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他是中国第一高僧,活了120岁,去世留给后人一字,至今无人理解

引言
近几年来 , 佛系人生流行全网 , 网友纷纷表示:“我佛了” , 还出现了一系列“佛系家长”、“佛系老师”等等 , 似乎“佛性”意味着听天由命、顺其自然 。然而实际上“佛性”并不是如此消极的 , 佛教否定宿命论 , 认为人有命运 , 但是不鼓励人听天由命 , 而是希望人开创命运 。
公元前后 , 佛教正式进入我国 , 随着历史几千年跌宕起伏 , 佛教也经历了大起大落 。不过佛教的传播却一直未断过 , 在这几千年间 , 中国大地上曾诞生过无数德高望重的高僧 。其中一位高僧 , 凭借禅学功底深厚和年逾期颐而著称 , 他就是虚云禅师 , 被很多人冠以“中国第一高僧”之称 。

袁世凯|他是中国第一高僧,活了120岁,去世留给后人一字,至今无人理解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01
虚云禅师何许人也?虚云大师 , 法名“古岩”、又名演彻 , 字德清 , 五十岁后才自号为“虚云” , 并改字为“幻游” 。说起虚云禅师的身世 , 还带有一丝奇幻色彩 。据说虚云的生母颜氏笃信佛教 , 据说因颜氏在城外的观音寺祈祷 , “而得夫妻同梦一长须青袍老者 , 骑虎而来 , 遂孕虚云” 。当然了 , 这些只是传说而已 , 并不能当真 。
虚云大师祖籍湖南湘乡县 , 俗家姓萧 , 其父玉堂 。虚云还未出生之前 , 他的父亲曾经在福建做官 , 年已四十却仍无子嗣 。1840年 , 这个不平凡的一年 , 虚云诞生了 , 其后不久生母颜氏便离开了人世 , 他由庶母抚养长大 。
虚云十九岁时 , 师从福建鼓山涌泉寺礼常开老和尚正式出家 , 故而其僧腊为一百零一年 。次年依妙莲和尚受戒 , 故戒腊为一百年 。
【袁世凯|他是中国第一高僧,活了120岁,去世留给后人一字,至今无人理解】
袁世凯|他是中国第一高僧,活了120岁,去世留给后人一字,至今无人理解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02
虚云禅师为中国佛教贡献了他漫长的一生 。他出生于1840年 , 正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那一年 , 也是自此始 , 中国社会动荡不安、内外交困 , 百姓置身水火、民不聊生 。在这样的背景下 , 虚云禅师心无旁骛、一心礼佛 , 先后著成了《楞严经玄要》、《法华经略疏》、《遗教经注释》、《圆觉经玄义》等 , 此外 , 一生之中 , 讲经说法次数无法计数 , 为佛家的传播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
1911年(宣统三年) , 为团结佛教徒 , 保护寺院 , 斡旋上海佛教会与南京大同会的对峙 , 虚云出滇至沪 。接着 , 赴南京晋见孙中山 , 议定修改佛教会会章诸事宜 。同年4月 , 因政府更迭 , 在见过孙中山之后 , 又前往北京去见袁世凯 。在上海改组中国佛教会 , 成立中华佛教总会 。1920年重兴昆明西山华亭寺 , 改名云栖寺 。历任福建鼓山涌泉寺、广东曲江南华寺、广东韶州云门寺诸大寺住持 。
1913年(民国二年) , 西藏有些王公活佛受到英国及印度政府煽动 , 不肯承认民国政府 , 袁世凯乃下令云南都督蔡谟准备出兵西藏 。为避免生灵涂炭 , 蔡锷乃托请虚云老和尚冒险深入藏区 , 商请在西藏德高望重的东宝法王 , 出面游说当时主政的西藏活佛承认民国政府 , 消弭化解了一场可能发生的战争 。
虚云禅师作为近代禅门泰斗 , 其主要佛教界所做出的贡献除了上述恢复重兴寺院功德之外 , 更重要的是为后世禅宗复兴而选择培养储备了大量的弘法高僧与护法居士 , 其门下嗣祖沙门比丘较为著名的有十余人 , 其中释一诚、释传印 , 两位大德高僧还先后担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 。

袁世凯|他是中国第一高僧,活了120岁,去世留给后人一字,至今无人理解
文章图片 分页标题
文章图片
03
虚云禅师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 , 很大原因就是他正确处理了政治与佛教的关系 。长期以来 , 佛教领袖基本上都会尊奉道安“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的教导 , 小心翼翼地处理与政治的微妙关系 , 更多时候则是依从政治来保护和发展佛教 。
1959年 , 虚云禅师在云居山茅棚圆寂 , 享年120岁 。在虚云大师临终之前 , 给后人留下一个“戒”字 。这个字看似简单 , 实则是对人性极大的考验 。在如今物欲横流的世界 , 即使个人想戒掉什么 , 也只怕是“树欲静而风不止” 。
曾经 , 在虚云禅师17岁时 , 他离家出走要出家礼佛 , 无奈迷路被带回家中 。叔公怕他再次出家 , 为他娶了两房女子 , 而虚云禅师虽与二人同房却不曾有染 。这种六根清净、不为欲望所驱使的大师 , 是注定能成为一代宗师的 。

袁世凯|他是中国第一高僧,活了120岁,去世留给后人一字,至今无人理解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结语
虚云禅师 , 一生为佛教四处奔走、编纂书籍、培养人才、兴建寺庙、开设讲坛、普及佛法 。他不近女色、不好饮食、不慕名利、不贪钱财 , 看来只有“戒”掉邪恶杂念 , 才能用尽一生奉献给自己所钟爱的事业 , 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高僧” 。
参考资料:
《虚云和尚全集》、《虚云大师禅学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