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童伟格:字母练习簿 | 花城关注


_本文原题:童伟格:字母练习簿 | 花城关注
花城关注 字母练习簿
作者 童伟格

花城|童伟格:字母练习簿 | 花城关注
本文插图
événement(事件)
每年春末这周日 , 滨海公路会跑起国际马拉松 , 千万条腿欢快撒开 , 沿海望不见岸 。 午饭时刻刚过不久 , 或至迟不过傍晚 , 陈的爷爷必会拖着偌大旅行袋 , 轰隆隆从公路拐弯 , 杀上山坡 , 来到陈的家 。 每年此日 , 陈就特意坐门口 , 等候一身热汗的他抵达 。 爷爷当然不是去跑马拉松 , 只是和老人会朋友们 , 一同骑车去起点 , 在那处观光饭店大广场集合 。 等到大队跑离良久 , 不见人了 , 他们才骑车出发 , 慢慢沿海 , 聊天晃荡 , 一站过一补给站 , 去讨取未发完的瓶装水、香蕉、小番茄 , 或一口装巧克力 。 爷爷将讨得的 , 塞进万年旅行袋 , 而后就骑着车 , 通北海亲友 , 一家家分送 。 多年以来 , 这是爷爷一人的马拉松 。 陈的母亲 , 素来看不惯爷爷“乞食性” , 总要说些难听话 , 从前是背后喃喃 , 晚近几年则都当面骂了 , 即便她男友在场时亦如是 。 从前几年 , 爷爷都会车停妥 , 行李袋拖进屋 , 一件件掏东西 , 久坐长聊 。 晚近 , 爷爷也就都不进屋了 , 车也不熄火 , 匆匆交代了东西就走 。 所以 , 陈更得专程等候了 。 陈知道 , 每年马拉松 , 都是六点半准时起跑 , 而爷爷和朋友们 , 总约定七点整 , 齐聚大广场 , 每年皆如此 。 但年复一年 , 陈还是要问 , 爷爷都是几点起身 , 几点去等的 , 老人会朋友们 , 都有些什么人啊 , 今年是不是 , 又是非洲黑人跑赢了啊 。 爷爷一路温吞押后 , 要聊要讨 , 要拿要装 , 当然不太可能知道都谁跑赢了 。 但问这些场景 , 会让爷爷开心 , 很有话讲 。 爷爷讲着开心 , 不知不觉也就将车熄火 , 跨坐其上 , 孩子般兴高采烈往下编 。 陈应和着 , 也开心 , 就站在家门口与爷爷瞎搅和 。 陈总想着若有一年 , 若能再将爷爷哄进屋里坐 , 那陈也算及时成材 , 会听也会说人话了 。
但今年陈仍然失败 , 爷爷讲完 , 再轰隆隆发动车 , 就下坡走了 。 陈提着爷爷分装给他的垃圾袋 , 走到自家巷尾 , 下望坡底 , 试图分辨滨海公路上流动身影 , 哪个才是远去的爷爷 。 公路满布细碎的纸片 , 马拉松大队真散了 , 陈看那条星散路上 , 爷爷说还要一人再去的地方 , 看必定比开跑时刻还早起许多的他 , 所再度过的寻常一日 。 早起日常 , 数公里外 , 爷爷推奶奶进厅 , 开电视给她看 , 去小灶生火煮粥 , 炒菜 , 开酱罐 , 与奶奶配电视囫囵吃了 。 还有时间 , 爷爷去巡第一回菜田 , 再回来收拾 , 而后爷爷就离家 , 前去马拉松 。 而现在 , 爷爷要去庙街访友 。 爷爷说 , 庙街那些商家老友都欢迎他去 , 因为他一来 , 就不知为何总带来生意 , 所以都喜欢他去聊天 。 爷爷的话 , 当然是不能尽信的 。
没有什么是一直如此的:那条滨海公路 , 原不是那般宽 , 而陈所立足的这片坡地住宅区 , 原是没有的 。 爷爷从前不是那样老 , 而陈原也不是现在的这个陈 。 只是 , 庞大时间 , 已提前为爷爷指明了他最后的命运:他勤俭耕作一辈子 , 但至死 , 都将是无土之人 。 多年以前 , 那条滨海路开始拓宽 , 熟门熟路的爷爷 , 一人如常 , 如今日那般骑车晃荡 。 飞虫一样 , 爷爷被彼时新立的电线杆顶上 , 那长列在正午时分仍不暗去的全新水银灯所惑 。 像同时看见千百个太阳 , 爷爷失神陷坑 , 摔车 , 整个人真的腾空飞起 , 再重重摔落 , 被送进了彼时亦是新起的署立医院临海分院 。 陈去探望爷爷 , 尽力和缓爷爷在生活了一辈子的地头上 , 再度腾飞成陌生人的恐慌 。 一段时日后 , 陈接爷爷出院 , 回爷爷家 , 放爷爷进他所仅剩的荒原 。 爷爷曾有过的一小亩山田 , 在陈童年伊时 , 就被征收为葬地了 。 在陈成长的年岁里 , 爷爷成为违法的农夫:在葬地坡底 , 边缘 , 任何可能的畸零地上 , 爷爷都勤勉辟出菜田 , 菜田错错落落 , 围篱高高低低 , 具体看来 , 就像那条让爷爷腾空重摔的星散道路 。 但在这一切之中 , 爷爷显得开心 , 看见上方 , 在阳光下闪着金光的骨塔 , 以及沿坡而来 , 一长串正对爷爷家 , 方方正正皆反着光的死者永息地 , 爷爷也开心 。 借光借光 , 爷爷说 , 现在整个白天 , 家里都不必点灯了 。分页标题
爷爷总是爱说笑 , 他大约并不记得 , 是因为那样的他 , 才让陈成为现在的陈的 。 陈没什么正当才能 , 最天赋异禀的 , 就是身材一般 , 长相大众 , 绝难让人记得 , 就像传说中的那种空气人:同班三年的同学 , 从入学到毕业 , 每天都来跟陈讲同一则笑话 。 这帮助他 , 在十多岁 , 还在中学就读时 , 就自我锻炼 , 成了惯窃 。

花城|童伟格:字母练习簿 | 花城关注
本文插图
后来 , 陈当然默默戒了这习惯 。 戒是戒了 , 但仿佛神对禀异之人的天谴永存 , 那在青春期时养成的生理时钟 , 陈却一生难再调整了 。 所以 , 到了三十多岁 , 陈仍然每天昼伏夜出 , 开着货车 , 在滨海一线 , 值着为各处商店补货的大夜班 。 像在赎自己未成年时的罪错 , 又像只是已为个人年轻时的冲劲 , 另找到一种污名尽去的替代形式 , 陈驾着公司借他的车 , 车里满载不属于他的财货 , 在一条全新的儿时路上奔驰 。 陈自认 , 是个没有故事可讲的寻常人 。 因为成事不说:过往既已默默戒断 , 最好也不要在记忆里一一清点了 。 也因为他知道自己是不会变了:无论到了四十岁、五十岁 , 甚至是六十岁 , 像爷爷对个人最后命运的知晓 , 只要世界允许 , 陈个人是极乐意 , 一辈子去值这大夜班 , 去跑这一人马拉松的 。 虽然 , 世界允不允许这滨海一线 , 将来还有店有人 , 有大众一般欢快的爷爷与陈 , 陈并不知道 。 但这 , 就不是他有能力去臆测的了 。 虽则自认无故事可讲 , 但像一切寻常人 , 陈偶尔还是会回想自己 , 这所谓的现实人生的 。 这说来困难 , 只因似乎 , 在他一生中 , 在梦境里奔走的感知 , 比在光天化日下晃悠的 , 对他而言 , 要来得具体与确切许多 。 更多时候 , 他会深记的 , 是某种接近闭眼的感知 , 或者 , 某种全身涵容他 , 却并无景深 , 亦缺乏变化的不知冷热 。 这使得他所最怀念的 , 比之其他同场记忆的人 , 总显得像是同一场空洞而静止的梦 。 一场只能由他一人 , 独自去梦着的梦 。 一场像他本人一样日照不足的梦 。 或者 , 还是妻说得简单明了:他就是个莫名其妙的人 。
如妻所言 , 陈不善记事 。 但其实 , 他很想念那些莫名其妙的凌晨 , 在一夜配送工作完结后 , 他回公司仓库 , 还了车 , 独自走过一段滨海路 , 去向妻 , 彼时女友的租屋处 。 彼时 , 滨海路还在拓宽 , 事实上 , 彼时的整片海岸 , 正又一次全场动员 , 改造自己 , 去提早适应对他而言 , 将是更悠远的迁离或迫近 。
所以他 , 只能扬长走过这些为将来特设的碎石 , 像航天员 , 走在只有他自己能肉眼看见的光年里 。 像一个人 , 走过这必将无人闻问的 , 将来的基底 。 他看左近更低 , 那被废弃更久的海 , 如实更像时间的废弃场 , 以无尽暗涌 , 衬托滨海路的新护栏 , 与护栏边 , 一排新立电线杆 。 那排让爷爷失神腾飞的电线杆 。 彼时 , 它们仍然新颖而强健 , 仍像刚蹦蹦跳出预铸厂 , 还未串连好内在时钟 , 尚不知倦勤 , 顶上水银灯 , 似乎真不打算再暗下了 。 这样一人的清晨时冷时热 , 但其实 , 或冷或热 , 皆像被一自外于季节的豪奢通道 , 给隔离于光的拱照外了 。 那线碎石路没有飞虫 , 连海风都罕入 , 当他抬头望天 , 只看见蛋清色的暧昧 。 那让他所置身的地方 , 像那线碎石路所指向的 , 远方最远的将来 , 也像是没有人可能想起的 , 生活最初被一一指配的密室之壳 。 但当然 , 他所置身的地方 , 仍只是一处不属于他的场所罢了 。 彼时的他 , 只是走在无人晨光里 , 在这片全岛境内电压最强的地带 , 走在一线未及铺上沥青 , 被照得光影不生的碎石路上 , 像一个过于富有 , 于是终不知将要窃取什么的贼 。
......

花城|童伟格:字母练习簿 | 花城关注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童伟格 , 1977年生 , 台北艺术大学戏剧系讲师 。 著有长篇小说《西北雨》等书 , 合著有短篇小说集《字母会》系列 。 (摄影 汪正翔)
目录
中篇小说
短篇小说
诗歌
散文随笔
【花城|童伟格:字母练习簿 | 花城关注】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