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元的尾声|宋人笔下杏花的“爱恨交织”:南北变迁,从春色之首到薄幸之花


论及以花木言志的文化风格 , 这是我国古代文学便一直存在的特点 。 我国晋代士大夫阶级因为仕途不顺而兴起的“谪贬文学” , 让花木言志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 如甚爱菊的五柳先生之毕生佳作便是最好的典范 。
到了唐代 , 又有“牡丹”成为国家文人潮流的抒情景物 , 而唐代的诗风也同样再次远超南北朝时期 , 除了单纯的表达谪贬之困顿 , 此时的花木言志也到了一个多样情绪表达的阶段 。
再到宋代 , “花诗”、“花词”几乎覆盖整个时代的著作 , 士人阶层地位的提高 , 让他们的眼界和心态发生了更多的变化 , 除了人生的不顺 , 人生的欢愉、自我思考 , 都在诗词中大量出现 , 而宋代的“杏花” , 便是这种文化特色的最好承载体 , 多人多角度的“杏花”喻物言志 , 成就了宋代的“杏花文学” 。

纪元的尾声|宋人笔下杏花的“爱恨交织”:南北变迁,从春色之首到薄幸之花
本文插图
一、杏花纷飞诗北宋 , 豪放婉约尽其中
北宋文坛是宋代“杏花诗词”产量最高的时期 , 现代教科书上著名的“全文背诵并默写”天团(北宋著名的文学家)的作品里 , 几乎都对杏花有所涉猎 , 或婉约或豪放 , 精彩至极 。 早在唐代 , 杏花诗也有显现 , 但却小众 , 在后面很长的一段时间 , 词风的兴起 , 古文运动的发展 , 很大程度成为了“杏花”在文学景象中崛起的根源 。
庆历人士韩琦写杏花:“真宜相阁栽培物 , 更是仙人种植花 。 高行出群犹仰慕 , 香名超格合洪夸” 。 他的杏花诗中 , 可见的是一种开始“注意”杏花的新奇之意 , 所谓仙人种花 , 便是比喻杏花之美的罕见和高雅 , 但实际上 , 杏花并不罕见 , 只是观者有无心发现罢了 。

纪元的尾声|宋人笔下杏花的“爱恨交织”:南北变迁,从春色之首到薄幸之花
本文插图
【纪元的尾声|宋人笔下杏花的“爱恨交织”:南北变迁,从春色之首到薄幸之花】而当时北宋朝廷风气 , 文人士大夫私交甚好 , 诗作时常互相传阅和学习 。 一人起源 , 则无数人也注意到了杏花的美 。 如有“宋诗之祖”的梅尧臣 , 他的眼中 , 他的笔下之杏花是:“马上逢丹杏 , 芳条拂眼过” , 但在看到了杏花之美后 , 又不禁感叹起人生:“客心路易感 , 路远奈愁何” 。 虽同样是写杏花 , 梅尧臣比韩琦单纯地“赞赏”更嵌入了自己心情 , 现实之风浓郁 。 那么有了“夸花”之人 , 又有“言志”之人 , 浪漫的北宋文坛自然不能少了“花色下饮酒颂诗”之人 , 此人便是宋代著名的“生活家” , 豪放的文曲星苏轼 。
苏轼的笔 , 挥则可豪放 , 落下也能收敛 , 展露出婉约的风采 , 但这种“婉约”或许更是一种“洒脱文人”的优雅:“杏花飞帘散余春 , 明月入户寻幽人 。 赛衣步月踏花影 , 炯如流水涵青苹 。 花间置酒清香发 , 争挽长条落香雪” 。 苏轼的字里行间 , 既体现了看到“余春”之杏花散落时的浪漫 , 但随之而来的 , 是带着他“不羁”品性的动作 , 与友人在花间饮酒 , 这种雅致 , 更不输李白的好客风情 , 也不同于李白“对影成三人”的那份寂寞孤独 。 但在北宋时也有人尝到了李白的那份寂寞 , 例如王安石 , 在患病的时候 , 起身看到杏花纷飞 , 想来的大致是大半生仕途不顺的凄清:“独卧南窗榻 , 倏然五六旬 。 已闻邻杏好 , 故挽一枝春” 。 五六旬的人生 , 昨日的豪情壮语已是明日黄花 , 看到杏花开得正好 , 想要留下一枝欣赏 , 其实王介甫所言的 , 是他的青春罢了 。

纪元的尾声|宋人笔下杏花的“爱恨交织”:南北变迁,从春色之首到薄幸之花
本文插图
二、杏花诗在北宋时流行的因素
1、宋代理学对文人思想的内敛化改造
重文国策在宋代的进行 , 让儒学上升到了一个极高的地位 , 宋代儒学已经衍生出了足够诞生“理学”的思想环境 , 虽然北宋时以“北宋五子”为理学典范 , 但是并不代表其他文人没有这种思想的根源和意识 。 理学的萌芽 , 本质是对文人思想的改造 。 摒弃了北宋文人像晋代一味地“抱怨”的消极心态 , 也压抑了如盛唐时李杜之狂傲 , 宋代的杏花诗词成为了一种极为中庸且便于言情言志的景物 , 苏轼可酒下赏之 , 王安石可以病里叹之 , 百般物态 , 皆是他们“理学”思想的一种反映 。分页标题
2、宋代文人士大夫“诗词”交际的方式形成
北宋时 , 朝廷士大夫阶级以及文人之间的关系十分融洽 , 来往密切 , 在宋仁宗时期 , 庆历士风的形成 , 直接孕育了宋代含金量最高的几位文学大家 。 如范仲淹、韩琦、欧阳修、富弼等人 , 虽然他们在政见上偶有不同 , 但是私交却甚好 , 经常私下约聊文学风范 , 因此杏花诗词成第一种“文学”交际的方式 。 在庆历朝后 , 王安石、苏轼等人接续这种良好的风范 , 因此推动了杏花诗词的高度繁荣 。

纪元的尾声|宋人笔下杏花的“爱恨交织”:南北变迁,从春色之首到薄幸之花
本文插图
3、古文运动进行时 , 杏花成为新的“文学寄托物”
众所周知 , 唐宋八大家 , 以唐末两家 , 北宋六家组合而成 , 而唐宋八大家的确立标准是“文章”之大才 , 是古文运动最活跃也最优秀的几人 。 古文运动是对过去骈文刻板的形式进行修改 , 北宋杏花文学 , 所展现的正是这样多样化题材的“抒情”属性 , 杏花成为了宋六家的“寄托物” 。 如周敦颐的爱莲说:“自李唐来 , 世人甚爱牡丹” , 牡丹就是盛唐的“文学象征” , 是骈文典故的最常使用的景物 , 而在宋代 , 杏花亦是如此 , 成为北宋文人们的“默契喜好” 。 三、“花园文化”的崛起与杏花文学
此花园非彼花园 , 而是指宋代文人自己的“雅园” 。 宋朝汴京城虽然“房价高” , 但是并不妨碍士大夫阶级在其他城市地区买地“筑园” , 宋代的花园文化也是极为繁荣的 。
如著名的“芳林园” , 便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私家园林 , 自此起 , 士大夫阶层便掀起了“建园”的热潮 , 加上宋代早期的官员退休 , 都喜欢到东都洛阳定居 , 在洛阳修上私家园林 , 种上数百棵杏花树 , 惬意无比 , 成为潮流 。 北宋李格非还有一本名为《洛阳名园记》的园林游记 , 正是描写宋代丰富的“花园文化” 。
花园文化所产生重要联系的 , 就是宋代的“明星之花”:杏花 。
在苏州园林中 , 著名的“沧浪亭”就是北宋诗人苏舜钦所筑 , 他与宋诗之祖梅尧臣合称为“苏梅” , 可见其诗才地位之高 , 不得不说 , 宋代文人大多数起了重要的典范 , 以“修筑私人花园”作为一种文艺的表达手段 , 赏着自己的园林 , 栽下杏树 , 等到春来 , 便写下动人的杏花场景 。

纪元的尾声|宋人笔下杏花的“爱恨交织”:南北变迁,从春色之首到薄幸之花
本文插图
所以 , 花园文化的本质与杏花文学的意义是一致的 , 是宋代士大夫重新审视“言志”之花木下的一种改变 。 比起唐代诗人走到哪看到哪写到哪 , 宋代文人更喜欢自己培养美景 , 培养“花色” , 培养自己的文化果实 。 四、北宋到南宋“杏花”文学的内涵变迁
1、从“春之花”变成“薄幸之花”
在北宋六大家的眼中 , “杏花”是“春天”的最好象征 , 韩琦在春天惊呼杏花之美 , 苏轼喜欢在纷飞杏花雨的春下饮酒 , 王安石在春天感叹自己已经秋黄的人生 , 这些都是把杏花当成一个美丽、青春的“女子”意境在描写 。 但可惜 , 这种风范未过百年 , 随着理学的发展逐渐扭曲 , 北宋二程所推动的理学思想 , 在对“春花”的思想上体现得十分刻薄 , 到了南宋 , 杏花从“春天的象征”变成了“不忠不德”的象征 , 是为“薄幸之花” 。
薄幸乃为“男子”对感情不忠的意思 , 但在杏花特色上 , 薄幸明显更隐晦地针对女性 。 理学认为杏花“美丽多变” , 随风飘摇显得妖媚 , 因此便病态地认为其与人的“不忠不贞”是一致的 , 南宋著名的“名家三十客”姚宽就曾说道:“梅为清客、兰为幽客、桃为夭客、杏为艳客” , 此处的艳 , 贬义十分明显 。 而南宋中期叶绍翁著名的那句“春色满园关不住 , 一枝红杏出墙来”更是把杏花直接推到了我国古代文化的“不贞”的象征地位上 , 一直延续至今 。分页标题

纪元的尾声|宋人笔下杏花的“爱恨交织”:南北变迁,从春色之首到薄幸之花
本文插图
2、随着迁都成为“江南”的代称
南宋临安、苏杭、泉州等地区得到巨大发展 , 根本原因是南宋朝廷的被迫偏安 , 只能移居到南方 , 同样的 , 北方美丽的“杏花”也来到了南方 , 而且因为江南之水色 , 而变得更加美丽了 。 久而久之 , 大变了模样的杏花更成为了南宋文人们眼中的“春铃” , 也成为了江南的代称 。
如陆游就曾写到:“小楼一夜听春雨 , 深巷明朝卖杏花” , 这里意指杏花在南宋时的“畅销” , 而随着大家兴起在南方种杏花的风潮 , 南方在每年春天正式变为了“杏花之城” 。又如南宋“永康学派”的创始人陈亮写道:“十分春色 , 依约见了 , 水村竹坞 。 怎向江南 , 更说杏花烟雨” 。 陈亮是南宋晚期的文人 , 他文字中的杏花与春的紧密结合 , 正式代表着“杏花”这一之前在南方不多见的花物 , 逐渐成为了江南的称呼 。

纪元的尾声|宋人笔下杏花的“爱恨交织”:南北变迁,从春色之首到薄幸之花
本文插图
结语:
杏花文学在宋代崛起 , 其崛起与北宋仁宗时期的士风宽松有着极大的关联 , 比起后来南宋以“理学”为借口进行党争的混乱 , 北宋君子更有着坦荡去爱惜、描述杏花的心态 。 到了南宋时期 , 杏花文学也并没有衰落 , 随着“贬义”的深化 , 杏花拟人化 , 在争议声中出镜率也是极高 , 变化的是杏花绽放色彩的环境 , 从北至南 , 不变的是花色的依旧艳丽 , 是赏花、评花、写花的文学艺术本心 。
参考文献:《宋史》《全宋诗》《论宋代杏花文学的发展》