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不惑|徐晓鸥谈现实题材:矛盾冲突密度高坡度小,才更生活态

几个月前,《后浪》在社交平台刷屏,关于“前浪”与“后浪”的探讨和观点输出持续在网络上发酵,70、80、90与95后之间的观念差异也再次引发热议 。
日前,国内首部聚焦95后群体、讲述95后成长故事的青春励志成长剧 《二十不惑》开播 。剧中四个性格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处事方式不同的女孩,在大学即将毕业迈向社会的关键时期,用自己的故事描摹了一幅专属于这个时代年轻人的“95后青春图鉴” 。
《二十不惑》的出品公司,是曾经打造过《小欢喜》《小别离》等经典现实题材作品的柠萌影业 。和此前关注教育和代际关系的作品不同,《二十不惑》更多的是对95后这一代年轻人的群像呈现 。

二十不惑|徐晓鸥谈现实题材:矛盾冲突密度高坡度小,才更生活态
文章图片
《二十不惑》总制片人徐晓鸥
聚焦95后的现实题材作品有何特殊性?当古装、甜宠、悬疑剧集体瓜分市场,现实题材剧是否还能让观众买账?当受众年龄层快速更迭,现实题材剧又该如何对味?带着这些问题,新华网采访人员专访了《二十不惑》总制片人徐晓鸥,从这部新剧创作初衷和背后难点破题,分析现实题材作品如何能够更加具真实感、生活态 。
打破社会对95后的刻板印象
“二十岁什么都好,怎样都对 。”电视剧《二十不惑》中的这句台词,让很多95后观众找到了共鸣,由此展开的对95后一代青春群像的描摹,也让很多隔代观众了解到,新时代年轻人真实的生活和内心的想法 。
实际上,无论是《后浪》演讲引发的社会热议,还是社会快速发展激发的代际矛盾,90后尤其是95后这一代年轻人,常常被推到“风暴中央”,被指责被批评,宅、丧、贪图享乐、不求上进……一些人常常会给他们贴上这样的标签 。
对于“一代不如一代”这样的刻板印象,作为《二十不惑》制片人的徐晓鸥并不认同 。“社会发展的太快了,很多人就会有这样的错觉,但只是新时代年轻人所追求的东西你get不到,你就觉得他们不行罢了 。”
徐晓鸥用剧中李庚希扮演的罗艳举例,在《二十不惑》中,罗艳是典型的“佛系95后”代表,害怕走入社会不想去工作,只想每天舒舒服服地躺在床上打游戏 。徐晓鸥说,和罗艳一样的95后不在少数,但她们并不是真的心中没有梦想、不求上进,只是懒得去解释,她们的宅、丧、佛系只是伪装,她们的心中也有梦想,只是逐梦的方式不同罢了 。“做美妆博主、混娱乐圈做经纪人、甚至打游戏打出成绩,这些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成功模式,父母或许都觉得不靠谱,但他们想要的东西跟你不一样,因为时代变了,不可能让时代回溯到你的价值观里去 。”《二十不惑》就是希望通过对95后一代群像的描摹,打破社会对95后的刻板印象,让更多人了解95后真正的面貌,他们比任何前辈都更勇敢、更敢拼,也更知道自己要什么 。

二十不惑|徐晓鸥谈现实题材:矛盾冲突密度高坡度小,才更生活态
文章图片
电视剧《二十不惑》剧照
普遍话题还原95后青春群像
人说“四十不惑”,《二十不惑》的剧名起初让很多人不太理解 。但实际上,所谓的“二十不惑”并非真的“不惑”,而是代表着一种勇敢、一种无所畏惧,甚至可以说是“豁得出去”的青春态度 。
在徐晓鸥看来,20岁是每个人一生中最勇敢的年纪,“这个时候的人生算得上轻装上阵,不像40岁,会有很多的人生负担,20岁就是我做什么都可以,做什么都好 。”看过这部剧的观众发现,作为一部聚焦95后群体的现实题材作品,剧中很多话题的设定和剧情的发展都有些“不按常理出牌”,但仔细想象,时代变了,95后孩子们对待很多事情的态度的的确确与70、80后有太大差异 。
比如第一集讲到金钱,95后年轻人对于金钱的态度很坦率,“爱财”如今并不再是贬义词,缺钱、想要挣钱、渴望成功并不可耻 。比如恋爱,剧中关晓彤饰演的梁爽“被分手”,或许80后会哭,90后会闹,作为95后的梁爽心里也难过委屈,但她很快就会过去,因为在很多95后心中爱情不是唯一,还有很多东西可以去替代,还有更高的人生追求去完成 。分页标题
同样,《二十不惑》还直面“看脸的时代”,梁爽颜值高,被生活优待,这也不是一种错,关键在于如何将这种外在优势转化为一种实力和更高的起点,从而更好的朝着自己的梦想去努力 。
这些看似有些争议的话题其实并不特殊化,只是影视剧作品将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提炼,放在了几个女孩的身上 。
徐晓鸥介绍说,内容团队都是由90后、95后年轻编剧领衔负责输出切身感受和真实故事,毕竟年轻人才最懂年轻人 。同时,他们在前期还进行了大量的调研,最终选定了梁爽、姜小果、罗艳、段家宝这四位女孩,她们身上的普遍性也是很多年轻观众从中找到共鸣的最重要原因 。

二十不惑|徐晓鸥谈现实题材:矛盾冲突密度高坡度小,才更生活态
文章图片
【二十不惑|徐晓鸥谈现实题材:矛盾冲突密度高坡度小,才更生活态】电视剧《二十不惑》剧照
现实题材剧必须输出正向价值观
纵观近几年影视剧市场,尽管古装、甜宠、悬疑剧都在发力且各类型都有精品诞生,但现实题材作品依然拥有自己一席之地 。徐晓鸥及其柠萌影业团队也曾打造过《小欢喜》《小别离》等经典剧作,在她看来,现实题材剧永远是最接近观众的剧种,“其他剧种需要观众进入创作者的世界观,理解你的规则,但现实题材剧不需要,观众一秒就能进入你的世界,这是无限接近观众的剧种 。”
但也正因如此,太过于贴近生活也成为现实题材剧创作的最大难题,“因为观众太熟悉了,所以稍一跳跃,观众就会觉得假 。”情节冲突性太强免不了太“狗血”,完全照搬生活又显得过于寡淡 。
徐晓鸥介绍说,生活真实和戏剧真实其实是不同的,现实题材作品需要选取最具有“普遍性”的人物、故事、情节,才能让观众找到共鸣,在这其中也免不了各种冲突、矛盾、争吵,而对于这些吸睛点,“减弱高度、增加密度”是徐晓鸥和团队摸索出的最佳方式 。
例如在《小欢喜》中,代际关系是一条主线,这条主线中常出现吵架拌嘴的各种小争执小矛盾,但激烈的强冲突几乎没有 。《二十不惑》也是一样,无论罗艳与母亲的代沟还是几个女生之间的矛盾都是很生活化的,“只是我们将生活中矛盾的密度提高了,来增强戏剧冲突性,但坡度其实是降下来的,这样才更接近生活的温度 。”徐晓鸥这样解释道 。
此外,徐晓鸥还用《二十不惑》举例表示,现实题材作品必须传递正能量,尤其是向年轻人输出正确的价值观,“剧中展示了不少艰难的地方,但归根结底还是鼓励年轻人要勇敢去尝试、勇敢去坚持,哪怕遇到很多挫折,因为这是最好最美的年纪 。”(文/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