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之星|人工智能全能?非也【创投圈生活指南】


_本文原题:人工智能全能?非也【创投圈生活指南】
人工智能无所不能吗?
人工智能能做哪些事?又做不了哪些事?
人类会被自己发明的机器取代吗?
【联想之星|人工智能全能?非也【创投圈生活指南】】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 , 人类对于上述问题的疑惑甚至恐慌在与日俱增 。 每一次人类惊叹于人工智能的进步之时 , 都更加急于知道人类是否会被其取代 。
来自量子物理学家马兆远的答案是否定的 , 人工智能并非无所不能 。
今天推荐马兆远继《量子大唠嗑》后又一重磅新作 《人工智能之不能》 , 在本书中 , 他 用深入浅出的文字告诉你 , 人工智能能做什么 , 以及不能做什么 , 为人类未来厘清方向 , 字字珠玑地梳理人工智能的根本逻辑 , 发现人类不可取代的价值 。

联想之星|人工智能全能?非也【创投圈生活指南】
本文插图
人工智能之不能
作者:马兆远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马兆远

  • 1997年通过全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保送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 25岁获得牛津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 , 师从“超冷原子理论之父”、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Keith Burnett爵士;
  • 美国国家标准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后 , 师从“激光冷却之父”William Phillips(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 30岁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 , 为中国空间站“天宫四号”设计了世界首个空间冷原子实验平台 。
  • 现为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首席研究员 , 数字化先进制造研究中心主任 ,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智能制造专业终身教授 。 著有《量子大唠嗑》 。
本书有理有术 , 不局限于技术层面 , 而是回顾了过去100年物理学和数学的进展 , 通过对量子力学、时间、虫洞、暗物质等概念的轻松解读 , 从顶层逻辑、原理层面等本源性知识上探讨了人工智能做不了的事情 ,给完美、通用的人工智能判了“死刑” , 最后落脚在怎样 培养适应人工智能共生时代的新人类 , 以及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本质上不会穷尽的现状上 。
作者以深厚的学术功底 , 贯通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 , 层层深入分析人类认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 从数学和逻辑本身论证了人工智能无法取代人类 。 作者认为 , 从务实主义的角度看 , 我们仍可以致力于促进人工智能进步 , 但不能盲目地崇拜机器 , 甚至忽视了人的智能优势 。诞生在经典理性逻辑之下的人工智能 , 没有超越有限假设的能力 , 而人却有打破有限假设的跳跃能力 。
胡适曾说:“怕什么真理无穷 , 进一步有进一步的欢喜 。 ”通过这本书 , 我们可以获得对人工智能正本清源的新认识 , 同时可以更好地思考 , 在这不可逆的人工智能进阶过程中 , 我们如何去驾驭自己的发明 , 实现人类的智能进阶 。
读书笔记
  • 我们急于求成地把科学当作了魔法 , 总希望找到窍门毕其功于一役 , 一蹴而就地解决所有问题 。 可惜现实并非如此 , 每一寸进步都是日拱一卒的努力和各种不确定的叠加 , 我们只是日复一日、见招拆招地解决一个又一个 具体的 问题 。
  • 从两千年前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建立系统的理性工具开始 , 人们就已经发现了理性逻辑里的问题 , 所谓的“说谎者悖论”和“这句话是错的”这样的陈述会让逻辑陷入模棱两不可的境地 。 但直到两千年后 , 才有人站出来用严谨的理性工具证明这个悖论事实上指向了人类理性的灾难 。 这个人便是哥德尔 。 从他的工作开始 , 我们开始意识到用理性工具认识世界带给我们的局限 。
  • 糟糕的是 , 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对现代科学的认知有断层 。第 一个断层在于“名教”与经典科学的断层 。今天我们虽然发现经典科学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及尚未解释的现象 , 但至少它有敢于面对问题的态度 , 它小心翼翼地用于系统求证的方法是可靠的 。然而我们这个古老的文明总会有种近似于神秘色彩的了解知识的态度 。在 胡适这一代人为这个文明的现代化艰难努力的同时, 人类对世界的科学认知已经渡过了第二个断层 。20 世纪初 , 在人们以为物理和数学都在凯歌高奏走向认识宇宙和人类自身的终极胜利的时候 , 量子力学和哥德尔不完备定理几乎在同一时间告诉我们人类认知的有限: 要认识宇宙和人类自己 , 前面的路还很长很长 , 甚至可能根本没有终点 。 分页标题
  • 回溯历史 ,人类先发现了人工智能做不了的事 , 而后才发明了它。 图灵1936年的那篇著名的论文是对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的诠释 , 他提出了一个更加简明而物理上可以实现的机械设备来完成数学的逻辑推演 , 并在文中指出了哪些问题是图灵机做不了的 , 以此来拓展哥德尔的不完备定理证明 。 但图灵机是如此的强大和成功 , 那些“它做不了的事情”很快就被淹没在故纸堆里 , 那里 , 正埋着我们对付探求人工智能的不能的钥匙 。
  • 我们一样用丢失了很多含义的、残缺的语言 , 在进行着对我们人类来说最至关重要的行为——沟通 。 当然 , 因为残缺有时会带来这样那样的误解 , 于是我们希望创造和定义一个没有歧义的语言系统 。 在这样的语言系统之上 , 我们可以更客观准确地交流 。 事实上 , 这本这样的事情不可能做到 。 人类用天生不完美的工具依然能够彼此沟通是个逻辑的奇迹 。
  • 我们可能最终能够依赖的是通过(奇迹般的)沟通而达成的信任 , 人和人之间可以原谅彼此 , 甚至因为理解沟通的缺陷而有了温情 。 这样的温情 , 你从机器那里无法获得 , 从法律条文中无法获得 , 从你的敌人那里也无法获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