆除 , 屋里添加了卫生间、浴室 , 还在二楼嵌入了两间客房 。 分页标题
图片
村民们在老旧的木楼里加装了现代化的卫浴 。 新京报采访人员 王颖 摄
“现在压力更大了 , 因为要还债 , 但也不再绝望了 。 ”实际上 , 自去年开始 , 寨子里就有了游客 , 谢良华也开始为游客做饭 , 每人每顿50元 , 他可以分到45元 。 今年7月 , 他的房子改造完毕 , 也开始承接住宿业务 , “我有手艺 , 也不怕辛苦 , 就怕没有机会” 。
新的家园
外出的村民回来了
谢良华是被迫回村的 , 但民居改造开始后 , 有更多的年轻人开始主动回村 。 曹之和的孙女曹坤就是其中之一 。
曹坤一家4口 , 父母常年在外打工 , 妹妹上大学 。 曹坤大学毕业后 , 一直在州府恩施做教师 。 还在恩施买了房子 , 如无意外 , 未来会在那里彻底安居 。 她从小长大的寨子 , 则成为偶尔探亲时才会回来的地方 。
但民居改造改变了她人生轨迹 。 2019年 , 她家房子开始改造 , 她和父亲备好木料之后 , 父亲继续外出工作 , 家里的改造工作 , 大部分都是她在照看 。
今年年初 , 曹坤干脆辞职回家 , 并参加了本地的储备干部考试 , 成了一位村里的储备干部 , 彻底留在了这里 。 半年来 , 她和妹妹两个人完全负责了自家房子的改造 。
曹坤家的院子不大 , 院子外面是一道斜坡 , 沿坡而上 , 门口两根歪歪斜斜的木杆子 , 搭起了一座稻草顶的寨门 , 稻草刚刚铺上 , 还没完全建好 。 正对着寨门的院子另一侧 , 有一座竹子的秋千 , 那是曹坤和她父亲两个人亲手做的 。
图片
曹坤给两片劈开的树干上漆 , 她打算将两片木材拼起来做个桌面 。 新京报采访人员 王颖 摄
院子里散落着各种形态的树干、树根、树枝等 , 还有胶水、角磨机、尺子、绳子等工具 。
几个人坐在小板凳上 , 有曹坤、曹坤堂哥曹森林 , 还有同样从外面回村的副书记陈林 。
他们把各种山里捡来的材料加工成工艺品:一截坑坑洼洼的树根 , 打磨之后 , 做成花盆;成捆的野茶树枝 , 剪成小段 , 和干花一起用胶水粘起来 , 再加个自制的木框 , 就是一幅“树枝画”;一棵小茶树 , 种在树干挖出来的木盆里 , 就是一个盆栽……在他们的家里 , 手工制作的装饰品随处可见 。
图片
陈林帮助曹坤家自制手工艺品 , 材料都是山上找来的树枝、树根等“废料” 。 新京报采访人员 王颖 摄
陈林也是本村人 , 退伍后一直在外做生意、打工 。 几年前 , 回乡参加村里的工作 , 民居改造快结束了 , 他打算教大家自制各种手工艺品 , 曹坤家是第一家 , 后面还会有很多家……
家园之外
漫山遍野都是摇钱树
枫香河地处深山 , 自然资源丰富 , 山上茂密的树林里 , 不仅有各种时令的菌子、野生的猕猴桃、拐枣、木瓜 , 还有成片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 。 就在刚进寨子的山坡上 , 一道山泉倾泻而下 , 山泉旁边 , 还有一颗长在石头缝里的红豆杉 , 这棵树被村民们称为最坚强的红豆杉 。
图片
树林掩映中的枫香河 。 新京报采访人员 王颖 摄
山上还有众多野生的茶树、竹子、野花 , 以及村民们种植的杉树 , 这些树木经年累月地生长 , 多有巨大的古木 , 也有死亡干枯的树干、被风刮折的树枝、被雨水冲刷出地面的树根……
“过去没改造民居的时候 , 这些根本没人要” , 陈林说 , 尤其是树根 , “烧火都嫌弃 , 太硬了 , 劈不开、烧不透” 。 山里的野果也很少有人采摘 , 交通不便 , 采了也没地方卖 。 分页标题
民居改造开始后 , 这些都成了宝贝 。 没人要的树根、树干 , 随手捡回来 , 稍作加工 , 就是一个天然的装饰品 。 如果从网上买做好的成品 , 每一个都得数百上千元 。 山里的野果 , 则是酿酒的绝佳材料 , 自酿的高度玉米酒 , 泡上山里的猕猴桃、木瓜、拐枣、红豆杉籽等 , 一段时间后 , 口味绝佳 。
DIY不是年轻人的专利 , 谭先文家有一排大桶的自酿酒 , 每一桶泡着不同的野果 。 62岁的曹之菊家里 , 则有许多手工艺品:半片树干打磨光滑后 , 装上几根木棍 , 倒过来就是一个长条凳;一节树根打磨成落地的衣架 , 摆在床边;歪歪扭扭的床架 , 也是他们在山里捡来的树枝和树干 , 然后请木工打造的;还有床头柜、桌子、椅子 , 全都是这么做成的 。
曹之菊的家 , 就在当年被土匪烧毁又重生的梓树下 , 数十米高的树冠 , 正午时分可以遮住半个院子 。 她的一生中 , 绝大部分时间在这棵树下度过 。
图片
几个村民在曹之菊家的房后闲聊 , 他们面前是一个正在修建中的小广场 。 新京报采访人员 王颖 摄
上世纪八十年代 , 她和丈夫重建了老房子 , 后来在这里生育了两个女儿一个儿子 。 如今 , 孩子们都在外打工 , 孙子也被带走了 。
这次改造房子费用是孩子们掏的 , 但他们没有要求孩子们回来帮忙 , 全都是老两口看着改造完成的 , 包括打造家居、装饰品的木头、树根 , 也是两个人一点点从山里捡回来的 。
在家务工
村里建了藤茶基地
枫香河山上的一片茶园里 , 几个村民正在锄草 , 便携式的割草机背在身上 , 旋转的刀头发出嗡嗡的声音 , 草屑四散 。
这是一个藤茶基地 , 2018年 , 当地引进农企 , 流转了数千亩土地 , 种植当地特产的藤茶 , 藤茶是一种药茶 , 也可以作为普通的饮品 。 大山里的枫香河 , 土地资源丰富 , 每家都有数十亩山地 。 但在过去 , 这些山地主要种植玉米、水稻、红薯、土豆等 , “吃饭问题不大 , 但赚不到钱 , 很多人都不种地 , 外出打工了 。 ”曹森林说 。
流转了土地之后 , 枫香河的村民们可以获得土地流转的收入 , 也可以选择在藤茶基地就近务工 , 再多一份收入 。
曹之和的三儿子夫妻俩就在藤茶基地干活 , 这几天的工作是锄草 , 锄1亩地160元 , 一个人一天可以锄1亩多 。
图片
村民们在藤茶基地锄草 , 每锄一亩160元 。 基地的地是村民们流转出去的 , 村民又在基地里打工 , 可以多得一份收入 。 新京报采访人员 王颖 摄
因为路远 , 务工的村民中午大多不回家 。 三儿媳妇给曹之和留了午饭 , 自己热一下就可以 。 曹之和说 , 他本来不需要午饭 , 但孩子们怕他饿着 。
其实 , 在过去的生活中 , 村民们都是一日两餐 , 这也是曹之和说不需要午饭的原因 。 但民居改造后 , 当地的扶贫干部、助贫企业的派驻人员以及游客 , 带来了不同的生活方式 , 大部分村民也改成一日三餐了 。
曹之和家对面的廖红玉家 , 原本是村里唯一的砖房 。 如今也通过改造装修 , 变成了木板外墙的楼房 。
图片
廖红玉家的房子 , 原本是村里唯一的一栋砖房 , 如今也改成木楼风格了 。 新京报采访人员 王颖 摄
廖红玉的丈夫也去基地锄草了 , 她在家里看孙子 。 改造房屋几乎花光了她所有的积蓄 , 而且因为要看孙子 , 他们夫妻无法再出远门 。 丈夫有一个农用车 , 帮别人拉货 , 生意少的时候 , 也会去藤茶基地干活赚钱 。
参与变革
自己改变自己的生活
同样是就地取材 , 今天的枫香河人 , 把原始的素材做成工艺品 。 但对过去的枫香河人来说 , 只是贫困和闭塞之下的无奈选择 。 人们在山上伐木建房 , 树干做梁、柱、墙壁 , 剥下来的树皮压平后做瓦 , 这样的房子 , 梁、柱和墙壁数百年不坏 , 但瓦用不了10年就得换一批 。 分页标题
村民邓世选的家里 , 就有一间“树皮瓦”的房子 。
图片
邓世选的房后 , 还留着一间以前养猪的低矮木屋 , 树皮房顶已经朽烂 , 有小树在屋顶上生根 。 新京报采访人员 王颖 摄
从村子的中心 , 沿着一条硬化路一直上山 , 大约一公里左右就是邓世选的家 。 这条路上只有他们一家人 , 路是枫香河村所在的盛家坝镇为他们一家修的 。 他自己负责挖路基 , 镇里出钱硬化 。
盛家坝镇党委书记李华军说 , 这是当地脱贫攻坚中普遍的做法 , 所有的活动都鼓励村民们自己参与 , 村民做好基础 , 政府出钱完成 。 包括打造产业、修路、改造整体环境等 , “我们会因为一家人而修一条路 , 但前提是他们自己也要参与修路的过程 。 比如我们可以免费发放美化环境的花苗 , 前提是村民要把自己的院子收拾好 , 篱笆扎起来 , 地平整好 。 他们自己参与了 , 才能真正持续下去 , 这也是激发内生动力的途径之一” 。
“参与感”是一个颇有人文色彩的词汇 , 李小云希望改变生活的过程中 , 村民们自己参与其中 , 甚至成为主导者 , 因为他们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过程 , 会自然而然地融入到新的现代生活中 。 所以 , 民居改造中 , 团队只是做了规划 , 规定了基本要求 , 比如要有现代化卫浴和厨房 , 客房要有干净整洁的床铺等 , 其他工作都是村民们自己完成 。 乡亲们像以前一样 , 自己盖自己的房子 , 自己装饰自己的房子 。
村民们不会用“参与感”这样的说法 , 但他们有同样的自觉 。 曹之菊会向每一个客人介绍 , 他们老两口是如何从山里捡回木头 , 如何拜托木匠打造他们想要的家具 。
曹坤则沉浸于亲自打造家园的过程中 , 她跟着堂哥、书记他们 , 开车上山 , 在山里寻找枯树干、烂树根 , 费尽周折拉回家 , 琢磨每一件材料的用途 , 包括数百斤的大树根 , “这个打磨一下 , 倒过来 , 就是一个桌子的支架 , 再劈开一截树干 , 拼起来做个桌面 。 ”她说 。
走向网络
当手机成为生产工具
8月3日傍晚 , 晚饭后 , 曹坤的家里聚集了几个年轻人 。 她和妹妹 , 堂哥曹森林、曹森林的女儿、回村工作的书记陈林都来了 。
房檐上的灯笼已经点亮了 , 灯光把廊柱、飞檐、墙壁映的通红 。 屋里的桌子上 , 摆着一套直播的设备 , 几个人正在调试设备 。
枫香河的民居改造即将进入尾声 , 38户人家 , 34户常住家庭 , 除了几户不打算改造的之外 , 近30户人家今年之内都会改造完成 。
曹森林是村民小队的队长 , 陈林是上级行政村的干部 , 曹坤是储备干部 , 他们需要考虑未来的事情了 。 他们打算用直播的方式 , 让更多人知道枫香河 , 在这之前 , 他们要确定直播的内容 , 寻找能引起人们兴趣的东西 。
8月4日下午 , 应新京报邀请 , 枫香河还在新京报乡村频道进行了一场直播 , 这也是民居改造之后的第一场直播 , 主持人就是回村的大学生曹坤 。
图片
曹森林的女儿坐在客房里 , 测试直播设备 。 民居改造接近尾声 , 村里购买了直播设备 , 打算在网上进行直播 。 新京报采访人员 王颖 摄
对村民们来说 , 直播并不陌生 , 不少年轻人本身也在玩直播 , 但直播整个村庄 , 在当地仍是新鲜的 。 有村民穿起了土家族的民族服装 , 有人在家门口远远地观望 。 曹之和讲述了古村落和古树的故事 , 谢良华在自家的厨房里 , 用柴火灶和生铁大锅炒了一份本地产的蕨根粉……
在枫香河之外 , 乡镇的干部们也在考虑未来的事情 , 盛家坝镇党委书记李华军告诉新京报采访人员 , 当地政府打算把枫香河打造成一个网红基地 。 第一件事 , 是在枫香河举办两届农民网红培训班 , 在盛家坝镇乃至恩施 , 更多的村庄 , 都有类似的条件 , “光完整保留古村落的村子就有5个 , 还有很多类似的山中村落 , 都可以从枫香河借鉴经验” 。 分页标题
此外 , 当地镇政府派驻的干部、执行枫香河益贫计划的团队 , 和中国农大李小云教授的团队 , 则在加紧进行村民的培训:客房里的被子要怎么叠、毛巾该怎么放?是否需要添几个装饰品之类 , 都要手把手地教 。
故事开端
民居改造并不是结果
8月5日早上 , 曹坤接到了一个订单 , 有一个20人左右的团队 , 要来枫香河旅游住宿 , 计划住20天 。 曹坤算了一下 , 村里客房刚好能接待 。
图片
吊脚楼的房檐上 , 挂着崭新的红灯笼 。 在枫香河 , 这是每栋木楼改造后的标配 。 新京报采访人员 王颖 摄
枫香河的客房 , 采用合作社经营的方式 。 合作社是在新湖团队和李小云教授团队帮助下 , 于今年成立的 。 负责人是队长曹森林 , 具体操作的是曹坤 , 合作社统一经营、统一标准、统一服务 , 所有来客 , 不论是住宿还是吃饭 , 都在合作社结账 , 之后合作社将总价的90%返回给具体接待的村民 , 剩下10% , 一部分用于合作社的基本运转 , 一部分在年底给村里的老人、低保户、五保户等分成 。
“客房是村民对接现代化的产业 , 同时也是整个村子进入现代化的起点 , ”李小云说 , “经营客房 , 不只是为提高农户个体的收入 , 也是在寻找一个共同富裕的途径” 。
2020年5月1日 , 合作社正式开始经营 , 尽管受到疫情和洪水的双重影响 , 但两个多月的时间里 , 20多家民居 , 仍然有15万左右的收入 。
“2019年 , 枫香河就脱贫了 , ”队长曹森林说 , “去年枫香河建档立卡的贫困户 , 人均收入超过了7000元 。 但如果没有这个民居改造计划 , 脱贫后的人们 , 转变生活方式的过程 , 可能会很久 。 也有可能木楼被推倒 , 盖成千篇一律的砖房 , 还有可能脱贫的人们逐渐移居山外 , 留下空空的村庄……”
图片
有时候 , 曹之和老人也会拄着拐棍在寨子里转转 , 这个他从小长大的地方 , 如今已经变得快不认识了 。 新京报采访人员 王颖 摄
房子是村庄的一部分 , 也是村民们最重要的生活资料 , 一栋栋现代化的乡村“别墅” , 意味的不仅是收入的变化 , 更是生活方式的变迁 。 它吸引了曹坤这样的年轻人 , 也改变了曹之和这样的老人 。 对他们来说 , 民居改造的完成 , 不是一段乡村故事的结束 , 恰恰相反 , 是故事的开端 。
新京报采访人员 周怀宗 摄影 王颖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危卓 李世辉
(责任编辑:李显杰 )
- 流动性|很有可能,你的房子卖不出了
- 好运|如果中了1000万,你会买哪栋房子,测你最近会翻身转好运吗?
- 房子|132平米的房子这样装修面积大了1倍,装修只花22万元
- 潘某|谁敢进我房子,我就砍死谁……丨嚣张“老赖”的房子被法院强制腾迁
- 必学|住了新房子,必学的15个清洁技巧,日子过再久也能光亮如新
- 中年|男子花百万买的新房子租出去却被租客45万转卖,真奇葩奇葩,但还真有其事
- 情感|“我不要房子、不要车、不要彩礼”但必须答应我3个条件
- 购房|高安一业主购房后竟收到假房产证?
- 辛雨锡|秦霄贤刚被咬完耳朵,又与辛雨锡互动,德云社房子又塌了?
- |一家4口刚搬进新房,当晚房子大火一夜之间全家人都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