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货运跑出“加速度” 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人民网北京7月14日电 (采访人员乔雪峰) 今年上半年 , 铁路货运持续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 跑出了货运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 国家铁路日均装车15.26万车 , 同比增长3.4%;单日装车、卸车最高达到170867车、183971车 , 联袂刷新历史纪录 。 被称为宏观经济尤其是实体经济运行“晴雨表”的货物发送量累计完成16.93亿吨 , 同比增长3.6% , 一路飘红的指标向世界释放出中国经济动能恢复的积极信号 。
铁路挺起运输钢铁脊梁
疫情就是命令 , 防控就是责任 。 铁路部门全力保障运输安全畅通 , 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挺起了“钢铁脊梁” 。
全国复工复产以来 , 受疫情影响 , 全社会物流总需求疲软 , 加上公路免收通行费政策对铁路货运市场形成冲击 , 铁路货源不稳定、不确定 , 困难、压力交织 。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 既是一场大战 , 也是一次大考 。
国铁集团与各铁路局集团公司定期召开货运增量电视对话会 , 查摆问题、分析原因 , 为推动货运增量出谋划策 。 各铁路局集团公司主动作为 , 开展煤电大客户总部营销 , 加大中长协合同履约监管力度 , 协调非电煤“公转铁”运输 , 力保铁路基础货源;采取阶段性特殊价格策略 , 精准确定“一口价”增量项目 , 积极促进冶炼、矿建等大宗散货“公转铁”运输;采取部分货运杂费阶段性减半、协调降低合资地方铁路运费、优化调整车流径路、压缩铁路两端费用等措施 , 进一步降低铁路全程物流成本 。
铁路货运系统以加大“公转铁”运输组织力度、进一步增加铁路运输市场份额为主要抓手 , 多措并举 , 超额实现上半年货运目标 。
紧抓“公转铁”不放松
对铁路货运来说 , 大宗物资运输是重头戏和“龙头” , 而煤炭则是重中之重、关键所在 。 抓好煤炭“公转铁”运输 , 就牵住了货运上量的“牛鼻子” 。
货源78%以上为煤炭的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以“公转铁”运输为重点 , 6月以来 , 日装车连续保持在1万辆以上 。 今年前5个月 , 浩吉铁路日均开车13列 , 进入6月日均达到18列 。 同时 , 我国重载铁路的代表——大秦铁路运输潜力也得到充分释放 , 上半年单日运量创新高 。 6月18日 , 大秦铁路运量完成138.42万吨 , 超出2018年6月10日的历史纪录1.6万吨 。
铁路货运系统协调主要发电企业尽量借力铁路发运电煤 , 通过稳定煤炭运输来稳定货运基本盘 。 半年来 , 货运系统密切关注和分析火电企业发电量、直供电厂库存等关键性指标变化情况 , 协调煤炭供需双方紧盯中长协合同兑现 。 这是一场路企双赢的战略合作 , 也是路地联手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有力举措 。
3月14日上午 , 一列编组50辆、满载100个集装箱、总重3200吨砂石料的专列缓缓驶入北京大红门货场 , 标志着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尾矿资源砂石料“公转铁”专列开行 。 丰宁县县长杨宪军高兴地说:“‘公转铁’绿色通道打通 , 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又一重要实践 。 ”
不仅是煤炭 , 铁路部门还积极争取冶金、化工、水泥、建材等非电煤大宗散货“公转铁”运输 。 货运系统主动适应经济转型升级 , 在稳定大宗货物运输的同时 , 把发展集装箱作为货运增量的主要方向 , 并加快铁路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的融合 , 为货运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 为降低企业“公转铁”运输物流成本 , 铁路部门不断创新服务 , 大力推行“散改集”项目 , 以35吨敞顶箱为主的集装箱运输得到快速发展 , 有效满足了市场需求 。
今年以来 , 集装箱装车连创新高 。 5月单日装车6次刷新纪录 , 最高日装车33628车 , 并实现“三个首次” , 为货运增运增收提供了新动能:全月集装箱日均装车首次达到2.9万车以上 , 全月集装箱日均装车占货运装车比重首次达到18%以上 , 全月集装箱发送量增幅今年以来首次达到40%以上 。分页标题
上半年 , 集装箱累计发送974万标准箱、1.96亿吨 , 分别同比增长22.6%、32.5% , 发送吨增幅高于发送箱增幅10个百分点;其中敞顶箱发送462万标准箱 , 同比增长61.4% 。 集装箱对铁路货运增量的贡献率达到82% , 单日装车最高达到32389车 , 敞顶箱单日装车最高达到16042车 。
中欧班列逆势增长
6月25日6时01分 , 一列编组50辆、满载武汉及湖北其他地区企业产品的中欧班列 , 从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汉西车务段吴家山站开出 , 驶向万里之外的德国杜伊斯堡 。 这趟列车是今年该站开出的第49列中欧班列 。
6月24日5时许 , 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当地时间6月23日23时许 , 满载着41个集装箱、1000吨电解铜的中欧班列隆隆启动 , 开往中国武汉 。 此趟班列也是塞尔维亚首趟发往中国的物资专列 , 实现了中塞两国间中欧班列双向满载运行 。
武汉是中国经济社会逐步回归常态的生动注脚 , 高质量开行的中欧班列也成了中国经济复苏的缩影 。 2019年以来 , 被誉为“钢铁驼队”的中欧班列运输品牌越来越闪亮 。 新增多条线路 , 采用数字口岸系统 , 运输货物品类日益增多……更多的“中国制造”和“中国味道”以更快速度驶向更多国家和地区 。
特别是疫情发生后 , 中欧班列凭借自身优势成为特殊时期稳定国际供应链的重要支撑 。 5月份 , 中欧班列单月开行列数和货物发送量均创历史新高 , 为驰援全球战“疫”、保障国际供应链稳定畅通、促进我国外贸产业平稳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
国铁集团始终将保证中欧班列稳定运行作为重要政治任务 , 强化口岸站干部包保和运输组织 , 加强与海关和境外铁路的沟通协调 , 促进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和货物发送量在疫情期间实现了逆势增长 。
【铁路货运跑出“加速度” 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上半年 ,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5122列 , 同比增长36%;发送箱46.1万标准箱 , 同比增长41%;单月开行数量连续4个月刷新历史纪录 , 5、6月份连续突破1000列 , 6月份达到1169列 , 创单月开行数量最高纪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