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麻醉医生是手术室的幕后英雄 。 他们使你入睡 , 陪伴你完成手术 , 呼唤你苏醒 。
资料图
但你往往只看到口罩和帽子遮掩下的一双眼睛 , 却不知道在你生命最脆弱的时刻 , 他们曾尽心尽力守护在你身边...
▍口述/杭州某医院麻醉医生 文/莫吉托
我是一名从医十年的麻醉医生 。
下面的故事 , 能让你了解这个低调却无比重要的行业 。
有句话叫:手术医生治病 , 麻醉医生保命
我很反感别人喊“麻醉师” , 我们是正正经经的“麻醉医生” 。 但每次我介绍自己是麻醉医生时 , 许多人会笑着说: “是不是打完麻醉针 , 你就可以休息了?”
他们不知道在手术过程中 , 麻醉医生要严格关注病人的生命体征 , 及时添加药物 , 配合外科医生调整麻醉程度的深浅 , 不仅要让病人尽快睡着 , 还要负责病人安全苏醒 , 背负的压力和付出的劳动并不亚于手术台上的外科医生 。
所以有句话叫:手术医生治病 , 麻醉医生保命 。
被麻醉是一种什么感觉?很多病人在被叫醒的那刻说 , 自己做了一个很美好的梦 , 都不愿意醒过来 。
有的病人醒了之后 , 还止不住地咧开嘴角笑 。
还见过一个女强人来做全身麻醉的手术 , 谈话的时候都是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 , 给了一点麻醉药物 , 还在迷迷糊糊的时候 , 她突然撕心裂肺地在手术室里大声哭泣 , 哭诉自己感情不顺、婚姻不幸 , 直到完全睡着 。
作为麻醉医生 , 我看不到病人清醒时候的生活 , 我只能看到他们麻醉后最脆弱的那一刻 , 尤其是全身麻醉后没有呼吸 , 只靠着呼吸机一张一合打着气的病人 , 我知道 , 我的责任和义务就是全心全力地守护他们 。
麻醉对记忆的影响因人而异:
一资深麻醉医生 , 决定亲自体验全身麻醉
事后写下总结 , 全部过程一步都没忘
麻醉医生最常被问到的问题:麻醉会影响记忆吗?
有一个发生在其他医院的真事 。 年轻女病人来做无痛人流 , 手术前后不到半小时 。 她醒来一摸脖子 , 少了一根金项链 , 就指责守护在一旁的麻醉医生是小偷 。
麻醉医生很委屈 , 找来手术医生和护士 , 翻出监控 。 但女病人一口咬定 , 手术前项链就在自己脖子上 , 醒来之后就没了 。
直到女病人的男朋友进来 , 才真相大白 。 原来 , 男的想留住孩子 , 女的执意要人流 , 手术前两人还在争吵 , 女的一气之下将男的送的项链扯下来 , 还给对方 。 但做完手术麻醉苏醒后 , 她完全忘记了这件事 。
再举一个例子 。 一家医院的资深麻醉医生 , 一年做了900多例麻醉手术 , 决定亲自体验下全身麻醉 。 他让同事帮忙 , 注射麻醉药 , 气管插管 , 吸痰拔管 , 一步都没少 。 事后 , 他写下了总结 , 全部过程完完整整 , 一步都没有遗忘 。
我得出一个结论 , 麻醉对记忆的影响因人而异 。
至于发生第一个故事的那家医院 , 出台了新规定 , 除手术前让病人自己装好贵重物品外 , 也尽量安排女的麻醉医生给敏感的病人进行人流手术的麻醉 , 以免出现各种幻觉事件 。
我叫醒她的时候 , 她摸了摸被截肢的那条腿
有时候 , 叫醒病人也是一种残忍
对麻醉医生来说 , 让病人睡着并不是最难的 , 把病人唤醒才最具挑战 。 刚工作时 , 一位前辈对我说:“你可能是和病人最后说话的那个人 。 ”那会儿我不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 直到——
01
在手术快要结束的最后几分钟 , 病人突然血压下降 , 心跳停止!这是遇到万分凶险的术中肺栓塞了!十几个外科医生轮流上台心肺复苏 , 一个按累了换另一个 , 十几个麻醉医生又是推药 , 又是抽血气 , 肾上腺素用了几十支……所有人拼了命抢救 , 两个多小时过去 , 最终还是抢救失败 。
那天很热 , 但为了给病人保温 , 我们关掉了空调 , 汗水浸润了手术衣 , 掉落在病人胸口 。 近40度的高温 , 也没能阻止病人的身体慢慢变凉 。
那一刻 , 盘桓在我脑海里的画面 , 是手术前给病人穿动脉针时 , 他说“好痛” 。 那是他清醒时说的最后一句话 。
也是我经历的第一个术后没有喊醒的病人 。
那天下了手术室 , 不能接受事实的家属围堵在门口 。 手术医生是非常有经验的资深医生 , 碰到这样的并发症 , 他也难过得直掉眼泪 。
【杭州日报|杭州19岁女孩患上骨肉瘤,要截掉一条腿!手术前她提了一个要求...】我们真的是尽力了 。
02
一个19岁的女孩 , 得了骨肉瘤 , 为了保住性命 , 不得不截掉坏掉的一条腿 。
手术前 , 我要在她脖子上静脉穿刺 , 还要在她手上动脉穿刺 , 为的是手术中可以快速输血输液 , 准确监测动态血压 。分页标题
资料图
女孩很害怕 , 恳请我先让她睡着(打麻醉) , 再打两针穿刺 。 这不符合常规 , 还会耽误手术时间 。 我犹豫了下 , 还是同意了 , “今天你所有的要求 , 我都满足你 , 好不好?”
她露出了笑容 , 是这个年纪不该有的沧桑而无奈的笑容 , “如果今天真的能满足我所有的要求就好了 , 那我希望我醒来的时候 , 我的腿还在 。 ”
她说完 , 手术室一片沉默 。
我叫醒她的时候 , 她首先摸了摸被截肢的那条腿 , 然后躺在床上不住地掉眼泪 , 不论我们怎么安慰都没用 。
有的时候 , 叫醒病人也是一种残忍 。
03
电视剧里一掀开无菌铺单、眼睛就睁开的情形 , 现实中不是每次都能实现的
上麻醉前 , 病人会问:“医生 , 我这么胖 , 你会不会麻不倒我?”“我酒量很好的 , 会不会麻不倒?”我会拍着胸脯告诉对方:还从没碰到麻不倒的病人过 。
但如果他问 , “医生 , 我手术做完 , 什么时候醒过来?”我就不敢拍胸脯了 。 因为电视剧里一掀开无菌铺单、眼睛就睁开的情形 , 现实中不是每次都能实现的 。
第一次有病人通过主刀医生向麻醉医生感谢
我受宠若惊
当一位重症肌无力阿姨也问我同样的问题时 , 我搬了张凳子在她面前坐下 , 我预感这场术前谈话会花不少时间 。
阿姨50多岁 , 被重症肌无力折磨了20多年 。 在药物的控制下 , 目前状况还可以 。 这次手术是因为腿上长了恶性肿瘤 , 必须切除 。
我刚和她商量用哪种麻醉方式 , 还没说完就被她打断 。
“医生 , 我不能用麻醉 。 20年前我剖腹产 , 打完麻醉几天后 , 呼吸就透不过来 , 又回医院抢救了 。 ”阿姨说着就流了眼泪 , 情绪激动 。
肌无力患者 , 最害怕的不是眼睑下垂 , 不是说话大舌头 , 甚至也不是吞咽困难 , 他们最最害怕的是呼吸无力、憋气、透不过气 。 显然 , 20年前那次术后肌无力 , 还让阿姨怕得刻骨铭心 , 怕到她宁愿让肿瘤在体内肆虐生长 , 也不愿动手术 。
我只能慢慢安慰她:我们会尽量在手术过程中少用肌肉松弛药 , 手术后立刻送她去监护室观察 , 等药物代谢完毕 , 才将气管导管拔出 , 保证足够的安全 。
一听到“监护室” , 阿姨又掉眼泪了 , 还明确说不想手术了 。
她女儿也在一旁哭起来 , 说妈妈是中学老师 , 实在是痛得没法走路 , 在学生的鼓励下 , 也为了再次站到讲台上 , 才决定来把手术做了 。
没想到 , 鼓了这么久的勇气 , 还是在术前麻醉谈话的时候崩溃了 。
“进了监护室 , 嘴里带着管子 , 脑子是醒的 , 但人完全动不了 , 连呼吸都没力气呼吸 , 我不要受那个罪 。 ”阿姨抽泣着说 。
“不会的 , 你放心 , 到时候我们会一直让你睡着 。 等你真正醒过来、能透气的那一刻 , 管子就拔掉了 。 所以你的任务就是明天好好睡一觉 , 别的什么都不用想 。 ”
我向她保证 , 监护室里会持续使用镇静药 , 让她舒服地睡觉 , 她才擦干眼泪 , 决心接受手术 。
走出病房 , 我松了口气 , 用时一小时十五分 , 算破了我术前谈话的最长纪录 。
次日下午4点 , 阿姨上了手术台 。 虽然很紧张 , 但这次她至少没掉眼泪 。
我又安慰了她一会儿 , 给了麻药让她睡着 , 肌松药只给了正常人的四分之一用量 , 其他药物也相应地少用了些 。
之后 , 同事来换班 , 我将阿姨的病例交接了 , 嘱咐手术做完送去监护室 , 慢慢拔管 。
我心里很忐忑 , 在电脑的病历系统里一直关注着阿姨的动态 。 看到当天晚上她的气管导管顺利拔除后 , 忐忑的心才放下 。
还是第一次碰到这么执着的病人 , 我决定下班去看看阿姨 。 看到我来 , 阿姨特别高兴 , “如果不是那天你和我聊了那么久 , 我不会做这个手术的 。 我真的很怕肌无力再次发作 。 ”
阿姨让女儿从柜子里拿出一箱猕猴桃 , “你快收下!我女儿天天拎着去你们科门口 , 提手都拎坏了 , 也没等到你 。 ”
在办公室休息时 , 我打开阿姨女儿的朋友圈 , 原来她还在读书 , 念幼师专业 。 她最新的一条是在网络平台发起的 , 给妈妈手术众筹医药费 。
原来 , 她们家并不宽裕啊 。 我看着那箱猕猴桃 , 心里不是滋味 , 便默默地在网络平台上给阿姨打了笔钱 。
希望她们今后一切平安 。
我能做的也只有在手术前将风险都谈到
让家属有心理准备
因为要做肺叶切除的癌症手术 , 术前的晚上 , 我去病房找A女士麻醉签字 。 表面看 , 这个病人只是声音嘶哑 。 但问到有什么基础疾病时 , 她说十几年前做左侧甲状腺切除术时损伤了喉返神经 , 所以她的左侧声带一直是麻痹的 。
“前几年 , 我喝口水都会呛咳 , 现在慢慢喝还好 , 就是晚上睡觉会憋醒 。 还有 , 我再也不能像过去一样唱歌了 。 ”
我心里咯噔一下 , 声带麻痹并不常见 , 这是肿瘤占位或者手术损伤引起的声带运动障碍 , 主要症状是声音嘶哑、呛咳 。 单侧麻痹还好 , 如果双侧都麻痹 , 可能造成呼吸困难 。
问题就在 , 她马上要接受胸腔镜手术做右侧的肺癌切除术 。分页标题
接下去 , 我必须很小心地谈话 。 我告诉她 , 明天做手术的时候是全身麻醉 , 睡着之后声带中间要插一根管子进去 , 做完手术拔掉 , 但很有可能做完手术后 , 右侧声带也会损伤 。
A女士打断我:“那是不是声音更嘶哑了?”唉 , 她显然没明白这件事的严重性 。 我解释说:如果术后双侧声带麻痹 , 最坏的结果就不是声音嘶哑那么简单 , 而是气管插管拔除后可能会呼吸困难 , 那就要紧急切开气管 。
我能做的也只有在手术前将风险都谈到 , 让家属有心理准备 。
她哭了 , 之前只是考虑肿瘤切除的风险 , 没想到还有另外更凶险的 。 尽管害怕 , 她还是签了字 , 一再拜托我要小心 。
我不敢说我的麻醉水平有多高 , 我只能说我会尽量小心 。 但谁都不敢保证啊……
我把双腔管从A女士嘴里拔出来
看到她顺利呼吸 , 心才放下
每当第二天有重病人 , 夜里我都休息不好 。 我回去查文献 , 也找不到确切的预防办法 。
右侧胸腔镜手术是左侧卧位 , 导管肯定会对一侧声带有压迫 , 好在压迫的是已经麻痹的左侧声带 。 但肺部手术插管是双腔气管导管 , 本身管子就粗 , 这也是难度最大的一种插管 , 怎么保证一次到位又温柔呢?
有同理心其实并不是很适合当医生 , 或者说我还不够成熟 。 这样的夜晚 , 我就会很难入睡 , 第二天也会醒的特别早 。 电视剧里或者外行人写的那些关于医院生活的小说 , 医生在压力大的夜晚靠酒精支撑 , 其实并不明智 。 我们这一行需要太多的精准操作 , 头一晚摄入过多的酒精和咖啡因都会引起第二天手抖 。 为了病人的安全 , 越是重病人 , 越是不能在前一天喝酒 。 第二天上麻醉前 , 我也会忍住不喝咖啡 , 怕在动静脉穿刺或者插管的时候 , 因为自己的手抖引起不必要的操作损伤 。
在餐厅吃饭 , 菜不好吃 , 下次不去就行 。 在理发店理发 , 理的不好看 , 下次换个发型师就好 。 但是来医院看病 , 花钱看不好可不行 , 人命关天 , 哪里有那么多让医生重来的机会?
好几个年轻同事已经在服用安眠药物帮忙入睡 , 但我不想尝试 。
这些手术前的压力很难找到人诉说 。 手术医生会觉得我小题大做 , 肺部手术的成功与否对他们最重要 。 和朋友说 , 他们顶多安慰一下 , 毕竟他们不懂气管切开对一个人的生活质量会有多大影响 。 不能怪他们 。 和麻醉科的同事说 , 他们会说一些相关病例 , 反而让我压力更大 。
声带麻痹不是致命的大病 , 不会影响生命的长度 , 但往往是这些微不足道的小病 , 让病人的生活质量降低 , 非常痛苦 。
有个前辈告诉我 , 他之前做过一个手术 , 病人感冒了七八天 , 其他症状都好了 , 只有声音还没有恢复好 , 吃着响声丸 , 说话有点哑 。 做胸椎手术 , 拔了气管插管后 , 病人突然完全不能透气 , 只好把气管紧急切开 。 耳鼻喉科医生的解释是感冒引起了双侧声带麻痹 , 声带麻痹不能恢复 , 只能气管切开 。 他叫我一定要小心 , 慎重拔管 。
手术当天 , A女士状态不错 。 从动静脉穿刺到插管再到摆放侧卧位的体位 , 我全程都非常小心 , 手术医生在操作的时候我也提醒了一句 , 让他们小心右侧的喉返神经 。 虽然胸腔镜下暴露右侧喉返神经十分困难 , 更何况不小心损伤 , 这个几率太小了 , 简直是杞人忧天 , 但我的心一直悬着 。
直到手术结束 , 麻醉醒透 , 我把双腔管从A女士嘴里拔出来 , 看到她顺利呼吸 , 声音也没有比手术前更嘶哑 , 心才放下 。
手术室外的病人家属 , 一定不知道这一天我的内心活动 。
当然他们也不会再有机会看到我 。 毕竟麻醉医生不是管床医生 , 做完手术之后我们便没有交集 。 那些荣誉和感谢都会归功于手术医生 。
手术做完的第二天 , 我还是默默去病房看了看A女士 , 她一个人半坐在床上闭目养神 , 我没有上前打扰 。
希望这是她做的最后一次手术 。
寄语
在没有现代麻醉术之前 , 外科手术是相当恐怖的 。 很早的石器时代 , 所谓“麻醉”就是打晕了再说 , 让病人暂时处于昏迷状态 , 进行一些快速手术操作 。 其他“麻醉”方式还有强行捆绑、放血、灌酒等等 , 每一次手术 , 不仅病人恐惧 , 就连外科医生也觉得是个可怕的负担 。
据说东汉时的华佗发明了一种叫“麻沸散”的中草药麻醉剂 , 比较人性化 , 病人喝了后“如醉死无所知” , 医生再施行腹部手术 。 可惜 , 这么好的“麻沸散”失传了 。
现代麻醉术要到19世纪才出现 。 这当然是人类了不起的进步 。 除了各种出神入化的外科手术 , 就连肠镜、胃镜这些让人生畏的医学检查 , 都在麻醉术的加持下变得容易接受了 。
如果说麻醉术的发明 , 为外科手术开辟了新纪元 。 那么 , 麻醉医生就是手术室的幕后英雄 。 病人的睡过去和醒过来 , 都由他们守护 , 责任重大 , 却默默无闻 。 手术成功了 , 病人会特地感谢手术医生 , 并不知道麻醉医生的功劳 。 这多少是因为大多数人对这一行当的无知 。
记牢了 , 下次千万别叫他们“麻醉师” , 正确的叫法是“麻醉医生” 。 给保你性命的人以尊重 , 这才是一个病人的修养 。分页标题
杭州日报 倾听·人生 戴维
文 莫吉托
编辑 杜海锋
来源:(网络)
【】网址:/a/2020/0819/1597849567.html
标题:杭州日报|杭州19岁女孩患上骨肉瘤,要截掉一条腿!手术前她提了一个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