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教育时报|为河“立传”,把城市历史浓缩在文字中

【东方教育时报|为河“立传”,把城市历史浓缩在文字中】
_本文原题:为河“立传” , 把城市历史浓缩在文字中
“215英里长的泰晤士河浓缩了伦敦的历史——一段以其河流为中心的城市史 。 ”在《华盛顿邮报》专栏作者凯瑟琳?斯沃鲁的笔下 , 英国国宝级传记作家、历史学者彼得·阿克罗伊德的力作《泰晤士:大河大城》仿佛让泰晤士河“充满生命 , 像个活物” , 他用“生命书写”的方式 , 把这条蜿蜒曲折的河流与其“一手打造起来”的伟大之城紧密相连 , 将泰晤士河与伦敦的前世今生展现在世人眼前 。

东方教育时报|为河“立传”,把城市历史浓缩在文字中
本文插图
在今年的上海书展上 , 这本书被译成中译本 , 漂洋过海来到苏州河畔 , 与上海的读者们见面 。 8月12日 , 上海文艺出版社邀请著名作家、评论员毛尖 , 东方卫视首席采访人员、主持人骆新 , 本书译者任明以及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曾劭恺齐聚朵云书院上海中心旗舰店 , 由《泰晤士:大河大城》说开去 , 畅谈一座城市的河流、历史与人物 。
在流动的历史中 , 展现与城市的联结
彼得?阿克罗伊德先后就读于剑桥大学和耶鲁大学 , 现为《泰晤士报》首席书评家、皇家文学学会成员 。 作为当下英国最多产、最多面手的作家 , 这位英国文坛首屈一指的作者 , 通过《泰晤士:大河大城》这部河流传记 , 将河岸诞生的英伦历史、文化勾勒得水灵动人 , 从容优雅地讲述河流与城市文明 。 在他看来 , 不管是河流的象征、隐喻 , 还是河岸边的经济、社群、文化 , 都如河底打捞上来的金子般熠熠生辉 。
在这本书中 , 阿克罗伊德追根溯源般地把泰晤士河的神圣画卷缓缓铺设在读者面前 , 从其过往、独特的味道和迷人的色彩 , 到文化、法律、代代相传的魔法和神话 , 再到文学、贸易、气候 , 她的日生日落 , 潮涨潮汐 , 无一不是魅力无穷 。 通过这条英国的母亲河 , 阿克罗伊德陈述的是一部流动的城市历史 , 仿佛带领读者行舟于河上 , 走进英国城市文化的褶皱之中 。

东方教育时报|为河“立传”,把城市历史浓缩在文字中
本文插图
“阅读这本书时 , 我有一种羡慕、嫉妒和爱的感受 , 会想到什么时候也能有一本属于我们自己的关于苏州河或黄浦江的历史书 。 因为这本书讲述的不光是一条河的历史 , 不光是泰晤士的历史 , 不光是伦敦的历史 , 更是英国的、欧洲的历史 。 ”毛尖感慨地说 , 这本书是非常有层次的 , 它虽是历史书 , 却又把经济史、文学史、地理志、民族志、考古志等各方面“席卷”在一起 , 写得时候信手拈来 , 好像英国遍地是宝 。 看似随意、随性的风格 , 其实却是将很多工夫下在其中 , 展现的是作者对这条河、这座城的爱与联结 。
在毛尖看来 , 作者的文字展现出他深厚的文学修养 , 看似有黑暗和文艺的一面 , “藏得很深” , 但字里行间的态度又是明朗的 , 就是他对这个城市的爱藏不住 。 “如此厚重的一部书 , 不亚于六卷本的英国史 , 其中涉及到那么大的文本 , 还有古代的地理知识 , 工程量实在是浩瀚 。 ”
与水相关让英伦文化别有一番风味
本书最大的特色 , 就是为河“立传” , 而传递泰晤士河的“河流性” , 在毛尖看来是非常难的 。 为什么英国作家会有那么多文本 , 写与水相关的内容?例如 , 雪莱最后的墓志铭就是“这个人不是消失了 , 只是进入海的变幻”;又如济慈自题的墓志铭为“这里安息着一个把名字写在水上的人” 。 毛尖觉得 , 这让人感到英国人与水相关 , 展现出一种独特的文化风格 。
泰晤士河给予骆新的印象则很不同 。 他谈及英国BBC曾专门拍过一部纪录片 , 讲述从中世纪一直到进入工业文明的英国 , 曾有多么脏 。 “在看了这本书后 , 我发现 , 泰晤士河其实并不是如我们所想象得那样 , 永远是那么美好的 , 它曾经也是‘一条巨大的敞开了的下水道 , 300万人使用过的污水在潮汐中冒泡’ 。 ”骆新笑称 , 英国人特别爱喝啤酒 , 也与水有关 , 因为泰晤士河以前很脏 , 啤酒是干净的 , 其实并不是他们天生喜欢喝啤酒 。分页标题
在骆新看来 , 泰晤士河的魅力在于 , 它始终在那里流淌着 , 从公元10世纪征服者威廉开始 , 这条河在英国历史上就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 所以很多故事都能串到里面去 。 书中还提到了1666年那场大火 , 把伦敦基本烧干净了 , 也把黑死病烧干净了 , 毁灭后的伦敦得以重生 , 又沿着泰晤士河两岸进行了重新的城市规划 。 尤其让骆新印象深刻的 , 是他曾在英国街边看到许多小座椅 。 伦敦市政当局鼓励民众捐款 , 来设置这些公共座椅 , 捐款后民众有权在座椅上刻上自己想要纪念的名字 。 “我被这近60个座椅感动得不行 , 每个座椅都是一段记忆 , 有人写着‘我的父母在这里见面、结婚、相知相爱 , 每到黄昏的时候会在这里看夕阳 , 天晴的时候来这里感受泰晤士河 。 现在他们已去世 , 但孩子们还是愿意回到这里 , 感受他们的爱’……看到这些 , 我的眼泪就留下来了 , 这个城市用这种方式留住了文化和历史 , 体现出伦敦人对过往的尊重 , 更让人记住了泰晤士河畔的这些座椅 。 ”

东方教育时报|为河“立传”,把城市历史浓缩在文字中
本文插图
谈及泰晤士河的“脏乱差” , 毛尖则联想到了英伦文化中的黑帮电影、黑色艺术 。 书中最灾难性的一章 , 讲的是1878年泰晤士河上的两船相撞事件 , 一艘叫艾丽斯公主号的船与另外一艘货船相撞 。 “如果用电影描述 , 会非常恐怖 , 但会很好看 。 两艘船相撞后 , 艾丽斯公主号4分钟就沉没了 。 书中一句话非常形象:‘事发后 , 附近一艘船的船长表示 , 除了将这些人比作水里的绵羊 , 想不出更好的比喻’ 。 船难导致700多人溺水身亡 , 而且因为水太脏了 , 到处散发着有毒的气息 , 场面非常惨烈 。 ”毛尖还提到书中写的一个细节 , 也很“黑色” , 一位艾丽斯公主号的女幸存者 , 因为丈夫、孩子死在了船难中 , 走投无路去做了妓女 , 后来竟成了开膛手杰克的牺牲品 。 “这就把两个案子结合起来了 , 作者用了两页纸 , 写出了含量非常丰富的情节 , 这既是伦敦脏乱差的一面 , 也是伦敦特别有故事的一面 。 好像没有泰晤士河 , 伦敦就不会有故事一样 。 ”毛尖说 , 这就是泰晤士河的魅力所在 , 让那些即使没到过泰晤士河边的人也会觉得 , 这是许多故事的发源地 。
泰晤士河承载了文化与戏剧的张力
任明在翻译这部书时 , 深刻感受到了文化的传承性 , 经常在书中被体现出来 。 “阿克罗伊德一开始就提到 , 整个英国文化就像大河一样 , 承载了很多历史记忆 。 ”例如 , 英国另一座重要的城市是牛津 , 泰晤士河没有流过剑桥 , 但流过了牛津 , 于是这当中也产生了许多奇妙的故事 。
曾劭恺是牛津大学的哲学博士 , 他回忆起自己小时候对泰晤士河的印象 , 是从《狄更斯传》开始的 。 他说 , 当年有一群英国的文学家 , 经常在泰晤士河边的酒吧聚会 , 酒吧靠近牛津大学 , 这些学者都是迹象文学社的成员 , 其中就有《纳尼亚传奇》的作者C·S·刘易斯 , 以及《魔戒》《指环王》的作者托尔金 。 “这两部文学作品都特别具有想象力 , 刘易斯生前还说过不要把他的小说拍成电影 , 否则会把文字表达的想象给局限住;托尔金更是用文字向读者展现出一幅幅精美的画作;此外 , 书中还介绍了《爱丽丝梦游仙境》 , 这些都跟英国的经验主义哲学有很大关系 , 强调人们应如何运用自己的想象力 。 ”曾劭恺笑称 , 这让他到了英国后 , 立刻对泰晤士河的印象发生了转变 , 从狄更斯转换到了现代浪漫的景象 。
阿克罗伊德描述泰晤士河下游的天鹅 , 则引发了骆新的深思 。 “他写天鹅在水上浮动 , 就好像是在双双飞舞 , 这种反射或者说是影子 , 看起来却比景物自身还要显著分明 。 ‘河水并不是在这意义上变成一面镜子 , 它比镜子更温柔 , 更广大 , 更诱人 。 它以自己的深度 , 将投映其中的事物自然化和理想化 。 它令被反射的世界变得更深沉 , 可能比水面上的实际事物还要更为深沉 。 ’”在骆新看来 , 这是就反思的本质进行反思 , 这些思考令人对影子与本质之间的界线感到好奇 。分页标题
这也让毛尖联想到了英国文学对死亡的态度 。 “他们有幽默感 , 不会渲染死亡的悲惨性 , 这和托尔斯泰的写法就完全不同 。 其实 , 英国对死亡有非常多的层级的表达 , 包括以反生命的方式表达死亡的奇特性和欢乐性 。 而这种态度 , 在某种程度上缔造了英国文学 。 ”对此 , 骆新表示 , 英国文学非常大的特点就是这样的“举轻若重”和“举重若轻” , 包括莎士比亚的戏剧、希区柯克的电影 , 他们会去构造一个个故事 , 而故事的本质都是直击人的灵魂深处 , 强调人的罪与罚 。
大河边的城市 , 都有广阔的胸怀
嘉宾们的对话 , 引发了不少观众的思想共鸣 。 有观众就提出 , 很希望有人书写苏州河或黄浦江 , 作为上海的母亲河 , 它们显然也会对上海的城市生活、城市文化以及市民心理产生巨大的影响 。

东方教育时报|为河“立传”,把城市历史浓缩在文字中
本文插图
对此 , 骆新引用了孔子的话“逝者如斯夫 , 不舍昼夜” , 他表示 , 往往在大河边的城市 , 人们都会有这样广阔的胸怀 , 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河流有关 。 “其实 , 河流就像一座城市的公共会客厅 , 以英国为例 , 泰晤士河就保留了洛克时代以后的传统 , 自由和财产私有的权利 , 人们会思考 , 什么样的社会才是最好的社会?一定是知识可以被共享的社会 , 所以英国人的创造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在知识被共享以后激发出来的 。 如果泰晤士河被分裂为A段、B段、C段收费的话 , 伦敦就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了 。 ”
任明也十分赞同 , 她表示 , 今天我们的城市中有很多公共空间被建立起来了 , 但我们还需要有更多的闲暇 , 至少让自己的心先放下来 , 走进其中去深入领会和享受 。 “城市中很多公共设施并不是没有或不完善 , 只是我们的内心和生活太忙碌 , 没有时间和心情去感受 。 ”任明强调 , 如果能够借助河流“流动性”的视角去观察和体会 , 城市或许会变得更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