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允许发明人将发明创造申请为专利 , 这是国家对于科学技术进步、创新的认可和保护 。 但事实上 , 专利申请并非都如大家所想的“高端” , 有些专利读起来就像是在看一本科幻小说 。 当然 , 过于“天马行空”的想法很难最终被获准注册 。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法官助理陈一平表示 , 可以申请专利的技术方案和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的判断标准之一 , 在于专利法中的一项规定——专利的实用性 。
文章图片
资料图 新华社采访人员 李晓果 摄驳回案例:“永动机”理由违背自然规律 不具备实用性在初中的物理课堂上 , 教科书就告诉我们 , “永动机”是一个典型的违背能量守恒定律的例子 。 但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审理的一起专利纠纷中 , 申请人提出的专利竟是一个“靠自身产生高压 , 液压循环自行工作的发动机” 。 申请人表示 , 在不出故障的情况下 , 这台发动机可以“以后永远不靠外力帮助起动” 。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经审理认为 , 该装置在后期不靠外力长期自行工作过程中 , 必然会因机械摩擦、发热等耗散大量的能量 , 直至耗散殆尽 , 停止工作 , 不可能仅依靠机器内部部件 , 在外力提供原始起动能量后 , 不消耗外来能量的情况下就能维持长期无限的自行工作 , 这明显违背能量守恒定律 , 不具备实用性 。
“专利申请应当符合自然规律 , 违背自然规律的发明是无法实施的 , 因此也就不具备专利法所要求的‘实用性’ 。 ”陈一平表示 , 永动机这类专利申请没有现实基础 , 是无法被授予专利的 。
但就是这个只需具备基础科学素养就能分辨的问题 , 却依然不断有人将“永动机”包装成各种形态 , 进行专利申请 。
在提供启动能量后无需补充能源 , 依靠内部发电机、超能电动机相互作用 , 便能源源不断输出能量的“电磁永动机”;利用一系列杠杆连接机件 , 让机器人实现持续行走的“自走机器人”……这些都是北京知产法院曾审理过的“永动机”类案件 , 这些专利也毫不意外地均被驳回 。
驳回案例:沙漠增雨、航天母舰理由 只是设想层面 脱离社会需要也有一些专利申请人的想法更为“宏大” 。 申请人曹某计划通过其设计的一套“沙漠干旱地区增雨技术” , 增加干旱地区的降水量 。
在曹某撰写的专利说明中 , 其认为 , 沙漠地区之所以干旱 , 是因为沙漠的南北方向导电条件不佳 , 而海洋、湖泊、湿地等含水的土壤地表导电良好 。 而决定降雨量的原因 , 是地球自转过程中形成的“大短路环流” 。
根据这一理论 , 曹某主张 , 向干旱地区洒盐水、埋金属导线 , 便能提高沙漠的地面导电性 , 以增加干旱地区的降水量 。 但事实上 , 某个地区是否会下雨 , 是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条件等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 没有任何公开文献或者证据能够证明 , 提高地面的导电条件 , 就能增加地区的降水量 。
“专利法要求 , 专利必须能够产生积极的经济、技术、社会效果 。 ”陈一平表示 , 专利的技术方案应当能够重复再现 , 并且本专业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公开的技术内容 , 应该能稳定地复现技术方案 。 而曹某的“增雨技术”受限于其他多种因素 , 无法确信一定能够达到增雨效果 , 自然也就无法获得专利授权 。
这种“脑洞大开”的专利申请并不少见 , 例如一专利提出“在高空风力作用下产生足够大的作用力 , 能克服重力在高空稳定运行”的“高空发电环” , 则是仅仅停留在设想层面 , 无法在产业上制造或者使用 。
还有申请人向北京知产法院申请保护一种“航天母舰”专利 , 申请人表示 , 该航天母舰既可以在地面组装然后整体发射升空 , 也可以将各部件运送至一定高度后在高空进行组装 , 还可以凭借其大功率动力系统和辅助动力装置 , 实现在地面和太空之间的重复往返 。 分页标题
这种“专利” , 则看起来更像是科幻小说中的设定 。 陈一平表示 , “航天母舰”与现有的航天工具相比 , 并不能产生积极的效果 , 是一种明显无益、脱离社会需要的专利技术方案 。
驳回案例:让产妇“自己生娃”理由 不属于技术方案 更没有创造性在妇产领域 , 申请人翁某提出了一个设想——在完成常规产前检查后 , 让产妇学习分娩知识 , 通过心理辅导克服恐惧心理 , 最终让产妇在产房内调整体位自行分娩 。 翁某认为 , 我国四川等地的产妇都可以在家生育 , 引导产妇自行分娩有实用性 。
“即使孕妇是顺产 , 整个生产过程也会因人体机能条件不同产生差异 , 它的变数非常大 。 ”陈一平表示 , 目前科学对于人体的理解依然很有限 , 因为人类个体间差异性巨大 , 没有任何一种手术操作能够保证重复、稳定地产生预期效果 。
每个产妇在分娩时都受到个人体质、心理因素等共同影响 , 产妇和医护人员需要根据现场情况采取不同措施 , 一个产妇的分娩过程很难在他人身上完全再现 。 目前 , 外科手术方法因为人道主义考量和难以在产业上利用 , 不能作为专利申请 。 同时 , 专利说明中除接生外的产前培训等步骤 , 属于社会生活领域的日常行为 , 不属于技术方案 , 更没有创造性 。 最终 , 翁某的专利申请被法院判决驳回 。
专利三问一问 何为专利?专利制度起源于英国 , 当时 , 工业革命使得技术发展突飞猛进 , 当时的人们注意到了工业技术对于国家的价值 , 因此建立起一整套保护发明者的制度 。 发明者投入时间、金钱进行研发 , 并将自己的专利通过专利文献的形式详细披露 , 以换取国家所给予他的一段时间内的垄断收益 。 但给予这种保护的前提 , 便是专利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经济价值 。
二问 如何申请专利?要想申请专利 , 必须先撰写详细的专利申请文件 , 将提交审核的专利方案写清楚 。 陈一平解释道 , 专利申请文件需要让该专利所在领域内的一般技术人员能够理解 , 因为专利是一种“以公开换保护”的制度 , 要想获得专利法的认可 , 前提就是要将技术方案充分公开 。
随后 , 申请人便可以将专利申请文件提交至国家知识产权局 , 由专业的审查人员进行审查 , 在这一步 , 审查人员需要判断专利的实用性、新颖性和创造性 。 陈一平表示 , 缺乏实用性是专利申请被拒的常见情形 。 如果申请人对此不服 , 可以申请复审 , 对复审决定不服的 , 还可以以国知局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 。
陈一平表示 , 随着近些年的普及宣传 , 大众已经有了申请专利保护的概念 , 但对专利法及专利制度的需求理解还不透彻 , 因此才会出现“奇葩专利”申请 。
【专利|“永动机”、航天母舰也申请专利?法官讲解:奇思妙想不等于胡思乱想】“创新思路千万条 , 实用可靠第一条 。 ”陈一平笑称 , 专利要具有在产业中被制造或使用的可能性 , 能够解决技术问题 , 具有积极有益的技术效果 。 从一个天马行空的想法到具体可实施的技术方案之间 , 是有很长的路要走的 。
当然 , 一些小发明、小点子虽然不符合专利申请的标准 , 也同样能产生其他的价值 。 被网友们称作“发明界泥石流”的网红“手工耿” , 就常常用不锈钢等废弃材料做出一些奇怪的“无用良品” 。 陈一平认为 , 这些创意可能在娱乐等领域产生意义 , 不过无法被纳入专利评价体系之中 。
三问 如何判断是否能成为专利?如何判断一个专利申请是否具备实用性、新颖性和创造性呢?这是专利审查和专利行政案件审理的核心问题 。 但专利所涉及的学科领域极其广泛 , 可谓是“隔行如隔山” , 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广泛涉猎全部学科 。
因此 ,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设立了技术调查官制度 , 在专利案件中 , 聘请相应领域的专家参与庭审 。 截至2019年底 ,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共有75名技术调查官参与了2068起案件的技术事实查明工作 。 分页标题
在开庭前 , 法官会提前预约特定领域的技术调查官 , 并邀请其为合议庭提前讲解专利涉及的技术方案 , 让合议庭形成一个初步的技术感知 。 而在开庭时 , 技术调查官还会针对双方存在争议的技术问题发问 , 并就争议技术问题发表客观、中立的意见 。
“对于技术本身 , 一个理论是否有效 , 是能够有相对确定的结论的 。 ”陈一平表示 , 自然科学有其固有的规则 , 针对某一项具体的专利 , 从业者能够给出明确而固定的结论 。 而聘请专业技术人员作为法庭的技术调查官 , 能够帮助法官查明案件技术事实 , 从而更好地完成案件的审理 。
来源:(北京晚报)
【】网址:/a/2020/0708/1594188659.html
标题:专利|“永动机”、航天母舰也申请专利?法官讲解:奇思妙想不等于胡思乱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