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澜工作室|《杨澜访谈录》二十周年,专访杨澜这不是也不需要是一个流量节目( 二 )


杨澜也坦言,其实在“变”这个问题上,自己和团队一直是很纠结的,因为一旦在某种形态上获得了成功之后,它也就变成了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如果一直保持某种形态,必然会陷入某种程度的审美疲劳,而另一方面,如果丢掉这种形态,又害怕变得面目全非,别人无法辨认,“这里面的度确实挺难拿捏的。”但同样在她看来,最重要的还是跟谁谈和怎么谈的问题,其他的都是包装,核心的味道还是需要保留下来。
而对于《杨澜访谈录》来说,节目的核心一直以来都比较聚焦在科技、艺术和商业领域,在杨澜看来,这些领域都是关于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这也是吸引她对这些领域感兴趣的原因。一部分是年轻的学生和知识青年,一部分是活跃在一线的管理阶层,这是《杨澜访谈录》的目标受众群体,一直未曾改变。
《杨澜访谈录》今年的系列取名为“逐风者”,同样聚焦在科技和商业结合的领域,而节目形态则更多选择了“回归本源”,与这些科技商业领域的翘楚们坐下来安安静静地聊一些话题,在这个不乏浮躁的年代里,这种返璞式的选择,反而成为了节目的一种逆流而上式的策略选择。

杨澜工作室|《杨澜访谈录》二十周年,专访杨澜这不是也不需要是一个流量节目
文章插图
不是一个流量节目
也不需要是一个流量节目
新兴媒介渠道兴起、视听内容产品多元化、信息来源渠道富集等原因,都让如今“观众”的内涵和外延较以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以深度见长的访谈类节目看上去也不再处于其鼎盛发展的年代,这是杨澜和团队必须面对的客观现实。
杨澜也坦言,在如今的环境下,访谈类节目所面临的话语表达能力确实受到了一定的局限,同时由于整个社会激烈的竞争态势,也让人们对于更轻松愉悦的娱乐类内容有了更多选择的意愿,而资源的稀缺性被打破之后,访谈所搭建的信息沟通介质对人们来说变得不再珍贵。但尽管如此,她同样认为,人们对于主持人和所关注人物之间思想的交锋和碰撞,依旧充满兴趣。
她将这种碰撞和交锋总结为访谈节目的“戏剧效果”,而这种戏剧效果恰恰是节目的生命力所在,需要主持人在自己的细分领域中将个人的标识做到更强。杨澜个人毫无疑问一直以来都是节目本身最核心的灵魂,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风格和形象也早已为观众所认知和接受。
杨澜告诉“看电视”,这么多年来,自己对于访谈、对于与人交流这种工作状态,依旧保有很高的热情,这是不变的地方,但相比以往电视节目的生产来说,在新媒体环境下,自己的工作周期也相应地进行了向前和向后的延展,自己的关注范围远远超过了节目内容本身,整个制作过程要比过往更加精细。

杨澜工作室|《杨澜访谈录》二十周年,专访杨澜这不是也不需要是一个流量节目
文章插图
《杨澜访谈录》目前的播出渠道是腾讯新闻,而在转网成为当下电视制作人的一种普遍选择的背景下,《杨澜访谈录》在面对新的媒体环境时,也在相应作着一些调整,比如聚焦在电竞领域的《竞然如此》,将科学大神与B站科普达人放置在同一场景进行交流的《科学咖啡馆》等,但本质上,用访谈、用语言去传递智识和精神,同样是这些节目不变的内核。
在杨澜看来,媒体渠道越是丰富的时候,建立并围绕忠实的观众群体去制作内容,这一点显得更加关键,而新媒体的环境带来的最大的影响就在于,对受众的关注和研究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重要。
影响想要影响的人群,成为了杨澜和她的节目更加坚持的选择。今年的“逐风者”同样请到的是科技领域的大咖级人物,在后疫情时代,这些企业家的关注与思考,是节目想要传达给观众的核心,但这也一定程度上注定了,节目在流量上无法与如今动辄过亿播放量和频频冲上热搜的大型节目相比,“它一定不是一个流量节目,它也不需要是一个流量节目。”对此,杨澜在心态上一直都能坦然接受,而节目要做的就是坚守自己的这种价值定位。
事实上,杨澜在近两年也间歇性地出现在一些热播节目中,《乘风破浪的姐姐》《主播有新人》《王牌对王牌》《蓝莓孵化营》等节目中,都有她的身影。作为90年代初中国第一代综艺节目主持人,杨澜表示自己对于综艺节目一直都是有感觉的,而且也愿意去尝试新的形态,同时,一直致力于女性成长教育和社区建设的她,也希望通过这些高流量节目,去输出更多女性独立的价值观,这与其事业上的追求是紧密相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