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医生手札丨“迷失的”血流


7月4日值夜班 , 遇到一位特别的患者 , 上腔静脉本该回流到右心房的血流 , 不知所踪…

心脑血管|医生手札丨“迷失的”血流
本文插图
“污迹”纵隔
患者男 , 54岁 , 劳累后胸闷、气短 , 伴心悸、乏力三年余 , 心律失常(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 心率40次/分钟 , 心脏泵血不足 。 CT检查发现纵隔内呈污迹状 , 由软组织密度影不均匀填充 , 纤维素性纵隔炎?DSA造影提示血液可能沿着奇静脉流走了 , 难觅踪迹 , 临床紧急提出医学影像科协助查明病情 。
跟踪“领头羊”
时间紧 , 医学影像科杨瑞主任团队再三论证 , 认为针对这种特殊患者 , 常规CT增强或CTA无法显示病变全貌 , 只有进行个性化扫描方案 , 才能最佳显影 , 即在右心房没有造影剂显影之前 , 显示上腔静脉血流轨迹 。

心脑血管|医生手札丨“迷失的”血流
本文插图
扫描方案制定如下:
1、降低高压注射器速率 , 目的是降低对比剂在上腔静脉的涡流 , 使上腔静脉既完全充盈造影剂 , 又能延长扫描时间窗 。
2、采用双流法注射 , 降低对比剂浓度 , 因为聚集在上腔静脉闭塞端的对比剂浓度会进一步升高 , 产生较强的放射状伪影 , 造成测量不精准 。
【心脑血管|医生手札丨“迷失的”血流】3、监测扫描层面得选择合适 , 监测上腔静脉和奇静脉的层面 , “埋伏蹲守”静候造影剂出现 。
4、选择合适的启动扫描时间 , 注射对比剂过程中 , 肉眼观察监测层面 , 凭借经验当机立断 , 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 , 追踪造影剂的“领头羊” , 清晰显示上腔静脉血流轨迹 。
这一切 , 看似完美的计划 , 然而在操作过程中 , 扫描窗稍纵即逝 , 我们在注射对比剂第四秒的时候 , 果断启动了极速扫描 , 最终得到了最佳图像 。

心脑血管|医生手札丨“迷失的”血流
本文插图
罪魁之首
疑难病如风 , 起于青萍之末 , 止于草莽之间 , 踪迹难觅 。
经过不间断首尾衔接的3次大范围扫描 , 通过MPR、MIP后处理 , 完美重建出上腔静脉迷失血流逆行的两条轨迹:
奇静脉→右腰升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 , 奇静脉→半奇静脉→左腰升静脉→左肾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侧副循环途径) 。
沿途显示双侧肋间后静脉、食管静脉早显或增宽 。 罪魁之首 ,原是上腔静脉入右心房段 , 有1.5厘米的充盈缺损!

心脑血管|医生手札丨“迷失的”血流
本文插图
凡事预则立 , 不预则废 。
没有事先的精心计划 , 就不能获得最佳影像 。 精准治疗 , 影像先行 , 影像精准 , 技术先行 , 技术要做完美 , 离不开临床医生提供的详细患者资料 , 以及明确的检查目的 。
文:王建军 史征
审核:杨瑞 杨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