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评论杂志.|管理者如何让员工在工作中找到尊严?


_本文原题:管理者如何让员工在工作中找到尊严?

商业评论杂志.|管理者如何让员工在工作中找到尊严?
本文插图
“组织发展 , 就是让工作不仅仅是员工谋生的手段 。 ”
【商业评论杂志.|管理者如何让员工在工作中找到尊严?】来源:12个德鲁客(ID:peterdrucker12)
作者:康至军 , HR转型突破中心创始人 , 人才经营与组织发展专家
人的一生 , 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 。 但是对于大多数人而言 , 工作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 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 。 而工作可以不必如此的 。
——谷歌 , 2015年
1
有工作的人也像是失业了一般
大工业时代 , 人们失去了尊严 。
在工厂上班——尤其是在采取大规模生产方式的现代工厂中上班——乏味之极 , 使工作者失去了所有满足感 。 工作沦为谋生的手段 , 不再对工人的创造力具有任何挑战性 。
同一动作的不断反复使完成一项任务的满足感荡然无存 。 一个曾经在汽车厂担任工头的汽车修理工说道:
“在这里 , 每当我完成了一项修理工作 , 就会有一辆汽车驶离修理厂 , 我完成了一项工作;在底特律 , 不论我做了多少挡泥板 , 看到的总是同样高度的一堆钢板 。 ”
对绝大多数工人来说 , 工作的意义仅仅在于工资 , 而与工作本身或产品毫无关联 。 工作成了一桩不自然的、难以认同和无聊的事情 , 它让人感受不到自己的尊严和重要性 , 工人们只是为了获取报酬而勉强为之 。 ”
德鲁克的一个朋友 , 毅然辞去了汽车业的高薪职位 。 德鲁克问他为什么对底特律的生活感到不满 , 他回答说:
“所有的人都在接受救济;就连有工作的人也表现得仿佛失业一般 。 ”
2
短暂的心理满足毫无意义
工作之外的福利 , 治标不治本 。
德鲁克呼吁:
“必须采取措施 , 制定政策 , 让工人了解自己的工作并对之产生归属感 , 但是这还不够 , 因为这只能让工人获得短暂的心理满足 。 只有当感情、知识和理解力在工作中转化为进取心和责任心时 , 它们才能真正让工人感到满意 。
离开了积极的投入 , 短暂的心理满足毫无意义 , 甚至会酝酿出更强烈的挫败感 。 企业家长式作风的根本缺陷就在于它没能认识到这一点 , 同时这一缺陷也是导致其失败的主要原因 。
为了唤醒工人在工业社会中的公民意识 , 赋予他们社会地位与职责 , 我们必须下决心尝试培养他们的进取心、责任心和参与精神 。 ”
唤醒公民意识的最佳途径 , 是给予员工自由 , 承担责任的自由 。
自由不一定使人开心 , 自由与个人幸福不同 , 与安全感或和平发展亦有所不同 。 自由的本义不在于此 , 它是一种负责任的选择 。
自由与其说是一种权力 , 还不如说是一种责任 。 真正的自由不是从纷繁世界中逃避 , 逃避就是放任 。 真正的自由乃是抉择的自由 , 做或不做 , 这样做或那样做 , 观点一致或观点相左 , 你可以自由选择 。
自由从来就不是逃避 , 它永远是一种责任 。 它不是一种“开心” , 而是人们所肩负的最沉重的担子:决定自己个人的行为 , 同时也决定社会的行为 , 并且为两者承担责任 。

商业评论杂志.|管理者如何让员工在工作中找到尊严?
本文插图
3
人之为人:拥有自由与责任
德鲁克在1954年写的《管理的实践》当中 , 有一个章节叫“培养负责任的员工” 。 这个标题甚得很多老板的心意 , 因为很多的管理者都喜欢谈责任心 , 把这个词挂在嘴边 。 认为德鲁克跟自己的想法一致 , 是完全的误解 。
德鲁克说培养负责任的员工 , 他的意思是公司应该给员工提供承担责任的机会和自由 。分页标题
一个员工只有承担责任 , 才能够更好地在工作当中发挥他的作用 , 同时也在工作当中找到一种身份感 , 否则就是一个零部件 , 工作于他来说除了是谋生以外 , 没有任何意义 , 这是最糟糕的情况 。
对于如何管理作为“人”的员工 , 德鲁克给出了非常具体的四条建议:
1.慎重安排员工的职位 , 务必让工作不应当是只求过关就好;
2.给员工设定挑战性的目标和高绩效的标准 , 让优秀的员工能够不受限制地尽展所能;
3.提供员工自我控制所需要的信息;
4.培养员工更高的视角和愿景 , 比如让员工有机会承担内部一些管理性质的事务 。
这些做法都是为了让员工有机会承担责任 , 让他能够真正的成为一个公民 , 充分发挥他的创造力 , 而不仅仅是完成按部就班的工作和上司的指令 。
4
充分利用所有员工的智慧
德鲁克的理念 , 在日本企业得到了充分的实践 。 1960年代 , 日本企业的生产力水平开始对美国形成强有力的冲击 。 美国媒体采访松下幸之助 , 松下说了一段话——
“在你们西方人的心目当中 , 经理负责决策 , 员工负责执行 , 这是你们根深蒂固的一个想法 。 我们之所以能够超越你们 , 是因为我们认识到这个想法是不正确的 。一个优秀的组织 , 不应该只是让员工停留在执行的层面 , 应该充分地利用每一个员工的智慧 。 ”
以丰田为例 。 我们可以想象得到 , 丰田的制造环节是非常标准化的 。 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之下 , 丰田依然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理念——
对一线工作最了解的不是主管 , 不是高高在上的专家 , 而是每一天都在一线开展工作的工人 , 所以应该让他们充分地贡献经验和智慧 。
因此 , 丰田采取了两个特别小的动作 , 一个是功夫提案制度 , 一个是品管圈 。 功夫提案制度是指围绕本职工作 , 员工可以针对工作中相关的标准等 , 提出改善的建议 。
公司一般都会支持员工尝试 , 而且还会定期评选最优秀的员工 , 总裁亲自出面请吃饭 , 送一支钢笔等作为纪念 , 鼓励员工再接再厉、持续改善 。
品管圈是指鼓励一线员工自发形成团队 , 围绕实际出现的问题进行改善 , 通过培训 , 让这些员工都掌握解决问题的八步法 。
每一个团队都能够设定改善目标 , 分析现状 , 找到原因 , 拟定对策 , 付诸实施 , 作出评估 , 见到效果以后 , 把行之有效的部分标准化固化到公司的体系当中 。
在1990年代 , 福特和通用汽车的高管参观丰田以后感慨地说:
“虽然每一年他们这些小小的动作都能够节约上亿美金 , 我们其实还不完全惊讶于节约的金额 , 我们更惊讶的是丰田的现场是生机勃勃的 , 我们的现场是了无生机的、机械的、死板的 , 这也许是我们跟他们真正本质的差别 。 ”
5
目标管理的精髓 , 是自我控制
针对今天的知识工作者 , 德鲁克建议 , 首先要“依靠目标和自我控制来管理” 。 谈到目标管理大家都比较熟悉 , 但是目标管理到今天为止 , 已经发生了异化 , 变成一种走过场 , 失去了原有的价值 。
历史上 , 目标管理做得最好的公司之一是惠普;现在 , 目标管理做得最好的公司是谷歌 。
惠普创始人帕卡德认为 , 目标管理是惠普之道的精髓 。 他认为 , 目标管理对于管理者意味着两点:
1.与其天天干预下属 , 事必躬亲的要求和非常细致地指导 , 不如首先跟下属一起设定清晰的目标 , 通过目标来牵引和拉动下属 。
管理者应该给员工自主权 , 让他按照自己认为最有效的方式来开展工作 , 达成目标 , 承担责任 。
2. 在这个基础上 , 管理者的第二项责任是要营造合适的土壤 。 管理者既不应该事必躬亲 , 也不应该做甩手掌柜 , 应为为员工提供有力的支持 , 让下属有意愿、有能力承担责任 , 达成目标 。分页标题
设定清晰的目标 , 营造合适的土壤 , 这才是“好”的目标管理 。
OKR , 因为谷歌的实践 , 得到全世界广泛地传播和学习 。 OKR与很多企业做的目标管理最重要的区别之一 , 是OKR可以从下往上 , 下属除了承担团队的总体目标以外 , 可以根据工作的需要 , 自主地设立一些目标 , 把它作为工作任务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 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 , 构成员工的OKR 。
所以 , OKR包含了目标管理的精髓 , 就是给员工自我控制、承担责任的自由 。
6
工作可以不沦为生活的代价
最近重读谷歌CHO拉斯洛写的《重新定义团队》 , 感慨良多 。 1954年 , 德鲁克提出“组织发展的目的 , 是避免让工作完全沦为谋生计的手段” 。
2015年 , 拉斯洛在谷歌担任了10年的CHO之后总结说 , “工作——甚至为一些最好的雇主工作——却令人动力尽失、丢掉本性 , 这样是不对的” 。
60多年过去了 , 依然任重道远 。
谷歌的实践 , 是成功的;谷歌令人眼花缭乱的实践背后 , 原则非常简单——让工作成为员工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的源泉 。 取书中三段:
我只是想不通 , 不管我走到哪里 , 雇员都难以得到善待 。 人的一生用在工作上的时间是最多的 。 但是工作 , 甚至为一些最好的雇主工作 , 却令人动力尽失、丢掉本性 , 这样是不对的 。
我们只需要坚信员工都是好的 , 再就是要有足够的勇气 , 把员工看成是企业的主人翁 , 而不是把他们当成机器 。 机器会完成工作 , 主人翁会竭尽全力帮助企业和组织获得成功 。
人的一生 , 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 , 但是对多数人而言 , 工作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 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 , 而工作可以不必如此的 。
设想一个情形:在公司工作不再(仅仅)是达成目的的手段 , 而是员工获得满足感和快乐的源泉;如果一天结束 , 人们都因为自己一天的 成就而感到充满力量、非常自豪 。
你可能会觉得谷歌有些高不可攀 。 好消息是 , 拉洛斯在参加全美最佳雇主的时候发现 , 有很多不像谷歌这样光芒四射的普通的公司 , 都能够做到 。
至少 , 你可以在你的小团队里试着做到 。
* 本文_本文原题为《避免让工作完全沦为谋生的手段 , 是组织和管理者对员工最大的善意》
如何把虚的文化做实?
你需要这套 企业文化落地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