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中国古代科举舞弊什么下场?考生斩首,主考官杀头
【军武次位面】:杨树
文章图片
科举舞弊 , 在中国古代是死刑!
再过两个月 , 就是科举制度被废除115周年的日子了 。
1905年9月2日 , 经过直隶总督袁世凯、湖广总督张之洞的奏请 , 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发布上谕 ,
“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 。 ”
至此 , 科举退出了历史 。
文章图片
▲废除科举的诏书
作为一项被废除的制度 , 科举一直被认为是钳制思想 , 使中国陷入固步自封、愚昧落后的罪魁祸首之一 , 长期被口诛笔伐 , 似乎一无是处 。 但实事求是的讲 , 这样的认识恐怕并不正确 , 科举不仅是一项优良的制度设计 , 而且还是中华文明对世界的一个重大贡献 。
可能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印象——古代好像一直都有科举制?但科举最早出现于隋朝 , 距今约1300多年 , 相比中国五千年历史 , 这个时间并不长 , 即使从秦始皇统一天下算 , 也差不多在是两千年历史的中间偏前 。
为什么科举出现得这么晚呢?这和中国进入“帝国时代”后面临的权力分配问题密切相关 。
文章图片
▲贵族当然能出人才 , 但也更容易出废物
在秦朝之前的“封建时代” , 国家治理依靠世袭贵族 , 贵族阶层分走了很多利益和资源 , 中央权力不能直达基层 , 于统一不利 。 在秦始皇之后 , 随着郡县制的实施 , 贵族逐渐消失了 , 但又出现了官员如何产生的问题 。
官员的本质 , 是在皇权在地方的代理 , 既要保证他们有才能 , 又要有忠诚 , 这个事还真不是那么好解决的 。
文章图片
汉至隋的八百多年里 , 主要施行主观性很强的察举制 。 由于条件模糊 , 全靠自觉 , 很快就弊端百出 , 既不利于甄选 , 又不好考核 , 被各种钻空子 , 逐渐形成了官僚产生官僚的局面 , 出现了垄断行政 , 事实上世袭的士族阶层(比如“四世三公”) , 既隔断了垂直行政体系 , 又堵死了下层的上升通道——皇帝不满意 , 老百姓也不高兴 。
直到隋朝 , 一直被后世差评的隋炀帝首创了科举制 , 这一情况才得以扭转 。
文章图片
一般认为 , 科举始于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设进士科 。 从此 , 几乎所有人都有了通过考试进入“体制内”的机会 。 之后 , 科举制在唐宋得到继承 , 成熟于元明清 , 成为几乎是唯一的选官途径 , 也是维系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 。
通过科举 , 皇帝得到了人才 , 忠诚度相对也比较高 , 特别是那些出自底层 , 没有家世背景的读书人 。 老百姓也很欢迎 , 因为这是一条能够直达上层的“升级”通道 。
文章图片
很快 , 科举就被周边的日本、朝鲜、越南、琉球学了去 , 成为其国家制度的一部分 。 后来 , 连欧洲国家也受到影响 , 演变为西方的文官(公务员)制度 , 科举遂被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
《大英百科全书》(第11版和第14版)中记载 , “历史上已知最古老的考试制度是在中国用于选拔公职人员的定期测试” 。
英国政治学教授 , 伦敦大学格雷厄姆·沃尔斯博士在1931年发表的一次演讲中说 , 英国是第一个使用中国的公开任命竞争性考试制度的国家 。分页标题
文章图片
美国联邦人事总署前署长艾伦·坎贝尔(1979-1981年在任)在来华讲学时感叹地说:“当我接受联合国的邀请来中国讲授文官制度的时候 , 我深感惊讶 , 因为在我们西方所有的政治学教科书中 , 当谈及文官制度时 , 都把它的创始者归于中国……传统中国的公务员考试举世闻名 , 许多国家都在效仿 。 ”
所以 , 我们不能只记得火药、指南针 , 科举同样是中国对世界的重大贡献 , 这是中华文明软实力的体现 。 不过 , 科举制有如此巨大的作用 , 前提是要保证公平 , 一旦失去公平 , 科举也就和察举没区别了 。
文章图片
▲明清时期 , 反作弊措施已经非常严格
破坏公平的行为就是作弊 , 因为参加科举考试一旦成功 , 收益实在太大 , 难免会有人铤而走险 。 作弊的手段有很多种 , 有的走“技术流” , 比如夹带、替考、冒籍 , 有的走上层路线 , 贿买考官 , 打通关节 。
反作弊的办法也在升级 , 一千多年的时间里 , 陆续出现糊名、锁院、搜身、磨勘、易书、审音、结保、回避等手段来防止作弊 。 到了清朝 , 甚至连考生用的毛笔和篮子都有限制 。
考生一旦作弊被抓 , 处罚非常严厉 , 除了当众枷号打板子 , 还要被脸上刺字 , 发配充军 , 一辈子都完了 。 如果作弊得逞后被发现 , 那就直接杀头——乾隆四十八年(1783) , 广西秀才岑照花了300两银子找人代考 , 居然中了举人 , 被揭发后立即处斩 。
文章图片
相比之下 , 买通官员的“上层路线”危害更大 , 因为这种行为不仅让作弊者占了便宜 , 更会让制度“烂根” , 所以历代统治者对此高度重视 , 哪怕政治再黑暗 , 官场再烂糟 , 对科举公平的维护仍然不遗余力 , 对犯事官员的处理之狠 , 有时候甚至到了不近情理的地步 。
在明朝初年发生的“南北榜案”中 , 其实并无人作弊 , 仅仅因为中举者皆为南方人 , 就引起了朱元璋的怀疑 , 再加上胡蓝党案的影响 , 主考官或被发配 , 或被凌迟 。 之后 , 明朝一直施行南北分区考试 , 以求南北方考生录取人数不致失衡 。
文章图片
▲雍正年间 , 河南学政俞鸿图因小妾泄题被判腰斩 , 写了七个惨字
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 , 顺天府(北京)和江南乡试均爆出“窝案” , 特别是顺天府的考试 , 由于考官收贿 , 考场秩序混乱 , 甚至可以相互翻阅试卷 。 被揭发后 , 顺治帝大怒 , 受贿考官被斩立决 , 家产没收 , 家族被流放尚阳堡(铁岭) 。
康熙五十年(1711)年的江南乡试中 , 江苏省历年成绩最好的苏州只有13人被录取 , 同时却有多名不学无术 , 文理不通的盐商子弟榜上有名 , 苏州考生非常愤怒 , 认为考官必定有问题——试卷都是他们改的 , 成绩也是他们定的 , 肯定有串通!
于是 , 一千多名苏州秀才聚集到南京 , 把财神像抬进了府学衙门 , 放在孔子像旁边 , 然后用写着“卖完”二字的白纸 , 糊住了江南贡院牌匾上的后两字 , 成了“江南卖完” , 所以俗称“卖完案” 。
文章图片
康熙帝听闻密奏后下令追查 , 果然发现了考生吴泌、程光奎行贿考官并请人代考 , 副考官赵晋、王曰俞、方名等收受贿赂 , 暗中调换试卷的事实 。分页标题
处罚也很重 , 三名收钱的副考官被斩立决 , 主考左必蕃虽没有参与作弊 , 但有失察的责任 , 被革职 。 同时 , 事发后忙着捂盖子 , 弹压举子抗议的两江总督噶礼也被革职 , 后来被康熙帝“赐自尽” , 家族人等发配黑龙江 。
最为著名的科场案 , 同时也可以说是科举史上最后一桩大案 , 是咸丰八年(1858年)的“戊午科场案” 。
文章图片
▲顺天贡院 , 低矮的格子间就是考生答题的地方
这一年顺天府乡试 , 主考官为出身蒙古正蓝旗的军机大臣柏葰 , 此人素以正直著称 , 被委派为主考顺理成章 , 按理不应该有什么问题 。 然而 , 录取名单公布后 , 众举子发现 , 一个名叫平龄 , 连考试资格也没有的“戏子” , 居然榜上有名 , 而且还是第七名!
于是 , 群情激愤 , 舆论哗然 , 此事很快被御史孟传金上奏给了咸丰帝 。
咸丰帝下令成立以两位“铁帽子王”载垣(怡亲王)、端华(郑亲王)和吏部尚书全庆、兵部尚书陈孚恩组成的高规格四人专案组 , 严加查办 。
调查结果显示 , 平龄唱戏属实 , 不过属于“业余爱好” , 算票友 , 并非“戏子” , 所以科举资格无问题 。 但同时也发现 , 平龄虽有资格 , 但卷子的质量却不怎么样 , 病句太多 , 还有23个错字 , 怎么中的第七名?
文章图片
▲咸丰在清帝中能力属下等 , 但对科场还是很重视的
没等查出结果 , 平龄就莫名其妙的死于狱中 。 但这只是个开头 , 再往下查 , 更多案情浮出水面 。
咸丰帝怀疑 , 恐怕有问题的不止平龄一人 , 下令专案组复查所有考卷 。 这一查 , 就发现五十多份有作弊嫌疑的卷子 , 其中一份 , 存在三百多错别字 , 竟被判为“中式”(录取) 。 咸丰大怒 , 将柏葰先行革职 , 看押起来听候审讯 。
更严重的还在后头——广东肇庆考生罗鸿禩招供 , 他为了中举 , 找到时任兵部主事的同乡李鹤龄 , 约定在文章固定位置写上某些文字为暗号 , 批改时即可知道这是罗鸿禩的卷子 。
文章图片
▲串通考官 , 后果严重
只是这位同乡没有被选为当年的考官 , 于是李鹤龄便又托给了被选为同考官的同事浦安 。 浦安没当回事 , 满口答应 。 所以 , 尽管罗鸿禩的卷子很糟 , 但浦安还是将卷子推荐给了主考官柏葰 。 但柏葰觉得卷子水平太差 , 将其打入副榜 。
浦安一看 , 老同事托的事没办成 , 于是就向柏葰的老家仆 , 同时也是老朋友靳祥求情 , 一直深受柏葰信任的靳祥把自己的主人一通忽悠 , 竟然说动了柏葰 , 用已经“中式”的考生刘成忠的卷子相替换 , 结果罗鸿禩中了顺天乡试第238名 。 事后 , 罗鸿禩向李鹤龄支付了500两银子 , 浦安得了300两 , 柏葰分文未得 。
如果没有平龄案拔出萝卜带出泥 , 落榜的刘成忠恐怕永远也不知道 , 自己的十年寒窗竟然输给了几百两银子和“关系” , 为他人做了嫁衣裳 。
文章图片
▲清朝科场条例
真相大白后 , 剩下的就是处罚问题 。 按清朝法律 , 科场犯罪一律死刑 , 所以李鹤龄、浦安等人被处死没问题 , 但柏葰实际上并未受贿 , 只是抹不开同僚的面子 , 而且他是一品大员 , 文渊阁大学士 , “副国级”干部 , 又是两朝老臣 , 要不要下狠手?咸丰帝一时拿不定主意 。分页标题
关键时刻 , 肃顺提出 , 科举考试是选拔人才至关重要的渠道 , 必须严刑峻法 , 重罚舞弊 , “非正法不足以儆在位” 。 咸丰帝最终决定 , 以“交通嘱讬 , 贿卖关节”的罪名 , 处斩了柏葰 , 行贿的罗鸿禩也被砍了脑袋 。
此案牵连之多 , 处死级别之高 , 均为罕见 , 柏葰成为清朝历史上唯一因科场案被处死的正一品大员 , 另有数十名官员受到了革职、充军、流放、罚俸的处罚 。
文章图片
▲涉及科场 , 慈禧也不敢把政敌定的案子翻过来
4年后慈禧发动政变 , 肃顺等人被清洗后 , 有人想给柏葰翻案 。 慈禧经过衡量后表示 , 柏葰舞弊事实明确 , 虽然量刑过重 , 但“不能论无罪” 。 有此重拳打击舞弊的案例 , 清朝的考试系统干净了很多 , “科场清肃 , 历三十年” 。
科举制度被废除之后 , 通过考试选拔公务人员的传统还是保留了下来 。 现在的公务员考试 , 就可以说是科举的延续 , 在公务员考录制度出现之前 , 高考也被视为“现代科举” , 因为那时大学生“包分配” , 只要考上大学就有工作 , 有铁饭碗 。
虽然现在大学生已经不包分配了 , 但很多公务员岗位(也包括不少“体制外”职业)都要求有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 , 所以实际上高考还是承担了部分“科举”的功能 , 老百姓对高考的公平性依然非常看重 , 国家当然也非常重视 。
文章图片
▲日本高考并不轻松
在深受中华文明影响的日本和韩国也有各自的“高考” , 同样是其国家制度中的重要一环 。
在日本想上大学 , 要经过两次折磨 。 首先是“全国共同学力第一次考试” , 相当于预赛或资格赛 , 然后是各大学的自主考试 , 相当于决赛 。 整个过程漫长而残酷 , 所以日本又流传着“四当五落”的说法——每天睡四小时 , 就能考上 , 每天睡五小时 , 就考不上 。
文章图片
▲韩国中学生的教室
韩国高考的正式名称是“大学修业能力考试” , 每年11月举行 , 一天之内考完5门科目 , 录取率约60% , 看上去并不低 , 但只计名牌大学的话 , 比例就很低了 。 为了考上理想的大学 , 韩国学生在中学的最后一年 , 每天要学习16小时以上 , 几乎没有周末 。
每当高考那一天 , 整个韩国几乎停摆 , 所有人都要为高考让路——上班时间延后 , 飞机要保持3000米高度以上 , 考听力期间 , 机场禁止起降 , 火车不能鸣笛 , 总统出行也要避开这段时间 。
在发明了科举制的中国 , 为了高考 , 无数家庭和学生拼尽全力 , 每到高考 , 举国戒备 , 高考试卷也是离我们最近的国家绝密 。
文章图片
是的 , 你没看错 , 高考试卷是国家法定的绝密级材料 , 受到最高级的保护 , 武警荷枪实弹24小时看守押运 , 与出题、印刷、储存相关的人 , 全部被封闭式管理、这种规格 , 不亚于对核潜艇、洲际导弹资料的保护 。
然而 , 即便如此 , 由于对通过高考后巨大利益的预期 , 仍会有人铤而走险 , 试图越界 , 这是基于人性 , 必然会以一定概率发生的事情 , 无论中外 , 皆无法避免 。
分页标题
文章图片
▲日本高考考场
1980年 , 日本早稻田大学发生了泄题事件 , 印刷所的工人被买通 , 将试题泄露给培训机构 , 获利500万日元 。 2011年 , 又发生了利用“Yhaoo知惠袋”(日本版的“百度知道”)打时间差泄露试题的事件 。 2016年 , 日本“大学入试中心”公布了之前十年的65起作弊事件 , 共有67人受到全科成绩无效的处罚 。
看上去似乎处罚不重 , 但在极为重视个人信用且纪录完善的日本 , 背了这么一个污点 , 哪怕不用蹲大牢 , 以后的日子也真就难过了 , 其实一点也不轻 。
韩国在2004年也发生240多人的高考舞弊案 , 主谋12人 , 皆为在校中学生 , 方法是利用手机发短信 , 用规定的暗号传递消息 , 事先还进行了5次“演练” , 是韩国历史规模最大的舞弊案 。
文章图片
▲偷考卷属于窃取国家绝密 , 会被重判
2003年6月5日 , 四川省南部县发生了一起建国来第一起高考试卷被盗案 。 该县某中学考生杨博猜中了考卷存放地点 , 夜间切断了报警装置电源后撬开保密室窗户栅栏 , 盗走每科试卷各一份 。 此案甚至惊动了中央 , 两周后杨博被抓获 , 法院判处有期徒刑7年 , 对试卷看管不严负有责任的县招生办正副主任等人也获刑2-3年 。
不过 , 跟古代一样 , 最厉害的作弊并不是这种“技术流” , 而仍然是“上层路线”——只要“打通关节” , 不必苦读 , 不用高分 , 身份一换 , 档案一造 , 光明前程 , 轻松得来 , 岂不美妙?
最近发生的一些事 , 相信大家也都知道了 。
文章图片
▲穷人家的孩子不容易 , 相信每个经历过高考的人 , 都知道其中的艰辛
每这样干一次 , 就要踩下去一个受害者 , 让他或她凭借读书改变命运的努力全部白费 , 永难翻身 , 甚至有些权贵子弟反驳道——
我家几代人的努力 , 凭什么输给你十年寒窗苦读?
公平 , 在中国人的心中始终是一个被高度重视的敏感点 , 而高考又是重中之重——尽管还有种种缺憾 , 但高考已经是目前最平等 , 最公正 , 起点最接近的竞争和上升通道了 , 甚至可以说带有底线性质 。
文章图片
▲如果一切努力都可以被权力肆意毁灭……
如果连这道关卡也失守 , 后果绝不仅仅是那几十几百个穷人家孩子的命运多舛 , 而是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公信力乃至兴衰成败的问题 。
毕竟 , 人民的信心和奋斗 , 还是要有一个现实依托的 。 孩子们仍然在努力 , 是因为他们和他们的家庭 , 还是在期望着一个努力就会有回报的世界——
这个“中国梦” , 与我们每个人都相关 , 无论如何 , 也不能因为少数人的利益而破灭 。
老百姓的要求并不高 , 他们不怕努力 , 就怕不公平 。
【科举|中国古代科举舞弊什么下场?考生斩首,主考官杀头】不公平 , 会夺去他们唯一的希望 。
- 刽子手|古代刽子手为什么很多都没有娶妻生子?说出来你别不信
- 西班牙|这一个弹丸小国,曾放话60个士兵征服中国!比日本还要狂妄!
- 孙中山|孙中山曾预言,中国若定都伊犁,便能称霸亚洲!只因两点原因
- 皇帝|古代皇帝为方便享乐,发明了3大方法,哪个最奇葩?
- 傅满洲|一个凭空捏造出来的中国人,西方却害怕了一百年,如今还有人相信
- 夏朝|夏朝究竟是真实存在还是神话传说?老教授:肯定存在,但不在中国
- 中国|我国当年派兵10万救了一个白眼狼,将几万烈士陵墓夷为平地
- 日本|日本一支神秘部队,潜伏中国长达一个多世纪,从不露面却危害极大
- 伊拉克|中国轰炸机唯一一次对外出口:2亿美元下单,轰炸油轮核电站
- 立刻|1949年这支队伍逃入沙漠 15年后差点被中国原子弹炸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