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知行|季羡林:谦虚稍一过头,就会成为虚伪


_本文原题:季羡林:谦虚稍一过头 , 就会成为虚伪

大道知行|季羡林:谦虚稍一过头,就会成为虚伪
本文插图
文丨季羡林
01
谦虚稍一过头 , 就会成为虚伪
在伦理道德的范畴中 , 谦虚一向被认为是美德 , 应该扬;而虚伪则一向被认为是恶习 , 应该抑 。 然而 , 究其实际 , 二者间有时并非泾渭分明 , 其区别间不容发 。 谦虚稍一过头 , 就会成为虚伪 。 我想 , 每个人都会有这种体会的 。
在世界文明古国中 , 中国是提倡谦虚最早的国家 。 在中国最古的经典之一的《尚书?大禹谟》中就已经有了“满招损 , 谦受益 , 时(是)乃天道 。 ”
这样的教导 , 把自满与谦虚提高到“天道”的水平 , 可谓高矣 。 从那以后 , 历代的圣贤无不张皇谦虚 , 贬抑自满 。 一直到今天 , 我们常用的词汇中仍然有一大批与“谦”字有联系的词儿 , 比如“谦卑”“谦恭”“谦和”“谦谦君子”“谦让”“谦顺”“谦虚”“谦逊”等等 , 可见“谦”字之深入人心 , 久而愈彰 。
我认为 , 我们应当提倡真诚的谦虚 , 而避免虚伪的谦虚 , 后者与虚伪间不容发矣 。
可是在这里我们就遇到了一个拦路虎:什么叫“真诚的谦虚”?什么又叫“虚伪的谦虚”?两者之间并非泾渭分明 , 简直可以说是因人而异 , 因地而异 , 因时而异 , 掌握一个正确的分寸难于上青天 。
最突出的是因地而异 , “地”指的首先是东方和西方 。 在东方 , 比如说中国和日本 , 提到自己的文章或著作 , 必须说是“拙作”或“拙文” 。 在西方各国语言中是找不到相当的词儿的 。 尤有甚者 , 甚至可能产生误会 。 中国人请客 , 发请柬必须说“洁治菲酌” , 不了解东方习惯的西方人就会满腹疑团:为什么单单用“不丰盛的宴席”来请客呢?日本人送人礼品 , 往往写上“粗品”二字 , 西方人又会问:为什么不用“精品”来送人呢?在西方 , 对老师 , 对朋友 , 必须说真话 , 会多少 , 就说多少 。 如果你说 , 这个只会一点点儿 , 那个只会一星星儿 , 他们就会信以为真 , 在东方则不会 。 这有时会很危险的 。 至于吹牛之流 , 则为东西方同样所不齿 , 不在话下 。
可是怎样掌握这个分寸呢?我认为 , 在这里 , 真诚是第一标准 。 虚怀若谷 , 如果是真诚的话 , 它会促你永远学习 , 永远进步 。 有的人永远“自我感觉良好” , 这种人往往不能进步 。 康有为是一个着名的例子 。 他自称 , 年届而立 , 天下学问无不掌握 。 结果说康有为是一个革新家则可 , 说他是一个学问家则不可 。 较之乾嘉诸大师 , 甚至清末民初诸大师 , 包括他的弟子梁启超在内 , 他在学术上是没有建树的 。
总之 , 谦虚是美德 , 但必须掌握分寸 , 注意东西 。 在东方谦虚涵盖的范围广 , 不能施之于西方 , 此不可不注意者 。 然而 , 不管东方或西方 , 必须出之以真诚 。 有意的过分的谦虚就等于虚伪 。

大道知行|季羡林:谦虚稍一过头,就会成为虚伪
本文插图
02
谦虚有两种 , 一真一假
“满招损 , 谦受益” , 这本来是中国一句老话 , 来源极古 , 《尚书?大禹谟》中已经有了 , 以后历代引用不辍 , 一直到今天 , 还经常挂在人们嘴上 。 可见此话道出了一个真理 , 经过将近三千年的检验 , 益见其真实可靠 。
这话适用于干一切工作的人 , 做学问何独不然?可是 , 怎样来解释呢?
根据我自己的思考与分析 , 满(自满)只有一种:真 。 假自满者 , 未之有也 。 吹牛皮 , 说大话 , 那不是自满 , 而是骗人 。 谦(谦虚)却有两种 , 一真一假 。 假谦虚的例子 , 真可以说是俯拾即是 。 故作谦虚状者 , 比比皆是 。分页标题
中国人的“菲酌”“拙作”之类的词 , 张嘴即出 。 什么“指正”“斧正”“哂正”之类的送人自己著作的谦辞 , 谁都知道是假的 , 然而谁也必须这样写 。 这种谦辞已经深入骨髓 , 不给任何人留下任何印象 。 日本人赠人礼品 , 自称“粗品”者 , 也属于这一类 。 这种虚伪的谦虚不会使任何人受益 。 西方人无论如何也是不能理解的 。 为什么拿“菲酌”而不拿盛宴来宴请客人?为什么拿“粗品”而不拿精品送给别人?对西方人简直是一个谜 。
我们要的是真正的谦虚 , 做学问更是如此 。 如果一个学者 , 不管是年轻的 , 还是中年的、老年的 , 觉得自己的学问已经够大了 , 没有必要再进行学习了 , 他就不会再有进步 。 事实上 , 不管你搞哪一门学问 , 绝不会有搞得完全彻底一点问题也不留的 。 人即使能活上1000年 , 也是办不到的 。
因此 , 在做学问上谦虚 , 不但表示这个人有道德 , 也表示这个人是实事求是的 。 在当今中国的学坛上 , 自视甚高者 , 所在皆是;而真正虚怀若谷者 , 则少有 。 我不认为这是一个好现象 。 有不少年轻的学者 , 写过几篇论文 , 出过几册专著 , 就傲气凌人 。 这不利于他们的进步 , 也不利于中国学术前途的发展 。
我自己怎样呢?我总觉得自己不行 。 我常常讲 , 我是样样通 , 样样松 。 我一生勤奋不辍 , 天天都在读书写文章 , 但一遇到一个必须深入或更深入钻研的问题 , 就觉得自己知识不够 , 有时候不得不临时抱佛脚 。
人们都承认 , 自知之明极难;有时候 , 我却觉得 , 自己的“自知之明”过了头 , 不是虚心 , 而是心虚了 。 因此 , 我从来没有觉得自满过 。 这当然可以说是一个好现象 。 但是 , 我又遇到了极大的矛盾:我觉得真正行的人也如凤毛麟角 。 我总觉得 , 好多学人不够勤奋 , 天天虚度光阴 。 我经常处在这种心理矛盾中 。 别人对我的赞誉 , 我非常感激;但是 , 我并没有被这些赞誉冲昏了头脑 , 我头脑是清楚的 。 我只劝大家 , 不要全信那一些对我赞誉的话 , 特别是那些顶高得惊人的帽子 , 我更是受之有愧 。
【大道知行|季羡林:谦虚稍一过头,就会成为虚伪】◎本文摘自《季羡林谈人生》 , 图源网络 ,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