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乌拉街满族镇“三府”展现满族建筑特色


_本文原题:乌拉街满族镇“三府”展现满族建筑特色
撰稿:张红

满族|乌拉街满族镇“三府”展现满族建筑特色
本文插图
【满族|乌拉街满族镇“三府”展现满族建筑特色】乌拉街满族镇位于吉林省吉林市北部30公里 , 是满族主要发祥地之一 , 乌拉国(乌拉部)的都城所在地 。 乌拉是满族语 , 翻译成汉语的意思为沿江 。 清朝顺治年间 , 乌拉古城设立了打牲衙门 , 负责向皇家供奉东北特产 , 和苏州、南京和杭州一起 , 成为清朝贡品基地之一 , 赢得了“ 乌拉城远迎长白 , 近绕松江 , 乃三省通衢” 的赞誉 。
乌拉街现保留下来的古迹有魁府、萨府、后府和白花点将台等 , 有满族特色 , 现在是文物保护单位 。
魁府历史上系清末将军王魁福的私邸 , 为一处保存较完好的清代二进四合院建筑 , 主体建筑正房设于南北中轴线上 , 两侧厢房东西对称 。 南面临街处为一面阔三间的倒座 , 大门设在总体平面的东南 , 两侧置有耳房各一间 。 中为拱券形大门 , 花墙隔开前院和后院 。 前院内除与大门相连的东西厢房 , 均为奴仆所居 , 二道垂花门位于于花墙正中 , 与正房相对 , 以廻廓相通 。 正房以及东西厢房均为硬山、抬梁式、斗拱的木架结构的青砖瓦建筑 。 前出檐廊后出梢 , 磨砖对缝 , 建造精良 。 头、墙角等处还嵌以漂亮的砖石雕图饰 。 正房与东西厢房相连的迥廊至今依旧保存较完好 。
后府是清末乌拉总管云生的私人府邸 。 因镇内还有东府和前府 , 而云生宅邸居此 , 同时处在两衙署之后 , 所以被称为后府 。 清光绪六年(1880 年)开始营建 , 至光绪二十四年(1898 年)落成 。 辛亥革命后 , 后府开始逐年败落 。 至伪满时期 , 就只剩下四合院一套 , 甚至院墙都快倒塌了 , 放眼望去 , 满目萧条 。 后来又先后被作为永北县政府 , 辟为永吉县四化站、县炼铁厂办公室和县师范学校老师住宅等 。 今后府仅存有正房和西厢房 。
萨府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1 年) , 系乌拉第十三任总管索柱的私邸 , 为典型的清初时期二进四合院格局 , 有门房三间 , 正房三间 , 东西厢房各六间 。 作为清前期建筑 , 与清末时期的建筑相比明显奢侈豪华许多 。 正房有套间 , 间壁为松木板结构 , 地面为松木地板 , 飞檐翘脊 , 曾配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脊饰 。 解放后“ 萨府” 局部曾经过几次小修 , 但整体上依旧保存完好 。
乌拉街“三府”为典型的清代东北民居建筑 , 建筑风格独特 , 既有建筑艺术研究价值 , 也有北方民居特色 。

满族|乌拉街满族镇“三府”展现满族建筑特色
本文插图
在乌拉街满族镇 , 不但许多建筑都带有满族特色 , 生活习俗也带有浓郁的民族色彩 。 在这里可以品尝地道的满族风味饮食 , 如哈依玛(水团子)、打打糕、菠萝叶饼、粘豆包、大小黄米火勺等 , 若时机凑巧的话 , 还可以亲眼目睹独特的满族婚俗和萨满教仪式 。 乌拉街至今保留着许多满族民俗 , 比如欻嘎拉哈、满族说部、满族秧歌、满族猎鹰、满族珍珠球等 , 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