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作家群|陈彦:书写众声喧哗时代里的小人物


_本文原题:陈彦:书写众声喧哗时代里的小人物
调往北京工作后 , 陈彦很少有时间回乡探亲 , 2019年8月16日 , 是陈彦年休假的最后一天 , 临别前 , 七十八岁的母亲执意要亲自张罗一桌菜 。 正在他和老母亲及家人忙着包饺子、擀面条时 , 手机响了 , 一位朋友告诉他:茅盾文学奖评出来了!你的《主角》获奖了!
陈彦:书写众声喧哗时代里的小人物
来源《名人传记》2020年第3期
文/魏锋

中原作家群|陈彦:书写众声喧哗时代里的小人物
本文插图
1985年 , 年仅二十二岁的陈彦在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剧团已创作了十多部现代戏 , 其中有四部戏在三个剧团上演 。 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 , 算是在事业上收获满满 。 才华初绽的陈彦 , 也因这些创作成绩 , 受到省里重视 , 被从镇安小城“挖”到了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做专业编剧 。
四十多年来 , 从镇上剧团的编剧到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 , 陈彦横跨戏剧、电视剧、歌曲、散文、小说、书法等多个创作领域 , 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热情 , 辛勤笔耕 。 在戏剧领域 , 他包揽了“曹禺戏剧文学奖”“文华编剧奖”等多项大奖;转到长篇小说 , 他不仅是各大文学奖的“专业户”,也是畅销书榜的“钉子户” 。
2019年 , 陈彦凭借长篇小说《主角》 , 成为陕西文学的“三座大山”路遥、陈忠实、贾平凹之后第四位获得茅盾文学奖的陕西作家 。

中原作家群|陈彦:书写众声喧哗时代里的小人物
本文插图
陈彦(中)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中原作家群|陈彦:书写众声喧哗时代里的小人物
本文插图
“在《主角》中 , 一个秦腔艺人近半个世纪的际遇映照着广阔的社会现实 , 众多鲜明生动的人物会合为声音与命运的戏剧 , 尽显大时代的鸢飞鱼跃与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 。 陈彦继承古典叙事传统和现实主义文学传统 , 立主干而擅铺陈 , 于大喜大悲、千回百转中显示了他对民间生活、精神和美学的精湛把握 。 ”2019年10月14日晚 , 国家博物馆 ,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隆重举行 , 组委会给了陈彦八十多万字的《主角》如上授奖辞 。 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和贾平凹一起为陈彦颁奖 , 贾平凹、陈彦两位陕西茅奖获得者同台 , 从某种意义上说 , 展示了陕西文学的传承 。
对陈彦来说 , 2019年是一个收获之年 , 无论在戏剧界还是在文坛 , 他都是当之无愧的“主角”之一 。 初冬暖阳 , 笔者走近陈彦 , 以仰慕和好奇之心探索他的艺术人生 , 尝试解读他心中和笔下那个斑斓多姿的世界 。
文学启蒙从家乡开始
1963年 , 陈彦出生于镇安县 , 父亲是一名公社书记 , 母亲是一名教师 。 “父母留给我重要的精神遗产 , 就是用行动告诉我:人不在于做什么 , 做多大 , 关键在于认真去做 , 把事当事 , 把每一件事都尽可能地去做好 , 那就是干了不得了的事情 。 ”
小时候 , 陈彦的理想就是走出大山去看看 。 十三岁那年 , 他坐了一辆没有篷布的大卡车 , 从山里晃荡出来 , 刚一出秦岭山沣裕口就惊呆了:天底下竟然有这么宽敞的地方 , 一眼看不到边 。
陈彦是在镇安小城里受到的文学熏染 , 那一代青年人都如饥似渴地阅读 , 都有文学梦 , 镇安年轻人的文学梦做得尤其炙烈 。 虽然是小县城 , 但很多人在省级刊物上发表了作品 。
1976年 , 年仅十三岁的陈彦进入镇安县剧团 。 虽然最早接触戏剧 , 但陈彦与文学艺术的结缘始于创造散文和小说 , 他第一次公开发表作品 , 是在《陕西日报》发表了散文 。 三年后 , 陈彦学习改编舞台剧《范进中举》 , 虽然没有公开发表或者排演过 , 但这是他戏剧创作试笔的第一个剧本 。 十七岁时 , 陈彦在省里很有名气的文学刊物《工人文艺》上发表了第一个短篇小说《爆破》 。 十八岁时 , 他创作了自己的第一部九场话剧《她在他们中间》 , 写的是一位年轻女教师与一群中学生故事 , 并在全省斩获二等奖 。分页标题
陈彦自此踏上了戏剧创作这条路 , 他是一位非常勤奋的剧作家 , 几乎每年都会拿出一部新的作品 。 陈彦有个小本 , 常年坚持记录写作素材 , 听到某人一句有趣味的话 , 就记下来 , 这些年来数不清记了多少本 。
1982年起 , 陈彦先后创作了《丑家的头等大事》《飞逝的流星》《风暴过蓝湖》《沉重的生活进行曲》《霜叶红于二月花》《我的故乡并不美》等现代戏 , 以及历史剧《山乡县令》和方言歌剧《走红的歌星》等作品 。 陈彦偏爱现实题材 , 他的作品有涉及家庭问题的 , 有关注社会问题的 , 也有关于警察和犯人关系的……
二十多岁 , 对大多数年轻人来说 , 都只是刚刚起步的年纪 , 而陈彦在戏剧创作上已是硕果累累 。 他也因这些创作成绩受到省里重视 , 从镇安小城被“挖”到西北戏曲最高学府——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做专业编剧 , 这为他日后的戏剧创作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舞台 , 他的人生从此开启了新的一页 。
陈彦给自己定了一个规矩 , 每天下班吃完饭后 , 第一时间钻进书房 , 拉上窗帘 , 将台灯压低 , 开始阅读和写作 。 陈彦有晨跑的习惯 , 每天一个小时 , 在日复一日的晨跑中 , 他坚持背诵了《庄子》《老子》《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等国学经典 。 他每年还要阅读近百种图书 , 并深入咀嚼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人和经历的事 。 陈彦下的这些“笨功夫”成为他创作的资源库 。

中原作家群|陈彦:书写众声喧哗时代里的小人物
本文插图
【中原作家群|陈彦:书写众声喧哗时代里的小人物】《大树西迁》剧照

中原作家群|陈彦:书写众声喧哗时代里的小人物
本文插图
《迟开的玫瑰》剧照
陈彦的戏剧代表作——现代戏“西京三部曲”:《大树西迁》《迟开的玫瑰》《西京故事》被誉为“现代戏曲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 标志着秦腔现代戏创作的新高峰 , 几乎包揽了戏剧界所有最高奖项 。 仅《迟开的玫瑰》一剧 , 就被多家剧团移植 , 在舞台上存活二十年 , 演出上千场 , 观众累计达百万人次以上 。 而他与女儿陈梦梵历时两年创作的话剧《长安第二碗》于2019年8月23日首演 , 连续六场 , 场场爆满 。 西安话剧院不得不临时决定8月30日再加演一场 。
生活与阅读缺一不可
在戏剧创作之外 , 陈彦还涉猎电视剧、诗词、散文和小说等诸多门类 , 在“戏台”外也屡有斩获 。
采访中 , 陈彦告诉笔者 , 他最近在工作之余抽出时间集中阅读了一批哲学、历史著作 , 并且在重读四大名著 。 他认为 , 中国的水土 , 应该生长出适合本国人欣赏的文字——“小说是一个国家文化样貌的镜子 , 无论如何吸收借鉴外来资源 , 都不能以埋没自己的传统为代价 , 我希望通过研究经典 , 效法先贤 , 找到民族化的表达方式 。 ”
陈彦的“长篇小说三部曲”《西京故事》《装台》《主角》 , 无一例外都以底层叙事和“小人物立传”为主体范式 。 其中 , 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大型都市温情励志剧《西京故事》 , 作为“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重点剧目”于2018年11月16日登陆上海电视剧频道 , 随后在陕西、山东、安徽、天津等数家卫视献映 。 《装台》被中国小说学会评为“2015小说排行榜”长篇小说榜首 , 中国图书学会评为“2015中国好书”文学艺术类第一名 , 2018年1月获首届吴承恩长篇小说奖 , 并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 而根据小说改编的 , 由张嘉译、闫妮、宋丹丹等主演的电视连续剧《我待生活如初恋》也已杀青 , 令人颇为期待 。 《主角》同名影视剧 , 在小说获得茅盾文学奖前一年就已进入了影视改编流程 。
陈彦坦言 , 自己现在没有写作任务 , 年终不需要考核创作完成情况 。 “过去是专业创作人员 , 后来干了管理 , 就不专业了 。 ”但陈彦觉得 , 不专业并不是坏事 , 反而打开了他认识世界的更多窗户 , “不为写作而写作”有时甚至培养了他想通过写作来对社会发言的渴望与兴致 。分页标题
他常常觉得自己像一只陀螺 , 停不下来 , 一停下来就感到焦躁不安 。 “写完长篇小说《西京故事》和《装台》后 , 即使不写《主角》 , 我也会写其它的东西 , 闲不下来 。 ”
在文学创作上 , 陈彦一切的积累生活和大量阅读 , 都是为了“得心应手”四个字 。 他的表述很朴实 , “无论怎么介入社会 , 我们的生活阅历都是有限的 , 而创作是需要对所表现的事有全息形态的认知 , 也只有这样 , 才可能表现好其中的一鳞半爪” 。
陈彦对阅读有广泛的兴趣 , 读书被他视为一个创作者一生的功课 。 虽然在搞文学创作 , 但他的读书 , 绝大部分 , 与文学艺术无关 。 他认为“一个创作者 , 如果把眼光只盯在文艺上 , 反倒对创作是有害的 。 文学艺术是为了表达对整个社会的认知与思考 , 如果我们老是在这个里面去反刍 , 反刍到最后 , 就只剩下圈子里的狂欢了” 。
除了阅读与写作 , 陈彦还有一个保持了二十多年的爱好——练习书法 。 为了掌握规律 , 他曾用近三年时间 , 临帖两千多字的《怀仁集圣教序》一百多遍 , 足以证明他对所热爱事业的执着 。
拥抱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

中原作家群|陈彦:书写众声喧哗时代里的小人物
本文插图
陈彦工作之余练习书法(摄影:魏锋)
陈彦历经八年、数易其稿的力作——秦腔现代戏《大树西迁》 , 以上世纪50年代交通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从沿海大规模西迁内地为背景 , 反映老一辈交大人筚路蓝缕、胼手胝足的“西迁精神” 。 自2008年创演以来 , 已演出近五百场 , 曾荣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等 , 被著名作家陈忠实誉为“一部壮写知识分子的英雄史诗 。 ”
在创作《大树西迁》期间 , 陈彦前后三年时间 , 在上海交大住了三十五天 , 在西安交大住了四个半月 , 采访过一百多位相关人士 , 录音攒了几十盘 , 到最后成稿文字不到三万字 。
对于这段创作 , 陈彦的体会是 , 他当时尝试了很多路径 , 最终还是选择从西迁中最普通的人说起 , 用一个最不愿来西部的年轻教师的一生 , 折射出中国一代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情怀 。 “写普通人的价值取向 , 就是反复阐释他们的生命意义 , 有时看似无价值无意义 , 其实深层开掘一下 , 就不能不说 , 似乎是看到了像‘民族脊梁’一样的东西 。 ”
创作之前的做功课比创作本身下的功夫大 。 舞台剧《西京故事》只有两个多小时 , 但是陈彦后来写的同名长篇小说 , 有五十多万字 。
陈彦多年跟踪农民工生活 , 而舞台剧只能表现很小的一块 , 大量的生活素材 , 尤其是他对城乡二元结构当中所出现的社会矛盾进行的思考无法展现 , 最后陈彦选择用长篇小说的形式来表达 。

中原作家群|陈彦:书写众声喧哗时代里的小人物
本文插图
本文作者魏锋与陈彦先生
陈彦坦言:“只有深入进去 , 触摸到了那一家一户、一摊一店地形复杂的生存河床 , 才能真实感受到这个特殊群落的人性温度与生命冷暖 。 ”在创作《西京故事》时 , 他所在的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门口就是西安木塔寨 , 这个当地居民仅三千多口的城中村 , 竟然居住着十余万农民工和在附近上学的大学生 。 每天晚上都有十几个农民工在陈彦单位的屋檐下打地铺 。 为了对他们的生活有更深入地理解 , 陈彦先后到西安的东、西八里村 , 访问过数十户人家 。
在创作《主角》时 , 陈彦几乎不需要做任何采访 , 老艺人他认识太多 , 太熟悉了 , “但他们都不是直接就有了小说中的那种风貌 , 有时需要集合起好几个人来才能完成一个形象塑造” 。
关于下一步创作 , 陈彦说 , 完成的三部长篇小说都写都市 , 但侧重点不同 , 因此“裹挟与牵引”的东西也不一样 。 以后 , 创作空间会转折 , 但还不是现在 。 现在他仍然会在城市“边缘人”或者“小人物”身上下更深的功夫 。 “从个人审美讲 , 自己更喜欢厚重的现实主义叙事 。 陕西话讲 , 这样写 , ‘搂得更稠些’ 。 ” 分页标题
陈彦告诫青年创作者 , 时代的大舞台给作家提供了取之不尽的书写题材 , 唯有深深扎根土地 , 扎根人民 , 拥抱生活 , 苦苦探究 , 汲取丰富的生活营养 , 沉下心来 , 下苦功夫酿蜜 , 才是创作者这只蜜蜂的沧桑正道 。 (责任编辑/张静祎)
作者简介:魏锋 , 陕西省彬州市人 。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 , 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会员 。 “微风读书会”微平台主编 , “陕西文学艺术创作人才百人计划”入选作家之一 , 《中华文学》杂志签约作家 。 代表作品有《春天里放飞梦想》《微风轩书话》《时光雕刻者》《俯瞰文学高原——评论家李星文学评论生涯与陕西“茅盾文学奖”三大家》等 , 评论文章曾入选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热点分析 , 文章曾在《人民文学》杂志海内外游记征文、全国报告文学征文、全国职工读书征文活动中获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