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街书店|汪天艾:波拉尼奥的荒唐都在这里了 | 单向 LIVE 回顾


_本文原题:汪天艾:波拉尼奥的荒唐都在这里了 | 单向 LIVE 回顾
7 月 9 日 , 《帝国游戏》的译者汪天艾和《单读》编辑张頔在单向空间直播间围绕波拉尼奥的新书《帝国游戏》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谈 。 他们聊了这本书在波拉尼奥作品版图里的特别之处 , 也聊了关于波拉尼奥本人的趣事 , 以及翻译出版过程的种种 。
错过直播的读者不要错过这篇回顾推送 , 文末点击阅读原文可以查看回放视频 。 请享用吧 。

单向街书店|汪天艾:波拉尼奥的荒唐都在这里了 | 单向 LIVE 回顾
本文插图
▲ 汪天艾(右) 张頔(左)
“《帝国游戏》是唯一一本写了他自己生活中最大的荒唐的小说”
张頔:今天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深受读者喜爱与认可的西语文学翻译者汪天艾老师 , 和大家一起聊聊文景最新出版的这本波拉尼奥的小说《帝国游戏》 。
听出版社的朋友说 , 最早邀约翻译时 , 给到天艾老师是两本波拉尼奥的作品 , 一本是《帝国游戏》 , 还有一本是《地球上最后的夜晚》 , 最后天艾老师选择了《帝国游戏》 , 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这本书什么地方打动了您?
汪天艾:我那时大部分时候是在译诗集 , 只译过一些篇幅不太长的小说 , 所以当时就觉得想挑战一下超过十万字的长篇 。 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当时查了一下资料 , 发现它是 波拉尼奥的长篇处女作 , 我一直以来对于天才作家的第一本书都很有兴趣 , 之前也译过洛尔迦的第一本书 。
《帝国游戏》手稿上留的最后一个日期是 1989 年 。 作家在 2003 年去世 , 当时这本书并没有出版 。 直到 5 年后的 2008 年 , 法兰克福书展 , 他的经纪人才宣布将有一部长篇小说出版 。 所以会有读者怀疑波拉尼奥可能是不想出这本书的 。 但基本上学界的大部分人还是支持“他想要出版”这一说法 。确定波拉尼奥作品年份的方法很有意思 , 他在 1993 年之前的作品 , 要么是手写的 , 要么是用打字机打的 , 1995 年他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台电脑 , 所以如果是输到电脑里的 , 那就意味着在 1995 年之后他还有过处理 。 他在 1993 年曾经把《帝国游戏》整个手稿打成打字机版 , 还在上面做过手动的修改 , 他在后面的这些年里又把它输入了电脑 , 他的电脑里有前面大概几十页 , 意味着他其实一直在处理这个文本 , 很有可能有朝一日想要出版的 。

单向街书店|汪天艾:波拉尼奥的荒唐都在这里了 | 单向 LIVE 回顾
本文插图
▲ 波拉尼奥
张頔:一直在为出版做准备 。
汪天艾:对 , 所以我当时就觉得这本长篇处女作可能会很有意思 。 但没想到会译那么多年 。 选择接这本也是因为符合我的兴趣点 , 这里面讲到了二战 。 其实我在接它的时候不太知道它具体讲的什么 , 书的标题是“第三帝国”嘛 , 一看就知道这个肯定跟二战有关系 , 所以当时就接了这本书 。
张頔:译完以后感觉这本长篇处女作和波拉尼奥之后的小说有什么不同吗?或者他的处女作给你什么感觉?
汪天艾:因为我自己的研究方向是诗歌 , 所以比起小说 , 我更熟悉波拉尼奥的诗 , 而且 他本来是想当一个诗人的 , 其实他在整个八十年代也是以创作诗歌为主的 , 到 1992 年之后才开始全职写小说 。 与《帝国游戏》同期的创作基本都是诗歌 , 所以对我来说 , 在这本书里发现了很多跟他之前的诗全集可以互文的地方 。
《帝国游戏》当中也有很强的诗意 , 他营造的这个氛围 , 大家看完觉得非常不安 , 但是不知道哪不安 。 我之前译的时候很担心看到最后就是做了场梦 , 什么都没有 , 因为他给了个梦境的不定感 , 这是诗歌很容易营造的一个氛围 。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 1989 年写这本书的时候 , 波拉尼奥还没有生病 , 他是 1992 年被确诊的 , 之后他就进入创作的紧迫感 , 一方面他觉得我要给孩子们留足够的经济支援 , 另一方面觉得我是一个作家 , 我还有没写完的东西要写 , 有宏大的东西要去处理 。 但《 帝国游戏》会给人一种在尝试以及放松的感觉 , 最后其实有些东西没有解决 , 留了很多 Loose Ends , 但好像也没关系 , 他可以试探一些新的东西 , 不太着急 , 他写的时候还没有想说做一个小说家 , 他当时还是一个诗人呢 , 而且当时还没有成为一个父亲 。 他在一次采访里说 , 在没做父亲之前觉得自己好像刀枪不入 , 有那种勇气在 , 我觉得这本书是他最后还在那个状态下写的东西 。 不少人跟我讲 , 这本书好像跟他后面的书在主题上有像的地方 , 但整个感觉不是那么一样 , 我觉得可能也是这个原因 。分页标题

单向街书店|汪天艾:波拉尼奥的荒唐都在这里了 | 单向 LIVE 回顾
本文插图
【单向街书店|汪天艾:波拉尼奥的荒唐都在这里了 | 单向 LIVE 回顾】
▲ 波拉尼奥与家人
张頔:可以看到这本书里面 , 像您刚才讲的 , 有和波拉尼奥其他书里相似的东西 , 有寻找、有失踪 , 波拉尼奥自己也说 , 他的梦想本来不是做诗人 , 也不是小说家 , 他想做侦探 , 而且还是凶杀案侦探 。
汪天艾:对 。
张頔:之前有一种观点 , 大家都认为波拉尼奥是因为生病才写小说 , 但其实在那之前波拉尼奥是有想写小说的欲望的 , 并不是纯粹为了给孩子留些积蓄 , 或因为生病的问题 。所以这本书里到可能有波拉尼奥自己最主观想要表达的一些东西 , 或者说他想要给读者呈现的一个故事 。
汪天艾:对 , 他自己后来也说 , 《帝国游戏》是唯一一本写了他自己个人生活中最大的荒唐的小说 。波拉尼奥是一个兵棋游戏粉 , 他收藏了非常多实体版的兵棋 。 有一部纪录片拍到了这本书的手稿 , 在手稿上可以看到故事里详细讲怎么玩儿兵棋的部分 , 真的是波拉尼奥自己推演出来的 。

单向街书店|汪天艾:波拉尼奥的荒唐都在这里了 | 单向 LIVE 回顾
本文插图
▲ 兵棋游戏
“克疤多和乌多身上都有波拉尼奥的影子”
张頔:处女作里面作家常常会放入很多自传性的东西或者自己的影子 , 我在读的时候也在找哪个人的身上有波拉尼奥的影子 , 我以为是克疤多 , 但其实乌多也有 。
汪天艾:对 , 乌多也有的 , 首先这本书设定在西班牙布拉瓦海岸 , 后面大家都知道 , 波拉尼奥一生中后半段的时间就定居在布拉瓦海岸 , 也是类似于故事里的度假小镇 , 不是那种很奢侈的度假地 , 什么人都有 。 波拉尼奥就住在那里 , 所以在这一点上他很像其中的角色克疤多 , 就是他是作为当地人 , 会经历这里夏天全是游人 , 冬天就像一个鬼城一样的过程 , 这是他熟悉的东西 。
另一方面 , 就是他自己也是个兵棋游戏粉 。 二战和纳粹是他一直很执迷的主题 。 这本书里边提到过的纳粹军官的名字 , 真的使我非常震惊 , 他甚至知道一个中士的名字 , 而且还能具体写一点东西 。 我们查资料要费很大的劲才知道他为什么要提到这个人 。 而且我之前看到有人采访过他住的那小镇上的一个桌游馆 , 那里可以玩 , 还卖各种的游戏 , 当年波拉尼奥经常去那里 , 还会跟老板他们聊天 。 他经常给游戏店老板讲二战时候发生过这样这样一场战役 , 听起来特别真 , 各种细节都有 , 但是后来那个老板隔天想想就发现不对 , 说好像没发生过这个吧 。 波拉尼奥也不告诉他到底发生了没有 。 那个老板说 波拉尼奥的虚构之力很强 , 他真的可以给你完整地虚构出一场根本没发生的战役 , 而且他特别喜欢玩儿兵棋这种战略性游戏 。

单向街书店|汪天艾:波拉尼奥的荒唐都在这里了 | 单向 LIVE 回顾
本文插图
▲ 波拉尼奥
所以这两个角色都有波拉尼奥的影子是有道理的 。 也 有研究者觉得乌多和克疤多这两个对立的角色其实很像是一个人的两面 , 因为他们两个骨子里有很多很像的地方 , 都很强迫症 , 后来克疤多也迷上了兵棋 , 乌多是一个喜欢读文学的人 , 克疤多也说我原来一直读诗歌 。
这本书在波拉尼奥作品里比较特别的一点是 , 里面没有一个人物是诗人或者教授这类身份 。 你只能发现里面有些诗歌的碎片 , 但其实它还是有一个可以叫作作家属性的东西在里面 , 就是罗兰·巴特讲的“度假中的作家” , 作家是一个伪度假者 , 因为他没办法真的度假 , 就像乌多在度假时的状态 , 就算没有写东西也在说我要写东西 , 我不出门 , 不去晒太阳 , 不去游泳 。罗兰·巴特说作家根本没有办法度假 , 因为你的脑子里还是在想或者还是要表达你的度假体验 , 这根本不叫度假 。分页标题
张頔:而且还有克疤多这个形象 , 我记忆里好像是唯一一个南美人 。
汪天艾:对 , 这本书里是唯一一个 , 不像其他作品那么拉美 。
张頔:他这样把拉美的元素往下压是因为想更贴近于欧洲文学吗?
汪天艾:我觉得他没想这件事 , 波拉尼奥是某种程度上挺作家的作家 , 就是挺世界型的作家 。 包括我们在拉美文学里会觉得波拉尼奥基本上是最后一个泛拉美式的作家 , 他很烦别人问他 , 到底智利是你的祖国 , 还是墨西哥 , 还是西班牙?他就说我是拉丁美洲人 , 或者我唯一的祖国是我的孩子 , 就是他其实避开这个话题 , 恐怕他不会特地想要让这个东西靠近欧洲 , 只是他当时住在那个地方 , 他的设定很自然 , 尤其一般作家第一本叙事文学、虚构文学设定在他熟悉的场景会给予他一定的安全感 , 在这个场景下进行虚构 , 所以自然而然放在那里 , 而且他甚至连具体的年份就没有 , 就是从 8 月 20 号开始 , 也不知道那一年的 8 月 20 号 , 反正这么往下讲了 。
不过克疤多这个角色确实有趣 , 他名字的原文是 El Quemado , 被烧坏了的 。
关于“烧”这个东西 , 因为波拉尼奥自己也想要当个侦探 , 他其实很熟悉犯罪学的东西 。 纵火犯在犯罪心理学里是一个很特殊的门类 , 因为喜欢纵火的人他的内心冲动和欲望、暴力之间有很直接的关联 。 我觉得“被烧”的设定还挺有意思的 , 因为波拉尼奥自己说过 , 他觉得 像兰波这类年轻的诗人 , 是永远年轻的诗人 , 给人的感觉是不太敢去碰 , 因为一旦碰到就会觉得很烫 。 西语里烫和烧起来是同一个词 。 这个被烧伤的当地人 , 他的一切全是别人讲的 , 他好像被纳粹德国、好像被虐待过、好像来自拉美 , 他一直是一个贯穿始末的谜团 。
张頔:他好像就是拉美的化身 , 就好像我们现在聊拉美其实都是从欧洲人的叙述中理解拉美 , 克疤多也是 , 其实在小说里没有直接讲克疤多来自哪一个国家 。

单向街书店|汪天艾:波拉尼奥的荒唐都在这里了 | 单向 LIVE 回顾
本文插图
“波拉尼奥是一个会首先预设一切事情都将失败的人”
张頔:波拉尼奥的小说里其实不太有这种英雄形象或者正面形象的主人公 , 尤其《帝国游戏》 , 我们看到乌多在情感上算是一个“渣男” , 他有女朋友 , 和女朋友一起度假 , 度假过程中还和酒店的女老板发生关系 , 包括别人都在度假 , 他很不配合 , 自己一个人躲在房间里搞他的兵棋游戏 , 波拉尼奥这样的描写 , 在您看来有什么样的原因?或者说他是一种很自信的表达吗?
汪天艾:波拉尼奥一直以来是一个会首先预设一切事情都会失败的人 , 比如他会觉得写作这件事其实也不是一个会自然而然就永久的事 , 比如他没有觉得一百年后还有人会读他的东西 , 或者他也没有这个指望 , 他觉得写作也好、天赋也好 , 这些东西都是脆弱的、瞬时的 , 不会长久的 。 我前段时间看了他一段采访 , 他说我们这一辈的其他作家奇怪 , 好像每个人都觉得一直有能力写出好的作品 , 然后他的作品也一直会流传下去 , 他说我认为这个事儿特别傻 。
从个人的层面看乌多这个角色就是一个普通的失败者 , 自以为人生感觉最良好的时候 , 所有的事情急转直下 , 进入溃败 , 而且是一个一直在挣扎的过程 。 书里也提到了少年维特 , 故事里也有一点点维特的感觉 , 波拉尼奥把一个人可能要比较久的时间才会经历的惶惑和恍惚集中在一个夏天 , 让主人公经历完了 。 也就是说在整个过程中有一种大的不确定性在这里面 , 同时如果你往大一点的层面去讲的话 , 乌多整个的经历和视角 , 其实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历史的片面性 , 因为你在这个里面看到的 , 关于二战包括他讲的这些将军 , 他多么崇拜他们也好 , 他试图通过玩这个兵棋替德军翻身也好 , 整个的过程 , 你全是从他的视角看的 , 因为兵棋虽然展现了一部分历史 , 但是它确实只是一部分的历史 , 只是截出来一个片段 , 而且这个片段更多的是领土的争端 , 只有策略、反策略 , 少了很大的一块儿是关于战争造成的死亡 , 在那里面 , 你输了也就是掉一些资源点 , 是一个不会造成现实影响的东西 , 而且乌多在整个回忆过程中也完全绕开了二战中很难绕开的部分 , 屠杀也好其他的也好 , 一直在讲的是他喜欢的剩下的部分 , 所以这个里面 , 虽然他一直在讲这个历史被忘记了 , 只有我们这些兵棋玩家记得 , 但是问题是 兵棋玩家记得的也是有选择的 , 其实他记得的和他推崇的、想要讲给别人听的 , 也是他选择过的 , 这个东西是片面的 。分页标题
所以我觉得波拉尼奥把这个主人公塑造成极为不完美的角色 , 背后是有角色的价值观的 , 有作者本人的价值观在里面 。作者不是把自己投射在这个人物上 , 而是可能通过这个人物 , 让读者体会到作者对历史是怎么想的 , 或者其他一些他想要纪念的东西 。 因为他作为一个在拉美入过狱 , 也参加过当年整个动荡时期的革命 , 就像他后面所说的剩下的青春的遗骨 , 散落在整个拉丁美洲 。 波拉尼奥当时在智利被自己的高中同学从狱里放了之后 , 他没有选择回墨西哥而是去了欧洲 , 后来有人问他 , 你那时候为什么不回墨西哥?他说他觉得墨西哥对他来说让他凝固在自己的青年时代 , 就是他当年和好友发起“现实以下主义”运动的时候 , 包括他们做各种最疯狂的事情的时候 , 没有想被放出来之后再到那里去 , 那时候跟青春的年代也不一样 , 所以背后也是没有指望任何东西保持原样的 。 包括他看大的东西、小的东西 , 可能有波拉尼奥自己的、当时还在成形中的价值观和一些思考在里面 。

单向街书店|汪天艾:波拉尼奥的荒唐都在这里了 | 单向 LIVE 回顾
本文插图
“每天把今日份额译完 , 就和朋友们去喝酒”
张頔:之前看他在《最后的访谈》里说 , 他从墨西哥去到西班牙 , 是想要跳脱出拉美文学的圈子 , 感觉好像身边都是那些拉美作家 , 他想要走出来 。所以这部小说给我的感受 , 好像他是在走出来 , 包括人物都是欧洲的 , 包括讲二战 , 他也避开了犹太人 , 可能他里面也没有涉及 。 我们现在其实关注二战的那些元素 , 和这本小说里出现的是错开的 , 这本小说里讲的二战 , 可能是我们现在看不到的 , 或者很少体现的 , 比如那些战争、将军 , 有些我们名字听起来稍微熟悉 , 但是有些真的不知道他从哪儿知道的 , 所以也很好奇 , 您在翻译的时候怎么处理这么庞杂的二战的信息?尤其很多细节的东西 , 应该挺难的吧?
汪天艾:对 , 这里面有很多二战的情节 , 其实我接这本书其中有一个原因是我对二战很感兴趣 , 就是 二战的欧洲战场是我相对而言比较熟悉的东西 , 结果发现自己根本不算熟悉 , 波拉尼奥才叫熟悉 。 只能去查 , 这本书最后可能我做了接近三百个注释 , 因为我还是尽量地把他里面提到的所有的人都查了一遍 , 查的过程中我还挺感慨的 , 我在注释里几乎把我能查到的每位将军或者每位中士、上校什么的 , 后来怎么样都写进去了......而且波拉尼奥对这些好像真的很熟 , 中间有一段他给他们起外号什么的 , 他不是乱起的 , 很多跟这个将军的某一段经历真的能对上 , 或者他前面提到的一些特别具体的某一场战役的某一个军团的某一个师 , 这个也是你能够查到他用这个不用另外一个是有道理的 , 所以我在查的过程中 , 自己学到了东西 。 可能最后还有两个没有查出来 , 无论如何查不到 , 不知道这俩人是谁 , 也不知道是不是他编的 , 就像《美洲纳粹文学》里 , 倒头来发现这本书好像不是一个文学史 。 后来不是好像还有读者说 , 这写的什么?这里面一个人我都没看过 , 我想说看过就麻烦了 。
张頔:还有说把那本书放到书店的文学史专栏里的 。
汪天艾:我感觉如果那样的话波拉尼奥会很高兴的 , 骗过了所有人 。
《帝国游戏》正好写在 1989 年 , 其实对于整个欧洲来说这是一个很特殊的年份 , 因为东欧剧变、柏林墙 , 他在那个年份去回望二战 , 算是20世纪欧洲精神创伤最大的一件事情了 , 这时候其实还是有它的意义在里面 , 而且他经历整个八十年代西班牙的变化 。 之前可能一直讲他和拉美的关系会多一点 , 因为毕竟……
张頔:身在那里 。
汪天艾:对 , 而且像《智利之夜》之类的 , 基本几个大部头里 , 是有大篇幅讲拉美的 , 但是其实他和西班牙之间也是有很深的关联的 。 他是1977年到的巴塞罗那 , 1977年也是西班牙开始民主过渡的第一年 。 他也有讲过 ,他正好经历了西班牙非常特殊的八十年代 , 里面是有一种癫狂在的 , 这本书也有一些情节 , 体现性解放和其他各种方面 。 对我来说 , 这本书正好整个都是我在西班牙期间译的 , 每年夏天热的干不了别的事儿的时候就译它 , 在图书馆译完之后再跟朋友聚会 , 这本书出来 , 我在马德里的好朋友们就说回忆起来都是你译完当天的份额 , 然后我们就去喝酒 , 我说你们记得的全是这个 。分页标题
张頔:说起来和乌多很像 。
汪天艾:对 , 就有一种热到你干不了别的 , 整个 8 月份马德里就是一个空城 , 所有人都度假去了 , 我还得在图书馆里译它 , 终于把一天的份额译完了 , 然后大家就去喝酒 , 所以这本书里还有挺多我在马德里期间的回忆 , 因为我会跟朋友们讲里面的情节 , 因为它里面有很多我们在西班牙很熟悉的情景 。

单向街书店|汪天艾:波拉尼奥的荒唐都在这里了 | 单向 LIVE 回顾
本文插图
▲ 布拉瓦海岸
另外 , 《帝国游戏》里有很多长句 , 因为波拉尼奥的西语比较碎 , 所以处理的时候也没有把句子整理得特别顺 。 当时文景的编辑有把西文原版和英译本一起给我 , 它的英译本译得很顺 , 这可能跟英语读者的阅读习惯有关 , 但是我觉得既然已经走进了和西班牙语完全不一样的语言 , 不可能让它完全没有陌生感的 , 而且我觉得国内的外国文学读者已经被培养得完全可以阅读这样的语言了 。西语很碎 , 有时候你会发现这个长短碎句之间是有节奏感的 , 这点我也不太想捋顺 , 只要不是太在中文里不成句子 , 我还是觉得可以保持一部分的原貌 , 这可能也是因为我自己是译诗歌的 , 对诗歌来说文字是它一部分的文体 , 所以我们要尽量保持它的异质性 , 所以我翻译这本书的时候有这方面的考虑 。 但我之前都挺紧张的 , 毕竟前面出过好几本了 , 它在中国是有固定读者群 , 后来惊喜地发现 , 有不少人读完这本后表示要去看《2666》 , 觉得可以挑战一下 。 感觉还挺好的 , 毕竟那个真的是会让人望而却步的大部头 。

单向街书店|汪天艾:波拉尼奥的荒唐都在这里了 | 单向 LIVE 回顾
本文插图
文字整理:汪天艾、世纪文景编辑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 查看直播回放视频
【 相关图书 】
《帝国游戏》
[智利] 罗贝托 · 波拉尼奥 | 著
汪天艾 | 译
乌多 · 贝尔格 , 雄心勃勃的兵棋游戏爱好者 。 这年夏天 , 他和女友一同前往儿时常去的西班牙海滨小镇度假 。 他们在这里结识了汉娜和查理——一对同样来自德国的情侣 , 以及三个当地人狼沃、羔尔德罗、住在沙滩上的看船人克疤多 。 然而没过多久 , 查理在一次出海冲浪后失踪 。 明媚的假期渐渐被一种阴郁的气息所笼罩 。
查理生死未卜 , 汉娜决定返回德国 , 英格褒也认为他们应该尽早启程回国 , 但乌多却似乎被什么看不见的东西绊住了脚 , 他决心要等到查理的尸体出现才回国 。 与此同时 , 乌多发现克疤多似乎对兵棋有着浓厚的兴趣 , 便邀请他一起来玩”二战“题材的兵棋游戏《第三帝国》 。 假期将尽 , 游客们渐渐离去 , 小镇越来越冷清 , 查理仍旧毫无音讯 。 乌多与克疤多之间的游戏还在继续 , 此前对兵棋一无所知的克疤多竟渐渐扭转战局 。 怪异的梦境、不安的臆想纠缠着乌多 , 《第三帝国》中真的有什么 未知的力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