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朱德凭什么成为元帅?秘诀在于这“五德”

《孙子兵法》里曾经总结过“为将五德”:“将者 , 智、信、仁、勇、严也 。 ”此也是朱德的为将之德 。
一、为将之智:善谋能断 , 运筹决胜
【朱德|朱德凭什么成为元帅?秘诀在于这“五德”】
朱德|朱德凭什么成为元帅?秘诀在于这“五德”
文章图片
1922年出国留学前 , 朱德已成长为滇军名将和出色的指挥官 。 在长期的军事生涯中 , 他储备了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和不断创新战略战术的能力 , 为日后的革命战争提供了军事保障 。
朱德逐渐将军事指挥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了起来 。 留学苏联期间 , 他就客观思考了回到国内该怎样打仗的问题:“部队大有大的打法 , 小有小的打法 。 ”“打得赢就打 , 打不赢就走”“必要时拖队伍上山” , 这奠定了游击战的基本雏形 。
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失败 , 经过三河坝之战 , 朱德麾下的800人成为了革命的种子 , 但人困马乏 , 缺枪少弹 。 朱德利用国民革命军第16军军长范石生与蒋介石的矛盾 , 成功将部队改称国民革命军第16军第47师第140团 , 隐蔽在范部之中 , 通过合作得到了补给恢复 。
1928年的“年关暴动”中 , 朱德打着140团的旗号 , 智取宜章县城 , 揭开了湘南起义的序幕 。 整个湘南起义持续3个多月 , 参与人数超过百万 , 为后来红军在井冈山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到了井冈山之后 , 朱德与毛泽东逐渐又提出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诀 。

朱德|朱德凭什么成为元帅?秘诀在于这“五德”
文章图片
▲毛主席与朱德在陕西宝安县合影
二、为将之信:志坚如钢 , 信念坚定
朱德自追寻中国共产党投身革命以来 , 几经沉浮 , 几经坎坷 , 几经磨难 , 但是在任何困难时刻 , 始终坚如磐石 , 毫不动摇 。
1922年 , 疲倦了军阀混战的朱德辞去军职 , 来到上海寻找革命出路 。 在向陈独秀提出入党请求后 , 却因其军阀将领出身、更需要考验的原因 , 遭到了拒绝 。 但既然认定了目标 , 朱德便毫不气馁 , 甚至远渡重洋 , 寻找革命之路 。 最终 , 他来到欧洲 , 在中共旅欧组织负责人周恩来的介绍下 , 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
1927年10月 , 南昌起义部队余部濒临绝境 , 军心不稳 , 人心思变 。 在这紧要关头 , 朱德站了出来 , 登高一呼 , “愿继续革命的跟我走” 。 他的坚定和乐观 , 强烈地感染并鼓舞着每一名官兵 , 最终渡过难关 。
正是朱德 , 用自己坚定的信心 , 用自己钢铁的意志 , 保存下了革命的火种 , 指出了光明的前途 。
长征途中 , 革命再次面临危机 。 红一、四方面军懋功会师后 , 分编成左路军、右路军一并北上 。 然而 , 当时担任红四方面军负责人的张国焘却发出了与中央决定相左的命令 , 放弃北上 , 单独南下 。
朱德当时随左路军行动 , 张国焘南下“另立中央”时 , 明确要朱德表态支持自己 。 朱德说: “北上决议 , 我在政治局会议上是举过手的 , 我不能出尔反尔 。 我是共产党员 , 我的义务是执行党的决定 。 南下是没有出路的!”
1935年10月5日 , 在卓木碉召开高级干部会议 , 张国焘要朱德同志表态 , 他旗帜鲜明地说:“大家都知道 , 我们这个‘朱毛’ , 在一起好多年 , 全国全世界都闻名 。 要我这个‘朱’去反‘毛’ , 我可做不到呀!”
在被挟裹南下的过程中 , 他为了保存红军实力 , 同张国焘的分裂活动进行坚决斗争 , 最终实现了红军三大主力在西北的大会师 。 毛泽东评价他: “度量大如海 , 意志坚如钢” 。分页标题

朱德|朱德凭什么成为元帅?秘诀在于这“五德”
文章图片
▲1949年 , 朱德在开国大典上由聂荣臻陪同检阅海、陆、空部队
三、为将之仁:以德服人 , 仁心爱兵
朱德是久经战阵的名将 , 但也是一名普通的士兵 。 朱德曾说:“我带兵的特殊战术是这样的:我本人身体健康 , 可以和弟兄们共同生活 ,跟他们打成一片 , 从而获得他们的信任 。 ”他更是和普通士兵们一道 , 穿粗布军装 , 吃糙米野菜 , 住草棚窑洞 。
红军在井冈山立足不久 , 敌人甚至在经济上也对井冈山进行了封锁 。 为了打破敌人封锁 , 解决山上粮食短缺问题 , 红四军发起了下山挑粮运动 , 农民出身的朱德 , 挑起扁担 , 带头参加 , 每次100多里 。
朱德没有高级军官的架子 , 这也曾经在危难之中救了他的性命 。 1927年11月 , 朱德为了与范石生接洽 , 亲率50多名战士进驻一个小镇的祠堂中 。 当夜 , 本地民团头目得知朱德在此 , 遂包围祠堂 , 冲进院内试图活捉朱德 。 当几个民团冲进来看见朱德时 , 见到的是满脸胡子拉茬、身穿补丁摞补丁破军衣、还系着一条围裙的不起眼的士兵 。 朱德沉着冷静 , 说自己是伙夫 , 骗过了民团 。 趁敌人不注意 , 开枪击毙敌人 , 果断脱险 。
陈毅在1929年写给中央的报告中说道:“群众及敌兵俘虏初次看见鼎鼎大名的四军军长那样芒鞋草履、十分褴褛莫不诧异 , 若不介绍 , 至多只能估量他是一个伙夫头 , 同时到现在伙夫头三字恰成了四军军长的诨号 。 ”
在长征途中 , 朱德总是十分关心战士的生活 , 想尽了办法让红军从环境恶劣、粮秣无济、饥寒交迫的环境中走出来 。
1935年 , 红军从懋功一带北上进入雪山连绵的藏区 , 大军几乎绝粮断炊 。 朱德组织、发动各部队满山遍野采摘野菜充饥 。 他组织了一个“野菜调查小组” , 亲自带领着小组到山上或原野 , 找出一些认识的、可以吃的野菜 , 挖出带回 , 然后他又动员大家去找 。 在长征途中 , 居然找到了60多种野菜 , 还编了一个《吃野菜须知》的小册子下发到各连队 。
在长征中 , 朱德是年龄最大的统帅 , 但他只要了两匹马 , 一匹驮文件 , 一匹则常常随康克清在队伍后面收容伤病员 。 年轻的战士们都把宽厚的朱德视为自己的慈父 。 红军之父爱兵如子 , 可见一斑 。

朱德|朱德凭什么成为元帅?秘诀在于这“五德”
文章图片
▲1945年4月 , 朱德在中共七大上作军事报告
四、为将之勇:坚毅顽强 , 勇猛无畏
朱德戎马一生 , 他不仅善于在指挥所里运筹帷幄 , 而且经常身先士卒 , 上阵冲杀 。
南昌起义军南下失败之时 , 部队在福建武平击退了敌军追击 。 当时 , 部队位于闽赣边界的石径岭 , 四处悬崖峭壁 , 唯一可以通过的隘口被反动民团占据 。 危急时刻 , 朱德突然出现在队伍前方 , 一面镇定地指挥部队疏散隐蔽 , 一面亲率警卫员攀上悬崖峭壁 , 绕到敌人身后发起突袭 , 将敌军击溃 , 打开了前进的通路 。 当部队通过隘口时 , 朱德又威武地站在一块断壁上 , 手握驳壳枪指挥后续部队前进 。
粟裕回忆说:“朱德同志不仅是一位宽宏大度、慈祥和蔼的长者 , 而且是一位英勇善战、身先士卒的勇将 。 ”
遵义会议后 , 红军在贵州土城地区对追击的川军进行阻击 。 朱德毅然提出到前线直接指挥作战 , 毛泽东不同意 , 朱德把帽子一脱说道:“不要光考虑我个人的安全 。 只要红军胜利 , 区区一个朱德又何惜!”毛泽东终于点头 。 于是 , 朱德出现在了前沿阵地上 。
1938年 , 朱德任第二战区东路军总指挥 , 除指挥八路军和山西新军一部外 , 还指挥国民党军7个师 。 4月初 , 日寇就出动3万多人分九路围攻晋东南根据地 , 企图围歼八路军总部和东路军 。 朱德灵活运用他自己概括的作战原则 , 以一部钳制多路来犯之敌 , 而我主力则把苫米地旅团压在八路军预设的河谷里 , 将敌截成数段 , 一举消灭日军2200多人 。分页标题
率先垂范 , 英勇无畏 , 朱德为人民军队树立起了大智大勇的大将风范 。

朱德|朱德凭什么成为元帅?秘诀在于这“五德”
文章图片
▲1952年5月1日 , 朱德和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
五、为将之严:严于律己 , 严于治军
朱德治军纪律严明 , 将纪律和服从作为职业军人的天职 。
1913年 , 朱德率部戍守云南边境地区时 , 命令部队不准进村串户 , 不准偷鸡摸狗 , 还开除了“萎靡不振”的士兵王占标 , 可见其治军之严厉 。 从1917年至1922年 , 朱德驻防泸州五年 , 部队纪律严明 , 爱护百姓 , 剿匪安民 , 深得百姓拥护 。
1927年10月 , 朱德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800人抵达赣南的信丰时 , 一些来自旧军队的不良分子在城里吃饭不给钱 , 甚至拿枪、手榴弹吓唬老百姓 , 还有的抢钱抢物 。 朱德得知后 , 立即派陈毅查明事实 , 集合队伍 , 对带头肇事的主犯执行枪决 。 这样做 , 狠狠地刹住了起义军中旧军队的作风 , 同时也在老百姓心中树立起了人民军队的良好形象 。
朱德在治军上严格要求 , 对自己更是严上加严 。  他一贯主张:要实际 , 不要浮夸 , 要踏踏实实地把事情办好 。
开国大典时 , 朱德也在天安门城楼上 , 但是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时的电影、照片中 , 都难以找到朱德的身影 , 这是为何?原来 , 当时观礼台上人声鼎沸 , 新闻采访人员们也争先拍照 。
朱德发现 , 摄影采访人员只有把身子探出汉白玉栏杆外面 , 才拍得上毛泽东宣布这一壮举的全景 。 所以 , 采访人员把身体倚到汉白玉栏杆上时 , 他抓住采访人员的两腿 , 帮助采访人员完成了这一重要使命 , 而他把自己却留在镜头之外 。
1951年朱德65岁生日时 , 家乡仪陇县派人到北京看望他 , 县里提了两个要求:一是把县城迁到朱德的出生地马鞍场 , 二是把仪陇县改名为朱德县 。
朱德听了赶紧说:“我不算英雄 , 只是一个战场上没有被打死的普通士兵 , 那些为革命牺牲了的烈士才称得上英雄 。 ”在他的坚持下 , 仪陇县城没有搬 , 县名也没有改 。  朱德淡泊名利 , 虚怀若谷 , 严于自律 , 正是人如其名——“赤色的品德” 。
朱德元帅已经逝去42年了 , 但其不朽的精神 , 一直是我们这支军队永不褪色的红色基因 。 不论是足智多谋、信念如钢、尚德仁爱、英勇无畏还是纪律严明 , 都是新一代革命军人应当继承的优良传统 。 朱德元帅的为将之德 , 也是我们这支人民军队在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征程中所需要的精神动力 。 正所谓:
星火初聚乾坤转 , 大厦将倾只手拦 。
百战洗礼浮血海 , 兵扫六合金瓯完 。
度大如海胸襟满 , 志如钢铁利刃寒 。
红军之父有谁人?元戎英名青史传 。
她一个弱女子 , 却改变了8000万知青的命运
中国最“富”的两大隐形家族 , 后代沉寂多年 , 如今改变了大半个中国
1948年 , 解放军俘虏一老头 , 林彪知道后勃然大怒 , 并亲自登门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