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铁微家园|我写《成昆线上》:回味那年那月那路那车那人的那些故事!
_本文原题:我写《成昆线上》:回味那年那月那路那车那人的那些故事!
这是第一部讲述成昆铁路运营管理的长篇文艺作品 , 我把它献给成昆铁路建成通车50周年 。
本文插图
本文插图
资深“扶贫慢火车” , 执着行驶在绿色的春风里 。
凝视窗外热火朝天的成昆复线建设工地 , 眺望山间雨后春笋般林立的彝家新寨 , 不禁让人想起在成昆铁路修建前夕 , 西方权威专家给出的预言:要在“地质博物馆”上修出铁路来 , 中国人真能白日做梦 。
专家的预言不是信口开河 , 而是来自艰苦的实地考察和反复的科学论证:成昆铁路穿越的川西南和滇北山地 , 具有垂直变化的恶劣气候 。
本文插图
具有极为复杂的地形地貌——山峦叠嶂、江河纵横 , 谷深坡陡、猿猱难攀 。 更具有频繁发生的地质灾害——滑坡、危岩、落石、崩塌、岩堆、泥石流、山体错落、岩溶、岩爆、有害气体、软土、粉砂……
【成铁微家园|我写《成昆线上》:回味那年那月那路那车那人的那些故事!】这个星球上所有的地质灾害 , 都集聚到这里来“论剑” , 争先恐后施展它们的恶毒与凶残 。 要在这样的条件下修出铁路来 , 的确无异于痴人说梦话 。
本文插图
但是 , 成昆铁路的建设者不信邪 , 他们信毛主席的“为有牺牲多壮志 , 敢教日月换新天” 。 浴血奋战12年 , 硬是从大山的肚子里活生生抠出一条铁路来 。
资深“扶贫慢火车” , 执着行驶在绿色的春风里 。 凝视窗外热火朝天的成昆复线建设工地 , 眺望山间雨后春笋般林立的彝家新寨 , 不禁让人想起在成昆铁路建成后 , 西方权威专家再次给出的预言:不出10年时间 , 这条铁路必将被自然灾害摧毁成一堆废铁 。
但是 , 成昆铁路的运营管理者不信邪 , 他们以“治山斗水保畅通 , 团结协作创一流”的苦干和坚守 , 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灾害 , 确保了成昆铁路的安全畅通 , 推进了成昆铁路的持续发展 。
本文插图
于是在1974年 , 一件来自东方的国礼——精美的大型象牙雕刻“成昆铁路”(又名“万里山河展新容”) , 陈列进了远在美国纽约的联合国总部大厦 。
于是在1984年 , 联合国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国成昆铁路的建成通车、美国阿波罗号飞船登月和前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 , 并列为象征20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 。
通车半个世纪以来的成功实践告诉世界 , 成昆铁路的建成是人类创造的奇迹 , 成昆铁路的运营管理同样是人类创造的奇迹 。
本文插图
因为在漫漫岁月里 , 在穿越“地质博物馆”的铁道线上 , 发生过太多太多的各类自然灾害 , 给铁路运输造成了太大太大的威胁和破坏 , 而一趟趟客货列车 , 就是顶着这样的威胁日夜穿梭运行 , 给外面世界拉去了大山朴素而珍贵的奉献 , 给贫困山区送来了物质和精神的文明 。
铁路沿线的各族群众和全国人民一道 , 意气风发阔步行进在社会主义的金光大道上 。
半个世纪以来 , 成昆铁路人换了一茬又一茬 , 可“献了青春献终生 , 献了终生献子孙”的崇高精神 , 却代代相传 , 历久弥新 。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本文插图
从1973年深秋 , 背着铺盖卷入读铁路中专 , 直到2015年初夏 , 从领导手中接过退休证书 , 整整42年 , 我都不离不弃在祖国的西南吃着铁路饭 , 穿着铁路衣 , 住着铁路房 , 干着铁路活 , 挣着铁路钱 , 对铁路尤其是西南铁路 , 怀着赤子之于慈母的深厚感情 。
因此 , 我几十年的所谓写作 , 基本都是在挖掘铁路生活的矿藏 , 笔触很难冲破两根钢轨的制约 。
可是 , 由于长期工作和生活在贵州境内和成都市内 , 除去偶尔乘车路过外 , 接触成昆铁路的机会甚少 , 对成昆铁路的了解不多 , 更不敢说动笔去书写心中格外神圣且格外神秘的成昆铁路 。
本文插图
2014年4月 , 离开本职岗位后 , 我奉命参加西昌地区一项职工教育活动 。 2015年正式退休后 , 先是受局文联委托 , 带着几个年轻人去成昆沿线采写报告文学;然后又接受邀请 , 参与建设成昆精神教育基地的文字编撰工作 。
这样的机缘 , 给我提供了相对集中的整整4年时间 , 能够辗转于成昆北段的700公里铁道线上 。
我曾坐在拥挤的会议室里 , 聆听站段领导诉说他们在成昆线工作的情况与感受;我曾登上那趟著名的扶贫慢火车 , 与做小本生意的老木苏促膝交谈脱贫致富;我曾去到诸如乐武、沙马拉达这些山高水远、人烟稀少的小站 , 倾听当班职工深情回顾和美好憧憬;我曾躺在未曾谋面的师傅的间休铺上 , 听狂风在寒夜里怒号 , 听轮声从头顶碾过;我曾合着巡道工的步履 , 行走在山洪冲刷过的铁道路肩上;也曾顺着看守工的指引 , 遥望过山岩上摇摇欲坠的危石……
天天奔走在成昆线上 , 时时看着列车在崇山峻岭间穿梭 , 看着工友们顶着烈日或霜雪上山去接班 , 渐渐地 , 我隐约意识到 , 自己对成昆铁路的陌生感在一点一点下降 , 对成昆铁路的了解 , 在一分一分增长;对成昆铁路的认识 , 在一步一步加深 。
本文插图
渐渐地 , 我似乎明白了为什么说修建这条铁路是创造奇迹 , 管理好这条铁路同样是创造奇迹;渐渐地 , 我似乎找到了创造这样的奇迹 , 与几十年持续治山斗水和默默坚守之间的必然联系 。
当那山那石那水的那些故事 , 像大渡河的浪花在我心中翻卷涌动时 , 我被一条路的艰险所震撼 , 我被几代人的坚守所感动 , 我顾不得自己笔力的疲软 , 突然产生出了一种强烈的创作冲动 。
因此 , 在完成教育基地建设相关工作后 , 经过深思熟虑我最终作出决定:依托自己大半辈子的铁路生活经验 , 依据自己几年收集掌握的鲜活素材 , 静下心来创作一部长篇小说 , 写写我心中的成昆铁路 , 写写我心中的成昆铁路人 , 向伟大的成昆精神致敬!
于是 , 在2017年底一个清冷的深夜 , 我自斟自酌小饮两杯后 , 披件半新军大衣 , 鼓起勇气走进不足10平方米的简陋书房 , 轻轻打开电脑 , 庄严敲出《成昆线上》四个宋体汉字 , 开始了一部长篇作品的艰苦写作 。
本文插图
本文插图
成昆铁路全长1096公里 , 从成都南站到攀枝花站的700多公里俗称北段 , 归成都局管理;从花棚子到昆明的近300多公里俗称南段 , 归昆明局管理 。 (编者注:2020年5月26日18时起 , 攀枝花以南的迤资、拉鲊、花棚子三个小站划归成都局集团公司管理) 分页标题
《成昆线上》讲述的故事 , 主要发生在北段的青山绿水间 。
本文插图
小说以1970年成昆铁路通车以来 , 成都局管内近50年的运营管理为大背景 。
通过叙述孤石危岩整治工长张玉岱、机车司机长黄汝明两个家庭 , 40多年悲欢离合的人生际遇;通过展现铁西抢险、利子伊达水害和看守工防止事故等重大历史事件 , 多角度、多侧面展现维护保养成昆铁路的极度艰险 , 运营管理成昆铁路的巨大难度 , 热情歌颂治山斗水和坚守实干的成昆精神 , 歌颂成昆铁路在促进民族团结:推动祖国大西南经济社会发展中 , 所发挥出的重要作用 。
本文插图
无论修建还是运营 , 成昆铁路最大的敌人 , 都是恶劣的气候和凶险的地质灾害;无论修建还是运营 , 成昆铁路的每一个胜利 , 都是通过战胜恶劣的气候和凶险的地质灾害而获得 。
即使一度时期出现的严重货盗 , 也有着线路坡道大列车速度慢提供的客观条件 。 所以我认为 , 在成昆线上 , 与天斗、与地斗是推动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 , 而与人斗则可以退居次席 。
依据着这样的认知 , 《成昆线上》除去写了铁路整治货盗 , 彝族铁警大义灭亲 , 给水所勇斗歹徒之外 , 没有用更多的笔墨去书写与“坏人坏事”的斗争 , 也没有刻意去塑造一个典型的“反面人物” , 而是以大量的篇幅比较集中地叙述成昆铁路人的治山斗水 , 叙述成昆铁路人的坚守实干 。
不知这样的思考与取舍 , 能否得到读者朋友的理解与认可 。
本文插图
构思作品时 , 曾为书名费过心思 。
反复斟酌、来回推敲 , 总也拿不定主意 。 有一天翻阅资料 , 眼前突然跳出“成昆线上”四个大字 。 它是原西昌铁路分局创办的一本职工文学读物 。
刊物办得很棒 , 在路内外都颇具影响 。 虽然随着1998年西昌铁路分局的撤销 , 它已停刊22年 , 但其精神和风貌 , 依然清晰保存在两代成昆铁路人的共同记忆中 。
本文插图
咀嚼这个刊名 , 不得不佩服前辈们难以企及的智商与情商 。 你想想 , 记录和展示成昆铁路 , 还有比这更准确、更响亮、更接地气的书名或刊名吗?
于是 , 毫不犹豫把它挪用过来 , 亲笔题写在拙作封面上 。
我非常乐意把自己倾心码出的26万汉字 , 作为新一期的《成昆线上》 , 奉献给我亲爱的读者朋友 , 邀请大家一起回味那年那月那路那车那人的那些故事 。
文/曾从技(四川作家协会会员 , 已出版散文集《年过半百》、长篇小说集《煤棚虽破》等8部著作 , 曾获铁路文学奖 , 原铁道部授予的“火车头”职工艺术家称号 。 )
图/朱有银
-END-
来源 | 成都局集团公司融媒体中心
编辑丨向阳
- 一壶浊酒一根烟|他花2.5亿建中国最大私家园林,却携款潜逃海外,如今已烂尾17年
- 光明网|现代愚公张俊平:只想给生活的家园多增加一些绿色
- 南方都市报|鄱阳洪水围困时:有人从厦门返家抗洪,有人在安置点等待重建家园
- 圜得一人心|丈夫让我写保证书,以后不能给娘家一分钱,我递给他一张离婚协议
- 红枫硕|皇家园林颐和园(四十六)佛香阁
- 成铁微家园|心茶座 | 请给你的心灵来一杯Mojito
- 读书人的精神家园|中西方“文化隔阂”的深层根源在哪里?
- 婺源风景区|重建婺源“美丽家园”,我们在行动!
- 红枫硕|皇家园林颐和园(四十五)智慧海
- |中国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面积达4300多亩,拥有古建筑3000余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