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心理|行为心理学:你存什么,买什么,丢什么,早已暴露了你的内心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什么是“断舍离”?断舍离是一种生活态度 , 它由日本作家山下英子在著作《断舍离》中提出 , 指的是在生活中 , 我们应该把那些不是必须的、令人感到冗杂的事物通通舍弃掉 , 并且切断对它们的眷恋之情 。
断舍离不仅仅是对待物品 , 对待感情也是如此 。

第一心理|行为心理学:你存什么,买什么,丢什么,早已暴露了你的内心
本文插图
心理学行为主义认为 , 一个人的外在行动可以显示他的内在思维 , 所以我们可以仔细观察身边的人的行为 , 通过他所做出的事情来推断他的内心世界 , 了解他的内心活动 。
比如 , 看他在平时生活中买些什么 , 会对什么东西进行收藏 , 喜欢与厌恶什么来猜测其内心的真实想法 。
我们身边常常有这样的人:在外出住酒店时 , 即使用不上 , 你要把酒店的牙刷梳子等全部带走 。
面对“双11” 、“618”等网购节日时 , 总是不顾一切的购买用不上的便宜的商品 , 只是因为觉得它们划算 , 从不考虑是否实用;家里总是堆满了大大小小的物品 , 塞满了整个房间 , 却从来不舍得丢掉 。
对于这些人来讲 , 一味地购买商品与囤积 , 只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不便 , 并且浪费钱财 。 但是 , 为什么这些人仍然乐此不疲呢?

第一心理|行为心理学:你存什么,买什么,丢什么,早已暴露了你的内心
本文插图
他们可能有囤积症 囤积症 , 又名强迫性囤积症(compulsive hoarding) , 是一种心理疾病 , 指的是一种过度收集购买以及无法丢弃物品的强迫性行为 , 与物品的价值无关 。
研究表明大多囤积症患者都是完美主义者 , 希望能将任何事情都做到最好 。 心理学家认为囤积症患者把物品当成了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 如果让他们丢掉物品 , 就仿佛丢失了自我 。
所以 , 在家里囤积了大量没用的东西 , 占据了其他的空间 , 他们也不会将其扔掉 , 并且可能不断添置新的东西 。 囤积症患者可以对家中凌乱的杂物视而不见 , 这可能是创伤性事件所导致 。
难以丢弃的物品代表着过去 精神分析认为 , 人们之所以会保存着许多没用的物品 , 是因为这些物品中有着我们曾经许多深刻的情感 。
【第一心理|行为心理学:你存什么,买什么,丢什么,早已暴露了你的内心】
第一心理|行为心理学:你存什么,买什么,丢什么,早已暴露了你的内心
本文插图
每一个物品都有其特殊的意义 , 有着代表过往的印证 。 所以 , 当他们面对旧衣服、旧报纸 , 穿过的旧鞋子 , 甚至空瓶子与空罐子 , 便会将其积攒下来 。
这反映了他们内心深处对从前难以割舍的情感 , 以及对过往深深的眷恋 。 在他们心中 , 物品承载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 , 他们难以放下过去的自己 。
过去长期的匮乏 一个人越缺少着什么 , 就越想去抓住什么 。 有的人之所以无法舍弃无用的东西 , 是因为在过去的经历中 , 有着极度的物质匮乏 , 所以造成现在极度的不安全感 。
一位来访者告诉心理咨询师 , 她常常舍不得扔掉那些无用的衣服与东西 , 并且会因为这些与丈夫吵架 。 心理咨询师通过咨询 , 明白了这位女士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 。

第一心理|行为心理学:你存什么,买什么,丢什么,早已暴露了你的内心
本文插图
原来这位女士从小生活在偏远的农村地区 , 家里兄弟姐妹众多 , 物质十分缺乏 。 她回忆到:每次在饭桌上吃饭的时候 , 如果没有多夹点菜 , 可能就不会再吃到菜了 , 因为兄弟姐妹立马就抢光了 。
这种不安全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她 , 对物质匮乏的恐惧时刻笼罩着她 。 于是在超市搞活动时 , 她习惯性的会买一大堆食物积攒在家中 , 直至过期也吃不完 。分页标题
但是 , 这种行为给她带来了极大的安全感 , 会让她感到物质不再匮乏 。
弗洛伊德认为 , 人都有补偿心理 , 对于我们曾经的缺失 , 在之后的人生中 , 我们会加倍补偿回来 。 所以 , 在儿童时期所产生的心理缺失 , 会一直影响之后个人的发展 。
欲望就像弹簧一般 , 你压的越厉害 , 反弹的越高 。 所以 , 如果我们想做的事情长期得不到满足 , 欲望便会被压抑在内心深处 , 但仍然存在 。 如果某天有机会可以去满足我们的渴望 , 我们将会报复性的消费 。

第一心理|行为心理学:你存什么,买什么,丢什么,早已暴露了你的内心
本文插图
所以 , 如果你难以做到“断舍离” , 就要仔细思考自己是否有以上这几点特征 。 节约是美德 , 但是过度怀旧会阻碍我们的发展 。
当你发现自己内心有所缺失时 , 不要自暴自弃 , 明白自己内心缺失所在 , 利用以后的人生慢慢修复 , 不要让过度的积攒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 。
- The End -作者 | 神奇小小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参考资料:《General psychology》 本文为***作者原创 ,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