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府兵|夹在东晋之间的桓楚政权,为什么会如此短命?
公元400年 , 此时南方的东晋朝廷 , 要说谁的实权最大 , 不是皇帝 , 也不是朝廷重臣 , 而是外面的桓玄 。 东晋朝廷的政权虽然由司马道子、司马元显父子相继掌控 , 但能够管辖的也只是江南八郡而已 , 江北由北府兵刘牢之、豫州刺史司马尚之分割 , 而南边还爆发了孙恩起义 。 总而言之 , 东晋现在是四处树敌 。 而桓玄却掌握着东晋超过一半的领土 , 这让本就有野心的他 , 更是大造舆论 , 多次在自己地盘伪造祥瑞 。
神操作把桓玄送上了皇位
按照正常的历史发展 , 用不了多久 , 恒玄就得篡位 。 所以 , 为了解决这个麻烦 , 公元402年正月 , 司马元显控制朝廷下诏讨伐桓玄 。 他自任征讨大都督 , 以刘牢之做前锋都督、征西将军 。 桓玄没有想到朝廷这么快就公开讨伐自己 。 他之所以敢这么高调 , 就是因为觉得扬州闹饥荒 , 南方还有孙恩闹着 , 司马元显不可能讨伐自己 。 听说司马元显讨伐自己 , 桓玄一开始想放弃东部郡县 , 退保大本营江陵 。 但在长史卞范的劝说之下 , 桓玄改变了想法 , 留自己的哥哥桓伟守江陵 , 自己则召集兵马顺江而下进驻浔阳 。 到了浔阳后 , 桓玄公布司马元显的罪状 , 反过来声称要讨伐司马元显 。
文章图片
这下司马元显又害怕了 , 实际上 , 他压根就没准备消灭桓玄的任何计划 , 只是看他不顺眼 , 一时意气用事 , 也没有想到桓玄会这么刚 。 司马元显的大军都准备开拔了 , 得知桓玄的态度却开始迟迟不敢动身 。 仗还没开打 , 司马元显就在气势上输了 。
【北府兵|夹在东晋之间的桓楚政权,为什么会如此短命?】另一边 , 桓玄一边顺江而下 , 一边同样心里打鼓 。 他都怀疑自己的士兵敢不敢与朝廷大军作战 , 直到过了浔阳 , 还没有见到司马元显的人马 , 桓玄这才稳下心来 , 部队的士气也开始高涨起来 。 当桓玄抵达姑孰 , 击破了襄城太守司马休之和豫州刺史司马尚之后 。 司马元显更是没主意了 , 派使者向刘牢之询问战事 。 刘牢之也害怕 , 他一来担心桓玄手下有大批精兵强将 , 二来担心即便平定桓玄了 , 自己也会功高震主 。 所以刘牢之犹豫不决 , 消极怠工 , 磨磨蹭蹭地带着北府兵进驻建康西南的溧洲就止步不前了 。
就在这时 , 桓玄派其刘牢之的族舅何穆来劝刘牢之说:“高鸟尽 , 良弓藏;狡兔殚 , 猎犬烹 。 文种、白起、韩信 , 这些都是前车之鉴 。 现在你的情况是 , 战败了则家族不保 , 战胜了也难逃满门抄斩的命运 , 倒不如与桓公联手 , 保有富贵 。 ”刘牢之听了 , 觉得何穆所言有理 , 就打算派使者去向桓玄请降 。
外甥何无忌和部将刘裕苦苦劝谏不要投靠桓玄 , 然而 , 自古以来能听进部下话的人很少 。 实际上 , 还是那句“高鸟尽 , 良弓藏;狡兔殚 , 猎犬烹”打动了刘牢之 , 跟谁不重要 , 利益最大化才最重要 。 最终 , 刘牢之还是派刘敬宣至桓玄营中请降 。
文章图片
刘牢之率北府兵投降后 , 这场战争实际上就已经结束了 。 桓玄大军沿江而下 , 司马元显退守建康 。 在建康 , 司马元显退无可退 , 只得硬着头皮在宣阳门外列阵迎战 。 可因为他的一退再退 , 军心早已混乱 , 晋军不战自溃 。 桓玄兵不血刃进入建康 , 抓住司马元显 , 将他和之前被俘的司马尚之一起杀死 。
桓玄控制皇帝司马德宗 , 自任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 , 又派家人、亲信占据要津 , 控制了东晋朝野 。
篡位
恒玄掌权以后 , 首先要对付的就是最有威胁的北府兵 。 他任命刘牢之为征东将军、会稽太守 , 借此剥夺其军权 。 刘牢之的儿子刘敬宣就劝刘牢之趁着军权还没有交出去 , 袭击待在建康丞相府中的桓玄 。 在这种时刻 , 刘牢之低的可怜的政治数值展现了出来 , 他最终没有采纳儿子的建议 , 而是计划带着北府兵渡过长江 , 与在江北的女婿高雅之联合据守北岸和桓玄相持 。分页标题
刘牢之召集了北府兵各将领商议去留 , 但刘牢之的主张并没有得到部下的支持 。 他之前经安排儿子刘敬宣到京口安置家眷 , 却迟迟没见到儿子归来 , 就以为他遭遇不测 。 众叛亲离之下 , 刘牢之感觉没有希望了 , 就自缢而死 。 不一会儿 , 刘敬宣赶了回来 , 见父亲已死不敢哭喊 , 急忙投奔高雅之而去 。
除去刘牢之后 , 桓玄彻底掌控了国政 。 对群龙无首的北府兵 , 桓玄举起了屠刀 , 接连杀害了高素、竺谦之、竺朗之、刘袭、刘季武、孙无终等北府旧将 。 而刘敬宣、高雅之和冀州刺史刘轨起兵反桓失败后 , 就投降了南燕的慕容德 。
文章图片
#东晋#元兴二年(403年)二月 , 桓玄矫诏自任大将军 。 同年九月 , 他又加授相国 , 封楚王 , 封地有十郡 , 并加九锡 。 403年12月 , 晋安帝司马德宗献出国玺 , 禅位于桓玄 。 桓玄经过一番辞谢表演后 , 粉墨登场称帝 , 国号“楚” 。 历史上将这个政权称为“桓楚” , 篡位后 , 桓玄贬司马德宗为平固王 , 迁居浔阳 。
刚建立就要面临灭亡
桓楚政权的建立 , 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 桓玄接手的东晋是经过权臣、外藩和起义军轮番蹂躏过的国家 , 百姓困苦 , 朝政混乱 。 但从另一方面来讲 , 动乱之后的人们都希望有人出来收拾乱局 。 这就为桓玄施展拳脚、建立功业提供了舆论基础 。 只要他做出成绩了 , 哪怕就是比司马道子和司马元显好那么一点点的政绩来 , 人们都会说他好的 。
桓玄入主中枢的初期 , 的确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 就连《晋书》也承认他“初至也 , 黜凡佞 , 擢俊贤 , 君子之道粗备 , 京师欣然” 。
文章图片
但要说实话 , 桓玄之所以成功 , 不是他太强 , 而是对手实在太无能 , 并且他的家世基础又很强 。 如果说做个指点江山的文人谈客 , 桓玄绰绰有余 , 可要论治国平天下 , 恒玄就不行了 。 桓玄即位后 , 并没有做出什么好计划来 , 也没有制定相关的政策来恢复江南地区 。 只是做了一些无关紧要或者沽名钓誉的行为 。 比如 , 桓玄好施行小惠以笼络人心 。 他亲自审讯囚犯时 , 不管罪刑轻重 , 多予释放;对于拦御驾喊冤的人 , 也都给予救济 , 对罪犯和申冤者反映的问题则不闻不问 。 另外 , 一旦有官员在诏书中写错一个字 , 桓玄就把经办人员全都降级或免职 , 以此来显示自己明察秋毫 。
桓玄喜欢奇珍异宝 , 可以说是珠玉不离手 。 他当了皇帝后 , 民间有书法名画或佳园美宅 , 桓玄都要占为己有 。 百姓不给 , 桓玄就威逼强夺 , 与强盗无异 。 他还派遣官吏四处求宝 , 掘果移竹 , 不远数千里给他输送宝物 。 他还把搜集的奇珍异宝和名贵书画都放入轻舸中 。 别人劝他没必要把宝贝都藏在小船里 , 桓玄说:“这些书画服玩应该时刻放在身边 , 万一遇到兵凶战危损失了多可惜 , 所以我把它们事先放在船上 , 遇到紧急情况可以方便运输 。 ”堂堂九五之尊 , 首先想到的竟然是如何方便携带宝贝逃亡 。 桓玄兴筑宫殿 , 篡位后骄奢荒侈 , 游猎无度 , 夜以继日 。 亲哥哥桓伟死了 , 下葬的当天 , 桓玄白天哭灵晚上继续游乐 , 让人看不下去 。
既然朝野都对桓玄失去了信心 , 那么谁来推翻他呢?按照常理来讲 , 首当其冲的就是那些跨州连郡的世族大家们了 。 遗憾的是 , 经过几十年的安逸享受 , 世族大家不论在身体上还是精神上都已经腐朽堕落 , 变得庸碌无能了 。 所以 , 能够推翻桓玄的人只能在军队里 。
分页标题
文章图片
这些人就是没有被桓玄斩草除根的以刘裕为首的北府军旧部 , 桓玄的妻子早就提醒过说刘裕有野心 , 但恒玄打算等到平定中原后在收拾刘裕 。 永始二年(404年)二月二十七日 , 刘裕以打猎为名 , 和何无忌纠合了100多人的小武装 。 次日早晨 , 京口城门刚开 。 何无忌身穿传诏书的服装 , 诈称朝廷使者 , 当先进城 , 100多人跟着一拥而入 。 守将桓修大概连真假还没有弄清楚 , 便被砍了脑袋 。 同日 , 京口对岸由桓弘驻防的广陵也发生了政变 。 刘毅、孟昶和刘裕的弟弟刘道规带几十名壮士冲入桓弘府中 , 将桓弘杀死 。 考虑到兵力薄弱难以坚守广陵 , 刘毅随即率众渡江 , 与刘裕在京口会合 , 队伍壮大到1700多人 。
桓玄的灭亡
刘裕整顿完毕后 , 主动进攻建康 。 桓玄仓促部署应对 。 他主要做了两个措施 , 第一是赦免扬、豫、徐、兖、青、冀六州的百姓 , 收揽人心;第二是任命桓谦为征讨都督 , 派吴甫之、皇甫敷两人分别率军北上迎战刘裕 。
三月 , 刘裕和吴甫之在江城遭遇 。 吴甫之是桓玄的骁将 , 带领的部队也是百战精兵 。 但刘裕带着不怕死的决心 , 大呼着亲身冲入敌阵 。 在他带领下 , 起义军奋勇前进 , 阵斩了吴甫之 , 击溃了桓玄的一支部队 。 刘裕进军到罗落桥的时候 , 皇甫敷率另一支部队数千人恭候迎战了 。 刘裕和一同起兵的檀凭之分别率领一支部队 , 冲向敌阵 , 将皇甫敷斩首 。
前线的失败使桓玄大惊失色 , 他一面找术士诅咒刘裕 , 一面收拢两万军队 , 派遣桓谦、何澹之屯东陵 , 卞范之屯覆舟山西面 , 准备战斗 。 刘裕推进到覆舟山东面后 , 让将士们饱餐一顿后 , 抛弃余粮 , 以破釜沉舟之势对桓军发动攻势 。 他选派年老羸弱的人在蒋山上分张旗帜 , 然后指挥部队分道进攻 。 桓军的侦察兵看到后 , 以为刘裕军队人数众多 , 桓玄更担心了 , 加派庾颐之带领建康城内的精兵增援前线 。
决战正式开始 , 刘裕、刘毅等将领身先士卒 , 直前冲击 。 将士人人死战 , 喊声惊天动地 。 刘裕见东北风急 , 就沿途放火焚烧 。 桓军士气低落 , 刘裕等人越战越勇 , 结果桓谦等诸军纷纷后逃 。 城内 , 桓玄集合亲信数千人 , 扬言要出城与刘裕决一死战 , 暗地里带着儿子桓升、侄子桓浚等出建康西掖门 , 到达石头城 , 坐上事先准备好的小船 , 向长江上游逃去 。 建康落入刘裕手中 , 周边郡县也纷纷反正 。 起兵不满一个月 , 他就成了胜利者 。
桓玄退出建康后 , 到浔阳挟持了晋安帝司马德宗 , 继续向西逃回江陵 。 对外 , 桓玄担心兵败如山倒 。 他继续以大楚皇帝自居 , 要和刘裕争夺天下 。
文章图片
西撤后 , 桓玄唯恐政令不通、法令不肃 , 施行严刑峻法来整肃内部 , 部众反而愈加离心 。 逃亡途中 , 桓玄开始编辑起居注(记载帝王日常言行的档案) , 说到被刘裕打败的内容 , 他自称经略指授算无遗策 , 说是诸将不听指挥 , 以致失败 。
四月 , 司马遵在建康就任大将军 , 发兵讨伐桓玄 。 桓玄以投降的前秦太子苻宏为前锋 , 东下与刘毅率领的晋军决战 。 桓玄发扬畏战的一贯传统 , 在御船旁边系着一条小船 , 装着宝物和给养 , 一看情况不妙随时准备开溜 。 下面的将士看到皇帝都是这样的心理 , 哪里还有斗志 。 加上刘毅又成功乘风纵火 , 一场火攻将桓玄的荆州兵杀得大败 。 桓玄不但不思收拢败兵再战 , 反而烧掉辎重 , 连夜逃回江陵 。
部将冯该劝桓玄在江陵准备最后的决战 。 桓玄完全没有勇气 , 计划逃亡汉中投靠梁州刺史桓希 。 他不顾个别忠心将士的劝阻 , 连晋安帝也不要了 , 率部弃城北逃 。 江陵城中顿时大乱 , 指挥混乱 , 政令不通 。 桓玄带少数几个人乘马出城 , 出城门的时候遭遇怀恨在心的旁人行刺 。 刺客没有刺中桓玄 , 却导致桓玄身后最后的部队相互猜疑 , 起了内讧 。 最后 , 桓玄狼狈地和几个亲人逃到船上 , 逆江泛舟而去 。分页标题
因为东晋的益州刺史毛璩的弟弟毛璠死了 , 就派了其孙毛佑之、参军费悦带着200人出三峡送葬回江陵 。 毛璩的侄子毛子修是桓玄的屯骑校尉 , 有心杀桓玄 , 就劝诱桓玄入蜀 。 桓玄同意了 , 在枚回洲遇到了毛佑之和费悦一帮人 。 毛佑之等人里应外合 , 对桓玄发动突袭 。 一时间箭如雨下 , 桓玄平时宠幸的近臣丁仙期、万盖等人用身体护着桓玄 , 各中数十箭而死 。 桓玄也中箭了 , 儿子桓升在旁帮他拔出箭来 。 益州督护冯迁抽刀 , 跳上桓玄的大船 , 刀起头落 , 将桓玄杀死 。 桓玄的脑袋被送到建康 , 悬挂在大街上示众 。 围观百姓莫不叫好 , 可见桓玄多么不得人心 , 桓玄政权的速亡也在情理之中 。
文章图片
桓玄虽死 , 这场战争并没有结束 , 桓家经营多年 , 势力盘根错节 。 桓玄死后 , 被其侄桓振谥为武悼皇帝 。 桓振、桓谦、苻宏等人在荆州一带顽抗 。 桓振还一度重新攻陷江陵 , 再次俘虏晋安帝 。 东晋花了几年时间才诛杀桓振等人 , 讨平叛军 。 直到406年晋安帝才回归建康 , 司马遵奉还政权 , 改拜太保 。 桓氏子孙部分投降后秦 , 部分逃入苗中成为南蛮 , 在东晋绝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