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万以上|一场福特与法拉利的勒芒较量,成就了一段汽车运动史的佳话


昨天在影院看了今年的第一场电影 。 这部电影是2019年底在美国首映的《极速车王(Ford v Ferrari)》 。 在两个半小时的剧情里 , 仿佛跟着卡罗尔·谢尔比(马特·达蒙饰演)共同经历了汽车运动史上最为传奇的那段时光 。

70万以上|一场福特与法拉利的勒芒较量,成就了一段汽车运动史的佳话
本文插图
接下来 , 就请大家跟着我一同回味一代经典福特GT40从一场失败的收购案中诞生到独孤求败于勒芒赛场的那段历史 。 卡罗尔·谢尔比和肯·迈尔斯
影片一开场 , 谢尔比回忆了在1959年与罗伊·萨尔瓦多搭档驾驶阿斯顿·马丁5号赛车拿下勒芒24小时耐力赛冠军的一些场景 。 而这段回忆在谢尔比医生的呼唤中被拉回到现实 。

70万以上|一场福特与法拉利的勒芒较量,成就了一段汽车运动史的佳话
本文插图
正是由于谢尔比先天性的心脏功能问题 , 他也在夺冠之后告别了赛车手这个职业 。 而凭借着对汽车孜孜不倦的热爱 , 他创办了一个驾驶学校和谢尔比汽车运动公司(Shelby Automotive Racing Company) 。 他利用改装民用车和定制性能车的技术赚钱 , 然后投入到自己的赛车事业 。

70万以上|一场福特与法拉利的勒芒较量,成就了一段汽车运动史的佳话
本文插图
因此 , 谢尔比在赛场上结识了既会开车也会改车的肯·迈尔斯 。 迈尔斯是典型的天才型车手 , 技术一流但又性格怪异 , 对赛车的痴迷以至于近乎倾家荡产 。 谢尔比利用超高的情商帮助迈尔斯应对那些他并不擅长的商业应酬 。

70万以上|一场福特与法拉利的勒芒较量,成就了一段汽车运动史的佳话
本文插图
影片在此讲述了1963年迈尔斯参加美国赛车俱乐部(SCCA)在柳泉赛道举办的一次比赛中的故事 。 开场前因为迈尔斯的比赛用车后备箱空间不满足赛事要求 , 而面临无法参赛的处罚 。

70万以上|一场福特与法拉利的勒芒较量,成就了一段汽车运动史的佳话
本文插图
在一段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语言攻势依然无法说服赛事裁判的情况下 , 迈尔斯拿起锤子硬生生地把后备箱盖敲出一个可以容纳检查箱的空间 。 当然在获得参赛资格后 , 迈尔斯有惊无险的获得冠军 。

70万以上|一场福特与法拉利的勒芒较量,成就了一段汽车运动史的佳话
本文插图
即便是参加这种入门级的赛车比赛 , 也让迈尔斯负债累累 , 以至于他的汽车修理店也被国税局查封 。 同时谢尔比的经营之路也是跌跌撞撞 , 即使盈利再多 , 应对烧钱的赛车运动也是捉襟见肘 。 正所谓天无绝人之路 , 两个人略带悲情的处境也为即将到来的触底反弹埋下伏笔 。 福特和法拉利的恩怨纠葛
时间到了1963年 。 福特作为流水线生产汽车的开创者虽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依旧风生水起 , 但是此时的掌舵人亨利·福特二世已经感受到众多竞争对手的威胁 。 因此他想用更有效的营销策略继续保持福特的霸主地位 。 此时福特的副总裁李·艾柯卡提出让福特加入顶级赛车比赛的计划 , 借此提高福特在年轻用户中的品牌形象 。

70万以上|一场福特与法拉利的勒芒较量,成就了一段汽车运动史的佳话
本文插图
这个计划的目标就是让福特获得各项汽车赛事的冠军 。 作为一家成熟的企业 , 用收购的方式快速达到目的是最简单高效的方法 。 福特的目光也瞄准了处在破产边缘的法拉利 。 要知道 , 当年的法拉利可不比现在这样商场赛场独霸一方 。 虽然法拉利的赛车一直所向披靡 , 但是过多的研发开支和跑车市场过于小众让这家令意大利人骄傲的品牌逐步走向揭不开锅的窘境 。

70万以上|一场福特与法拉利的勒芒较量,成就了一段汽车运动史的佳话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福特和法拉利的谈判走向破灭的导火索是收购协议中剥夺了法拉利在赛车领域的独立决策权 。 也就是福特可以否定法拉利车队的预算 , 这也是恩佐·法拉利的底线 。 就像电影里说的 , 法拉利从一开始就没打算与福特达成一致 , 只不过是借福特来抬高身价 , 让菲亚特出更高的价钱 。 无论真相如何 , 这场失败的并购案也彻底激起了福特要在赛场战胜法拉利的决心 。

70万以上|一场福特与法拉利的勒芒较量,成就了一段汽车运动史的佳话
本文插图
福特的“B计划”就是招兵买马 , 自己打造一款可以夺得勒芒24小时耐力赛的赛车 。 这个计划可谓是野心勃勃 , 因为在此之前福特在赛车领域并没有出彩的表现 , 更不用说赢得与F1和WRC齐名的勒芒24小时耐力赛了 。 当天才遇到官僚主义
就在与法拉利谈判失败后 , 福特已经开始紧锣密鼓的着手打造自己的赛车 。 为了缩短研发周期 , 按时参加1964年的各项汽车赛事 , 福特选择从英国Lola赛车设计公司购买符合国际汽联(FIA)标准的赛车底盘 , 搭载福特自家的大马力V8发动机 , 就这样很快拼凑出一台编号为GT/101的福特GT40初代赛车 。 其中40代表车高为40英寸 , 这也是国际汽联的要求 。

70万以上|一场福特与法拉利的勒芒较量,成就了一段汽车运动史的佳话
本文插图
可惜 , 初代的福特GT40因其糟糕的空气动力学设计和不够可靠的制动系统与变速箱设计 , 始终无法帮助福特登上领奖台 。 这时 , 电影中李·艾柯卡找到了谢尔比 , 这个当时唯一获得过勒芒比赛冠军的美国人 , 想让他帮助福特解决赛车的各种问题 。

70万以上|一场福特与法拉利的勒芒较量,成就了一段汽车运动史的佳话
本文插图
但是 , 从历史资料中可以发现 , 真正让谢尔比出山的是当时福特赛车部门的主管利奥·贝贝 , 此人也是在电影中被黑得最惨的一个角色 。 正是由于利奥·贝贝满身的官僚气 , 使他成为谢尔比和迈尔斯为福特倾力打造冠军赛车的历程中来自福特内部最大的障碍 。

70万以上|一场福特与法拉利的勒芒较量,成就了一段汽车运动史的佳话
本文插图
因为福特是个大公司 , 它的优势是能提供充足的资源 , 而它的致命劣势就是任何决策都需要官僚主义的层层审查 。 谢尔比和迈尔斯作为赛车领域的专家只会把赛车调教到快如闪电 , 而不懂得如何融入这种官僚主义的队伍 。

70万以上|一场福特与法拉利的勒芒较量,成就了一段汽车运动史的佳话
本文插图
【70万以上|一场福特与法拉利的勒芒较量,成就了一段汽车运动史的佳话】
正是迈尔斯的出言不逊 , 让他失去了1965年随福特车队出征勒芒的机会 。 当然 , 那一年福特依旧被法拉利碾压 , 并且因为变速箱问题导致全军覆没 。 谢尔比借此机会说服了亨利·福特二世 , 给他足够的权力去独立运营车队 。

70万以上|一场福特与法拉利的勒芒较量,成就了一段汽车运动史的佳话
本文插图
哪怕是在利奥·贝贝用政治手腕重新获得车队控制权的时候 , 谢尔比用了一招“请君入瓮” , 带着亨利·福特二世身临其境的感受了一次他和迈尔斯共同打造的全新赛车 。 同时他用这台赛车获得当年戴通纳24小时耐力赛冠军的保证 , 为迈尔斯争取到了为福特征战勒芒的席位 。 第一个冲线却得到了亚军
整部影片的高潮出现在1966年勒芒24小时耐力赛的赛场 。 大家都知道冠军的竞争者只在福特GT40和法拉利330P3二者之间 。 迈尔斯驾驶着1号福特赛车并非一帆风顺 , 甚至险些因为刹车过度损耗而退赛 。

70万以上|一场福特与法拉利的勒芒较量,成就了一段汽车运动史的佳话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这里不得不佩服谢尔比“钻空子”的能力 。 因为勒芒当年的比赛规则并没有说明更换刹车系统属于违规操作 。 因此早在比赛之前 , 福特车队就研发出一套可以快速更换的刹车系统 。 这个小聪明也是让福特获得冠军的杀手锏 。

70万以上|一场福特与法拉利的勒芒较量,成就了一段汽车运动史的佳话
本文插图
由于法拉利的3台赛车相继因为故障退出了比赛 , 至此前三名被福特一家包揽 。 这时 , 利奥·贝贝提出了一个勒芒史上最黑暗的点子:为了达到最好的宣传效果 , 三台福特赛车要一起冲过终点线 。 迈尔斯虽然表达了自己的愤怒 , 但是为了谢尔比 , 他还是最终听从了命令 。

70万以上|一场福特与法拉利的勒芒较量,成就了一段汽车运动史的佳话
本文插图
可惜 , 迈尔斯没有料到的是 , 利奥·贝贝也利用了一个规则上的文字游戏 , 让第一个冲过终点线的迈尔斯最后屈居亚军 。 因为勒芒规定 , 24小时中驾驶距离最远的赛车才能夺冠 。

70万以上|一场福特与法拉利的勒芒较量,成就了一段汽车运动史的佳话
本文插图
而同为福特车队的布鲁斯·迈凯伦出发排位落后于迈尔斯 , 因此迈凯伦是驾驶距离最远的那个人 。 多少人会感慨造化弄人啊!但是在比赛之后恩佐·法拉利向迈尔斯的点头致敬已经说明了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冠军 。 致敬历史 , 致敬英雄
每一位伟大的赛车手都值得所有车迷的尊敬 , 迈尔斯在1966年勒芒结束不久后的一次测试GT40下一代车型测试过程中发生事故不幸身亡 。 这位无冕之王至此结束了传奇但短暂的一生 。

70万以上|一场福特与法拉利的勒芒较量,成就了一段汽车运动史的佳话
本文插图
谢尔比仍然继续着自己的造车梦 , 成为美国汽车运动的开创者 。 如今迈尔斯和谢尔比均入选美国汽车名人堂 。 人们也在用各种各样的方式继续传播着他们的故事 。

70万以上|一场福特与法拉利的勒芒较量,成就了一段汽车运动史的佳话
本文插图
福特汽车在2002年底特律车展上推出了GT-40概念车 , 这也是时隔近半个世纪后对这台冠军之车的一份致敬 。 2004年福特又推出了量产版的福特GT , 这部信仰之车在市场上当然是供不应求 。 结语
所有车迷都在口口相传福特凭借GT40在勒芒赛事中创造的美国神话 。 可是很少有人深入了解这段昏黄的历史 。 不要只是记住了福特GT40这个名字 , 还要记住那群为了打造它付出心血甚至生命的赛车工程师 。
这部电影重燃了我对于汽车文化纪录片的兴趣 。 曾经看过的《决战终点线(Rush)》 , 《塞纳(Senna)》都是这个小众领域的经典之作 , 喜欢汽车文化的朋友们不妨去观看一下 。
汽车在有了驾驶者之后就已不再是冷冰冰的机器 , 传说中的人车合一讲的就是驾驶的最高境界了 。 现在民用车能有这么优秀的性能 , 这都是和赛车运动不断突破汽车技术分不开的 。 当你再次坐进爱车的时候 , 不妨在出发前停顿片刻 , 用你的注视来表达对无数汽车工程师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