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看似琐碎无聊的垃圾奏折,实则是清朝皇帝借此驾驭天下的表现

在古代 , 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 。可以说凡写给皇帝看的书面报告都属奏折 , 因而名目繁多 。战国时期统称为“书” , 如乐毅《报燕惠王书》、李斯《谏逐客书》 , “书”是书信、意见书的总称 。

Array|看似琐碎无聊的垃圾奏折,实则是清朝皇帝借此驾驭天下的表现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汉代以前群臣上书皇帝 , 用章、奏、表、议四种 , 汉代以后又有疏、书、记、状、札、揭、封事等名目 , 统称章奏、奏议或奏疏 。刘勰在《文心雕龙·章表》里说:“章以谢恩 , 奏以按劾 , 表以陈情 , 议以执异 。”可见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 。这种文体还有自己的特殊格式 , 如开头要说“臣某言” , 结尾常有“臣某诚惶诚恐 , 顿首顿首 , 死罪死罪”之类的话 。

Array|看似琐碎无聊的垃圾奏折,实则是清朝皇帝借此驾驭天下的表现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奏折就是打给皇帝的报告
从严格意义上讲 , 奏折非正式公文 , 因为它介于题本、奏本等公文之外 , 是大臣秘密的上奏 , 基本只有大臣和皇帝知道 。从形式上看 , 奏折是以官员个人署名 , 且不用官员所在机关印章 , 因此 , 所有关于奏折的规定 , 都不见于清朝会典或则例中 。

Array|看似琐碎无聊的垃圾奏折,实则是清朝皇帝借此驾驭天下的表现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清以前的并没有这种制度 , 奏折成为制度前 , 包括清朝前期是以奏疏为主 , 奏疏是基本公开的 。狭义的奏折仅指在康熙和雍正时期 , 京内外官员 , 不论官职大小 , 只要得到皇帝的宠信和特许 , 即使是微末之员 , 甚至寺庙的住持和尚 , 也可以上折奏事和谢恩 。奏折形成制度始于康熙、发展于雍正 , 而成于乾隆 。

Array|看似琐碎无聊的垃圾奏折,实则是清朝皇帝借此驾驭天下的表现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奏折按照内容可分为奏事折、奏安折、谢恩折及贺折这四类 , 因为这类公文程式各有不同 。所以没有一定的规则与程式 , 也就没有列入国家的正式官文书之内 。习惯使然成制度
清代旗人的传统之一 , “规矩多”“老礼儿多”“讲究多” , 所以在奏折形成制度以后 , 每当地方大吏上奏折汇报地方事务 , 还要顺带给皇帝请一下安 。因此形成的习惯是“凡上奏折一匣 , 必附请安折一封 , ……请安折中不呈公事 , 独问‘安好’而已” 。也就是说 , 每上一封谈正事的折子 , 必然附一个请安的折子 , 折子里一般只有“恭请万岁万安”六个字 , 也确实就是只问一句:“皇上您好吗?”

Array|看似琐碎无聊的垃圾奏折,实则是清朝皇帝借此驾驭天下的表现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奏折初时 , 作为臣对君的一种报告 , 仅限于某些特定官员向皇帝密报专门事项 , 由于是密封 , 而且越过正常公文传递渠道 , 而直达皇帝御前 , 办事既保密又快速 , 深得皇帝青睐 , 遂逐步发展成游走于体制之外 , 皇帝知晓天下讯息 , 驾驭群臣 , 运筹帷幄 , 治理天下的另一手段 。

Array|看似琐碎无聊的垃圾奏折,实则是清朝皇帝借此驾驭天下的表现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奏折报告上来了 , 皇帝自然就得答复 , 这就有了朱批奏折 , 就是皇帝在奏折上的批语 。因为皇帝是用红笔批的 , 所以又称“批红” , 但也非所有批红都是皇帝亲自批的 。历史上皇帝或懒、或年幼、或大权旁落时 , 则由权臣意、皇帝名、司礼监秉笔太监操作代批 。事实上 , 即使非前述情形 , 面对汗牛充栋的奏折 , 都要皇帝亲自批 , 也是难为皇帝了 。分页标题

Array|看似琐碎无聊的垃圾奏折,实则是清朝皇帝借此驾驭天下的表现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奏折的格式内容
开头:臣(某某)启 , 然后是正文:(叙事) , 结尾:叩请圣裁 , 最后附上官职+姓名+时间
奏折最初是为了向皇帝请安的 , 也就是问声好 , 你可以想象一下 , 一群大臣每天早朝 , 拿着奏折全部呈交上去 , 上边都写着:“皇上你好吗?”皇帝看了 , 好不好的还得给你回个信呗 , 这没意义啊 , 所以到了康熙年间 , 奏折开始有了真正的内容 。

Array|看似琐碎无聊的垃圾奏折,实则是清朝皇帝借此驾驭天下的表现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康熙年间 , 奏折到皇帝跟前 , 要经过层层审批 , 运转速度十分迟缓 , 一些重要的事情 , 到了皇帝看到的时候也有可能都过去了 。而且另外的一个问题就是这样的审批顺序 , 导致经手人很多 , 容易导致奏折的内容泄密 , 如若参奏朝中某人 , 经过这么一整套程序下来 , 可能皇上看到的时候 , 啥问题都被抹干净了 。

Array|看似琐碎无聊的垃圾奏折,实则是清朝皇帝借此驾驭天下的表现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所以经过康熙改革奏折制度 , 高级官员可以直接和皇帝单独沟通 , 这时候奏折制度就已经可以成为 , 君臣之间的商量重大事情的工具了 , 以至于到了雍正的时候 , 一些国家大事 , 重要改革 , 都是通过奏折的形式来实行 。臣子上报 , 皇上批阅 , 这样的流程定下来的相关政策 。

Array|看似琐碎无聊的垃圾奏折,实则是清朝皇帝借此驾驭天下的表现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无事也要上奏?
雍正完善了奏折的制度 , 但是也规定了 , 奏折必须每天都要上奏 , 监察机构 , 还有外地二品官员每天都要说一些事情 , 你要是没事的话 , 那你还要告诉皇上 , 你为什么没事 , 凭什么人家都有事 , 就你没事 。这样一来可就为难各地方的官员了 , 毕竟哪能每天都有事情需要上奏 , 但是还要必须上奏 。
就这样 , 当时杭州织造三天两头上请安折 , 都是“皇上您好吗?”把雍正都搅糊涂了 , 提起朱笔乱批 。当时的福建巡抚实在没有什么事可奏 , 但也不能不奏 , 就一连十几次问皇上“皇上您吃芒果吗?”可以想象 , 每天皇上小心翼翼打开奏折 , 毕竟机密的事情 , 打开一看 , 皇上您吃芒果吗?……

Array|看似琐碎无聊的垃圾奏折,实则是清朝皇帝借此驾驭天下的表现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这样“扯闲篇的”奏折不时遇到 , 直隶官员因为下雨赶忙给雍正汇报 , 雍正批示:“下点下雨 , 絮絮叨叨” 。有时遇到看不起的臣下 , 他就要讽刺一番 。在批佟吉图的奏折时他这样嘲弄对方道:“知人则哲 , 为帝其难之 。朕这样平常皇帝 , 如何用得起你这样人!”赶上雍正气不顺 , 轻则斥之为糊涂、无知、可厌 , 重则就破口大骂:不是人、死人、狗 , 皇帝的大度荡然无存 。

Array|看似琐碎无聊的垃圾奏折,实则是清朝皇帝借此驾驭天下的表现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奏折背后的心思
雍正即位时 , 夺嫡的谣传受到许多宗室质疑 , 雍正一直在人们心中是个多疑、精力过人且疑似篡位的人 , 为了查清地方舆情 , 以及笼络臣子 , 他希望臣下事无巨细多加汇报 , 经他制度化的“密折制度”相当于“小报告” , 借此掌握更多信息 。分页标题

Array|看似琐碎无聊的垃圾奏折,实则是清朝皇帝借此驾驭天下的表现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清代皇帝重视农业 , 特别关心地方雨水粮价情况 , 经常向地方官询问 , 所以在密折陈奏中定期奏报雨雪、年成和粮价 , 也是奏折里必须要上报的 。比如“面粉一斤 , 需银七厘八厘左右 , 今年雨水适合稻谷甚好 , 谨此奏闻”之类 。从乾隆开始 , 要求地方官每月汇报晴雨粮价等情况 , 形成固定制度 。
康熙要求地方官多汇报地方琐事 , 而且对江南织造要求:“以后有闻地方细小之事 , 必具密折来奏 。” , “近日闻得南方有许多闲言 , 无中作有 , 议论大小事 。朕无可以托人打听 , 尔等受恩深重 , 但有所闻 , 可以亲手书折奏闻才好 。”

Array|看似琐碎无聊的垃圾奏折,实则是清朝皇帝借此驾驭天下的表现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到了雍正 , 更是希望臣下事无巨细多加汇报 , 借此掌握更多信息 。比如苏州织造李秉忠奏报苏州油菜、小麦长势良好 , 雍正批示:“深慰朕怀 , 凡如此等之奏 , 务须一一据实入告 , 毋得丝毫隐饰 。” , “苏州地当孔道 , 为四方辐辏之所 , 其来往官员暨经过商贾 , 或遇有关系之事 , 亦应留心体访明白 , 密奏以闻 。”奏折存在的价值
当了解了清朝奏折制度的背景后 , 才会明白清代君臣并不是愚蠢无聊 。奏折一方面反映的是臣子对皇上的忠诚与细心 , 另一方面是利用奏折商讨政务 , 各地的大臣们可以将拿不准的问题提出来 , 请皇帝裁夺 , 皇帝对不了解的或不懂得的问题 , 可以询问臣下 , 以增长见识 , 作出决断 。雍正说:"本章所不能尽者 , 则奏折可以详陈;而朕谕旨所不能尽者 , 亦可于奏折中详悉批示 , 以定行止 。"

Array|看似琐碎无聊的垃圾奏折,实则是清朝皇帝借此驾驭天下的表现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Array|看似琐碎无聊的垃圾奏折,实则是清朝皇帝借此驾驭天下的表现】雍正朝的许多重大政事 , 如摊丁入亩政策等 , 就是雍正与有关大臣通过奏折反复筹商后定下来的 。奏折用来讨论政事、决定政策 , 不仅使它有了新的生命力 , 而且使它成了推行政治的一种重要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