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日报|李 颖/张志敏 “记者读书”第二十辑(554):《美国法院哪儿来的这么大权力》《性命以寄 杨柳长青》
_本文原题:李 颖/张志敏 “采访人员读书”第二十辑(554):《美国法院哪儿来的这么大权力》《性命以寄 杨柳长青》
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难产 。 共和党候选人布什和民主党候选人戈尔的政治前途竟然系于佛罗里达州的区区几百张选票 。 为此 , 双方打得不可开交 。 还好 , 不是在白宫门前舞枪弄棒 , 而是在法庭上唇枪舌剑 。 双方几经过招 , 最后把官司打到了联邦最高法院 。 后者一锤定音 , 解决了长达36天的总统难产危机 。
本文插图
由非民选的最高法院大法官来解决选票统计的纷争 , 进而决定了总统宝座的归属 , 这多少是美国民主的尴尬 。 不过 , 在嘲笑美国民主制度“不民主”的同时 , 人们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美国法治的完善和对法院权威的尊重 。 在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以5比4一票之差作出了不利于戈尔的判决后 , 戈尔优雅地承认失败:“我虽然很难同意最高法院的决定 , 但是我接受它 。 我接受这一判决的最终权威 。 ”
美国法院哪儿来的这么大权力?它何以能够获得连总统都得让它三分的权威?这让我对这本《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产生了兴趣 。
书中所选的案例大都是美国宪政史上的“大案要案” , 它们既平凡无奇(因为它所涉及的往往是历史上无名小卒和芸芸众生的命运) , 又惊心动魄(因为它可能对无数黎民百姓的共同命运带来难以挽回的影响) 。
细细翻看这些案例后发现 , 美国最高法院虽然拥有至高无上的司法审查权 , 但司法部门既无权又无剑 , 归根结底 , 它的权威建立在广大民众对法院公正审判和裁决的信任之上 。 换句话说 , 一项司法判决是否能够得到尊重和执行 , 在相当程度上仍然取决于这一判决本身是否基本公正 , 取决于政府行政部门以及社会各主要利益集团对司法判决的接受和服从程度 , 取决于社会和民众是否广泛地相信政府必须依法按照法院的判决行事 。
例如 , 在达特茅斯学院诉伍德沃德案中 , 美国最高法院以公正的判决维护了契约的神圣原则 , 由此确定和保证了美国私立学院的独立和自治以及与此密不可分的学术自由 , 从而鼓励了私有企业、民间组织的蓬勃发展;在尼克松水门案件中 , 最高法院打破常规、果断出手、步调一致 , 以8对0票作出判决 , 要求尼克松总统必须交出白宫办公室的工作谈话录音 , 而最终 , 这个谈话录音成为尼克松妨碍司法的确凿证据 , 直接导致了尼克松的辞职 。
当然 , 美国法律判决也会受金钱、舆论、政治、法官个人的党派色彩和信仰等多方因素的影响 , 因此绝非总是公正无私的 。 而不公正的判决则会导致普通民众的不满或者政府行政部门的拒绝执行 。 这样例子也是有的 。 著名的斯科特诉桑弗特案中 , 美国最高法院裁决黑奴不是美国公民 , 并以违宪为由 , 废除了旨在限制奴隶制扩张的1820年《密苏里妥协案》 。 这个判决不仅从宪法高度维护了奴隶制 , 而且激化了本来已尖锐对立的南北争执 。
斯科特案判决的严重后果 , 是联邦最高法院一度威信扫地 。 于是 , 反对奴隶制的北方各州法院开始公开抵制联邦最高法院的判决 , 拒不服从联邦命令 , 使联邦司法部门陷入半瘫痪状态 。 美国第一次在较大范围内出现了有法律却无人遵循 , 有宪法却无宪政运作的混乱局面 。 以至于后来南北方的政治斗争走向无序化 , 最终爆发了南北战争 。
斯科特案不仅被美国学者列为美国宪政史上最糟糕的判例 , 而且被认为是引发南北战争的一个重要原因 。
美国法院哪儿来的这么大权力?这个问题似乎有了答案——权威才是是权力运行的基础 , 而权威不是他人可以给予的 , 要靠公正的审判和裁决自己争取 。
(作者系沧州日报编委、经济新闻中心主任)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2020年6月22日 , 储瑞耕先生走了 。
本文插图
最早得知这个消息 , 是在大学同学的微信朋友圈上 , 顿觉心里一沉 。 虽从未当面向先生请教 , 但内心里我一直视先生为师长 。 这还要从书架上那本厚厚的《“杨柳青”》说起 。
大学时 , 储瑞耕先生和他主笔的“杨柳青”言论专栏开始成为新闻界现象级的存在 。 无论是报纸杂志上 , 还是老师的讲解中 , “杨柳青”都成了耳熟能详的名称 , 也终于取代了我头脑中根深蒂固的“年画”印象 , 成为言论的指代名词 。 那时 , 先生自然成了我们这些新闻专业学生心中的偶像级人物 。
1998年2月 , “杨柳青”专栏创办10周年 , 一本收录专栏作品的言论集《“杨柳青”》出版发行 。 作为先生的“粉丝” , 我第一时间入手了一本 。 这本书收录了自1988年2月“杨柳青”专栏创办至1997年底 , 近10年间先生撰写的400多篇言论 , 共800多页 , 足有一部词典的厚度 。 学生时代 , 身上少不了一些浮躁之气 , 面对这样一本“大部头” , 终是有了畏难情绪 , 翻了几页 , 便将其束之高阁 。
再次将其翻开 , 是在参加工作之后 。 当时 , 在时任沧州日报、沧州晚报总编辑刘桂茂先生的引导下 , 我对言论写作产生了兴趣 。 兴趣归兴趣 , 由于能力欠缺、阅历不深、经验不足 , 很多时候感觉无从下笔 , 或是思路不畅 , 写作卡壳、断篇是常有的事 。 就在自己陷入迷茫之时 , 突然想到了《“杨柳青”》 。
“杨柳青”专栏文章从体裁角度讲 , 是杂文与评论的融合物 , 储瑞耕先生称之为“杂文化评论”或“杂文式评论” 。 对于散文、杂文和评论之间的关联 , 先生有两个观点:其一 , 用优美的散文陶冶一下尖锐的杂文 , 用活泼的杂文陶冶一下严肃的评论;其二 , 杂文向时评靠拢则杂文死 , 时评向杂文靠拢则时评活 。 为了推进评论同杂文融合、向杂文靠拢 , 先生是这样做的:“写‘杨柳青’ , 我始终警告自己:不可以板起面孔 , 正襟危坐 , 非常之严肃 , 而是要取同读者完全平等的地位、姿态 , 是商讨 , 是谈心 。 固然有阐述 , 有理论;更要有体会 , 有心得;是仅供参考 , 也可是‘聊作欣赏’ 。 ”在谈到“杨柳青”写作方法时 , 先生说:“到现实生活中去 , 撷取一朵又一朵、一片又一片带着露珠的鲜花和嫩叶 , 编织成理性的花环 , 再献给读者 。 ”先生一直坚持“从生活中来 , 到生活中去” , 密切关注社会热点、难点、疑点 , 将评论与杂文相融合 , 变“居高临下”为“平起平坐” , 变“我说你听”“我宣传你接受”为“聊天谈心”“交流共商” , 故而他的文章真正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
《“杨柳青”》收录的400多篇作品 , 几乎涉及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 , 对初涉评论写作的我而言 , 这本“大部头”就是一本言论写作的工具书 , 是引领我走出迷雾的指路明灯 。 角度的选择、文章的结构、语言的运用、标题的制作……我通过研读先生的作品 , 去学习、去体味、去借鉴 , 依样学样 , 慢慢终于有了些言论写作感觉 。 在第十六届中国地市报新闻奖(2001年度)评选中 , 我结合沧州打假工作写的小时评《跟谁过不去》获得言论二等奖 。 这对初写评论的我来说 , 完全是个意料之外的褒奖 , 也让我收获了一份自信 , 进一步激发了兴趣 。 在之后的几年里 , 我承担了不少评论员文章的写作任务 , 还担任过一个时评专栏的主笔 , 期间一直坚持向先生学习 , 努力改变评论的说教式面孔 , 力求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 做到见人、见事、见思想 。 几年间 , 一些作品得到了领导、同事和读者的好评 , 与同事们合写的系列评论员文章《“执政兴市第一要务”系列谈》获河北新闻奖(2002年度)一等奖 , 担任主笔的“导刊论坛”专栏在第四届河北省报纸质量综合检查评比中获得优秀专栏奖 。 如果这些能算作小有收获的话 , 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于《“杨柳青”》对我的启蒙 , 得益于偷师先生 。分页标题
如今 , 再翻开这本“大部头” , 书页已经泛黄 , 上面勾勾画画就是我当年偷师的证据 。 痛惜的是 , 储瑞耕先生已经不在了 。
所幸 , 先生创造的报业传奇将永世留存 。 我的这本《“杨柳青”》仅仅是收录了专栏9年多的作品 , 而储瑞耕先生在“杨柳青”坚持了整整20年!一个评论专栏 , 一人担任主笔 , 坚持20年 , 发稿800多篇 , 谈何容易!这份专注与坚持 , 不敢说绝后 , 确已是空前 。 先生之所以能坚持20年 , 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 , “一经择定了某一行当作为自己的人生事业 , 那就应当心无旁骛 , 兴趣以寄 , 精力以寄 , 心血以寄 , 性命以寄” 。 是啊 , “杨柳青”之所以能20年长青 , 是因为先生“性命以寄” 。 一个人为了一份事业 , 寄之以命 , 又有什么理由不成功?
如今 , 先生已逝 , 但他性命以寄的“杨柳青”定将“杨柳长青” , 化为当代新闻人的精神 , 继续激励着我辈前行 。
(作者系沧州日报编委、新闻中心主任)
本文插图
【沧州日报|李 颖/张志敏 “记者读书”第二十辑(554):《美国法院哪儿来的这么大权力》《性命以寄 杨柳长青》】
- 玉林日报微报|诗声悦耳 | 匍匐着飞翔
- 重金属|检测出重金属!电子烟并不安全,且有健康风险
- 山西日报|诵读丨太原戏台比金贵(节选)
- 盘锦日报社|【晚安,盘锦】等待你,飞翔的精灵
- 经济日报|愿世间美好与吾爱环环相扣
- 第一制片人|组讯日报|剧集《亲爱的农夫先生》、《心愿启示录》,电影《尕布龙》等
- 淮北日报|淮北下周将继续被雨水纠缠,这些地方还要……
- |沧州博物馆珍宝小课堂——陶甗
- 经济日报|华南首秀!世界级机械艺术装置“龙马精神”巡游珠海长隆
- 无锡日报|巧!无锡日报文章和中考作文题“撞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