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澜工作室|《杨澜访谈录》二十周年,专访杨澜这不是也不需要是一个流量节目

二十年的坚持中,《杨澜访谈录》找到了自己延续生命力的独特生存之道。
文| 罗姣姣
一档节目做二十年,这在中国目前的媒体环境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杨澜访谈录》做到了,尽管在不同的时期里,它带着的是并不一样的面貌。在过去的二十年时间里,中国的传媒环境如同社会环境一样,经历着极速变迁的过程,新的媒介渠道裹挟着新的受众群体,让身处其中的媒体从业者们不得不谋求着变化和升级。
《杨澜访谈录》从外在形态上来看,也一直在做着调整,但节目自带的独特核心标签却一直未曾改变,这或许就是节目在这个时代里不断找到“变”与“不变”之间平衡的一种标志,让其持续生命力得到了持久的延续。
不可否认,众声喧哗的背景下,走深度、高端路线的访谈类节目看上去已经并不是一种足够“大众”的节目类型了,信息渠道不再单一、娱乐内容所制造的声量足够聚合人们的眼球和注意力,访谈类节目的发展所受到的局限和困难越来越凸显。
但在杨澜看来,访谈类节目还是有着绝对的生命力,它是电视这种视听媒介的一种核心形态,只是如何去探索这种生命力,是摆在创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杨澜工作室|《杨澜访谈录》二十周年,专访杨澜这不是也不需要是一个流量节目
文章插图
杨澜的选择是回归本源,释放访谈类节目最基本的核心要素的魅力,同时将关注的视角更加聚焦,商业、科技、艺术,成为如今杨澜和这档节目所切入的核心领域。而杨澜的个人IP与行业大咖人物之间的碰撞勾连,同样构成节目不可被替代的要素。
在互联网时代,杨澜和她的节目同样在年轻化的道路上进行过不少尝试,而在她看来,对于受众的研究和把握,在这个时代里显得尤其重要,但归根到底她也明白,影响能够影响的人群,这对于一档节目的价值来说,已经足以,《杨澜访谈录》不是也不需要是一档流量节目。
或许正是这样的心态,让节目在二十年的坚持中找到了自己延续生命力的独特生存之道。关于杨澜和她的节目,“看电视”也于近期对杨澜进行了一次访谈对话。
电视的核心形态,是谈话节目
如果从1998年在凤凰卫视开播的《杨澜工作室》算起,《杨澜访谈录》这档人物访谈类节目的历程还能再多上三年,彼时,刚从美国留学归来的杨澜,在处于浓厚创业氛围之中的凤凰卫视,找了一块进行自我电视理想实验的土壤。差异化的创新和改革,是当时的《杨澜工作室》的一个核心目标,带有国际视野的深度访谈,并且围绕主持人打造个人核心标识,都让这档节目在当时带上了“革新”的面貌。

杨澜工作室|《杨澜访谈录》二十周年,专访杨澜这不是也不需要是一个流量节目
文章插图
而后来的《杨澜访谈录》一直延续了这样的内核,从人物的视角去对这个时代进行记录和解读,是节目一以贯之的要领。在杨澜看来,节目之所以在二十年多年的时间里,一直能够延续下来,其中的一个本质,就在于访谈节目其实是非常符合电视媒介属性的一种节目类型。
“人物、话题以及其与社会发展情绪实现的共振,都属于电视这种媒体的核心形态。”杨澜告诉“看电视”,《杨澜访谈录》能够持续多年,因为它是与时代背景相联动的,“《杨澜访谈录》有自己个性化的叙事方式,它的形态可以发生变化,但它的精神内涵会一直都有生命力,它是和这个时代同步发展的。”
二十年里,杨澜访谈过的嘉宾超过千人,这些人物都是各个行业中的领军者,从人物个体出发,去探索和记录人物背后的行业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进程,这是《杨澜访谈录》一直以来的魅力,也是其价值所在。
而每一次的访谈背后,是杨澜与团队对一个个人物的深入开掘,围绕每个人物都会做数万字的资料整理,印证着访谈类节目在看似轻巧的形态背后,需要下到的功夫,也是杨澜和团队对自己的基本要求。

杨澜工作室|《杨澜访谈录》二十周年,专访杨澜这不是也不需要是一个流量节目
文章插图
变与不变之间的平衡
杨澜工作室|《杨澜访谈录》二十周年,专访杨澜这不是也不需要是一个流量节目】二十年里,《杨澜访谈录》从题材到节目样态都经历过一些变化,比如对场景空间的打破和重构,引入更多人物的生活工作场景等,而团队也在这档经典IP之外,积极探索着更多元化的纪实样态,《探寻人工智能》、《匠心传奇》即分别从人工智能和文化工匠的角度去切入,表达形态上也较以往一对一的访谈模式有了更多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