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界|特级教师说| 邓彤:境界的层次性及其运用


_本文原题:特级教师说| 邓彤:境界的层次性及其运用

境界|特级教师说| 邓彤:境界的层次性及其运用
本文插图
邓彤 , 教育学博士 , 特级教师 , 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
中国文化集数千年智慧之大成 , 积淀了极为丰富的思想资源 。 这些思想 , 自然可以成为写作教学取之不尽的资源 。
例如 , “境界”之说 , 便足以成为作文教学的绝妙范例 , 足以成为写作思维的重要范式 , 可以作为一种思维方式 , 帮助学生对许多现象作出有深度有层次的全面的分析 。
何谓“境界”?顾名思义 , “境”为事物的“境况层次” , “界”为事物的“范围类别” 。 将话题分为几个“境界” , 实际上就是对笼统问题进行的分析解剖 , 就是将难以把握的问题条理化、明晰化 , 于茫然无序之间看出条理 , 在囫囵难以把握之际使论题面目清晰 。
思路打不开 , 思维无深度 , 分析平面化 , 论证幼儿化 , 这是目前许多中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 如何使学生作文有层次有深度?如何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这是许多语文教师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
凡事均有等次差别 , 运用“境界”分析法 , 就是按“左中右、正反合、前中后、上中下”等层级分解话题 。 经过这样的分解 , 思维于是得以拓展 , 思路因此变得清晰 。
历来有许多阐释“境界”的妙文可作我们参悟“境界”构思法的范本 。
先看看王国维的治学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 , 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 独上高楼 , 望尽天涯路 。 ”此第一境也 。 “衣带渐宽终不悔 , 为伊消得人憔悴 。 ”此第二境也 。 “众里寻他千百度 , 蓦然回首 , 那人却在 , 灯火阑珊处 。 ”此第三境也 。
——王国维《人间词话》
点评:治学之事 , 何其复杂!解说“治学” , 往往会有满腹话语却又一时无从说起之感 。 而王国维将“治学”分为三大“境界”:第一境界——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应该登高望远 , 鸟瞰路径 , 了解概貌 , “望尽天涯路”;第二境界——做学问成大事业不是轻而易举的 , 必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的过程 , “为伊消得人憔悴” , 就是说要像渴望恋人那样 , 废寝忘食 , 孜孜不倦 , 人瘦带宽也不后悔 。 第三境界——经过反复追寻、研究 , 到底取得了成功 。
这三个“境界”其实是“治学”的三个基本过程 , 属于“前中后”这一“境界”模式 。
其实 , 这种“境界”分析方法并不是王氏原创 。 早在宋代 , 禅宗大师青原行思就提出了参禅三境界:“参禅前 , 看山是山 , 看水是水;参禅时 , 看山不是山 , 看水不是水;参禅后 , 看山仍是山 , 看水仍是水 。 ”
于是 , 笼统的话题显出了层次 , 复杂的问题现出了顺序 , 外在的现象显露了规律 。
可见 , “境界”是古已有之并且行之有效的分析问题的妙法 。
再看一篇化用境界的文章:
生命的化妆
林清玄
我认识一位化妆师 。 她是真正懂得化妆 , 而又以化妆闻名的 。
对于这生活在与我完全不同领域的人 , 我增添了几分好奇 , 因为在我的印象里 , 化妆再有学问 , 也只是在皮相上用功 , 实在不是有智慧的人所应追求的 。
因此 , 我忍不住问她:“你研究化妆这么多年 , 到底什么样的人才算会化妆?化妆的最高境界到底是什么?”
对于这样的问题 , 这位年华已逐渐老去的化妆师露出一个深深的微笑 。 她说:“化妆的最高境界可以用两个字形容 , 就是‘自然’ 。 最高明的化妆术 , 是经过非常考究的化妆 , 让人家看起来好像没有化过妆一样 , 并且这化出来的妆与主人的身份匹配 , 能自然表现那个人的个性与气质 。 次级的化妆是把人突显出来 , 让她醒目 , 引起众人的注意 。 拙劣的化妆是一站出来别人就发现她化了很浓的妆 , 而这层妆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缺点或年龄的 。 最坏的一种化妆 , 是化过妆以后扭曲了自己的个性 , 又失去了五官的协调 , 例如小眼睛的人竟化了浓眉 , 大脸蛋的人竟化了白脸 , 阔嘴的人竟化了红唇……”分页标题
没想到 , 化妆的最高境界竟是无妆 , 竟是自然 , 这可使我刮目相看了 。
化妆师看我听得出神 , 继续说:“这不就像你们写文章一样?拙劣的文章常常是词句的堆砌 , 扭曲了作者的个性 。 好一点的文章是光芒四射 , 吸引了人的视线 , 但别人知道你是在写文章 。 最好的文章 , 是作家自然的流露 , 他不堆砌 , 读的时候不觉得是在读文章 , 而是在读一个生命 。 ”
多么有智慧的人呀!可是 , “到底做化妆的人只是在表皮上做功夫!”我感叹地说 。
“不对 , ”化妆师说 , “化妆只是最末的一个枝节 , 它能改变的事实很少 。 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体质 , 让一个人改变生活方式 。 睡眠充足、注意运动与营养 , 这样她的皮肤改善 , 精神充足 , 比化妆有效得多 。 再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气质 , 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思考、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关怀别人、自爱而有尊严 , 这样的人就是不化妆也丑不到哪里去 , 脸上的化妆只是化妆的最后一件小事 。 我用三句简单的话来说明: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 , 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 , 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 。 ”
化妆师接着做了这样的结论:“你们写文章的人不也是化妆师吗?三流的文章是文字的化妆 , 二流的文章是精神的化妆 , 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 。 这样 , 你懂化妆了吗?”
点评:本文的美丽其实无须点评 。
把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化妆”按“上中下”三个等次加以划分 , 阐明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 给人以丰富的启迪 。
化妆本是寻常事 。 但一旦运用“境界”加以分析 , 则其内在层次立刻凸显 , 平面的话题成为立体化了 , 浅显的话题深刻化了 , 平淡的话题生动化了 。
原来“境界”能使文章如此美妙!
练习:
境界无处不在 。 具有魅力的艺术状态、感染人的气氛可以分境界;生活环境、思想情调可以分境界;凡是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出的情况无不可分境界 。
吃饭有境界:;果腹是基本境界 , 品味是第二境界 , 吃文化、吃情趣则是第三境界 。 与之相关的 , 烹调有境界 , 饮茶有境界 , 穿衣亦有境界……
做人有境界:有人将“做人”划分为以下四个境界:第一境界是闻起来香吃起来也香 , 这是极品人格;第二种境界是闻起来臭吃起来香 , 这种人脾气不一定好 , 还可能喜欢不留情面地批评你的缺点 , 但却可以作为风雨同舟的朋友;第三种境界是闻起来无味 , 吃起来更无味 , 这种人毫无情趣 , 弃之也不可惜;第四种境界是闻起来奇香 , 但吃起来却最臭 , 这是笑里藏刀的小人 , 别学 , 别做 , 虽隐蔽性极大 , 一旦发现了最好远远地躲开 。
一花一世界 , 一叶一菩提 。 我们其实还可以从生活中无数极细微处发现各种不同的境界 。 当然 , 在为事物划分“境界”时 , 必须合情合理 , 必须贴切自然 , 切忌生硬牵强 。
请从以下话题中择其一运用“境界”法加以分析 。
话题:读书、写作、做事、为官、经商、插花。
“境界” , 使学生作文有了境界!
拓展阅读
邓彤:如何让学生描写得具体
聚 焦
描写不具体 , 这是写作教学中一个长期难以解决的问题 。 一翻开学生作文 , 笼统空泛的描写比比皆是:“看到飘飞的雪花 , 觉得很美” , “天色慢慢变暗 , 我觉得好害怕” , “她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至于雪花如何“美” , 自己如何“害怕” , 歌声又是如何“好听” , 这些原本应该进一步具体描绘的特有情境与独特感受 , 在作文中经常语焉不详 。
而在教学中 , 语文教师的写作指导也是如此笼统空泛:给学生写作提建议 , 最喜欢用的词是“要具体”;为学生习作下评语 , 使用频率甚高的词语是“内容不具体” 。 对此曾有人调侃:语文教师经常以“最不具体”的方式要求学生“描写具体” 。分页标题
如何才能让学生描写具体?如何才能使描写教学指导更加有效?陈菊飞老师提供的课例可能会对我们的描写教学有所启发 。
实 验
细分·类比·体验:让描写更具体
陈菊飞
描写具体 , 是写作教学的基本要求 。 但描写空泛 , 也是学生习作中常见的现象 。
对于描写教学 , 我有一个基本的判断:不同的描写对象应该有不同的描写方法 , 描写客观事物与描写个人感受的方法一定不同 , 因此 , 也必须有不同的教学内容 。
为此 , 我设计了一个引导学生学习描写个人感受的教学方案 , 试图以此探测适宜的描写知识 。 这一课例在宁波市与上海师范大学共同举办的名师课堂展示上得到了与会专家与听课教师的好评 , 现整理出来 , 以就正于方家 。
师:初次见面 , 送同学们一点见面礼(教师分发糖果 , 学生兴奋品尝) 。 这是一颗风味比较独特的榴莲糖哦 。 请同学们闻一闻 , 尝一尝 , 然后说一说你的感受 。
生:好臭!好香!又臭又香……
师:那就有请几位同学上讲台把自己吃糖的感觉写在黑板上吧 。
(四位学生板书:甜和臭混合 。 一丝一丝的甜 。 有独特的香味 。 很甜 , 很好吃 , 很亲切 。 )
师:如果只看这样的几句话 , 我们能否判断这几位同学吃的是榴莲糖?
生:(齐答)不能 。 (七嘴八舌地)别的食物也很甜很香 。
师:看来只是笼统地写很甜、很臭、很香是不够的 。 读者读了你的文字无法体会你的感受 。 你要具体写一写榴莲糖的甜是一种怎样的甜 。 它和蜂蜜的甜一样吗?它的又香又臭是怎么一回事?这味道和臭豆腐一样吗?这时候 , 就要把自己的感觉写得细一些 。 怎样做到这一点呢?这堂课 , 老师要教大家几个很管用的办法 。 请大家注意听哦!
一、细分感觉
师:先问大家一个生活常识——怎样把一个蛋糕分得小一些?
生:多切几次呗 。
师:对啊 , 一个蛋糕太大 , 无法入口 , 我们就必须把它切小些才方便食用 。 而一种感觉 , 混杂各种内容 , 自然不容易把握 , 因此也必须将它细分一下别人才容易感受到 。 我们吃这颗榴莲糖的一瞬间 , 眼在看 , 手在摸 , 鼻子在闻 , 舌头在咂摸滋味 , 这么丰富的感觉都融合在一起 , 是没有办法同时说清楚的 。 为了让读者分享我们的经验 , 有时就需要把我们品尝糖果时的各种感觉拆分开来一一说明 , 让没有吃过这颗糖的人也能感受得到 。 这就是关于描写的第一个重要知识(板书:第一招——细分) 。
看看黑板上几位同学的感受 , 大家认为 , 怎样才能把这些笼统的感觉加以细分呢?
生:可以按照吃糖的过程来分 , 我拿到糖之后是先看一看 , 再闻一闻 , 最后才尝一尝的 。
师:这是很好的一种细分的方法 。 (板书:吃糖过程)
生:还可以按照我的心理变化过程来分,我闻到这个味道先是很反感 , 硬着头皮吃了以后忽然感觉回味无穷 。
师:这是第二种细分方法 , 根据我们的心理活动来分 。 (板书:心理活动)
生:也可以直接写榴莲糖的样子、形状和味道 , 写它的香和甜 。
师:又是一种细分方法 , 这是根据客观事物的特点来细分的 。 (板书:事物特点)当我们按照一定的角度来切分笼统的感觉时 , 我们就容易把这种感觉写清楚 。 所以 , 我们要描写对一个事物的感受首先应先将对这一事物的笼统感受加以分解 。 大家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
二、类比联想
师:但是 , 单纯靠分解还不够 。 比如这颗榴莲糖 , 如果我们先写它的甜 , 再写它的香 , 是否一定能让别人感觉到榴莲糖的特点?可能还不行 。 因为香、甜、臭都是很飘忽的感觉 , 用什么方法才能使得读者容易感受这种飘忽的感觉呢?
生:(语塞)
师:可以用大家熟悉的味道来比附这种比较陌生的味道啦 。 你觉得榴莲糖的这种臭与生活中什么东西的臭味比较接近?可以运用你想得起来的臭味加以比较 。 (板书:第二招——类比) 分页标题
生:哈!这臭味跟臭冬瓜、臭豆腐的气味有得一拼 。
师:对 , 这样就把很陌生的感觉转换成大家熟悉的感觉了 。 当然 , 在宁波用“臭冬瓜”的效果是很好的 , 在宁波臭冬瓜无人不知 。 但如果文章写给外地朋友看 , 用臭豆腐要普遍一些 。 现在 , 请大家把榴莲糖的香味、甜味也用大家熟悉的事物来表达一下好吗?
(学生写作 , 教师巡视 。 5分钟后 , 教师指定一位学生投影呈现本人习作 。 )
小的一块 , 通体是澄澈的乳黄色 , 泛着奶油的柔和光泽 , 凑近一闻 , 一股怪臭扑鼻而来 , 有如臭豆腐与洋葱混合的气味 , 但再努力用鼻子闻闻 , 这股臭气却又似乎消失了 。 入口之后 , 臭气又来 , 但细细一品 , 甘甜中又有了类似淡淡的松脂的清凉香味 。
师:请大家按照刚才所说的方法点评一下 。 记住:要类比啊 。
生:他用“臭豆腐和洋葱混合的气味”来写榴莲的味道 , 这让我们觉得很好理解 , 也很贴切 。 因为我们觉得榴莲糖的味道和臭豆腐还不太一样 , 再加上洋葱的气味 , 就比较接近了 。
生:“淡淡的松脂的清凉香味”特别传神 , 写出了这种臭中带香的味道的特别的地方:又清又凉 , 还有点触觉感受 。
师:这段文字细分得不错!哪位同学从这个角度来说一说?
生:他是按照糖果的形状、气味、味道这样的标准来具体描写的 。
师:我们再看一段文字 , 请大家点评 。 (投影)
榴莲糖 , 对没有吃过的人来说 , 可能会有一种令人窒息的臭味 , 可对我来说 , 却很受用 。 一打开包装纸 , 就闻到浓郁的香气 , 慢慢放进嘴里 , 软软的 , 还有着回味无穷的甜味 , 让人唇齿留香 , 仿佛每一个味蕾都被调动了起来 。
生:这段文字不太好 , 只写“令人窒息的臭”和“浓郁的香” , 我感觉不出这样的臭怎样会“令人窒息” , “浓郁的香”也有很多种 , 刚才讲用熟悉的事物来类比 , 这种方法他没有用上 。
生:“对没有吃过的人来说 , 可能会有一种令人窒息的臭味” , 这句话也不严密 。 因为没有吃过榴莲糖的人也可能很喜欢 , 记得我第一次吃榴莲就非常喜欢 。 所以 , 我建议把这句话改为“对于讨厌榴莲气味的人 , 可能是令人窒息的” 。 (众人点头同意 。 )
师:非常好!刚才我已经征得这段文字作者的同意 , 他表示愿意呈现自己的文字供大家讨论 , 所以我们还要感谢这位同学的贡献 。 不过这段文字虽然没有类比 , 但在“细分”方面做得还是不错的 。 大家看 , 先写“闻”再写“尝” , 就很有条理 。
总结一下 , 我们已经学习了两种描写感觉的方法 , 一是“细分” , 二是“类比” 。 但是 , 要写好感觉 ,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招 , 那就是一定要融入你自己的独特体验 。 (板书:体验)
三、融入体验
师:(问第一排一位同学)刚才老师发糖时看见你一闻到糖的气味 , 就“唔”的一声把头让开了 , 为什么?
生:我觉得那气味很刺鼻 。
师:你当时是一种什么感觉?
生:那气味一下子就窜到脑门去了 , 速度好快啊!
师:如果用一个拟声词来形容 , 你会用哪个?
生:“嗖”的一下 。
生:古龙写大侠轻功了得 , 喜欢用一个字——“噌” , “噌 , 那人已到大路对面” 。 榴莲的刺鼻气味也是很快就冲到了脑门 , 我是不是也可以用这个字来形容当时的感觉?
师:大家看呢?
生:当然可以!
师:所以啊 , 在写榴莲糖的味道时 , 一定别忘了要写自己吃糖时的体验 , 要写你想到了什么 , 你的内心有何感觉 。 (板书:体验)这样 , 读者才容易分享你的人生经验 , 才容易和你发生共鸣 。 现在请大家提笔再写一段融入你吃糖体验的文字 。
(学生写作 , 5分钟后 , 教师请一学生朗读习作并做投影 。 ) 分页标题
吃这种糖 , 就像在体味一种为人处世的道理 。 比如闻那令人作呕的臭味 , 这不就是我们面对遇到的挫折吗?鼓起勇气放到嘴里 , 就犹如面对困难迎难而上 , 然后就体会到淡淡的香、淡淡的甜 , 就像历尽艰辛之后成功的喜悦 , 在口中 , 在心里回荡……
师:加入这样的体验 , 这颗糖果就变成属于你的独特的糖果了 。 老师事先也写了一段文字 , 写自己吃榴莲糖时体验到的 。 请同学们看一看 。 (投影)
吃榴莲糖 , 奇异的臭味弥散着芬芳 , 细品味 , 我忽然若有所动 。
神奇的造物主制造出榴莲 , 也许是想用它的气味勾起一个人绵密浓厚的乡愁吧?我仿佛再一次置身于那个久已别离的山村 , 在鸡鸭们的排泄物的混合味、羊圈中腐败的腥膻味、野花草汁的清香和蹲坐经年的大咸菜缸的浓郁之气的包围中 , 依稀闻到母亲身上淡淡的汗味 , 听到老祖母正在打开珍藏多年的樟木箱盖……一切的一切 , 都带着回不去的忧伤 。
生:哇!(笑)
师:吃这颗糖 , 我对它的气味特别有感受 , 总让我联想起自己在农村时候的生活 , 这是跟一个人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的 。 在描写一种物体时 , 要想自己的作品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 , 除了要动用各种感官之外 , 还要将这一个物体带给我们最深刻的感受表现出来 , 发挥我们每个人独特的想象与联想,这样才能使别人能够被你的描绘感染 。
今天的作业就是选择一种自己喜欢吃的美食 , 运用今天所学的三招办法写一篇作文 。 题目
建议为:舌尖上的__________ 。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教研室 315000)
策 略
描写教学要领有二:需要具体的描写知识 , 具体的才是有效的;需要了解这些知识的使用条件 , 即懂得有限运用 。
一、有效描写教学必须确定具体的描写知识
此处所谓的“具体”大致有三方面含义 。
其一 , 具体可操作的程序性知识 。
也就是说 , 要从“叫”学生“应当”写具体 , 转变为“教”学生“如何”写具体 。 正如关于汽车原理的知识不同于汽车驾驶的知识一样 , 描写知识也可以分为静态知识和动态知识两大类 。 描写教学所需要的知识主要是动态的程序性操作性知识 。
描写知识很多 , 例如“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等 , 而每一类知识又可以细分为若干子知识 , 以此构建起描写知识的网络 。 例如 , “人物描写”又可细分为“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等等 。 但是 , 这些知识大多属于“静态”的描写知识 , 无论知识之间如何组织合理有序 , 对于学生描写水平的提高帮助有限 。 正如向学生传授一整套汽车原理知识 , 学生最终却依然不会开车一样 , 不教给学生“如何描写”的动态知识 , 学生就难以真正学会描写 。
因此 , 关于描写的知识必须是具体的、可操作的策略 , 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原则性知识或事实性知识 。
其二 , 描写不同的对象需要不同的知识 。 有效进行描写教学 , 需要根据不同的描写对象提供不同的针对性知识 。 例如 , “描写心理”与“描写语言”所需要的方法知识就显然不同 。
其三 , 不同情境中的描写 , 需要不同的知识 。 知识的运用一定有其具体的情境 , 从来就没有万能的知识 。 因此 , 学生还需掌握有关描写方法在“何时”“何地”运用最为恰当的情境性知识 。
总之 , “具体”的描写知识 , 就要“具体”到操作层面 , “具体”到描写对象的特征以及运用描写的情境 。
二、描写的策略及策略运用的边界
具体化的描写需要一些基本的策略 。 上述课例中 , 陈菊飞老师运用的“分解、类比、联想”等描写知识 , 就非常具体并且切实有效 。 此外 , 还有一些策略也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描写水平 。
必须强调的是 , 所有的策略都不是万能的 , 都要受具体情境的制约 。 因此 , 学习这些策略还必须注意使用策略的前提条件 。 由于描写的对象不同、场合不同、目的不同 , 描写策略可能都将有所不同 。分页标题
因此 , 合宜的描写教学 , 一要确定有效的描写知识 , 二要学会恰当运用这些知识 。
策略一:少用形容词 , 多用具体的名词和动词 。
使用条件:名词适用于静态事物的描写 , 动词适用于动态事物的描写 。
好的描写使我们对陌生的事物恍如亲见亲历 , 而写作如要产生“亲见亲历”的效果通常需要依靠动词和名词 , 也就是说 , 描写具体主要依靠名词和动词来实现 , 而不是像一般所理解的那样滥用形容词 。 好的描写之所以少用甚至不用形容词 , 是因为形容词一般带有评价的色彩 , 而评价必然带有概念化特征 。 众所周知 , 概念化总是与具体相冲突 , 这也就是为什么大量使用形容词容易导致描写空泛并且虚假的主要原因 。 所以 , 在写作中 , 如果我们要求学生尽量使用表示具体事物的名词 , 就容易使得描写比较具体可感 。 例如 , “小路旁开满野花 , 一棵树孤零零立在远处” , 就不如“小路旁开满野菊花 , 一株乌桕树孤零零立在远处”具体可感 。 而对于动态事物的描写 , 运用恰当的动词就易于产生具体的效果 , 《孔乙己》中那句著名的“在柜台上排出九文大钱”就是明证 。
策略二:定格与延长 , 拆分与突出 。
使用条件:描写时间性的瞬间事物可以把该事物定格、延长 , 描写空间性的综合事物可以运用分解方式拆开来写 , 运用特写的方式突出来写 。
描写的实质是叙述节奏的放慢 , 是作者在“线性”的叙述中停下做“面上”的描绘 。 例如 , 本课例就是对“品味榴莲糖”时产生的综合的复杂感受所做的描写 。 陈老师教给学生的“细分”策略和“类比”策略实际上接近于“分拆”与“特写”规则的变形 。 “细分”同于“分拆”自不必解释;而“类比”之所以具有“特写”之效 , 乃是因为运用所联想的事物进行类比起到了“烘云托月”之效 , 突出了所要描写事物的“主要特征” 。
策略三:对描写对象作合理分类 。
使用条件:如何描写以及是否应该运用描写需要考虑写作目的与写作文体的不同 , 记叙文中的描写与科学考察报告中的描写完全不同 , 朋友间回忆往事的描写和法庭证词中的描写显然也不相同 。
描写教学需要对不同的描写对象加以区分并开发不同的描写知识 。 例如 , 我们对事物的感知可分为日常感知、文学感知和科学感知几类 。 日常感知一般直接通过感官获得基本观察印象 。 文学感知侧重情绪体验 , 外在对象只是引发感知者情绪的媒介 , 感知者的主观体验和想象联想是这类感知的主要内容 。 科学感知则需经过专业训练 , 通常还需要借助一定的仪器和流程 , 必须尊重客观事物 , 必须严格剔除感知者个人情绪和特殊偏好 。 因此 , 不分场合乱用描写 , 不看对象而使用同一种描写方法都是不合适的 。
上述陈菊飞老师课例的描写主要涉及日常感知 , 但其间也混合一些文学感知的因素——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打开自己的各种感官 , 同时运用联想与想象 , 再加入个人的体验 , 这些都是符合文学感知特征的 。 这样的教学指导是适切的 。
但是 , 教师可能还需要提醒学生:运用这类描写策略是有条件限制的 , 如果在写作新闻报道或考察报告时运用描写 , 一般就不应该掺杂这些主观性较强的联想因素 。
三、描写教学要避免的误区:重“体验”轻“表达”
写作不仅需要眼睛向外 , 注意观察;还需要眼睛向内 , 关注自己的体验——要善于把自己当下最真切、最细腻的情绪和感受写出来 。 因此 , 描写教学可以指导学生如何描写外在事物 , 也可以指导学生如何描写内在感受 。 并且 , 学生对世界感受的细腻与丰富程度往往决定学生作文中描写的水准 。
但是 , 这绝不意味着写作教学就应该完全专注于让学生感受、体验 。 陈菊飞老师关于“感觉”描写所进行的教学给了我们一个重要启示:描写感觉的教学 , 关键不在“感觉”本身 , 而在如何“描写”这些感觉的方法 。分页标题
语文教师必须明确:“自我感受”与“传达自我感受”毕竟是不同的两件事情 。 人人都有自己的感受 , 这些感受有丰富与简单之别 , 也有细腻与粗疏之分;人人也都曾经表述过自己的感受 , 这些表述也有真切与虚假之别 , 有传神与乏味之分 。 但是“感受”更多属于人生经验领域 , 很大程度上不可教 , 或者很难在语文课堂上学习;因此 , 描写的关键固然需要依赖必要的生活感受 , 但更需要关注传达自我人生经验的策略 , 写作教学应侧重教给学生传达感受的策略而不是一味试图丰富学生的感受 。
对于这个问题 , 如果我们没有想清楚 , 描写教学就有可能走入误区 。
(源自:《中学语文教学》2014年第2期)【境界|特级教师说| 邓彤:境界的层次性及其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