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崇祯作身为亡国之君,为什么非但没有背负骂名,反而深受同情
前言:
崇祯时期 , 历经276年的明朝灭亡 , 崇祯皇帝在位17年 。崇祯即位之时 , 明朝已达大厦将倾之期 。在这17年间 , 朝廷财政收入空虚、入不敷出 , 饷银拖欠 , 百姓连树皮、草根都不得食 , 连年饥荒 , 终是难以忍耐如此境况 , 百姓揭竿而起 , 起义此起彼伏 , 朝廷虽有心镇压 , 奈何国家已经岌岌可危 , 终是有心无力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崇祯皇帝)
且祸不单行 , 在内部混乱之时 , 外部也受侵扰 , 后金多次侵扰大明边境 , 皇太极带兵攻打大明边塞 , 逼迫政府签订协约 , 明朝处于内忧外患的情况当中 。
最后 , 明朝彻底崩溃 , 国家灭亡 , 崇祯是大明最后的皇帝 。而作为亡国之君 , 他却没有受到谩骂 , 反而深受同情 , 只因他是一位特别的亡国之君 。1、 崇祯是励精图治的亡国之君
说到亡国之君 , 相信很多人想到的都是"昏庸无能"、"执政残暴" , 亦或是"沉迷玩乐、不顾朝政"此类满是贬义的标签 , 然而 , 崇祯的标签独树一帜 , 他被称为"励精图治"的亡国之君 。
如此之称 , 确实充满悖论 , 就如同形容一个人"勤奋的懒人"、"聪明的笨蛋" , 互相矛盾 。然而 , 崇祯这位"励精图治的亡国之君"确实有所依据 。在《明史》中 , 记载着满人对崇祯颇高的评价:(崇祯)在位十有七年 , 不迩声色 , 忧勤惕厉 , 蹑心治理 。
即言崇祯在位 , 不沉溺女色 , 励精图治 。当时 , 大臣魏忠贤对皇位存有觊觎之心 , 试图将崇祯拉下位 。而他所用的一招便是用女色迷惑 , 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 , 魏忠贤借男性此弱点对付崇祯 , 试图对其掌控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魏忠贤)
就在崇祯即位不久 , 魏忠贤便自动献上四位绝色美人 , 崇祯本想拒绝 , 但担心魏忠贤自此对其起疑心 , 于是先接受了 。但他却不敢掉以轻心 , 四位女子一进攻 , 崇祯便对她们进行搜身 , 果不其然搜出了一种能够迷惑男人的"迷魂香" , 崇祯立即将它们摧毁 。而后 , 魏忠贤又使用了几次"阴招" , 一一被崇祯化解 , 魏忠贤无功而返 , 这缘由离不开崇祯不沉溺于女色此优点 。魏忠贤失败于他低估了崇祯 。
不近女色得以求证 , 忧国忧民、励精图治也并非空穴来风 。在崇祯即位之时 , 大明已陷入衰弱之期 , 国家财政入不敷出 。因此 , 崇祯十分勤俭节约 , 就连龙袍都带着补丁 , 如此节约的皇帝 , 历朝历代仅有此一人 。明朝末期 , 确实百姓遭受"无岁不饥荒 , 野无青草" , 宗室、知县仍贪污暴力 , "村无犬吠 , 尚有敲催征之声 , 树有啼鹊 , 尽洒鞭扑之血"
最终 , 百姓间出现了"人相食"的惨状 , 对此困境 , 崇祯亦有所为 , 开仓赈灾 , 然无所成效 , 只因各层官员贪得无厌 , 到了百姓那里所剩无几 。
同时 , 崇祯曾开展过反腐运动 。有史记载 , 崇祯所打击的贪官不计其数 。当时这举动轰轰烈烈 , 当时人们以为大明有望复兴 , 但最终结果不尽人意 。因为在崇祯拉下贪官 , 新官上任依旧贪污腐败 。所以 , 崇祯皇帝反腐未遂 。2、 明朝灭亡的原因:官府腐败
管子曾言:凡治国之道 , 必先富民 。民富则易治也 , 民贫则难治也 。即一国的存亡 , 很大取决于是否得民心 。然而 , 大明官府腐败不堪 , 在百姓本就艰难的情况下依旧克扣国家发放的粮饷 , 使得民间乌烟瘴气、横尸遍野 。
虽崇祯皇帝展开了反腐行动 , 但这反而成了昏官污吏的生财之道 。据李清书中所描述:当时各官员相互为谋 , 一种"缓于害人 , 急于行贿"之风盛行 , 吴邦辅则是"每缉获州县送礼单 , 必故泄其名 , 沿门索取 , 饭饱为止 。"分页标题
故反腐之举倒成了行贿之机会 , 着实讽刺 。
而且 , 崇祯皇帝乃仓促即位 , 并没有东宫经验 , 所以他难以对付官场中斗争多年的大臣 。而这些大臣十分"心安理得"地"两头吃" , 即领着皇帝发放的俸禄 , 一边剥削百姓 , 最终引起百姓揭竿起义 , 这时本难以抉择的崇祯皇帝下定决心处理朝中贪污的大臣 。这主要体现于历史上在小冰河粮食减产 , 百姓本来没有饭吃 , 但起义之后却有了 , 毋庸置疑 , 崇祯皇帝向大臣"夺粮"了 。
但大臣哪能坐以待毙 , 若有被派于剿匪 , 或是负责后勤 , 无一是认真行事 , 以至于国家无人可用 , 起义难以平息 。多次剿匪所带来的结果 , 无非是国库益加空虚 , 他们只是在耗国库罢了 。最后 , 崇祯皇帝清理老臣 , 换上新鲜血液 , 然而 , 新臣的能力远远不及老臣 , 这非但无益 , 反而雪上加霜 , 给了李自成侵占大明机会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崇祯皇帝上吊自杀之处)
于是 , 崇祯皇帝在临死前遗留下遗书内容为:朕自登基十有七年 , 逆贼直逼京师 , 虽朕薄德匪躬 , 上干天怒 , 致逆贼直逼京师 , 然皆诸臣之误朕也 。
明思宗亦言:诸臣误朕也 , 国君死社稷亡 , 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 , 一旦弃之 , 皆为奸臣所误 , 以至于此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崇祯皇帝自杀图)
最终还是崇祯皇帝无法力挽狂澜 , 一书表以满心内疚以及对逆臣的愤恨 , 随后自缢而亡 , 一身勤俭为国 , 却是成了亡国之君 , 虽天下人并不责怪于他 , 但此名也无法除去 。3、 乱世之中 , 缺点成了崇祯致命的弱点
月尚且有阴晴圆缺 , 人亦无法十全十美 。每个人都拥有自身的缺点 , 崇祯皇帝亦是如此 , 而他的缺点却决定了他的悲剧 。
崇祯生性节俭确实不错 , 但节俭到极致反而成了吝啬 。虽说崇祯皇帝嗜好穿有补丁的衣服实为美德 , 由于在奢侈成风的皇室当中 , 但是他以衣服是否有补丁来评定一人清廉与否实乃荒唐至极 。是的 , 他提拔人才的标准是衣服新旧 , 这导致京城中旧衣服比新衣服还要贵的奇异现象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李自成起义)
崇祯皇帝的行为已经无法用节俭形容 , 而是一种吝啬 , 而此行为成了大明中兴的一大绊脚石 , 且成了大明灭亡的致命一击 。在崇祯十七年初 , 李自成率领百万大军 , 怀着对江山志在必得之心攻入大明国土 , 没有几日 , 平阳和太原相继被拿下 , 眼看京城岌岌可危 , 崇祯皇帝已经无法淡定自若 , 他即刻召集各部官员商讨守城大计 。当时吴三桂的父亲吴襄提出一个十分完美的计划 , 但这需百万两银子 , 于是吴襄向崇祯皇帝提出需要百万银两补充军需 , 而这个数据对于崇祯皇帝而言无比庞大 , 他难以割舍 , 最终只得放弃此计划 , 导致被李自成困于城中 。
虽说大明末期国库十分空虚 , 但身为皇帝崇祯自是有着丰厚的积蓄 。在筹饷以坚守京师时 , 已达油尽灯枯的国库自然无法拿出此般庞大的钱 , 然而崇祯丝毫没有动用自己个人财产之心 , 大臣无奈直言之时 , 他却向大臣哭诉"内帑业已尽" , 左都御史李邦华心急如焚 , 便不顾一切地顶撞崇祯 , 直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 但崇祯依旧不舍得动用他的一厘一毫 , 最终李自成攻城成功 , 搜得崇祯财产有3700万左右 。仅为一百万 , 最终输了3700万及江山 , 这实为崇祯性格的悲哀 。分页标题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李自成)
同时 , 崇祯为节省财政开支 , 竟大幅度地撤去驿站 , 只因他以为驿站是一无是处的存在 , 只会剥削朝廷财政 。而驿站被撤销后 , 驿卒失去生存依靠 , 流离失所 , 最终被迫加入起义的行列 , 不得不提的是 , 在这些驿卒中有一位推翻大明的重要人物 , 他就是李自成 。然而 , 驿站的撤销所省下的钱仅有30万两银子 , 相当于朝廷一个月的开支 。何为因小失大 , 崇祯皇帝的举措就是如此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李自成起义地图)
也正是因为皇帝如此一毛不拔 , 使得朝臣更无心补助朝廷财政 。国库没有钱时 , 崇祯无法向已经竭泽而渔的老百姓身上索取 , 试图要求朝廷官员捐赠 , 但哪有大臣自愿 , 在皇帝紧逼之时 , 他们也纷纷哭穷 , 这样崇祯也无可奈何了 。崇祯万般无奈 , 密令其老丈人周奎捐十万银两以起表率作用 , 而周奎哪里愿意 , 在崇祯劝说一番也不过捐了一万多两银子 , 且有部分来自他的女儿的体己钱 , 也就是崇祯皇帝自己的钱 。这引起了大明一好像画面 , 富可敌国的大臣一一装穷 , 国库依旧空空荡荡 , 这主要是最富有的一国之君一毛不拔的结果 。
崇祯此般缺点若在盛世王朝或许无伤大雅 , 怎奈何他身处国家危亡之时 , 这缺点成了他致命的缺点 。
结语:崇祯励精图治 , 惜民爱民 , 生性节俭 , 且痛恨贪官污吏 , 仅以此评价 , 他实为难得一遇的明君 。怎奈他生不逢时 , 在大明动荡不安之时 , 他无法力挽狂澜 , 再加上自己的缺点 , 吝啬无比、急于求成 , 这导致大明走向了灭亡 。
只能说 , 崇祯替其万历皇帝和熹宗皇帝背负亡国罪名 , 若他们没有将昌盛的大明挥霍得如此残破不堪 , 大明也不至于如此灭亡 。所以 , 世人皆在可怜崇祯皇帝沦为替罪羊 。
参考文献:
《明史》
《谁动了我的大明朝》
【太监|崇祯作身为亡国之君,为什么非但没有背负骂名,反而深受同情】《崇祯帝》
- 薛定谔的可乐奶茶与炸鸡|美国专家:一次中国行,彻底击碎了我身为美国人对中国的自豪感
- 太监|用杀戮来巩固政权,篡改皇帝所立遗嘱的他,加害了很多大臣
- 太监|明末移宫案:文化人左光斗骂人真的狠,管你是不是皇帝的女人
- |从胸外科专家变身为胸外科患者,一个特殊病人的手术记录和感悟
- 太监|“以鼠励志”看历史人物怎样通过环境改变命运!
- 老外|明朝一太监墓,上面刻一行字,却揭开多年疑惑,老外终于闭嘴了!
- 楚汉|后黄巾时代乱套了:太监和士大夫死磕,贼寇成公务员,公务员造反
- 中国|太监是中国古代独有的吗?国外的太监又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 明朝,松锦之战|低估了清军的耐力,崇祯被动的成为了十三万明军惨败的替罪羊
- 朱棣|朱元璋严禁太监干政,为何明朝宦官仍然大权在握?朱棣是始作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