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疗食补|手三里穴:疏经通络,消肿止痛,清肠利腑


食疗食补|手三里穴:疏经通络,消肿止痛,清肠利腑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手三里穴(Shǒu sān lǐ) , 经穴名 。出自《针灸甲乙经》 。亦称三里 。属手阳明大肠经 。大肠经的合穴 , 五行属土 。别名:三里 , 鬼邪 , 上三里 , 因为它能通知上中下三部的疾病 , 所以称为手三里 。
【腧穴释义】
“手” , 指穴所在部位为手部 。“三里” , 指穴内气血物质所覆盖的范围 。该穴名意指大肠经冷降的浊气在此覆盖较大的范围 。本穴物质由上廉穴传来 , 上廉穴的水湿云气化雨而降 , 在该穴处覆盖的范围如三里之广 , 故名 。“三里”、“上三里”之名意与此穴同 。
“鬼邪穴” 。“鬼” , 与神相对 , 指本穴的气血物质所处为地部 。“邪” , 指邪气 。鬼邪名意指穴内物质为地部的水湿 。本穴物质为大肠经经气中浊降于地的经水 , 脾土受之 , 脾土喜燥而不喜湿 , 今受之水湿 , 实为受邪之害 , 故名“鬼邪” 。
【取穴位置】
在前臂背面桡侧 , 在阳溪与曲池穴连线上 , 肘横纹下2寸处 。

食疗食补|手三里穴:疏经通络,消肿止痛,清肠利腑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穴位解剖】
在桡侧短腕伸肌肌腹与拇长展肌之间;有桡返动脉的分支;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与桡神经深支 。
【功能主治】
功能:疏经通络 , 消肿止痛 , 清肠利腑 。
主治:
运动系统疾病:缓解腰痛 , 肩臂痛 , 上肢麻痹 , 半身不遂等;
消化系统疾病:缓解溃疡病 , 肠炎 , 消化不良等;
五官科系统疾病:缓解牙痛 , 口腔炎等;
其它:缓解颈淋巴结核 , 面神经麻痹 , 感冒 , 乳腺炎等 。
弹拨手三里对消除针刺不当引起的不适感有效 。
【穴位配伍】
齿痛:手三里、阳溪、悬颅(《针灸资生经》) 。
喉痹:手三里、温溜、曲池、中渚、丰隆(《备急千金要方》) 。
肩背疼痛:手三里、肩髃、天井、曲池、阳谷(《增订中国针灸治疗学》) 。
【刺灸法】
治法:寒盛则补之或点刺出血 , 湿盛则泻之 , 热盛则泻针出气或凉药水针 。
【食疗食补|手三里穴:疏经通络,消肿止痛,清肠利腑】针刺法:直刺1~2寸 , 局部酸胀沉重 , 针感可向手背部扩散 。针刺不当引起的不适感时可弹拔手三里 。
艾灸: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 , 艾条灸10~20分钟 。
按摩手法:用左手拇指腹按住右手三里穴, 揉动1分钟, 换左手, 每日3次 。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腰痛 , 肩臂痛 , 上肢麻痹 , 半身不遂 , 溃疡病 , 肠炎 , 消化不良 , 牙痛 , 口腔炎 , 颈淋巴结炎 , 面神经麻痹 , 乳腺炎 , 感冒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